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祭酒是什么官职,古时候“祭酒”是一种什么官职?,以及祭酒相当于什么官职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祭酒是什么官

祭酒本义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需长者立主位,面南酹酒祭神开席。古代飨宴时长者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引申为对同辈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称,后用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如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

祭酒是汉朝末年的官职,由曹操所创。与功曹、仆射同位阶,不同的是祭酒为文职,类似现代秘书或机要这类没有实权的幕僚职。曹操著名谋士郭嘉就曾经担任军师祭酒,后来由于公务繁重而广设此职以辅助政事,比如太乐祭酒、太常祭酒等等。

扩展资料:

祭酒的最高职位是国子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国子祭酒是古代大学的总校长,国子祭酒在各个朝代的影响力时高时低。

在西晋的时侯,国子祭酒位列三品,事实上,这也是国子祭酒在为官的等级上达到的最高点。到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出现了差异。

更加重视教育文化的南朝,国子祭酒与六部尚书的级别相当,大致仍然保持在三品左右;而在更加崇尚武力的北朝,国子祭酒的级别要稍微低一点,基本徘徊在从三品到四品之间。

到了隋唐时代,国子祭酒的级别为从三品,略低于南朝,但由于从隋朝开始,教育部门已经从礼部当中独立出来,所以国子祭酒的实际地位反而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明清两代时,国子祭酒的级别和宋朝差不多,但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人数有所增加。明朝的特殊情况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眷顾家乡,而明成祖朱棣又把都城从开国时的南京换到了北京,所以在北京、南京和朱元璋的家乡安徽凤阳,各设了一个国子监,国子祭酒自然也有了三个。

清朝的特殊情况则是由于满人执政,分别设立了满人祭酒和汉人祭酒。最初满人祭酒的级别要高于汉人祭酒不少,不过,到了顺治十六年,两种国子祭酒统一为从四品。

从官吏的等级来看,国子祭酒似乎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高开低走”的局面,但等级并不代表着全部,在唐朝、明朝等朝代的一些时段,国子祭酒的地位尤为突出,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酒

祭酒是什么官职

祭酒是古代一种官职称呼,大致可以分为国子祭酒、博士祭酒、师友祭酒、军师祭酒等

1、国子监祭酒

西晋时设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最高教育机构,祭酒是最高教育机构的主管人,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清代设立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朝代不同,称呼也跟着变化。

2、博士祭酒  

汉书》明确表明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长,本称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博士非今天的博士,今天的博士是一种学位,古代专指博学多识的人。  

3、师友祭酒  

王莽篡位后,为太子设立师、友各四人,同时又设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为首席,以此称师友祭酒。  

4、军师祭酒  

军师祭酒主要是在三国时期设立的官职,如《郭嘉传》中,“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祭酒。

国子监祭酒各朝代的变化

祭酒一职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此后历代多沿用。  

唐代开元名相张说在《素盘盂铭序》写道:“国子祭酒韦公,好游山水。”也提到国子祭酒这一官职,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写到,李守中也当过国子祭酒。  

西晋时,设立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最高教育机构,祭酒是最高教育机构的主管人,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到了清代光绪三十二年,设立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

祭酒是什么官职

祭酒,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 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国子祭酒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

唐张说《素盘盂铭序》:“国子祭酒韦公好游山水。”

《红楼梦》第四回:“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

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

博士祭酒

学官名。本称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

《汉书》明确表明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长,首席博士。

师友祭酒

官名。《汉书·王莽传中》:“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先主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

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太子师友、谏议大夫、六经学官,均非一人,而各设祭酒一人,为首席,主管之意。

讲书祭酒

王莽时所置主讲《尚书》的学官。即首席讲师,主讲师。

祭酒是什么官职?

祭酒,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 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祭酒作为某个官职的说法是片面的。我们更应该注重祭酒的意义和象征,这个名词曾经被引入过或高或低,或国或私的诸多官职称谓。了解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种类繁多的“祭酒”官职。举个例子,首席执行官,这样的称谓是不会在古语里出现的,如果有该类职位,可能便会冠以XXX祭酒,或执事祭酒的名号。

扩展资料:

”祭酒“的历史:

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此后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人们便用“祭酒”泛称位尊或年长者。

到后来,就成官名了。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总的来说,祭酒相当于同类官衔中地位最高的人。

古时候“祭酒”是一种什么官职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军师祭酒,官职名称,由曹操设立在东汉末年,建安三年正月设立。后因避司马师讳,也称为军祭酒。历史上担任此职最有名的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魏时为第五品。

古代“祭酒”的官职到底是管什么的?

古代的“祭酒”其实地位挺高的,也很德高望重,因为“祭酒”一般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可以看出地位还挺高的。有不少文人都担任过此职位,比如战国时荀子,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等等。

为什么大家很看重“祭酒”,因为古礼中,祭祀宴飨时,一定要年长的人将酒杯举起来祭祀地神,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所以“祭酒”似乎也赋予了特意的含义,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以他为名的官职的地位也不是很低。可以看出“祭酒”的优越地位。

本来“祭酒”这是一个尊称,那些年老的人或者是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但是在汉代之后就用于官名,比如汉代有“博士祭酒”。

然后之后随着朝代的变迁,所以到了西晋时的时候这个官名又叫“国子祭酒”,地位还是挺高的,是主管国子监。

但是在之后隋唐改成了“国子监祭酒。”总得来说功能也没有改变,还是主管国子监的长官。

当然了,在清朝末年把名字给改掉了,但是职能看上去还是半差不差的。作为官职的“祭酒”,由当初的尊称衍生出了其他的意思,由于第九前面可能会加上各种的名词。它的一些功能和职位也不太一样了。

该总体来说“祭酒”还是教导别人的老师,或者是管理国子监的校长之类的人。他们的差别也就是地位的高低了,反正和教导离不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