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有哪些?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雪舞兮」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电影作品是?

偷自行车的人 德·西卡
罗马,不设防城市 罗西里尼
粒粒皆辛苦
擦鞋童 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米兰奇迹 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秘密炸弹 罗伯特·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罗马十一时 德·桑蒂斯
屋顶 德·西卡
沉沦 鲁基诺·威斯康蒂
大地在波动 鲁基诺·威斯康蒂
画面与音响 鲁基诺·威斯康蒂
德意志零年 罗西里尼
意大利式的结婚 德·西卡
芬齐·孔提尼家的花园 德·西卡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后,《游击队》、《太阳仍然升起》、《偷自行车的人》、《擦皮鞋》、《罗马11时》、《希望之路》、《强盗》、《艰辛的米》、《大地在波动》等影片都是属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答案是火车进站不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乡音》不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费里尼的《八部半》,他的作品基本都不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是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1945年诞生的作品《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影片以人民群众反抗运动为题材。

什么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指20世纪40年代在意大利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对世界电影美学及电影拍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

意大利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从漫长的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下,从战后的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他们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和胶片来拍摄影片。他们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电影艺术家们一样,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特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的形成受到了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仅源自本土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其它国家艺术思潮的侵蚀。

首先,意大利自身的艺术传统不容忽视。从但丁、薄伽丘和文艺复兴三杰到巴洛克时期的卡拉瓦乔、卡诺瓦;再到十九世纪后期维尔加,以及接受了其思想的马斯卡尼、普契尼等歌剧家,现实主义在意大利拥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其次,三十年代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也对新现实主义的创作者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德·西卡和罗西里尼都曾公开表达过对雷内·克莱尔的敬仰;维斯康蒂给让·雷诺阿的短片《乡间一日》(Partie de campagne, 1936)做过助理。

安东尼奥尼也曾在马塞尔·卡内《夜间来客》(Les Visiteurs du Soir, 1942)的片场担任过职务;翁贝托·巴巴罗更是在评论中将维斯康蒂的《沉沦》同《雾码头》(Le Quai des Brumes, 1938)相提并论。

《偷自行车的人》讲述了什么?

《偷自行车的人》被公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根据卢伊季·巴尔托里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由西柴烈·柴伐梯尼编剧,德·西卡导演,1949年拍摄而成。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主张电影不应成为现实的粉饰,电影应描写生活的本来面目,表现战后意大利人民的失业和社会的贫困。《偷自行车的人》比较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想。影片以一种朴实、自然的纪录笔法,描述了一亡人里西所遭遇的不幸。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张贴广告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一辆自行车。他从当铺赎回抵押出去的自行车,满心喜悦地走上街头。可是就在他贴广告时,车子被小偷窃走。他和儿子一起,到处追寻,想找回车子,却毫无结果。不得已,他只好去偷别人的车子,也成了偷自行车的人,结果当众被抓。一则极为普通的社会新闻,在影片中却成了一场令人心酸的悲剧,成为对意大利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控拆。影片结尾,里西强忍眼泪,同儿子手拉手,穿过黄昏的暮色,消失在茫茫人群之中。他们没有了自行车,失去了工作,但是有着理解和爱,从而在人们心中亮起希望之光。

《偷自行车的人》海报

新现实主义电影虽然常常不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然而这个结尾显然向人们作出了某种暗示。

在艺术上,影片同样遵循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是使用非职业演员,扮演主人千米西的,本人就是一名工人。里西的儿子,则是由一名罗马报童扮演的。在导演的指导下,他们的表演真切自然,具有一种本色美,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二是采用外景拍摄,运用自然照明,无论是场面气氛,还是画面景调,都力求接近于实际生活。三是既没有使用爱森斯坦式的蒙太奇剪辑技巧,也没有运用奥逊·威尔斯式的纵深构图,而是交替使用固定镜头和慢摇慢移,以长镜头表现情节,摄影机仿佛是在忠实记录生活情景,表现出一种看不出技巧的技巧。这一切,都使得影片的风格如同其内容一样,更加贴近甚至酷似现实生活。而这一点,正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美学追求。

具有现实主义的电影有哪些 经典的举几部

重要作品《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二战电影最大杰作,新现实主义的奠基作。《罗维雷将军》(General della Rovere)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与朱赛普· 德·桑蒂斯、卢切诺·维斯康蒂、维托里奥·德·西卡同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代表作,也是维托里奥享誉最隆的一部电影。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罗马,在百废待兴之际,男主角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必须的自行车,于是跟他的小孩子到处找车,最后无可奈何地下手偷了别人的自行车,却被逮个正着。本片是对战后意大利劳工阶级生活的深入研究,体现出一种自然风格。他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非职业演员的两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好些场面令人感动得无话可说。除了节奏稍慢之外,本片在半个世纪之后欣赏仍然受得住考验。
还有《相见恨晚》以及中国的《秋菊打官司》等,均是经典的现实主义!

德西卡最重要的新现实主义影片

德西卡最重要的新现实主义影片是《偷自行车的人》。

《偷自行车的人》是德西卡成就最高的一部电影,这部来源于个极其普通的新闻报道的影片讲述了一个以自行车谋生的工人的遭遇。影片揭示了战后意大利社会的现状:失业的困扰、道德的堕落及现实的混乱。

德西卡把摄影机搬到大街上,让非职业演员再次生活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中,打破了传统的场面调度原则,让摄影机跟随人物运动,创造了一种富有感染力的结构和风格。德西卡既遵循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将其风格提炼得更为纯粹和完善。

德西卡作品获奖情况:

德西卡,1901年7月7日出生于意大利拉齐奥,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194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红玫瑰》,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46年,执导剧情片《擦鞋童》,该片获得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1948年,执导剧情片《偷自行车的人》,该片获得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1960年,执导剧情片《烽火母女泪》,该片获得第1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1963年,执导喜剧片《昨日、今日、明日》,该片获得第3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1964年,执导剧情片《意大利式结婚》,该片获得第2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世界电影史: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哪些特点

特点:

1、满怀激情地揭露法西斯主义;

2、鞭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

3、同情普通的平凡人、小人物;

4、主张劳动群众的社会团结。

产生背景: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

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