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回眸一刹那つ」消息,近日,马尼拉湾之战,马尼拉战役的进程是怎样的??引发热议,马尼拉湾在哪里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马尼拉战役的进程是怎样的?

美西战争前后,1897年4月18日,希腊、土耳其因为克里特岛归属问题爆发战争,战争进行了一个月,最后以土耳其获胜而告终;同年,英国举行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庆典活动。1898年初,法国军队开始入侵广州湾,遭到遂溪人民坚决抵抗;3月,意大利足球联合会在都灵宣布成立。

马尼拉战役是19世纪末,美国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为了争夺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而进行的一次战役。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经济迅速发展,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到垄断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资本的日益膨胀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于是垄断资本家开始向海外寻找投资场所和掠夺对象。

20世纪末,这样的时机终于到来。西班牙逐渐走向衰落,美国也真的强大起来。美国做梦都想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等地,现在只差一个借口了。

1898年2月15日,美国以“友好访问”为名,将“缅因”号驶入哈瓦那港。晚上9时40分左右,“缅因”号突然爆炸沉没,美国官兵死亡300余人,受伤100多人,最后这艘配备有24门大炮的战列舰沉入海底。爆炸发生后,西班牙曾建议与美国联合调查爆炸的原因,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随后,美国进行了单方面的调查,同时放风说,不论爆炸是否为西班牙所为,都得向美国赔偿1000~2000万美元,如果西班牙拒付,美国将立即出兵哈瓦那。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挑战,西班牙用尽了各种外交手段也无济于事,只好背水一战了。4月24日,西班牙对美国宣战,美国遂于25日向西班牙宣战。战争首先在菲律宾打响,第一次重大战役就是马尼拉战役。

战争刚刚爆发,美国海军次长罗斯福就决定美国不仅要在大西洋打一场战争,而且要在太平洋上打一场战争。他坚决主张,美国亚洲舰队必须立即进入菲律宾海域,击毁以菲律宾为基地的西班牙舰队。为了能够在太平洋上迅速行动,罗斯福任命海军准将乔治·杜威为美国亚洲分舰队的总司令。早在1898年2月,罗斯福就给杜威发电报,要他做好准备,一旦西班牙宣战,就离开亚洲海岸向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军队发起进攻。杜威接到罗斯福的命令后,立即命令舰队所有舰只进入战备状态。与此同时,杜威还加强了情报的搜集工作,想尽办法了解西班牙舰队和菲律宾岛上的设防情况。

1898年4月25日,杜威接到罗斯福的命令,说美国和西班牙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你应立即向菲律宾的西班牙军队发动进攻,并尽力俘获或者摧毁西班牙舰队。27日,杜威率领太平洋分舰队离开香港,直奔马尼拉。美国的太平洋分舰队共有4艘巡洋舰、两艘炮艇和一艘缉私艇。总吨位达20000吨,共有33门6英寸大炮。西班牙在马尼拉的舰队由唐·帕特里西奥·蒙托霍少将率领,舰队中仅有艘旗舰“雷娜·克里斯蒂娜”号和一艘巡洋舰“卡斯蒂利亚”号。前者舰体漏水,无法远航,后者是一艘老式木船,动力不足。虽然还有5艘炮艇,但是装备非常低劣。所以,西班牙马尼拉舰队的战斗力是非常低的。

1898年5月1日,美国舰队悄悄驶进了直通马尼拉湾的水道。不久被守军发现并开炮射击美国军舰,但很快被美国舰队的炮火压制下去。黎明时分,美国舰队开始搜索西班牙舰队。凌晨5时,发现西班牙舰队正停泊在马尼拉附近的海面上。于是,在旗舰“奥林匹亚”号的带领下,各舰的火炮齐发,向西班牙的军舰射去。中午时分,西班牙的马尼拉舰队全军覆没。后来,在陆军的协助下,美国海军一度占领了菲律宾的马尼拉

二战中,历史中最血腥的也是本世纪里最壮观的火葬场是在哪个市发生的?

1945年2月负责马尼拉作战指挥的日本海军上将岩渊山治手下有3.5万人。

他拒绝执行山下奉文保全马尼拉的政策,而是把他自己无政府主义的观念强加给这座城市里无助的居民、古老的建筑和倒霉的军队。让马尼拉变成战场并不能使日本赢得丝毫的战略或战术优势,破坏这座城市也不能给日本带来荣誉和光彩。残杀马尼拉人不会让日本的失败推迟一天时间。一切都无济于事。守军拥有大量的自动武器,弹药库里充斥着军械。

每一个主要路口都设置了路障;街道上布满地雷;数千建筑物里都理置了饵雷;马尼拉湾的海军舰艇被拆解了武装,船上的大炮被拖到岸上。就像他们征服其他地区时的做法一样,日本兵围捕了大批市民,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们屠杀。这些暴行是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也开脱不了的。

麦克阿瑟发现自己不得不为这座城市而战,这是一场会毁灭这座城市的战斗。他尽力不伤害这里的人们。肯尼建议轰炸称为“内城”的有城墙的市区,把它夷为平地,免得步兵还要把守军从城里“抠”出来,麦克阿瑟对此建议不予考虑。“不,我不能让你这么做,”他告诉肯尼,“你可以全歼日本人,这没问题,但是那里还有几千菲律宾人也会死。”

结果,麦克阿瑟不让肯尼向马尼拉的任何地方投放炸弹。因为当时轰炸的精度还不能保证让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大量无辜市民免遭杀害。

起初,麦克阿瑟尽量避免在这场战斗中使用重型炮,但是当他的部队受到日军炮火的猛烈袭击时,他不得不解除了这些限制。

当时的美国大炮是全世界最好的。这种火炮的协同动作与控制能力都很出色。麦克阿瑟发现,一旦开火,这种炮几乎能摧毁人类能建造出的任何东西。在马尼拉之战中,大部分建筑物是被美国的炮火毁坏的,而死难的数万菲律宾人中大部分则是日本人杀害的。

马尼拉市中心被打得四分五裂,建筑物和建筑物,房间和房间之间分崩离析。这一战制造出了历史中最血腥的也是本世纪里最壮观的火葬场之一。“火焰有1000英尺高,而它喷冒出来的大片大片的黑色浓烟则高达2000英尺。"一位胆战心惊的将军记录下了他在战斗开始阶段从飞机上看到的情景。

美军进入马尼拉后不久,麦克阿瑟司令部的参谋们就拟出了胜利大游行计划,但是战斗迫使这一计划推迟,再推迟,最后取消了。在收复马尼拉以前,整个城市只剩下4个没有遭到破坏的公共和商业建筑了。这座被称为“东方明珠”的城市已是废墟瓦砾堆。日军实际上被歼灭3.5万人。麦克阿瑟的战斗伤亡人数是6500人。

美西战争因为什么打响?有什么影响?

美国人对西班牙人在古巴的长期暴行深感气愤,又被“缅因”号的爆炸所激怒,认为那是西班牙人干的。不久,国会于1898年4月宣布古巴自由独立,美西战争因此爆发。杜威将军接到海军部代理部长罗斯福的警告,命令其太平洋分舰队整装待发。不久,杜威率领4艘巡洋舰、2艘炮艇和1艘后勤供应船从中国海驶向菲律宾。5月1日深夜,它们驶入马尼拉湾,翌日上午便在马尼拉湾战役中打垮了西班牙舰队。

北大西洋分舰队司令桑普森少将负责封锁哈瓦那。当他的4艘战舰和后来加入的“俄勒冈”号以及3艘装甲巡洋舰和几艘小艇从西海岸驶向加勒比海时,他的西班牙对手塞韦拉上将也正率4艘装甲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驶向古巴。

桑普森1898年7月3日在圣地亚哥海战中取得的战绩和杜威的胜利一样,但战斗却复杂得多。桑普森以为塞韦拉会在波多黎各加煤,就挥师前往,不料,塞韦拉却在库拉索岛加煤,乘虚溜进了圣地亚哥。被桑普森派去寻找塞韦拉的施莱在西恩富戈斯港外贻误了战机,他以为西班牙舰队停泊在那里。到达圣地亚哥后,施莱又要返回基韦斯特加煤。海况好转后,他在海上加足了燃料又回到了圣地亚哥。桑普森带领北大西洋分舰队的其它舰只也随后赶到。

桑普森因航道上布有水雷而无法进入圣地亚哥港,又因海岸炮火的封锁无法排雷;他要求陆军打击海岸炮兵,而沙夫特将军率领1.6万人没有向海岸炮兵进攻,却向圣地亚哥城进军。当他遇到顽强的抵抗后又要求桑普森用舰队给海岸炮兵施加压力,支援陆军部队,就在又气又恼的桑普森乘“纽约”号东驶想与沙夫特面谈时,塞韦拉率领其整个舰队从港口内开出,沿海岸线西驶。

美国舰队立即穷追不舍。施莱的旗舰“布鲁克林”号先是转向东驶,旋转了一圈之后才加入追击行列。“纽约”号也返航追击。在这场海上追歼战中,西班牙舰队全军复没。攻陷圣地亚哥后,美国陆军在海军的支援下在波多黎各登陆。西班牙请求和平,并在最后条约中放弃对古巴的要求,同时又把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割让给美国。打败西班牙舰队标志着美国已成为第一流的海军强国。但是,后来就施莱在封锁圣地亚哥时的延误和他在塞韦拉舰队出现时错误的转向,以及谁是圣地亚哥战役的胜利者?是桑普森还是施莱等问题上展开了争论。这场争论使两位海军指挥官的形象都为之减色。

古今战争典型案例 急!!!今天就要 好的直接最佳答案

NO.2 古典时代的终结——羊河战役
NO.3 西方的第一次东进——高加米拉战役
NO.4罗马神话的破灭——坎尼战役
NO.5 大一统帝国的曙光——长平之战
NO.6 “蛮族大迁徙”的开端——漠北战役
NO.7火烧赤壁,三分天下——赤壁之战
NO.8阿拉伯西进的终结——图尔战役
NO.9 拜占庭帝国的黄昏——曼齐刻尔特战役
NO.10 圣战之火泯灭——哈特丁之战
NO.11 横扫俄罗斯草原——迦勒迦河决战
NO.12 拯救伊斯兰——阿因扎鲁特战役
NO.13 千年帝国走到尽头——君士坦丁堡攻陷战
NO.14 西方殖民东方的新时代——第乌海战
NO.15 争霸大西洋——英西大海战
NO.16 现代国际体系的肇始——吕岑战役
NO.17 千秋功绩——郑成功收复台湾登陆战
NO.18 “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雅克萨之战
NO.19 平分秋色——马尔普拉奎特战役
NO.20 强弱易位——波尔塔瓦战役
NO.21 败而不灭——库纳斯多夫会战
NO.22 瓮中捉鳖——萨拉托加战役
NO.23 共和国保卫战——瓦尔密战役
NO.24 胜败一线间——滑铁卢战役
NO.25 最后的独立之战——新奥尔良战役
NO.26 拉美独立的绝唱——阿亚库乔战役
NO.27 气壮山河——虎门之战
NO.28 玩火自焚的“欧洲宪兵”——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NO.29 “把他们关进老鼠笼子”——色当战役
NO.30 石破天惊——镇南关大战
NO.31 血海悲泪——中日甲午海战
NO.32 走向海权时代——美西马尼拉湾战役
NO.33 逐鹿东洋——日俄对马之战
NO.34 信息战之始——坦伦堡战役
NO.35 战列舰时代的终结——日德兰海战
NO.36 绞肉机器——凡尔登一索姆河战役
NO.37 喋血中原——中日台儿庄之战
NO.38 千里鏖战——中日百团大战
NO.39 虎啸太平洋——日美珍珠港之战
NO.40 夜鹰英伦——德英不列颠空战
NO.4l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
NO.42 战神泯灭——苏德莫斯科战役
NO.43 帝国斜阳——日美中途岛海战
NO.44 扭转乾坤——苏德斯大林格勒战役
NO.45 浴火重生——盟军诺曼底登陆战
NO.46 英雄本色——上甘岭战役
NO.47 印支雄师——越法奠边府战役
NO.48 喋血除夕夜——1968年越南新春攻势
NO.49 油衣炮弹——阿以赎罪日之战
NO.50 以“人权”的名义——科索沃空袭战

巴坦岛的历史

这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巴坦半岛战役。巴坦半岛战役 (1945)发生于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是美军及菲律宾游击队从日本帝国手中解放菲律宾群岛中吕宋岛之巴坦半岛的战役,是解放菲律宾之战役中的一部份,目的是占领马尼拉湾之西海岸,以使用马尼拉之港口设施及开辟供应线以支援进行中的马尼拉战役。 日军占领马尼拉在确保滩头阵地安全后,日军发动一个大型钳形攻势,在当地防守的3个菲律宾军步兵师被日军击退,面对如此困境,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意识到在滩头防卫的计划已经失败,他立即实施橙色战争计划,这是在战前已筹划好以利用阻击战防守巴坦半岛及科雷希多岛的行动计划,根据橙色计划,部队撤退入巴坦半岛,
在这裹守军将重组及坚守6个月,该计划策划者相关援军将从美国本土到达,他们希望战略出现改变,就是日本人的入侵计划可能被发现。 橙色计划的概念是阻延日军的入侵步伐直至美国太平洋舰队能全力集结及打通往菲律宾的航道,在巴坦半岛,由于地形有利于防守,及受到在马尼拉湾防卫港口设施的守军及在附近科雷希多岛要塞的守军炮火支援,守军被预计可坚守至援军到达,美国海军已预计需要2年时间以进行横渡太平洋的战役,但如果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内被击溃,不会有任何增援到达。日军发动新一轮进攻,而盟军因饥饿、疾病及持续战斗而被削弱,日军沿马尼伯拉斯山突破,美军菲律宾师已经不能协同作战,在面对猛烈进攻下不能反击,美军第57步兵团及菲律宾第31步兵师在阿普河附近崩溃,美军第45步兵团最终在4月10日投降。美菲军战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圣费尔南多,途中数千人死于饥饿、疾病或被杀害,史称“巴坦死亡行军”。
巴坦岛在二战期间占有突出的地位。1941 年,由于日本入侵,美军在此储存了将近 1,000,000 加仑(3,800 平方米) 的汽油准备应战。不久后,在1941年12月,日本军队开始侵略这个国家,遭到美军的顽强抗击,美菲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和阵地战。交战中,木村支队被围,前来救援的日军被歼1个营。月底,日军因伤亡严重丧失攻击力,被迫转入防御,战局一度陷入胶着状态。
从1942年1月7日至1月14日,日军集中侦察及准备进攻阿布凯防线,美军及菲律宾军在接近阿布凯迎击日军在晚间的进攻,美军菲律宾师在1月16日反攻,但反攻失败,1月26日他们被迫撤退到长滩岛-墨特马的防御地区。

古今中外著名战争的概况

卡迭石之战   亚述战争   希波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   萨谟奈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布匿战争   马卡比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内战   犹太战争   拜占廷一波斯战争   匈罗战争   哥特战争   拜阿战争   普瓦捷战争   黑斯廷斯战争   十字军东征   蒙古西征   冰湖战争   百年战争   血战顿河畔   安哥拉之战   大战条顿骑士团   捷克农民战争   君士坦丁堡之战   玫瑰战争   意大利战争   伊土战争   德国农民战争   奥土战争   英西加来海战   利沃尼亚战争   荷兰独立战争   壬辰卫国战争   三十年战争   英国内战   英荷战争   维也纳解围战   彼碍一世征战亚速   北方战争   七年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海地独立战争   拿破仑战争   西属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   美英战争   希腊独立战争   英缅战争   土埃战争   阿富汗抗英战争   墨西哥抗美战争   匈牙利独立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印度反英大起义法越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古巴独立战争日本戊辰战争
巴黎公社起义中法战争英埃战争 普奥战争 奥意战争 普法战争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菲律宾独立战争美西战争 英布战争 日俄战争 意土战争 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登之战 日德兰海战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 俄波战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西班牙内战 日本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闪击西欧 日本奇袭珍珠港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诺曼底登陆战 莱特湾大海战 印支人民抗法战争 中东战争 朝鲜战争 古巴革命战争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越老柬人民抗美战争 印巴战争 越南统一战争 越南侵略柬埔寨战争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 英阿马岛战争 海湾战争 前南斯拉夫内战

二战时日本是如何完成对菲律宾的第一阶段作战计划的?

1941年12月8日9时,日本陆海军航空队500架飞机从台湾出动对吕宋岛美军航空兵基地进行轰炸,一举将美军在马尼拉附近的克拉克和伊巴机场上的200架飞机炸毁一半。其中,对日军威胁最大的“空中堡垒”B-17式轰炸机2/3被毁于地面,日军取得了空中优势。同时,日军先遣部队开始行动,以1个营攻占了吕宋岛以北的巴坦岛。12月10~15日,日军陆海航空队连续进行了多次攻击,美军在菲律宾群岛中南部残存的30~40架飞机基本上失去了反击能力。12月10日,日军分别夺取在甘米银岛和阿帕里、维甘、黎牙实比三处机场,并向马尼拉方向实施合击。日军航空兵继续攻击美军海空力量,轰炸马尼拉湾的甲米地和苏比克湾的乌朗牙坡海军基地,炸沉美军舰艇4艘,炸毁海军巡逻机1/4。至12月17日,美军被迫把在菲律宾剩下的飞机、军舰撤往澳大利亚等地。日军完全掌握了菲律宾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完成了预定的第一阶段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