据哈哈娱乐网网站「メ雨小姐ゞヤ」消息,近日,把黄河看成一条线了 心之山「一定记住」引发热议,战神4山之心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山靠诗名,诗人有功吗

第10名 唐朝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此诗写的是“悠然之山”。此诗立意新颖,通过问答的方式表达出作者悠然自得和浑然物外之情,作者似乎正处于世外桃源之中。

全诗用语自然,活泼流畅,浑然天成,虚实结合,意境深远。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读来令人赞叹。

第9名 唐朝张旭《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此诗写的是“云雾之山”。唐朝真是一个神奇和伟大的时代,神人辈出,交相辉映,“草圣”不仅书法独步天下,写诗也不赖,喝酒同样不逊于诗仙。不信请看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越喝写字越传神!

这首诗含有哲理而富有意趣,“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写出高山深处云雾缭绕之神态,实属佳作。

第8名 唐朝王维《山中》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这首诗写的是“空蒙之山”,和上一首张旭的《山中留客》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描绘了秋末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用语自然、凝练,富有诗情画意。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新颖独特,诗风清新明快。

第7名 唐朝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这首诗写的是“乡心之山”。这首诗和上一首王维的《山中》诗名一样,但我觉得王勃这首水平明显要高于王维的,意境明显更高远。

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之情。首句“长江悲已滞”,夸张得体,作者久居异地,连长江似乎都为之凝滞,可见“悲”之深。尾句“山山黄叶飞”以情代景,情景交融,诗意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第6名 唐朝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晴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此诗写的是“神韵之山”。王维因为长期居住在山中,所以写山的诗比较多,也都很出彩。

此诗诗意很盛,极力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全诗写景、写人、写物,清新、宏伟、壮阔,描写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真可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此言不虚也。

第5名 唐朝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此诗写的是“怀古感今之山”。孟浩然人称“孟襄阳”,而砚山就是襄阳城外的一座山,该山因孟浩然此诗而闻名。

孟浩然求仕不得,心情苦闷,故登岘山而有此作。作者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写景、抒情、言志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自然,平淡中见深远。

第4名 唐朝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此诗写的是“孤独之山”,衬托出“孤独之人”。

“众鸟”高飞,“孤云”远去,独留作者久久徘徊、惆怅。诗仙高声问道“天地间谁才是我的知己?”没有回答,只有敬亭山静静地看着他,他也静静的看着敬亭山,永不相厌。

第3名 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罄音。

此诗写的是“幽寂之山”。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首诗认识诗人常建的,此诗以凝练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世外山境,产生了“曲径通幽”和“万籁俱寂”两个成语。此诗富有禅意,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诗意满满!

第2名 唐朝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的是“清新之山”,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浣女归来的喧笑、渔船穿过荷花之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清新自然感受和美的享受。

此诗就是一幅色彩丰富的山水画,但比山水画留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意境美!

第1名 唐朝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写的是“秋美之山”,是一幅深秋山行图。

作者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美秋之图,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比喻恰当、自然、新颖,留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全诗用语自然,构思新颖,布局精巧,意境高远。

“诗抒情,诗言志”,诗比划更能留给人想象空间,更经得起品味和琢磨。好的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能写出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的精品,以上10首诗无疑均是如此。

把黄河看成一条线了

(齐帆齐微课)

把黄河看成一条线了,这是我听妈妈说的。

妈妈边做饭边和我聊天,妈妈跟我说村里的许多事情,其实村子里好多事我现在都不知道了,谁家娶了新媳妇,谁家的孩子在哪上学。

妈妈最关注的还是学习,也许是习惯了管我们姐弟的学习吧,她关注最多的是村子里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的孩子现在有出息了。

妈妈给我说,我的一个堂哥,他家的孩子现在很出息,女儿工作稳定,每月有万把块钱,儿子工作变动了两次,现在每月1万多块钱,给我堂嫂买了辆汽车,去年又换了辆新的。

妈妈说我的堂嫂苦尽甘来,现在享到儿女的福了,堂哥堂嫂,都是村里的本分人,堂哥耿直木讷,堂嫂算聪明睿智的人,她哄着使唤着堂哥,经营着家里的庄稼,闲时在外面打工,一门心思供养儿女上学。有时堂哥不愿意干活了,还和她闹脾气,堂嫂会用她的智慧化解情绪,堂哥听她的话,也一直勤劳努力,现在孩子们独立了,把家里的房子也翻修了,窗明几净,整齐亮丽,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妈妈也为堂嫂感到高兴。

妈说这次她回家去堂嫂去看望她和她聊天,堂嫂说,那些年没钱花,经济紧张时每次找我妈借钱,妈妈都会给她,她永远记着,她说她喜欢和我妈说话,回忆往昔告诉我妈,要是现在的人早和我堂哥离婚了,所以她所幸的是现在他儿女工作顺利,她也不用操那么多心了。

堂嫂还告诉我妈一件事情,孩子的大伯心思比较狭窄,是一个心眼比较小的人,他说他儿子当年一门心思考大学,他大伯就说,你看你爸还能把你供出大学吗?一脸的瞧不起,后来孩子考上大学,他说孩子上学时他会给500块钱,最终是一分钱都没给,堂嫂说她孩子有时还提起,现在还记得他大伯说的话。堂嫂说,也许是别人的瞧不起,是孩子发奋的动力,她也不记恨。

妈妈说,他大伯的眼界是有点小,他把黄河看成线了。

他把黄河看成线了,从妈妈口里听出来这样的话,我觉得妈妈说话挺有哲理的,我是第一次听这么有哲理的话,况且是和我聊天时很自然很随意的说出来的,妈妈这次说出来只是说明,那个孩子的大伯心眼小,眼界小,他没有远见,看不到孩子的未来,换一种说法就是他是一个自私的人,心中无大家,连亲侄子都不待见。

妈妈还告诉了我她的老朋友,一个老太太孩子的事情,老太太一生生有七个子女,一个女儿六个儿子,老太太两口给孩子成家,每个都在村子里修建了房子,然后把媳妇娶进门,在我们村在那个年代算是挺能干的人。

现在,老太太的一个儿媳在老太太面前说风凉话,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儿媳的子女都考上了大学,这个媳妇就心思膨胀,觉得给家里做了很大的贡截,常常找婆婆的茬,说她会生娃生的娃都考上了大学,婆婆生了七个孩子都没有一个上大学。

婆婆听了很生气,她的子女也是人家老太太的孙子孙女呀,她这样比着显得有点过分了,所以这媳妇和儿子的关系也不太好,儿子在外面打工,几年没回家,回来后他们吵吵闹闹儿媳妇还打儿子,而是过年在家没呆几天又返回工作岗位去了。

妈妈跟我说事,我了解这个儿媳妇,他上学时和我一起上的,比我大两岁,上学时,学习成绩还行,就是和同学关系搞不好,喜欢作,我们都不喜欢和她玩。

所以说妈妈说把黄河看成线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和妈妈聊天有时候真的是收获颇多的,无意识的我听到了这样的话,农村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妈妈在那里生活多年观察思索,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见解,有时候还真的不能小瞧没文化的父母,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我们多多了。

记得有首歌中唱道,远看个黄河是一条线呀,近看个黄河是金盏花儿开。所以说你所见到的山不一定就是山,你所见到的水也不一定就是水。那山是山的缩影,那水是水的灵魂。山到裸露处,明心见性,明心之山如云舒卷,气定神闲。你看到的线也不是真的黄河,只能说是黄河的博大,宽阔,而不是像我们村子的这两个人,只看到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只看到眼前的得失,看不到别人的未来,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打算,要从长远看,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

每一个人只要心怀理想,心怀改变,就一定能改变的,就一定能走向幸福的生活。

22年年度营第92篇1600字,共累积118122字。

菩提祖师撵孙悟空下山后,去往了何处?原来答案就在洞府的对联上

可以说从小到大,西游记一直伴随着大家的童年记忆,看过西游的小伙伴,很多都幻想自己是那战无不胜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那都知道孙悟空的法术是菩提祖师亲授,而这位大神却堪称是迷雾一般的存在,连灵山之主如来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当年孙悟空因看到猴群中老猴的死亡,一朝顿悟,他不甘心平凡,毅然决定去海外觅个长生不老之方,结果在南瞻部洲无缘得遇真仙,浪迹了有八九年,在西牛贺州的海外仙山时,他在山中受一个樵夫指引,才找到了真仙的洞府,而巧的是当时菩提祖师在如来眼皮底下这么久,竟然都没有被发现,而一个小小的樵夫却对菩提祖师十分熟悉,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孙悟空在拜得菩提祖师门下后,一共学艺十年,前七年他一直在砍柴,后三年因打破了盘中之谜,菩提才传授了他长生之术,刚学有所成,菩提就以三灾利害吓唬孙悟空,孙悟空为了躲避三灾,只好跟着菩提祖师学了七十二变和可以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

在学会了72变后,孙悟空便在师兄弟面前卖弄,变了一棵松树,结果被菩提祖师逮了个正着,就强行赶了猴子下山,离开时还嘱咐他,他日若闯了祸,不得提及自己的名字,否则就把他剥皮挫骨,神魂打入九幽,永世不得翻身。

在86版西游中,孙悟空曾在五庄观推倒了镇元子的天地灵根人参果,还把树打成了两截,镇元子将唐僧扣留了下来,并让孙悟空找方法医治灵树,在找了几个大仙都搞不定的时候,孙悟空回到了三星洞找菩提,结果当时他一到方寸山,却死活都见不到老师,只听过远方一个声音告诉他,自己惹出的麻烦,自己解决,我是不会见你的。

孙悟空无奈之下,只好求助观音,这才化解了五庄观之难,那这时有个问题,孙悟空在下山后为何就再也没见过自己的老师呢?连山上的师兄弟也全部神秘消失了,这是什么情况呢?难道菩提祖师真的是怕麻烦,躲起来了?

其实关于菩提祖师去往了何处?大家不妨在三星洞的对联上找线索,当时对联上写的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分析字面意思,“灵台”为何意?六祖慧能有句禅语:灵台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说的是只要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就不能受外界的干扰。

所以灵台讲的便是心境,而方寸,同样指心,方寸之间,其实就是心地的大小,方寸山就是心之山,也可说是心境,斜月三星,其实就是心得写法,三星洞就是心胸的意思。

那意思很明显了,菩提祖师其实就在孙悟空的心里,菩提在佛家表达得是大智慧的意思,作为孙悟空的心头之师,菩提其实永远都在他的心里,因此在孙悟空下山后,别人是见不到菩提祖师的,而这也就意味着他消失了。

在线等答案。快快快!!!

  芥子纳须弥
  ——佛教植物之十八
  柳已青

  1 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

  《芥子园画谱》(亦即《芥子园画传》)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得到清
  初名士李渔的资助出版,芥子园是李渔的私家园林,遂得名。我知道,芥子园是说其
  小,但不知道芥子里藏着天地玄机。

  佛经上讲,佛能“纳须弥于芥子,于芥子呼现大千世界”。芥菜籽很小,很小,像
  芝麻粒一样,须弥山很大,很大,芥菜籽里面容纳须弥山,这是不思议境界。须弥山有
  多大?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其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约
  40里),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偌大的一座山居然可以放进芥子之中而无所增
  减!芥子不但容纳须弥山,容纳须弥山有什么稀奇?容纳虚空法界。三千大千世界尽入
  芥子中。

  这是一种怎样的法力?“如来悉现毛孔中”。毛孔能现,毛端也能现,微尘也能
  现。毛孔正报里面最小的,微尘是依报里面最小的,大小的障碍没有了,大小的对立消
  融了,大里面能现小,小里面能现大,所以,佛在经上讲芥子纳须弥。

  佛教有如许的大气魄和大境界。这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名言和霍金的名著《果壳
  中的宇宙》,“人类生活在一个十三维空间的泡沫上。”“把自己关在果壳之中,我仍
  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人在哪里生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须弥是周遭的物,芥子是自己的心。佛教的芥子是一个无我的大千世界,西方文化的果
  壳里有无限的空间,也有一个无限膨胀的“我”,佛家讲究的是人与宇宙的和谐,西方
  文化中连果壳里的“我”都有征服的欲望。佛教的芥子里隐隐有两个字:虚无,而霍金
  的果壳里刻着两个字:科学。

  佛教经典中又以“芥子投针锋”比喻极难得之事。如北本《涅盘经》卷二:“佛出世
  之难得犹如芥子投针锋”。也以芥子譬喻说法,佛说:“地是没有心的东西,播一个芥子
  那么小的树种,每年尚能收获数万斛的果实,何况人是有心的万物之灵。”劝说人们一
  心向善,广积功德。

  2 芥子,微小,辛辣

  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有白、黄、黑之品种。芥子,微小。因其小,有一芥草民之
  说,我们都是卑微、渺小的芥子,在历史中毫不起眼,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的都是帝王
  将相,小人物似乎就是为衬托他们而存在,草芥一样的小民的悲欢、生死,在宏大的历
  史叙事中仿佛都可以忽略不计。但芥子辛辣,但谁要忽略它的力量,芥子一定让他泪流
  满面,芥子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那浓烈的滋味,是浓缩的人生。

  印度的芥子是油菜科,自古就广泛种植,生产芥子,制作芥子油,可做香辣料。芥
  子油不仅供食用,每天沐浴之前,也涂在头上和身上,民间相信芥子菜的种子有消灭罪
  恶根源的力量,用它镇宅辟邪。即使现在,在念经文或祈祷时也经常用。芥子也作为药
  用,利气化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把芥子磨成粉末,和其他的材料混合成膏状,是
  治疗皮肤病的重要药品。

  佛教经书把芥子、菖蒲、沉香等作为32味香药,由于芥子辛辣异常,多用于修法,
  降伏魔障。芥子也是密法修法常用的供品。

  3 芥子的爱情 苦涩的况味

  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
  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爱情来时,如芥子的浓烈。她因爱而谦卑。爱
  情又如花朵,美丽,芬芳,照亮了我们暗淡的人生。琐屑的人生,微不可道,而爱情则
  是须弥山。寂寞的才女张爱玲的须弥山,却不是那么牢靠。

  晚年胡兰成在写作《今生今世》和《禅是一枝花》(书名都带有佛教意味)时,想
  起张爱玲,想起那段爱情,负心的胡兰成会如何想。无情无义,是不是另一种执著?张
  爱玲在胡变心之后,是怎样决绝地对爱情记忆清洗。一粒芥子的爱情,有着难以言传的
  苦涩的况味。

  佛说:每一点绽放都是前尘,
  每一棵芥子都是世界,
  花开,有根,是情,
  花落,无根,是爱。

  每一种情爱都是因缘,
  每一次轮回都有纠结。
  心在,情浓,是苦,
  心死,爱淡,是苦。

  请芥子告诉我,如何不爱呢?

  4 芥子劫,可怕的时间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一劫到底有多长时间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

  佛教所说的小劫,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佛教经典里说,人的寿命从84000岁
  开始,然后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的寿命10岁为止,称为减劫;再从人的寿命
  10岁开始,每过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4000岁,称为增劫。把一减劫和一增
  劫加在一起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佛教所说的芥子劫,时
  间就更长了,长得难以计算。佛教只用比喻来说明,就是在一座方圆40里的城市里,里
  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全部堆放的都是芥子,天上的人每过一百年下来一次,从这里拿走
  一粒芥子,一直到拿完这座城里的所有芥子为止。从拿走第一粒芥子,到拿走最后一粒
  芥子,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一个劫,这叫芥子劫。现在说的是极微尘数劫,不是一个
  劫,那就可想而知这个极微尘数劫的数目实在太大了,这种时间实在太长太长了。

  而磐石劫(拂石劫)则是用磐石的损耗来形容此劫的时间:有磐石方圆40里,天人
  每500年下来一次,用衣袖往磐石上一甩,将磐石表面抹掉一点,如是再三,直到把磐
  石侵蚀殆尽,所须耗费的时间为一磐石劫。

  不由得慨叹佛教的想象力,芥子劫,这可怕的时间,指向岁月之无穷。而人的生命
  譬如朝露,短暂的生命在时间面前,是渺小的芥子,近似于无。但佛教说,如果进入了
  坐禅三昧,达到了无我无心,就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了。一坐观法就是八万四千
  劫。

  佛陀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如来”。一芥子呢?奥妙全在一心,心含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