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巴黎圣母院大火感想与收获,该怎样看待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以及巴黎圣母院大火感想与收获200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巴黎圣母院起火感想

2019年,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熊熊燃烧,著名的哥特式塔尖在大火中倒塌,完工于1260年的一扇玫瑰花窗,也没能幸免于难。巴黎圣母院负责人说:"一切都在燃烧,木制框条上什么也没留下。”不觉让人心寒泪落,更让人为这一世界伟大建筑的被毁痛惜不已!

得知这一消息,不少法国人民跪地祈祷,祈求大火早点灭掉;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发文表示“今晚,我的心将与法国人民同在,与正在圣母院扑灭大火的紧急救援人员同在”;加拿大总理也发文表达对法国人民的支持和对巴黎圣母院失火的心碎……

但在这一片惋惜声中却接连出现另一种漫骂的声音:”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算什么?”“活该,报应来了!烧得好!”等。顿时,网络舆论开始导向幸灾乐祸!

确实,看到巴黎圣母院的这场熊熊大火,我们无法不去想起曾经那场连烧三天三液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断壁残垣,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每每提及,哪个华夏子孙能不痛心落泪?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在巴黎圣母院大火旁冷嘲热讽的理由。我们记住圆明园是为了让所有人记住懦弱的代价,以此激励我们向前;所有美丽的艺术品都不应该承载国家与战争的重量,文明无国界!任何一场毁灭文明的大火,都是一场文化之殇。铭记历史与屈辱的方式绝不是看到其他民族经历文化苦楚时的冷朝热讽!身为中国人,我们更应有大国风度,更应深明大义!

我们应当铭记圆明园之痛,也为这场文明之殇惋惜,更提醒我们自己尽最大的能力保护好属于世界的文明!

一把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把我们的“万园之园”烧得只剩断壁残垣,圆明园只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一把大火,把刚过200岁诞辰的巴西国家博物馆毁得一片狼藉,2000万件藏品全部受损,据不完全统计,仅10%的藏品幸存;一把大火,把经过几个世纪匠人努力建成的巴黎圣母院毁得面目全非……这些无疑全都是类文明的劫难。

文明无分国界,任何一件文物都是属于全人类的,他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当我们看到巴黎圣母院起火,后期修缮需要十年左右的消息时,我们更应警醒;文物被毁,带走的不仅是它本身,更是它承载的千年文明,我们应当珍惜当下,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不再让此类悲剧发生。

你对巴黎圣母院失火有什么感想150子左右,写出自己看法

4月15日,法国巴黎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突然遭遇大火,塔尖烧毁,玫瑰花窗毁坏,损失严重。
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感想 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思考
这座历时180年修建完成的,哥特式风格基督教堂是巴黎的象征,是全人类的瑰宝。
虽然它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但是一场大火顷刻间就毁了这个代表浪漫优雅、艺术文明的建筑物。
巴黎圣母院大火,这一刻作为中国人,我们怎能不想起,159年前圆明园的毁灭,同样让人痛心!
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感想 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思考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圆明园毁灭让我们铭记历史,让世界铭记了中国,巴黎圣母院大火同样让法国人铭记了辉煌,让世界痛惜价值连城的艺术
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的守护它,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巴黎圣母院起火后感想作文400字

巴黎圣母院
百度解释道: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正面双塔高约69米,后塔尖约90米,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019年4月15日晚18时50分许,巴黎圣母院塔楼起火,一小时后火情迅速蔓延(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当地时间2019年4月16日上午,大火扑灭,火灾持续14小时。

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你们有何感想呢?

文物损失肯定有,因为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本身就是文物,几百年历史的木制屋顶三分二焚毁了,不过两座钟楼保留下来,屋顶应该要完全重建,而且无法找回像几百年前一样的木材
不过巴黎圣母院大火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塔内的许多珍贵文物,包括荆棘皇冠、法衣、玫瑰花窗等因为抢救及时幸免于难,是保管钥匙的神父和消防员当时冒着大火冲进火场抢救的,甚至还救了几幅油画,不过,大管风琴和部分油画因为救火进了一些水,清点工作仍在进行。工作人员甚至在废墟中找到原被安置在塔尖上作为避雷针的公鸡雕塑!据悉,这些珍贵藏品将会由法国国家博物馆托管,未来安置地点保密

该怎样看待巴黎圣母院的火灾

在朋友家玩的时候,说到了最近的热搜——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朋友的孩子顺嘴接了一句“活该”,我没跟上他的思路,我又问了一遍,他说,他们同学都学巴黎圣母院着火是活该。

我对他以及他口中的同学的这种想法很失望,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但是,在场听到他这种想法的除了我,还有我老公、孩子的母亲,另外还有一个朋友,他们没对孩子的说法提出任何异议。因为孩子的母亲都没有对孩子的说法发表意见,所以我也没有开口。我不懂是他们认同孩子的说法还是觉得没必要跟孩子计较。

我认为孩子的说法不对,大人的两张想法都不对。

是的,在鸦片战争时期,法国包括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对当时的中国进行了侵略,掠夺,抢走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文物珍品,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对巴黎圣母院的火灾感到幸灾乐祸啊。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到1345年整座教堂才全部建成,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也就是说,它虽然是法国的一座大教堂,但是它在建筑、雕刻、绘画、设计甚至文学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们常说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世界的,我想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它位于巴黎就用狭隘的感情来衡量它,它存在的意义是穿越时空的没有国界的。

我们应该对它心存敬畏,应该为这样一座意义非凡的建筑的毁坏感到伤心难过,而不是咒骂。

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问题?

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惋惜心痛吧。从小就学过巴黎圣母院(小学课本上有讲过),后来看过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遗憾还没去过巴黎没见过这座举世闻名的大教堂。怎么就着了呢?这里要说明一点文化输出很重要,一部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其影响力不可估量。

报道说这一火灾可能与巴黎圣母院的修缮工程有关,既可以说是人为也可以说是无意为之。总之,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第二次。其次就是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古建筑由于建的时间久远大多是没有防火设施的,在发生火灾之后也是不太容易实施灭火的,也是有可能在灭火的同时对古建筑造成二次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