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是好是坏??,以及中国出生人口预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出生率断崖式下跌

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的原因是结婚人数一直在下降。

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仅763.6万对,较2020年的813.1万对,减少近50万对。这已经是从2014年开始到2021年,结婚人数连续8年下降了。显然,结婚人数越来越少,带来的结果就是人口出生数量越来越低。

我国自从2016年放开二胎政策以后,新生儿出生数量就呈现5连降。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新生儿出生是1758万人,而到了2021年新生儿出生是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了1%。而且2021年死亡人数是1014万,人口净增长数量下降到只有48万。据专家预测,2022年人口很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年轻人不结婚的原因

原因一:结婚成本太大

现在无论是男女在结婚时都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有些地区的彩礼更是高得离谱,所以就导致很多人不愿为了结婚而背上沉重的负担。

原因二: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太大

结合原因一来看,在结婚的时候,两个家庭已经付出了很多经济成本。而结婚之后面临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不要生孩子。

我国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我国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我国的生育率下降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

1、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很多孩子的路都是父母用金钱铺就的。幼儿园、兴趣班、补习费、出国留学费,等到孩子成家后还要代劳买房子,车子,夫妻一辈子的收入都垫付在孩子身上了。再加上目前生活成本本就比较高,车贷房贷,再添一个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育孩的高昂成本,让人望而却步:孩子的孕育不是激情冲动过后的附赠品,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在没有做好长远的规划之前,让孩子冒然降临人世简直就是惨无人道。

2、养儿防老的意识逐渐淡化。随着国家医疗养老体系的逐步完善,夫妻老了以后的生活能够有效地得到国家的保障,生活在这样的保障体系中,对儿女需求已经不再迫切;

3、长期以来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了男多女少的人口比率失衡,这将注定很多男人打一辈子光棍,不结婚又哪来的孩子;在古代劳动力低下,劳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机器,全靠人工,一个朝代,一个家族,全靠人丁兴旺来维持。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所以形成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体系,人们认为结婚生子是天经地义,很自然的事情。现在,机器化,电子化越来越发达,依赖人的程度越来越少,人们思想越来越开放,同性恋都趋于合法化。这就造成生育率低。现在养老制度也很完善,所以老人干御的越来越少。

4、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现在无论是城市和农村,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丰富多彩,旅游、健身、泡吧、聚餐、学习,不像过去吃了晚饭,除了造人就无事可做;

5、物质上的富足导致人们更加在乎生活的质量,孩子的出生多少会绊住人们追求自由生活的脚步。生育是两个人的事,先说男方,现在结婚成本越来越高,有些人想结婚,根本结不起,光棍越来越多,不结婚生什么孩子。再说女方,现在女人,什么都能干,无所不能,婚姻法也偏男性,不偏女性,结婚干什么。

生育率低是国家民族进步的一个表现,人们更追求人口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虽说不是生育率低的国家就发达,但发达国家生育率肯定不高,我相信中国更像后者。随着中国从人力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的转变,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口,而不是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

总结起来就是:首先要生育必须先结婚而现在结婚难。结婚难在彩礼、婚房、婚车,一般小青年没有家里扶持很难30岁之前结婚。其次,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现代社会养一个孩子都难。养孩子难在教育成本高。教育培训、学区房,这些都是影响生育的因素。所以,现在的生育持续走低。

中国生育率断崖式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生育率跌破警戒线的主要原因包括:房价高、教育成本高、无人带孩子、医疗费用高、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疫情影响, 等等。这些因素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无法支付生育孩子的费用。 解决的办法是除了降低抚养孩子的成本外,还要增加家庭收入。

1.从婚姻的角度来看,现在男方的家庭在农村结婚需要在城里有房子。 县城最低房价4000-5000元/平方米,彩礼100000-200000元,婚后验孕8000-10000元。 县级医生报销后生产5万到6000元左右,不包括剖腹产,产后抚养费不算,因为有可能赡养穷人,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平均每人3万元 一年,不包括补学费,大家都不算,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大学,以上计算不包括家庭开支和三病两痛。

2.生活和工作成本高,养二三胎成本高。 目前高昂的价格也是年轻人不愿生二胎、三胎的直接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

3.目前家庭成员的归一化构成多为三口之家。 不是老夫妻和小夫妻住在一起,只是总数的问题。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能够、理解和理解对方的想法,老夫妇选择与年轻夫妇分开生活。 通常,这对老夫妇会选择偶尔探望孙子孙女。 或者帮助一对年轻夫妇,并在短时间内带上孩子。

4.如果夫妻俩都去上班,又没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请保姆,但现在照顾孩子的成本很高,再加上生活成本。 有房子住但没有贷款的年轻人过得更好。 如果他们想买房,又要还贷款,他们将如何生活? 可以说,他们连生病都不敢。 这是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

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重。 许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 二孩和三孩政策的出台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

中国生育率下跌的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0.752%,自然增长率为0.034%,人口出生率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为1961年以来首次降到0.1%以下,已经严重低于国际警戒线,很多人担心中国会进入低生育率陷进,并将中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归咎于持续高企的房价。其实,中国生育率下降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绝不可简单归因于高房价,这不利于正确认识生育率下降的问题,更不利于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总的来说,中国生育率的下降有历史趋势的必然性,也有偶发因素的影响:

1.从历史发展的时间维度解释
人口生育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下降是普遍性规律,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人类发展的大视野来解释。一方面,选择“多子化”是人类在过去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多了,越来越不需要通过“多子化”这种辛苦的方式来应对。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后,特别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来,人们更加注重养育和教育的质量,对孩子的抚养也从过去追求数量到现在追求质量。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开始不愿意多生。因此,全国范围内出现生育率持续下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历史规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2.从经济发展的空间维度解释
高房价、高养育成本是横亘在很多家庭特别是城市中产阶层生育孩子面前的一道障碍。因此,可以看得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二线城市的生育率普遍低于三四线城市(深圳这样的年轻城市少数几个特例),经济发达地区生育率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为一二线城市的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普遍高于其他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普遍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生育率普遍低于受教育程度稍低的群体,因为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质量越重视,也就是在孩子养育和教育问题上内卷比较严重,也就不愿意多生。

3.从偶发性因素的角度解释
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很多人的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特别是疫情国外疫情一直没有有效控制,国内也因此零星爆发疫情,很多人对疫情的走向还很难有明确的看法。导致原本有生育计划的一部分人也因此推迟了生育计划。因此,可以看到,疫情发生以来,生育率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是好是坏?

断崖式人口出生率,一方面是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和经济发展现代化结果,同时也是教育、高房价和婚育成本过高导致。

(1)社会现代化提高,大量劳动岗位被机器、计算机代替,过量人口意味着严重内卷和低收入以及就业难。目前我国基层劳动力已经出现严重短缺,非机器可取代的技工人员难求。而青年的近1/2学历化,每年1300万学历青年就业难、待遇差。年轻人迫于生存压力,生娃遥遥无期。

(2)高房价和高婚育成本。动则一平米12000元以上的房价,考虑装修,一套小房子120万元搞不定。对城镇化来说,农村家庭多数搞不起。即使两个年轻人年薪都是10万,祛除开支后,年可用于住房的开支不过10万上下,120万的房子贷款80万,20年还清,要还款140万(首付假定付得起),还14年!如果考虑赡养农村老人、生病治疗、车辆及子女教育,等于是个高危型支出的家庭。房买不起,婚结不起,孩子生不起,老人病不起、年轻人活不起!

为什么多城市出现人口“断崖式”放缓的情况?

多城市出现人口“断崖式”放缓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经济发展趋缓:许多城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的推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城市的经济也开始慢慢降温,导致人口增长放缓。
房价高昂:一些城市的房价持续攀升,给年轻人的购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和生育,导致人口增长放缓。
教育和医疗资源瓶颈:许多城市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存在瓶颈,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教育和医疗资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一旦这些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人们就会考虑离开这些城市。
人口老龄化:许多城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导致人口增长放缓的原因之一。由于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年轻人口的增长速度,因此会导致整体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总的来说,多城市出现人口“断崖式”放缓的情况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政府应该加强城市规划和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同时,政府也应注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如加强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