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与妻书朗诵,求:《与妻书》男女版的朗诵稿「分享」,以及与妻书朗诵视频赵立新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求:《与妻书》男女版的朗诵稿

与妻书 作者:林觉民

意映爱妻如见: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体察我的心思,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啊!

你还记得不?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记你啊!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刚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好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不开口,况且因你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够这样做呢?还是你能这样做呢?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离别分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我们两地双眼望穿,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曾见过破镜能重圆的?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今天我和你幸好双双健在,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我现在死去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与不成功自有同志们在继续奋斗。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之间就要长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又是个男孩,你就也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作为志向,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意洞在呀。太高兴啦,太高兴啦!我们家以后的生活该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痛苦,清清静静过日子罢了。

我现在跟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的地方;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方巾领会没写完的话。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梦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写。

《与妻书》:不负苍生,独负卿

听完《与妻书》朗诵视频的最后一句:“觉民,天亮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个男生接上一句话:“该吃早餐了。”全班哄堂大笑。我的心顿时沉下去,我黑着脸,指着他:“你,你,给我站在走廊上。”

返回讲台,不过几步,我试图迅速调整好情绪,但是失败,我的右手似是不听使唤,电脑上的朗诵视频关了几次都关不了,我的嘴巴再也压抑不了我的悲伤:“我不允许……我不允许……谁……谁用这种玩笑话来……来亵渎这封书信……”

我拼命地控制我的眼泪,不让它使劲地跑出来:“你们知道吗?就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觉民,才有了现在的中国……”我按着我的胸口,试图想表达得更完整一点,可是,我发现我再也说不下去,我的嘴巴开始颤抖,胸口发闷。下课铃声响起——

我走出教室,眼泪夺眶而出。坐在级组室里,我的右手翻翻这个册子又翻翻那个册子,心情一时平静不下来……我的眼前全是您和觉民。

意映卿卿,抱歉!意映卿卿,您可好?

觉民终究还是走在您的前面。您终究还是执意随他而去。倘若觉民知道您因为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他的悲伤而抑郁离世,那他又该是如何悲恸如何泣不成声。好在,他不知道。只是,我又期待当真有“心电感应”,能让情意缱绻的两个人再次在你们的双栖之所,“并肩携手,低低切切”,哪怕只是魂之聚。

可是呀可是……这终究只是我的奢望。离世的两个人哪能在天的那一边“共剪西窗烛”?你们终究不再见面。“窗外疏梅 ”依旧”筛月影”,确是爱未死,人先去,悲乎!

殊不知,当意映您手拿觉民之信时,是怎样的心如刀绞,是怎样的天旋地转……好恨那时光,匆匆太匆匆……好恨那时代,血雨腥风,遍地狼犬……

意映,您怪他吗?哪怕有过一秒的犹豫。可是,我分明听到您的回答:“不会!”哎,我的心是多么期待您说“我怎么不怪他呢?”是呢,六七年前,您明明和他说:“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而他“亦既许汝矣”。但是……他虽负卿,却不负天下!这人,您恨不起,怪不起。他心之悲痛,您岂不知?他心之不舍,您岂不懂?

意映卿卿,您爱觉民,爱之所爱。平时,觉民去“开会”,您常在外“望风”。有一次,觉民他们要从福州运枪支到广州去,装在棺木里,您打算扮作丧妇随棺送葬,以避人耳目。但您有孕在身,觉民怕您过于劳累,临时才改由方声洞的妹妹方君瑛代替。

觉民广州起义被捕受审,两广总督张鸣岐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心地光明如雪,说的也是您呀。您爱的不止是面容俊朗的觉民,您还深深地爱着他的信仰。

所以,觉民说我们要“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您不是不懂,而是您太懂他了。广州起义前三天,觉民闪烁其辞,呼酒买醉,您岂能不晓得有事发生?只是,您还笃定地以为等天亮时,他还是会和以前一样回家。回家?

可是,天大亮了,天又暗了,您还是没有回家。您等呀等,等呀等……等来的确是从门缝里的一封“诀别书”。您……您……是鼓起多大的勇气。那颤颤颠颠的手,那撕心裂肺的疼痛……

是呀,您终究也还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所以,当您以泪读完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您再也承受不了了,您要饯行您的诺言,您要跟着觉民一起“远行”。

要不是公公婆婆跪下来求您,要不是依新跟着哇哇大哭,要不是肚子里的孩子开始用力地踢着您……或许,您当真立即随觉民而去。这般悲恸恐怕唯有觉民懂您。

是的,觉民懂您,尽管他知道他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但是不得不起笔写下《与妻书》。这个男人,用最情意绵绵的文字,向最挚爱的您告别。这一个又一个用泪珠敲出的音符,凄美悲壮……

这份如泣如诉的“诀别”,这份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这份痛彻心扉的千古绝唱……穿越岁月风风雨雨,涓涓流淌至今……

愿来世,意映卿卿,生在今日之中国,再牵手觉民……

朗诵林觉民《与妻书》表演应该穿什么? 1911年中山装还没有,长袍又属于满族服饰

清末百姓多穿长衫
林觉民临死前曾言 “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林觉民追求的是打破清王朝统治者的暴政统治,而不是反对满族。本身同盟会元老里就有满族成员。而且孙中山于1912年即提出了 五族共和的理念。

与妻书 朗诵稿

什么意思啊

林觉民的《与妻书》朗诵配乐(伴奏)!!急!

推荐古典的,悠扬的音乐,节奏适合较慢的,最好是二胡或者其他弦乐,听起来会比较哀怨。
推荐《梁祝》,如果是较现代的场合,也可以试试一些小提琴乐曲。

我读林觉民《与妻书》,要什么背景音乐好?

齐豫的《觉》

试试吧,广东话剧院最近演出的《与妻书》的主题歌就是这个!

幼il文言文诵读

1. 幼字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1、(会意。从幺( 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young]

幼,小也。——《说文》

幼,稀也。——《尔雅》

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2、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3、小孩儿 [child]

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

扶老携幼。——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

4、爱护 [cherish]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2. 幼儿诗歌朗诵简短的3

以下可供参考:一、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三、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四、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五、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道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节选)六、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七、一望二三里 佚名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专八九十支花。

八、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九、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十、锄禾(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属中餐,粒粒皆辛苦。

3. 幼儿诗歌朗诵简短的3

以下可供参考:

一、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五、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节选)

六、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七、一望二三里 佚名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八、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九、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十、锄禾(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 幼字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1、(会意。

从幺( yāo),从力。幺,小。

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young]幼,小也。

——《说文》幼,稀也。——《尔雅》人生十年曰幼。

——《礼记·曲礼》子幼。——《仪礼·丧服》。

注:“谓年十五以下。”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礼记·祭义》2、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3、小孩儿 [child]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扶老携幼。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4、爱护 [cherish]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5. 古文阅读(5分)溥幼嗜学

小题1:( l )完成(2 )热水

小题1:( 2 分)像这样(先抄后烧再重抄)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小题1: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汤”这个字,就要注意该字的古今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如、始、已”等关键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分“先抄后烧再重抄”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对“溥幼嗜学”的具体描写来谈本文的启示即可。

6.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

启示: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不懈努力,一定能取得巨大成功 原文:(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 张溥列传》 译文: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他的名声在当时最响.。

胡歌朗诵的《与妻书》背景音乐的名字?

可以去胡歌吧提问,会有机智的胡椒告诉你


补充……毛线……发个帖子问下立刻被删…………
补充找到了哦!!风の住む街 ----矶村由纪子
应该是的,采纳采纳采纳采纳吧

跪求齐越朗诵节两篇稿件《与妻书》 《忆江南》,请注意是改编过的两篇稿件,谢谢了。

原文: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有哪些适合朗诵的中国文学作品?

李白,辛弃疾,苏轼的诗词很多都合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赤壁赋》《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