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求戴望舒《狱中题壁》的赏析,牢狱之外第七季「科普」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牢狱之外。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鹿死玫瑰海。」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求戴望舒《狱中题壁》的赏析

戴望舒的《狱中题壁》这首诗是于1942年4月24日所作的一首爱国诗。这首诗是诗人在日本侵华、全民抗战的“灾难的日子”,在自己身陷狱中,面临酷刑和死亡时的自白。与前期诗作的灰颓、低沉相比,面对死亡,诗人大彻大悟了生命的真,为自由和光明,他宁愿赴死,他坚信自己的祖国会取得胜利,而“他的灵魂”也终将“高高扬起”。
诗人戴望舒在这首题壁诗中所运用的意象并不丰富,但每一个意象都有自己深刻的内涵。“曝着太阳,沐着飘风”这句诗中含有两个意象:“太阳”和“飘风”。“太阳”这个意象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它表达出诗人身陷黑暗幽湿的牢狱中,心中无比向往着牢狱之外的美好阳光。“飘风”这一意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够像飘风一样,飘出牢狱,拥抱光明。这两个意象写出诗人就算死去,也希望自己的战友们能够让自己的尸体“曝着太阳,沐着飘风”,表达了诗人此时在牢狱中的煎熬以及对光明,对自由的极度渴望,写出了一个虽然身躯被囚禁但却依然热爱阳光与自由的灵魂。在这里,诗人运用了“背面铺粉”的抒情方法,用对“太阳”、“飘风”的光明与美好的幻想来反衬自己在现实中的凄惨遭遇,这种幻想和现实交融的艺术境界,把诗人那种坚贞不屈的意志和民族解放的信念表现得入木三分,达到令人难忘的程度。
如果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那么诗歌的语言便是诗歌的血肉。诗人戴望舒在这首诗歌中巧妙的运用了多个不同的人称,生动巧妙的表达出来诗人内心的情感。“如果我死在这里”在诗的一开头,诗人就提到自己的死亡。在这里世人所运用的人称是第一人称“我”。诗人这样以第一视角来描写假如自己已经死在牢狱中,是诗歌一开头,就充满了悲伤的情感。但在此,诗人坚信自己为国而死,一定会被永远铭记,所以“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你们中的一个死了”在诗篇的第二节,诗人用了第二人称“你们”。这个“你们”指的不仅是诗人的战友们,同时也指那些同诗人一样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志士们。“他怀着的深深仇恨”在第二节中,诗人同样运用了第三人称“他”。这个“他”指的是未来的诗人的尸体,在这里,诗人巧妙的将自身一分为二,以活着的自己诉说死了的自己,表达出了自己内心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深的仇恨。第三四节,诗人的情感有了明显的变化。“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和“曝着太阳,沐着飘风”这两句话,都表达了诗人此时视死如归,悲壮激昂的态度。面对死亡没有害怕与躲避,有的只是对祖国和战友们深深的信任。这里同样运用了“背面铺粉”的抒情方法,诗人用死之从容反衬生之坚强,文字于沉郁中显示力度,语调从舒缓里见出深沉,形象和画而平实、素朴而又飞扬着浪漫的激情。
有血肉和灵魂却没有骨架的人虽然有思想却不能站立。戴望舒的这首诗是一个典型的新月派诗人所写的诗歌。诗歌中共有四节,每节有四行,结构整齐,整首诗给读者一种流畅优美的感受,展现出了一种建筑美。每个小节的第二行和第四行最后一个字押韵,第一节中的“伤”、“上”;第二节中的“里”、“忆”;第三节中的“体”、“起”以及第四节中的“风”、“梦”。每节所用的韵脚都不相同,带给读者一种音乐美。而每一小节都能使读者联想到一幅画面,悲伤的;愤怒的;激昂的;悲壮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带给读者一种绘画美。
《狱中题壁》一诗的情绪由伤感流向激愤再流向悲壮,真切地传达出诗人面临死亡时的心情,并以个体的境遇与心情映射了整个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