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山高云阔」消息,近日,铁血义士,中国少年铁血军的铁血军喋血辽南「知识普及」引发热议,铁血战士代表正义吗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中国少年铁血军的铁血军喋血辽南

1932年7月,东北大学毕业生苗可秀来到邓部任总参议,辅佐邓铁梅参赞军务。在经过反招抚和反讨伐等一系列斗争后,到1933年初,三角抗区的抗日武装屡屡受挫。此时,苗可秀对三角抗区的斗争形势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鉴于各路义勇军瓦解失败的教训,和对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憎恨,对义勇军抗战前途的担忧,都使他萌生了另谋抗日之策,再创抗日新军的想法。为避敌之大力摧毁,实现其“复兴东北,再造中国”的宏图夙愿,他对义勇军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力图创建一支“更坚固有力,足以持久的秘密团体”支持公开的义勇军。
1933年3月中旬,苗可秀与赵同、赵伟、刘壮飞、白君实等人在岫岩红旗沟聚会,商定将先前成立的岫岩学生团改为青年劲斗团,将岫岩抗日救国会改为抗日同盟会。青年劲斗团为组织纪律严格化的秘密组织;抗日同盟会则为群众性的抗日组织。在这两个组织之下,成立武装别动队,由苗可秀从邓部学生队中拨出一个分队共20人,交刘壮飞、白君实领导,对外仍用邓部番号。
1934年初,东北民众自卫军开始分散行动。2月1日,苗可秀等人又将劲斗团改为少年铁血团,抗日同盟会改为 ,别动队自成体系组成少年铁血军,从而形成少年团、同心会、铁血军三位一体的新的抗日组织。少年铁血团是秘密的政治组织,其宗旨是:用黑铁赤血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复兴东北,再造中国,力求中国国家社会的独立与平等。少年铁血军是少年团在军事上的组织,是公开的武装,其口号是“爱护老百姓;联合警备军(指伪军);团结义勇军;打倒日本人。”同心会系秘密结社式组织,其目的在于扩大和巩固抗日阵线。这三位一体的抗日组织从体系上来看,也是高度集中的。苗可秀为铁血团总裁、铁血军总司令、同心会会长。
1934年9月,邓铁梅牺牲后,苗可秀痛定思痛,决意支撑三角抗区的抗日局面。他先处决了出卖邓铁梅的叛徒,后又对外公开了少年铁血军的番号。此后,少年铁血军在三角抗区驰骋纵横奋勇杀敌。
世界知识》·东北通讯,在1936年刊登“民族英雄赵侗”记录了成立 少年铁血军这段历史:
一九三三年夏,他集结各部义勇军的优秀青年,组织“青年劲斗团”,改组为“中国少年铁血军”,以苗可秀为总司令,赵同自任总参谋长,以敌人最注意的辽南三角地带,为根据地,当时他们的口号是:“爱护老百姓,唤醒伪军,团结义勇队,打倒日本人。”士兵以小学毕业者占多数,当时拥有基本部队五百名,平时努力开展活动区,熟悉地理,训练民众,编印书籍,避实攻虚,采游击的战术;必要时则不顾一切的牺牲,与敌人作殊死战。一九三五年一月的赊里沟之役,二月的沟汤之役,即其萦萦大者。一时苗可秀、赵同等的声威大振,颇为敌方所注视。敌方井上中将,阪津大佐,伪方于逆芷山上将,王逆殿忠中将等,先后到三角地带视察,并携来部队七千五百余名,实行大搅乱——大讨伐。这时他们将军队化整为零,分窜山沟小路,秘密活动。三月余不见他们的行动的消息。井上中将等很诧异的对当地百姓说:“他们到哪边去了,难道他们都飞上天去了吗?”
1934年初,少年铁血军拥有基本部队500名,其中大学生占十分之二,师中学生占十分之五,小学生占十分之二,农民占十分之一,被当地百姓称为学生军。宗旨是:“用黑铁赤血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收复东北,振兴中国。”
当时正是铁血军斗志旺盛时期,其中有史可查的战役有:
沙里寨之役:民国二十三年四月,苗可秀、赵同、刘壮飞率领第一二大队在黑夜与敌军相遇于沙里寨,激战两小时,敌军伤亡十余名,我军史少迁大队副阵亡,士兵负伤者三名(日伪报纸,均有登载)。
大岔沟之役:民国二十三年五月,苗可秀、赵同、赵伟、刘壮飞、白君实率部一二大队,在凤西之大岔沟,与敌人五百众激战半日,敌人伤亡二十余人,内有中尉连副一名。我军无恙(日伪报纸均有登载)。
任家堡之役:民国二十三年六月,苗可秀、赵同、赵伟、刘壮飞、白君实、盛梅五率领一二三大队,在任家堡子与敌军四百名接触,相战三个小时,敌人伤亡九人,内有少尉一名,我军王青山大队副头部负重伤,阵亡将士二名(日为报纸均有登载)。
吹师傅沟之役:民国二十三年八月某日,苗可秀、赵同、赵伟、刘壮飞、王越、唐广学等干部二十余人,开完会议,晚上宿于吹师傅沟,不幸次日拂晓,被两路敌军千余名包围,吾等因地形熟悉,由伪军方面突围,结果阵亡随从两名,敌人以为苗可秀、赵同,遂认假做真,大施宣传,以后发生冒功事件极大。此役极为危险,百姓神话颇多(日伪报纸均有登载)。
赊里沟之役:民国二十四年一月,苗可秀、赵同、刘壮飞、盛梅五、唐广学率领卫队及一三大队,在赊里沟地方将敌军一百五十余名缴械,敌人中有白俄、朝鲜、日本、中国四种国籍,颇有意味。仅第二日敌人在该地集中者,在二千人以上(日伪报纸均有登载)。
中沟之役:民国二十四年二月,苗可秀、白君实、盛梅五率领卫队及第二三大队,将驻防中沟之敌军三百名击溃逃走,此役敌方伤亡二十余名,我军无恙(日伪报纸均有登载)。
沟汤之役:民国二十四年三月,苗可秀、刘壮飞、白君实率领地一二联队向辽南、海城、盖平、各县游击,行经沟汤地方,与敌军激战一日,当晚遂将一部敌人包围,杀声震天地,火光透云霄,此役日军伤亡一百五十名(内有西泽少佐,长岗指导官等四名)。焚毁战马二百余匹,伪军伤亡一名。我军伤亡班长刘佐范一名,士兵负轻伤者四名,刘壮飞联队长头臂四处受伤,得获敌人机枪两架,马枪六十余支,子弹一万余发。自此敌人大加重视,举重兵“讨伐”(日伪报纸均有登载)。
1934年4月,少年铁血军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日军更加猖狂,邓铁梅不幸被捕,刘景文被迫离队,赵老太太的16间房屋和全部家产全部被日军烧毁。但赵老太太并未屈服,同年5月奔赴大孤山等地购买印刷机,在自己入股筹办的赵家堡子小学组织学生协助少年铁血军印刷抗日宣传品,然后与儿媳王全一等,潜入凤城、岫岩、庄河、孤山等县城,以少年铁血军的名义张贴散发,一时民气大作,日伪甚为惶恐。
1934年7月,日寇再次突袭赵家堡子,将赵老太太一家六口抓进监牢,株连的赵氏家族和乡亲300多人。赵老太太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无奈,报请关东军司令部拟秘密执行死刑。临刑前赵老太太在铁血军的配合下机智假释出狱,并解救出株连乡亲。随后赵老太太携年迈丈夫及年幼子女潜往北平,在东北救国会的帮助下,筹集军火,联络抗日义士,支持少年铁血军。
《GUERILLAS By TENG AN-TEN《MOTHER OF THE CHINESE》一文,记载了赵老太太全家被捕的过程:1934年2月5日,这一天永远保存在赵老太太苦难的记忆中。那一天,日本军队搜索她的房子,而后点起了冲天的大火,烧毁了房屋。 赵老太太的家人和长工们30多口人的大家庭被整队的日本军人用带刺刀的枪威逼着。幸运的是,日本人找不出任何反日的证据。赵老太太经历着这场的房子被烧毁的灾难之后,她又在岫岩偏远处开办了一所学校,把孩子们送到那里,在那里秘密地印刷抗日宣传材料,继续呼吁民众反抗侵略者。在7月25日的一天。这些秘密的活动又被汉奸出卖给日本侵略军。500多名日本军人袭击这所学校,逮捕赵老太太和她的丈夫以及他们的3个女儿和年幼的儿子,全部家庭被一辆马车拉着,永久离开了还在进行抗日宣传印刷并且还要继续的工作的地方……

By Kyoya利K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