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商朝君主列表,商朝第二十位君主是谁?和夏朝君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青春之约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商朝君主列表

商汤(商朝第一个帝王,黄帝后裔,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故名商族,汤为商族首领,在位30年,公元前1617-前1588年)
太丁(本应商朝第二位帝王,汤之子,未继位即死)
外丙(商朝第二位帝王,汤次子,太丁之弟)
仲壬(商朝第三位帝王,汤之子,外丙之弟)
太甲(商朝第四位帝王,汤之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仲壬之侄儿)
沃丁(商朝第五位帝王,太甲之子,太丁之孙)
大庚(商朝第六位帝王,沃丁之弟,太甲之子。在位25年,公元前1529-前1505年)
小甲(商朝第七位帝王,太庚之子)
雍己(商朝第八位帝王,小甲之弟,在位12年,公元前1487-前1476,商朝开始衰落)
太戊(商朝第九位帝王,雍己之弟,汤五世孙)
仲丁(商朝第十位帝王,太戊之子)
外壬(商朝第十一位帝王,仲丁之弟)
河亶甲(商朝第十二位帝王,外壬之弟)
祖乙(商朝第十三位帝王,河亶甲之子)
祖辛(商朝第十四位帝王,祖乙之子,在位16年,公元前1369-前1356年)
沃甲(商朝第十五位帝王,祖辛之弟)
祖丁(商朝第十六位帝王,祖辛之子)
南庚(商朝第十七位帝王,祖丁之堂弟,沃甲之子)
阳甲(商朝第十九位帝王,祖丁之子)
盘庚(商朝第二十位帝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很有作为)
小乙(商朝第二十一为帝王,盘庚之弟)
武丁(商朝第二十二位帝王,小乙之子)
祖庚(商朝第二十三位帝王,武丁次子)
祖甲(商朝第二十四位帝王,武丁三子)
廪辛(商朝第二十五位帝王,祖甲之子)
康丁(商朝第二十六位帝王,廪辛之弟)
武乙(商朝第二十七位帝王,康丁之子)
太丁(商朝第二十八位帝王,武乙之子)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帝王,太丁之子)
帝辛(商纣王,商朝第三十位帝王,帝乙之子,在位52年,公元前1105-前1046年)

商朝盘庚迁殷的故事讲什么?盘庚迁殷的影响

盘庚迁殷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盘庚是商朝的第二十位君主,也是一位才能比较出众的政治家。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商朝的内部局势十分混乱,爆发了所谓的“九世之乱”,列王之间为了争夺商朝的王位你死我活。为了躲避天灾人祸,盘庚决定把读成迁到殷。但是原来的都城奄,商族人民已经居住了很长时间,因此无论是那里的贵族还是子民,都不愿意迁都。因此盘庚就向他们讲了迁都的几个好处,比如殷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可以避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骚扰等。但是贵族和子民依然不愿意迁都,甚至有些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造反,对抗盘庚迁都的决定。

盘庚也不含糊,打出了“先王”和“天命”的口号,一边用强势镇压贵族,一边赢取民心。他把反对他这一决定的贵族都叫到自己跟前,说,我决定迁都,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考虑,你们想要让我改变主意,那是不可能的。不顾贵族的反对,盘庚毅然决定迁都。在迁都前,他还对贵族们说,如果你们在迁都的过程中捣乱,我是不会放过你们的。我一定会把你们都斩尽杀绝,不会让这种坏的思想,在新都滋长发芽。贵族们虽然不甘愿迁都,但在盘庚强硬的措施下,他们不得不跟着他一起迁到了殷。到了殷之后,盘庚又对贵族们说,我不管你们和王室是否有血缘关系,你们如果捣乱,我还是会把你们全部都杀光的。通过盘庚强硬的手段,贵族的势力得到了镇压,商朝的王权得到了巩固,保证了商朝中期的繁荣和稳定。

盘庚迁殷的主要内容是商朝第二十位君主为了避开商朝原国都亳的天灾人祸,不顾贵族和平民反对,毅然迁都到殷,使商朝重新出现了中兴局面的历史事件。在盘庚即位之前,商朝爆发了长达近百年的“九世之乱”。当时的商朝由于频繁的战乱和无休止的政治斗争,国力日渐衰落。而盘庚是一位很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他意识到,原国都亳经常发生黄河泛滥,淹没都城的天灾和商朝内部争权夺位的政治斗争,除了迁都之外,别无他法。于是他就派人四处考察,最终听说殷城一带水土肥沃,适合人们居住,决定将国都迁往那里。

他这里指令刚刚下达,很快就引起了贵族和人民的反对。因为迁都是一件能够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而且贵族们已经在亳居住多年,不愿离开那里。有的贵族甚至利用煽动人民,来反抗盘庚迁都的决定。但是盘庚心意已决,他对贵族和平民说,迁都这是天命,也是先王让他这么做的,如果有谁反抗他,就是和上天祖宗作对。同时他还说,如果还有什么人敢对他迁都有异议的话,他不管这个人是贵族还是平民,哪怕是皇族,他也会绝不心慈手软地惩罚他。终于,盘庚成功将国都迁到了殷。在新的国都里,盘庚下诏让人民厉行节俭,杜绝奢侈,还对贵族们说,在新的国都里,他绝不允许歪风邪风的滋长,如果有人趁刚刚迁都,立足不稳的时候捣乱,他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在于这次迁都,使衰落的商朝避开了亳都的天灾人祸,为商朝的中兴奠定了基础。此后直到商朝灭亡,再也没有迁都,因此商朝也被成为殷商。根据史料记载,在盘庚刚刚继位时,经常发生黄河绝提,黄河因此泛滥,河水甚至一度涌入了商朝的原国都亳。除开天灾方面的原因,此时的商朝正陷入了一场长达百年的混乱,这场混乱由商王仲丁去世后,一直延续到盘庚即位之初。史称“九世之乱”。盘庚在即位之前,已经把商朝当时存在的社会弊病看在眼里,因此他一即位,就作出了迁都的决定。

从成汤建立商朝,直到盘庚,总计经历过五次迁都。盘庚迁殷之后,将都城固定在了殷城,此后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商朝就再也没有迁都过。在新的都城里,盘庚实行了成汤时期的德政,使商朝的政治和经济重新出现了勃勃生机。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商朝的政治局势都比较稳定。在这个大前提下,商朝的文化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了此后两百余年的商朝历史,在盘庚迁殷之后没多久,另一位商朝的明君武丁的出现,开辟了商朝历史上的中兴时期。此后,殷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从盘庚迁殷,直到商纣王时期商朝灭亡,殷都一直成为了商朝的国都,也正是由于此后商朝长期定都在殷,所以后人也将商朝称为殷商。

商朝盘庚迁殷的故事,盘庚最终迁殷成功了吗?

盘庚,中国夏商周时期商朝的第二十位君主,同时,也是商朝才能比较出众的政治家、统治者。在盘庚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商朝的内部局势十分混乱,爆发了所谓的九世之乱,列王之间为了争夺商朝的王位你死我活。为了躲避天灾人祸,也是为了商朝更好的发展,盘庚决定把读成迁到殷。那么,盘庚迁殷成功了吗?以下揭晓。

盘庚迁殷的故事

据历史记载,商朝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二盘庚迁殷则是因为是天灾加人祸,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

但是,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原来的都城奄,商族人民已经居住了很长时间,因此无论是那里的贵族还是子民,都不愿意迁都。因此盘庚就向他们讲了迁都的几个好处,比如殷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可以避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骚扰等。但是贵族和子民依然不愿意迁都,甚至有些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造反,对抗盘庚迁都的决定。

盘庚也不含糊,打出了先王和天命的口号,一边用强势镇压贵族,一边赢取民心。他把反对他这一决定的贵族都叫到自己跟前,说,我决定迁都,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考虑,你们想要让我改变主意,那是不可能的。

不顾贵族的反对,盘庚毅然决定迁都。在迁都前,他还对贵族们说,如果你们在迁都的过程中捣乱,我是不会放过你们的。我一定会把你们都斩尽杀绝,不会让这种坏的思想,在新都滋长发芽。

贵族们虽然不甘愿迁都,但在盘庚强硬的措施下,他们不得不跟着他一起迁到了殷。到了殷之后,盘庚又对贵族们说,我不管你们和王室是否有血缘关系,你们如果捣乱,我还是会把你们全部都杀光的。

通过盘庚强硬的手段,贵族的势力得到了镇压,商朝的王权得到了巩固,保证了商朝中期的繁荣和稳定。

商朝君主盘庚活了多久?死因是什么?

盘庚,甲骨文作般庚,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二十位君主。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那么,你知道商朝君王盘庚是怎么死的吗?盘庚活了多少年?

商朝自商王中丁以后,国势逐渐衰落。当时废弃嫡长子继位制度,常拥立诸兄弟和他们的儿子继位,他们常争夺继承权,造成商朝九代混乱,诸侯都不来朝见,史称九世之乱。盘庚的父亲是商王祖丁。祖丁死后,祖丁叔父商王沃甲之子南庚继承王位。南庚死后,祖丁之子、盘庚的哥哥阳甲继承王位。阳甲统治期间,商朝国势继续衰落。阳甲死后,盘庚继承王位。

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九世之乱,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盘庚是位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决心再一次迁都。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当他得知殷(当时称北蒙,即今河南安阳)一带土肥水美,山林有虎、熊等兽,水里有鱼虾时,就决心到此来发展。为了动员迁都,他曾发表一个重要的演讲。星火燎原一词即由此次演讲内容凝练而成。贵族们还是竭力反对,盘庚于是晓谕诸侯和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祖先共同平定天下,一切法则都能遵循。舍弃这些好的法则,而不努力实行,凭什么成就德政呢?,于是渡河南下,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推行商汤的政令,从此百姓安宁,商朝国势再度振兴,故后世称商朝为;殷或;殷商。

迁到殷后,盘庚以强硬手段制止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局面。由于盘庚遵循商汤的德政,所以诸侯都来朝见盘庚。

关于盘庚是什么时候死的以及盘庚活了多少年,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知道盘庚死后,葬于殷(今河南安阳),由其弟小辛继承王位。小辛即位后,商朝再度衰败。百姓思念盘庚德行,于是写作《盘庚》三篇。

商代哪位国王将都城迁到河南

  商代国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河南。
  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盘庚是商朝第二十位君王。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搬迁。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恫吓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迁殷后,“行汤之政”,政局才稳定下来,社会经济和文化也随之迅速发展,从此,直到商亡的二百七十三年间再未搬迁。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墟"。
  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十多万片,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才把这些文字弄清楚。原来商朝的统治阶级是十分迷信鬼神的。他们在祭祀、打猎、出征的时候,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一下,是吉利或是不吉利。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和现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后来就把它叫做"甲骨文"。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

安阳是几朝古都?

安阳是七朝古都。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夏朝第六位君主姒廑将都城从老丘(今开封国都里村)迁至西河(今安阳汤阴西河)约35年。商朝第十二任君主河亶甲,自嚣迁于相(今安阳东)9年。

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盘庚,在位第十四年,自亳(今河南商丘)迁都于北蒙(今安阳市殷都区),将“北蒙”改名为“殷”。

位置境域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5°41′~36°21′,东经113°38′~114°59′。东与濮阳市接壤,南与鹤壁市、新乡市相连,西隔太行山与山西省长治市相望,北濒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毗邻。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贯穿南北,南距省会郑州187公里,交通便利,素有豫北要冲、四省通衢之称。

辖区东西122公里,南北128公里,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 ,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4.47%,市区面积543.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