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你为什么认为《爱乐之城》不好看?,爱乐之城是烂片吗?,以及爱乐之城正片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你为什么认为《爱乐之城》不好看?

 故事发展庸俗且逻辑关系不清,女主遇到挫折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还不如稍微努力的常人,最后逆袭的表演也并不精彩。避开高分评价所说的歌舞剧在剧情上的弱势不谈。我本人什么形式的电影都可以接受,默片、黑白、音乐剧、舞台剧;什么样的叙事手法都可以接受,白描,侧写,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巨额旁白也可以接受。


再烂的电影我都会从头到尾看完。 但是确实不喜欢爱乐之城。 真正的硬伤是故事的核心太浅薄庸俗,价值观低俗。 音乐剧也还是要注意逻辑性,6年了面试不上,演技不走心的女演员,面无表情的唱了首歌就面试上了?然后就大火?心疼我男主,第一次突破自己,获得成功时候,女主莫名其妙撕逼说他放弃了初心,然后男主遵从女主,回到初心,重新开始了小众喜欢的爵士,结果女主突然嫁给别人生小孩了?!


对电影技术我不懂,但是对这种开技术倒车的行为,看从哪个角度去评了,说的好听是“怀旧”,但是怀旧的话为什么电影院要放到IMAX厅放映呢?


观众不可能每部片子都要去了解一下你用的什么技术手段,然后再根据这部片子的技术情况排除掉IMAX.关于剧情,我屡屡掉线,其原因是因为有和片中类似的经历,所以感觉特别扯。

《爱乐之城》虽拿下6项奥斯卡大奖,但很多观众却说不好看

几天前,在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提名了14项奖项的《爱乐之城》,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等6项大奖,成奥斯卡最大赢家。

这届奥斯卡还闹了个大乌龙,最佳影片奖差点错颁给了《爱乐之城》。颁奖嘉宾拿错信封,宣布最佳影片是《爱乐之城》,主创们拿了奖杯,激动上台轮流发表获奖感言5分钟了,才被告知拿的是“假奥斯卡奖”,隔着太平洋都能感受到现场那种刺骨的尴尬▼

虽然拿了多项奥斯卡大奖,但《爱乐之城》在中国上映后,好评连连,很多人都说看哭了,豆瓣评分8.4,中等偏上水平▼

《爱乐之城》感人的地方在哪里呢?

它讲的是一个爵士乐钢琴家与一个女演员从相识相爱到分手的爱情故事,钢琴家塞巴梦想开设一家爵士乐俱乐部,来拯救失去传统特色的爵士乐;女演员Mia从小就有当演员的梦。最后他们都实现了各自的梦想,却失去了爱情。

影片一开始,男女主角都塞车在高速路上。Mia开着省油的日本车,还在看剧本记台词▼

而怀旧的塞巴开的是老式敞篷车,听着电台扒乐谱▼

一个简单但细致的开头,却把男女主角的背景、性格都交代了。

接下来影片分冬、春、夏、秋、冬5个季节,叙说Mia和塞巴的感情和事业状态。

【冬】:Mia经常翘班去试镜,试了N次,失败N次;塞巴穷困潦倒。

【春】:两人感情迅速升温,Mia抛弃了前男友,选择了跟塞巴约会。他们去看电影,后天文台定情。

【夏】:两人持续热恋,他们相互鼓励。Mia开始创作剧本,塞巴签约了自己不欣赏的乐队,到处演出。虽然赢得了欢呼声,但他并不开心。

【秋】:两人开始出现争执,闹分手。Mia试镜成功,要去巴黎拍戏很久。塞巴虽知两人可能就此天各一方,但还是鼓励Mia珍惜那次机会。临别前,男女主角都说:“我永远爱你”。

【冬】:五年后,Mia有了自己幸福的家,有了女儿。Mia带着老公巧合来到了塞巴开的爵士乐俱乐部,老情人相见,思绪万千。

塞巴弹奏起那熟悉的音乐,幻想起另一种结局:如果当初他放弃梦想跟随Mia到巴黎,两人相爱,Mia实现了演员梦,两人一起有了幸福的家。

最后男女主角相视一笑,千言万语都是多余,所有过往都随风而去▼

很多观众之所以会看哭,就是因为塞巴幻想的美好结局跟现实那么相似,只是在Mia身边的是别的男人,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失去的爱情。是啊,如果当初肯为爱妥协,那么多少情侣就不会分手,可能如今孩子都能上幼儿园了。

《爱乐之城》虽然拿了很多大奖,但很多中国观众都觉得它被过誉了,为什么呢?

首先,对中国观众来说,《爱乐之城》确实存在以下2点不足:

①它是部美国引进的电影,讲的是发生在洛杉矶的故事,里面很多有趣的梗、细节是中国观众Get不到的;

②它是部歌舞文艺片,剧情其实很简单平淡俗套,但片长2小时,对这类型电影没兴趣的观众会觉得非常闷;

当然,《爱乐之城》还是有些看点的:

①影片很多歌舞片段都用了长镜头,特别是开场,100多名歌舞演员在堵车的高速公路上跳舞,旋转跳跃,流畅自如,4分半钟长镜头很考验摄影师和演员功力;

②男主帅气,特别是弹钢琴的时候,弹的那首主题曲很好听;

③它的故事虽然早烂大街了,但结尾确实能打动人。

总的来说,《爱乐之城》的受众群体比较小,适合男女主角的粉丝或者喜欢歌舞片、文艺片的童鞋看。

如果非要扯什么深刻的意义,那就是它激起观众对爱情和梦想之间如何抉择的思考。爱情和梦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Mia和塞巴曾经甜蜜恩爱,都说过“我会永远爱你”。

“爱”这个字,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塞巴不肯跟随Mia去巴黎,Mia也嫁给了别人,他俩可曾想过为爱牺牲点什么吗?没有!

黄日华的爱情是个相反的例子。他曾靠《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天龙八部》里的乔峰两个角色火遍全国,然而2004年的时候却突然宣布退出演艺圈。

很多人都替他可惜,但他却觉得多些时间陪家人、维护家庭更重要,因为拍戏太忙会造成夫妻聚少离多,可能会产生婚姻危机▼

他放弃的是自己打拼25年换来的名气,放弃了大好“钱”途,却收获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很多时候,爱情的遗憾,不是因为无能为力,而是根本不舍得牺牲和妥协,那我们拿什么去爱别人呢?

想看更多有态度有深度的八卦,请微信关注【八卦先生】,微信号:bgxs88

《爱乐之城》有什么缺点不足的地方么?

 


爱乐之城自然是一部极为优秀的作品,但是一定要挑缺点肯定也挑得出来。

先是大家都能看出来的,男女主唱功较弱。以专业角度来说两个人唱的是有瑕疵的,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但是在好莱坞实在也不能苛求演员有太强的歌唱功底。。。

好在石头用她的演技稍微掩盖了一点自己的不足。高司令戏份稍少,重头戏都放在了弹琴上(虽然有人说手指僵硬,但毕竟现学的,总比用替身强吧)。

本片的混音也有一点点的粗糙。

其次就是舞蹈不上心,不过LLL更多还是侧重音乐,舞蹈这方面只能说不功不过。

第三点从调度来说,导演的能力已经够强了,只是一些戏没有过多抠细节。比如开场戏为了拍成超长镜头,很多细节都没有做好,不过呈现出来的效果已经够惊艳了不是吗。

全片各种调度手法用的很多,但例如吵架的那场戏,选择了很单调的正反打,虽说用正反打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调度如此惊艳的片子中出现这一段会有点落差。

第四,故事套路并无新意。虽然情节安排和叙事手法很强,但是故事显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该发生什么不发生什么没有惊喜,这也是很多普通观众不喜欢的原因,虽然确实是一个缺点但是观众把这个缺点看得太重了,毕竟烧脑悬疑反转惊喜才是他们最爱。

第五,迷影情结过强。对迷影人士来说自然喜欢,但普通观众有点不能理解某些台词。但是总体来说,营造出黄金时代的气质是没有错的,这部电影如此有魅力,影调也是一大功臣,倘若删掉,似乎也不好。

最后还有一个不能算缺点的缺点,画质不够清晰。因为胶片拍摄,在转录的时候可能没太注意,数字片源尤其在前半部片子有模糊。这点是硬塞的不看也罢。

说的这些缺点无非是和做得很好的那部分内容作比较得出的结论,在这部片中并不值得夸奖,但绝对不是扣分点,试问今年哪有电影可以自豪地说比LLL好呢

《爱乐之城》是一个怎样的影片?剧情中有什么亮点?

《爱乐之城》是一部喜剧歌舞片,由吉赛尔·邦辰、凯特·布兰切特、艾玛·斯通、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等明星主演,故事的剧情简单而简单,六个主人公就像所有烂俗的剧情一样平凡,没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情节,甚至没有什么让人深思的地方。

尤其是主人公,比如米娅,一句iloveit,就能在这部级喜剧片中,人人都知道是谁说的,因为作为《老友记》的片头,她在《爱乐之城》上映不久之后,就被打上大号的“智障”标签,因为她连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也许这就是歌舞片本身的问题,即使看起来再青春不羁,看起来一切欢乐好像都是音乐与梦想的结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爱情的故事当中,音乐往往要比故事更能体现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它是它最朴实的价值。

在科技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音乐app都会放这样一句话,“吃歌单,不听睡”。吃歌单其实是一个很极端的处境,那就是无论你听不听都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在我看来吃歌单不听睡本身就有些被强制的意味。而《爱乐之城》它追求一种不一样的好莱坞情况,只有一个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就是音乐,没有别的方式,音乐本身,将成为电影中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

影片的整体节奏很慢,但真正把时间消耗在音乐上的内容却并不多,只有大量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男女主在一起的连续舞蹈镜头,这种剪辑手法来自伍迪·艾伦,他也是以写作为业,虽然伍迪·艾伦的电影对话会比较多,但通过一张张的舞台剧照片,却能表达出更多的深意。所以就目前来看,虽然观众在初始的时候会感觉到“哇塞,这就是爱乐之城啊”,而实际上是很吃音乐的长镜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作为一部商业片,在他的商业性上会有那么一点点提升的原因了。

节奏本身也是一种另类的喜剧表达方式,根据艾默里奇的说法,在这部剧当中表现的内容,也并不仅仅是喜剧,单纯是配乐,里面有很多的喜剧桥段都是配乐的效果,也就是说观众本身并不需要观看到结尾才会注意到情节的走向,而只需要等到中间舞台上出现一个个的配乐画面,就可以知道本来故事应该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所以本质上来说,导演并不是给观众你发糖,你就会开心,更多的是做好铺垫,让人猜想到最后的结局,而这种猜想,就是猜想,猜想到剧情最有趣的地方。

《爱乐之城》从第一分钟起,就围绕着流行音乐的音乐元素进行展开,或者说,它要围绕一场流行音乐的音乐秀,去演绎一场各个歌手在为谁而表演的音乐秀,从很多方面来看,有着浓浓的复古味道,复古味道的背后,其实是对过去的怀念,是对过去流行音乐的怀念。

对于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该作品,在视觉元素中很好的融入各种风格、题材的元素,并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部约为两小时的作品,很好的诠释了情感与梦想的碰撞过程。虽然结局是令人失望的,但是整体的创作风格,尤其是视听元素方面实在让人感到优雅。其获得金球奖、奥斯卡奖的多项提名与奖项也是众望所归。同时,对于看惯了美国影视片中的战争、科幻、恐怖题材作品的观众来说,欣赏一次纯音乐与舞蹈的视觉盛宴也是体验一次非同寻常的感官享受。

作为纯音乐或舞蹈影片,其实在创作方面较为动画类、科幻类作品要显得比较容易。创作成本、表演这些事项都较为简便。通常,一个情感题材的作品就能很好的作为歌舞片的主题旋律与基调,在歌舞选取方面的相关内容也非常广泛。

作为我国影视创作来说,歌舞音乐题材的作品在近年来没有任何进展。可能是目前国内,对于商业性质的作品需求度较高,观众们都热衷于恐怖与暴力等视觉享受,而忽视了艺术中最为关键的舞蹈与音乐的创作。亦或者是,国内创作者难以找到好的剧本、优秀的舞蹈团队等客观因素所致。其实,以上假设不完全成立!

实际上,没有此类作品的创作与出现,最大的是由于观众的欣赏层次所致。任何艺术作品都要以市场为导向。欣赏舞蹈作品,需要一定的艺术感受力,而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看惯了恐怖、科幻的国人对于纯艺术作品还是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因此,在市场方面决定了这一题材难以获得青睐。

总而言之,《爱乐之城》这部作品,给予我国观众带来的是高级别的视觉盛宴,同时也给国内影视创作同行业带来更多的是学习与借鉴。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

从电影院出来,桐哥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City
of
Stars”的旋律。很久没有这样的冲动,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电脑,下载电影的一张完整原声带欣赏。
这部斩获奖项无数,接下来也很可能横扫奥斯卡的影片《爱乐之城》当然是一部佳作。但是它的剧情又是如此地简单:两个生活在洛杉矶的文艺青年,相遇了,相恋了,最后却因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分手了。五年后偶遇,他们都成为了当初想要成为的样子,最终两人相视一笑。如此简单的剧情却串联起这样一部佳作,当然是因为导演的调度、对经典的致敬、男女主角优秀的演技……但桐哥看来,作为一部出类拔萃的歌舞片,其实电影原声功不可没。
原声碟中收录的这15首歌曲都是高质量的,甚至前奏一经响起,就能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其对应的电影情节。有人说,这是一部讲爱情的电影,然而它给桐哥的感觉却是讲梦想,甚至每一首歌曲都是关于梦想的。正如男女主角Sebastian和Mia的爱情故事是苦中带乐的一样,他们的梦想亦如此,我们的梦想亦如此。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

关于爱乐之城。
这部片子的前奏有些长,需要耐心的看下去,你才会发现有惊喜。前一个小时,我确实没看懂剧情究竟要讲什么主题,越往后看,才逐渐入戏,以狂喜开头,以遗憾结尾,夹杂着爱情和追逐梦想的历程,又带着现实的骨感。这部片子不适合情侣去看,毕竟留下的泪不是为身边的那个人。


这里面的男主角塞巴很帅很man,眼神会放电。女主米娅身材很好,有让人羡慕的美腿诱惑,特别是她穿的礼服都特别好看,好看到每一件我都好想掏腰包买下来,倾家荡产也想买下来。里面的场景也很唯美,每一个背景都让我想在里面街拍一下。
塞巴和米娅在春天相遇,在那个初见的酒吧,塞巴在弹钢琴,米娅在远处观看。故事的发展是他们不断偶遇,他们也很奇怪一直遇见对方。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各自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塞巴想要开一个爵士乐酒吧拯救爵士乐,米娅想成为出名的女演员,因为梦想,他们走到了一起。
塞巴和米娅在夏天陷入热恋,这段时间是最甜的时候,甜到我这个观众都捡到了他们发的糖,我和他们一起坠落到浪漫的乌托邦。
我不在意我将会去往何方,因为此刻我只需拥有这美妙的感觉,蠢蠢欲动的心,我只希望此刻永驻。


难过的是我们无法逃避现实。米娅和她妈妈打电话那段剧情,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难受,塞巴当时的心情大概比我们难受百倍。所以他要去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一直在外奔波,以至于越来越偏离了梦想的轨迹。
塞巴和米娅因为是否坚持梦想而争吵的那段台词有点戳心,大概是因为反映出了现实生活的写照吧。太现实,太现实了,现实到让我们无法反驳,也无能为力。
塞巴觉得看不到梦想的希望,想要放弃梦想了,他说:“人换了梦想就长大了”
米娅:“因为你对它的热情,人们喜欢看到别人付出激情的演出,你能够让别人想到他们已经忘记的事情。”
塞巴:“我不信了,要付出一生的努力来变成别人称赞的成功人士。”
米娅摔门而出,她们的感情渐行渐远。
这段台词,我反复看了很多次,假装说是台词太好,实则是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戳中了我的泪点。
这时塞巴的样子似曾相识,像极了每一个坚持梦想却被别人说是疯子,最后连自己也觉得自己是疯子,然后放弃梦想的人啊,太像了,太像了,太相似了。这种不甘与无奈只有经历过的人能感同身受。
这种感觉就像,或许我和那些一心想做一件事的人一样,但对我来说这就像个白日梦。


接下来的一幕,是米娅在梦想的路上走得遍体鳞伤,坚持不下去了,她决定放弃。
这个时候仿佛角色互换了,塞巴鼓励米娅,米娅却说出了当初塞巴说过的话。
她说:“你说的对,人换个梦想就长大了。”
好在米娅没有放弃那最后的机会。
那些身怀梦想的人们也许看起来比较傻笨,但是一点点疯狂是为了漫漫人生,添资加色的灵药,谁知前路何方,这就是为何世界需要我们。我会追随这些斑驳痕迹,始终面带微笑,哪怕失败还会再次竭尽全力。致有梦想的傻子,致那些破碎的内心。
后来,米娅在面对她面前这个被梦想折腾得不成样子的爱情时,她问塞巴我们的感情怎么办?
是呀,该怎么办,我猜只能让时间来见分晓了。
“我会一直爱着你的。”
“我也会一直爱着你的。”
还能说什么呢,此时的两眼相忘,无声胜有声,只要彼此爱着,这就足够了,足够了,真的,真的。
秋收冬藏,爱和梦想。 在雪被下,被尘封,也被滋养。  


五年后,他们各自完成了各自的梦想,真为他们高兴。米娅已经结婚,塞巴还是只身一人。
最后的结尾很感动,也很难过,看了久久不能释怀。
米娅来到了塞巴过去一直梦想着要开的酒吧。塞巴在台上,米娅坐在台下,彼此凝望,过去的回忆与现在交汇缠绵在一起。
塞巴弹奏着他们初见时的音乐,回忆被拉回五年前,他们一起做了一场五年前未完成的梦。在梦里,他们拥抱,欢笑,亲吻,歌舞,那一刻,是快乐的。
只是梦醒时,就该走了。 所有私密的情感回忆都该放在梦里。醒来,仍然得独自前行。
快走出门的那一刹那,米娅回头,一眼万年的与男主对望,眼神里有爱,有无奈,有告别。
然后他们互相微笑了,像是在告诉彼此,我们的梦想都实现了,真好啊,为你高兴,也为我开心,我现在很好呀,你也是。


我明白的,我明白的,他们回不去的,回不去了。只是我还是会有些许难过,我为米娅流泪,为塞巴流泪,为梦想流泪,为过去流泪。
或者有时不完美才是美吧。就算最终免不了分别的结局,但我曾问心无愧地承诺永远爱你,毕竟你出现在我每一个设想的未来里。
我们只要记得,他们在梦想的路上彼此鼓励过,陪伴过,认真的相爱。
爱过。

《爱乐之城》到底好不好看呢?

后面的剧情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猜到了,就是女主顺利走红,成为电影明星,跻身上流社会,实现自己最初来好莱坞的梦想。而男主也拿着巡演赚来的钱开了一家自己想要的爵士乐酒吧,so happy ending!!但是!!重点是但是!!王子和公主并没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女主嫁给了别人,某天跟老公出门吃饭,随意走进路边一酒吧,进去发现啊嘞嘞,酒吧老板竟然就是男主角,瞬间忆起平生往事,翻起雨恨云愁。男主也发现女主来了,于是亲自上台弹了一首当初他们的定情曲。女主没有上前相认抱头痛哭(那当然,吃瓜老公还在身边呢),而是一曲终了,走出酒吧,出门之前回眸一没笑,电影落幕,戛然而止。观众表示看到这里流下了两行心疼电影票钱的清泪。

好了,剧情大概就是这么个烂俗芭乐的爱情故事,跟古往今来的所有相爱但没有在一起的爱情故事一毛一样。因为这是一部歌舞片,所以开场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毕竟歌舞片这一类型片在我朝都不叫小众而叫绝迹,所以看之前我已经心理建设过无数遍想着无非就是迪斯尼动画片的格式,一言不合就开唱而已。然而事实证明我简直图样图森破,《爱乐之城》何止一言不合就开启唱跳广场舞模式,简直是男女主联合用非常不过关的舞技强行跳各种类型的舞蹈对我进行精神污染。我直到现在想起这部电影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男女主哪怕只有两个人也无法跳整齐的动作,怎么说呢,大概就是辣眼睛呵呵。

(舞技不够,舞台来凑,摸着良心说,星空起舞这段还是蛮美的)

开场前坐我旁边的女的,跟她朋友说,“据说这个电影一开始就有长达四分钟的唱跳”,听到这句话我赶紧正襟危坐洗耳恭听,然而四分钟过去了,除了给我留下“哦这是个长达四分钟的长镜头,编排很用心”的印象之外,我并不知道这段开场舞的作用是啥,因为里面既没有男主也没有女主,整整四分钟,连TM个配角都没露脸,全是群演在那里群魔乱舞,更讽刺的是群演的舞技秒杀了男女主角。。。。可能这四分钟只是为了衬题目——《爱乐之城》(英文名为la la land),讲真,一看这英文名再看这段开场舞,我止不住的脑补到曾经快乐大本营的开场舞啦啦歌是怎么回事。。。。

跟我一起去的夏小姐,全程都在数女主穿了几套衣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女主每一次出镜都换了衣服!说好的是穷打工仔呢,说好的是穷女追梦励志片呢,难不成好漂都是出手七八十套衣服??一个歌舞片,为了配合歌舞场景,女主要换不同的裙纸这件事我理解,但是我无法理解这种突破人设的任性换装,果然跑龙套的最后能不能红并不是决定于演技而是决定于衣服够不够多。

虽然剧情和歌舞槽点满满,但不得不称赞一把导演的构图,这部电影里但凡是中远景的镜头或者是空镜头,那都是美到分分钟设置成桌面的节奏。

(你们随意感受一下这个不真实的舞台,舞技不够舞台来凑真是贯穿本片始终)

(感受一下这个中景镜头,有没有从男女主的背影里看到浪漫两个字!)

吐槽完基本剧情,下面我要开始吐槽这部电影的情感设置了,请坐稳。豆瓣短评最高赞的说“看这部片会想起的那个人,一定是忘不了的”,没错,这条短评是以装逼的繁体字发出来的。想跟那些日常装逼繁体字,没事影院艺术片,看完豆瓣打高分,再配一句张嘉佳的豆瓣逼客们说一句我理解你崇洋媚外的心情,但请你不要眼瞎。这部电影看完我只想起了影院保洁大妈,心疼她要来打扫这间坐满了人,丢满了可乐杯和米花桶的放映厅。我看完啥人都没想起来,全程找不到泪点,那也是怪我咯,怪我没像你们哭得死去活来的人那般爱得天崩地裂过咯。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部电影是一部歧视单身狗的片子!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周围都是双双对对,在朋友圈刷的时候全屏都是罗曼蒂克,在豆瓣看评论的时候居然还要被看完想起了“那个人”的小清新们深深伤害,我表示我很森气,但还是要保持围笑。

讲真,试问几个人能一见钟情,求刚好在路边听到钢琴曲打动心灵,走过去发现弹琴的恰好是异性,恰好年龄相当,恰好单身的概率是多少??试问几个人分开之后能巧合重逢,以为世界真的那么小??试问几个人分开之后再重逢能心平气和,你们真的有那么容易与往事和解??所以女主最后在酒吧又听了一遍定情曲,反应是听完起身走,这我觉得无可厚非,但她走了又突然一回头,我就觉得莫名其妙。要不你就摔门而去,要不你就喜极而泣,这些我都觉得合情合理,你目不转睛演技为零地听完全曲,抬屁股就走,完事儿还回眸,回眸又舍不得笑一个(哪怕是无奈的苦笑也好过女主麻木的僵硬脸,她可能是想用这个表情来表达一言难尽的心情,但可惜她演技欠火候,这个表情看得我真是一言难尽)不理解这一连串的动作代表啥。无非是想说,来,你来当我的备胎吧。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

《爱乐之城》不仅有着完美的歌舞,这一次的达米安·沙泽勒对音乐的融入,比之《爆裂鼓手》还要更为出色,钢琴、爵士、流行飘扬荡漾的音符,几乎完美的出现在了它们最当出现的地方,表达着男女主角们的喜怒哀乐,而当男女主间的关系虽着现实而急转直下,音乐也随着黯然离去,直到最后他们试图再度逃离现实之时,那动听的旋律则也于此再度回归,使电影的结局着犹如《泰坦尼克号》结局的异曲同工之妙。

《爱乐之城》更是一部站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电影,其实即便你看的电影为数不多,亦不难发现这部作品所饱含对旧有好莱坞电影的怀旧之情,但巧妙的是这种怀旧在电影中其实只是一层糖衣,在这层糖衣之下,不论是那由冬而起至冬而终的季节更替,还是对洛杉矶旋漪风光的善用,都是这部电影自身的新颖亮点,达米安·沙泽勒并没有将怀旧变成自己的王牌,而是在一部让人倍感新颖的电影中用真挚动人的情感真正做到了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