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登月计划花了多少钱,美国登月花了大约多少万美元?为什么阿波罗17号以后就没有继续登月了??,以及登月火箭多少钱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需要300亿美元经费,相关人士认为很便宜

继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2017年年末,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了《太空政策1号指示》、宣布美国新一轮的载人登月计划——即“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原版的重返月球计划中,美国宇航局(简称“NASA”)预计2024年之间在月球轨道上建造一个名为“门户”的国际空间站,2028年,4名美国宇航员从“门户”月球空间站出发,搭乘着月球登陆器前往月球表面,达成重返月球计划的一项主要任务目标。此后,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认为原版的重返月球计划并不够好,要求美国宇航局在2024年就让4名美国宇航员(包括1名女性宇航员)登陆月球的南极一带,于是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提出了重返月球计划的升级版——即“阿耳忒弥斯计划”。

阿耳忒弥斯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幅提速”,美国宇航局全力以赴的把4名宇航员送上月球,SLS火箭、“猎户座”飞船、转运飞船和登陆器等等一概提高研制速度,“门户”月球空间站先建造一个“精简版”的,具有能源系统、推进系统和居住舱就可以满足任务需求了;第二阶段为“长期驻留”,美国宇航局会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门户”月球空间站、使月球登陆系统可以重复使用、建立永久性的月球基地等等。近日,吉姆.布里登斯廷对外宣布,阿耳忒弥斯计划的一大主要目标是建立美国的月球基地,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美国宇航局需要200至300亿美元的经费。

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表示,阿耳忒弥斯计划的预算经费涵盖了NASA与商业公司的合作项目、建造“门户”月球空间站、以及2024年实现载人登陆月球的南极一带等等,但不包括登陆月球所需要的“太空发射系统”(简称“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的花销。今年5月,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向美国国会提议,要求国会向美国宇航局额外提供16亿美元的经费,以便美国宇航局进一步的提高阿耳忒弥斯计划的效率和进度,目前为止,美国国会尚未评估和审议唐纳德.特朗普的提议。

如果美国宇航局对阿耳忒弥斯计划的评估较为准确,其花销的总金额为300亿美元,而且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提议获得了美国国会的批准,那么美国宇航局在2020年获得16亿美元之后,其余的4年里,每一年都需要70亿美元的经费。专业人士认为,阿耳忒弥斯计划所需要的300亿美元“很便宜”了,因为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一共花费了250亿美元,当时250亿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时今日的1000亿美元,而且2005年,美国宇航局提出了一个名为“ 星座 计划”的载人登月计划,它的预算经费为为1040亿美元。

与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和“ 星座 计划”相比,阿耳忒弥斯计划的预算经费是“低廉”了很多很多。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认为,阿耳忒弥斯计划是一项长期运作的载人登月计划,宇航员们可以从“门户”月球空间站前往月球表面、且长期驻扎于月球基地中,学习和掌握在其他星球上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了未来的火星殖民做准备,总的来说,这300亿美元的经费是值得投入的。不过,专业人士认为,阿耳忒弥斯计划并不包括“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的花销,实际的花费一定会超过300亿美元。

中国的登月计划将花费多少钱?

“嫦娥”工程第一期总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

嫦娥”工程要花多少钱?

和月亮打交道,是一项很费钱的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花费了1350亿美元(按2006年币值)。今年9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又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到2025年计划花费2300亿美元。前者超过中国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26971.64亿美元的5%,后者接近10%。俄罗斯也不甘落后,计划在2015年前在月球表面建成一个长期考察、开发氦3的基地,到2020年后开始对月球氦3进行工业开发,项目计划总耗资约250亿到350亿美元。耗资都是非常的巨大。
那么中国的“探月”工程预计花费是多少呢?据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说,探月工程一期总经费是14亿元人民币,分三到四年使用,每年最多4亿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或者两三公里地铁的造价。而2006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09407亿元,税收收入是37636亿元。年探月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不足十万分之二,占税收仅万分之一。
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我们国家是完全有能力开展探月工程的,况且中国的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令世界瞩目的增长速度。

美国登月花了大约多少万美元?为什么阿波罗17号以后就没有继续登月了?

美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从1961年5月开始实施到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进行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为止,总耗资约为492.56亿美元。1966年为拨款最高峰,金额约为98.36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的0.57%,约占当年美国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

美国停止登月计划的原因:
(1)登月计划耗资巨大,即使是像美国这种“不差钱”的国家,长此以往,也承受不起。

(2)登月计划的实际用途不大。就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对于开发月球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未来还是使用一次性航天器的可能性不大(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使用的飞船全都一次性的),所以美国在阿波罗计划后开始研制可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

(3)阿波罗计划只是美、苏在冷战背景下所进行的太空竞赛的一部分。其实最初提出登月计划的苏联,但最终首先把人类送上月球的却是美国人。显然美国在这一点上已经超过了苏联,既然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玩下去了~~

独行月球》登月有多烧钱?因为过于烧钱,连老美当年都撑不住了,怎么看?

开心麻花出品喜剧电影《独行月球》正式上映,影片总票房已突破5亿。观众给予《独行月球》的评价以三星和四星居多。给予好评的观众表示《独行月球》“工整顺畅”“大笑两小时”“有笑有泪”。《独行月球》提振现场,开心麻花的创作能力也因此扳回一城。

开心麻花曾推出《夏洛特的烦恼》《驴得水》《西虹市首富》等高口碑或高票房的作品。可是,在2018年后,开心麻花出品的喜剧电影不再完全是“惊喜”的代表,质量开始参差不齐,《妖铃铃》《李茶的姑妈》更是口碑遭遇滑铁卢。

独行月球片尾彩蛋是有的,黑色石碑是致敬库布里克1968年的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开始摆烂的独孤月,还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已经被直播给了全球人民。直到他和地球上的马蓝星重建联系,他才重新燃起希望。预告中独孤月终于表白马蓝星,却得到高冷的回复。

然而这依然让独孤月表示“你是真冷血,我是真喜欢”。虽然嘴上不认,但马蓝星还是关注并指导着“地球失踪人口”的自救行动。“孤月”围绕“蓝星”公转,但“孤月”也照亮了黑夜里的“蓝星”,这场“跨球奔现”能否实现,让人期待。


《独行月球》情节设定为登月飞船已经升空,沈饰演的独孤月意外被大家降落在月球上;导演还透露,该片大部分是沈的一人独白,可能没有之前的喜剧那么生动,但从该片公布的演员名单来看,该片共有15名演员。

《独行月球》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也很困难。因为这件事发生在月球上,沈需要穿一件40多公斤重的宇航服,同时需要连续挂在微亚上。例如,在月球上行走和滚动需要通过悬挂伟亚来完成。因此,沈在拍摄过程中也很困难,但作为一个大家都喜欢和认可的非常敬业的演员,他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塑造好独孤越这个角色。


电影以科幻为背景,讲述阴差阳错独自留在月面基地的维修员独孤月的摆烂故事,但随之而来的意外打破了他沉沦的生活,和肌肉金刚鼠闯月球、被自己单恋的马蓝星全程直播的社死,一个接一个的笑点层出不穷,除了台词方面的出彩,歌单也非常豪华,让观众感受到开心麻花最初心的快乐。

电影故事的脉络很清晰,节奏也相当稳,穿插的包袱笑料把现实推开,用摆烂治愈观众,让观众很纯粹地捧腹。这部影片完美解构了人们心理不痛快的元素:孤独、沟通只能靠视频连线,渴望早早与家人团聚……最终解救世界的,是希望与欢笑。这个暑期档需要喜剧片,这部既浪漫又充满麻花特色的科幻喜剧来得非常及时。


因为当年,负责登月计划的公司和企业就多达几百家之多,而且其中涉及的零配件更是达到了上万家公司,相当于老美倾全国之力来完成登月,不得不承认,那会的老美真的是人类灯塔,可更讽刺的是什么呢?曾经的他们能登陆月球,可如今的NASA想登月,却连零配件厂商都找不到了。

如孤独月在月球玩滑板时,不小心把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的一小步蹭掉了,还有他与金刚袋鼠的相处模式。这种利用反差制造笑料方式比较传统,但是有了沈腾,旧招虽不新但屡试不爽。独孤月总是比别人慢半拍,这他的一本正经跟普通人不在一条轨道上,差异感形成的包袱成功抖落。

想要NASA带你登月,大概得需要支付多少钱?

想要NASA带你登月,最多需支付最多需要300亿美元。

距离1969年美国登陆月球已经过去了50多年,登月手续复杂,不止人要做好准备,技术也要够,投入的钱也要足够,但是钱能解决的事情,也算是有可能的事?上一次美国登月的时候是60年代,总共花了257亿美元左右。大概需要一千亿左右来训练个人体质,身体不好很容易在返回大气压高过载的时候眩晕。

NASA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简称,是一个行政性的科研机构,并不是专门送人登月的盈利性结构。按理说应该找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之类各大商业航天公司,这个公司曾经计划过环绕月球的计划,采用的是龙2代飞船。

NASA每年的财政预算非常多,大约为2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多的预算,几乎要耗尽正在贷款的美国。因此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达了人类登月的计划。按规划NASA月球空间站将会在2024年完成,并找专门人来进行登录测试。希望在五年内完成,但是金额的缺口太大。

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资质,需要想登月的人士来支持,最多需要300亿美元。按NASA的说法,往返费用比较贵,大概需要5800万美元,停留时间的花费另外计算。比较了俄罗斯当时的个人登月的金额,那位旅客当时花费了2000万美元。

我国人民即使花钱了,登月估计也很难,因为美国国会有立法,禁止NASA和中国有关的任何团体合作,也禁止使用任何和中国有关的资金。美国单方面加快登月速度,结果要靠NASA自己了。

日本富豪前泽友作计划12月飞往太空旅行,此次飞行的费用达到了多少?

此次飞行的费用会高达2.7亿美元。

日本有位富豪要飞往太空旅行了

北京时间2018年9月,有报道称,一位富豪将自费带着宇航员进入空间站。大家都知道空间站是全国科技水平最高的空间站之一,宇航员的一套宇航服就高达几千万。所以,如果这位富翁想上一次去空间站,费用可想而知。很久以前,我们从未想过我们能突破地球大气层进入太空。然而,在当今社会,火箭卫星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熟悉的术语。虽然从那以后有人建议人类搬到太空生活,但单从新闻上就可以知道,上一次太空中光是两名宇航员就花了不少钱,而且这种项目一直都是在以国家为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的。

这位日本富豪是谁?

这位日本富豪是前泽友作,前泽友作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努力。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想成为一名歌手。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和他最好的朋友组织了一个乐队。后来,当他来到美国时,他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创业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代购光盘致富的。后来随着互联网的热潮,他投身于互联网,通过自学,创建了EC网站,是日本现在最大的网购公司ZOZOTOWM的前身。

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私人乘客

前泽友作是世界上第一个私人空间登月的用户。他决定邀请一些艺术家和他一起实现登上月球的愿望。登月的费用还是一个秘密,但马斯克表示,无论多少钱,泽右佐都会愿意为此买单。据了解,这次月球之旅的费用将超过2.5亿美元。与其他商人不同,前泽友作更文艺、前卫,这也是他总能把握年轻人心理,将公司打造成为最强大时尚平台的原因。

10年255亿美元,阿波罗登月计划为什么能成功?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几年之后,第一个成功步入太空的人类——尤里加加林,同样来自苏联。

而同时期美国所取得的成就,仅仅是在太空打了几次水漂而已,和苏联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于是为了一次性彻底超越苏联。

1961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在70年代到来之前,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并返回。

在国家意志的贯彻下,NASA获得了225亿美元的天量资金,和近40万相关研究人员的调配使用权。

1969年7月16日,经历了之前牺牲和数次环绕后,阿波罗11号飞船正式奔向月球,并于20日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送上了月球,这次成功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言,是个人的一小步,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

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先后六次,将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并安全返回,载人登月的耀眼光芒,瞬间压过了在太空竞赛初期,处于领先地位的苏联。

但事实上,苏联也有过自己的登月计划。

始于1962年的苏联登月计划,曾立下目标,要在1967年实现载人绕月,1968年实现载人登月。

而正如美国登月,需要冯.布劳恩设计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一样,苏联登月,也需要科罗廖夫设计完成N-1运载火箭。

可惜的是科罗廖夫在1966年初就去世了,而他的继承者米申,才华也远不如科罗廖夫本人,所以早在1967就送上发射台的N-1火箭,直到1969年才真正点火起飞,而且升空55秒后就爆炸了。

1969年到1972年,在美国先后六次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同时,N-1火箭也达成了四飞四炸的成就,在N-1无望,手里的联盟7-K推力又有限的情况下,苏联只能放弃登月。

根据公开资料,N1火箭为五级运载火箭,总推力达到了4700吨,而土星5号为三级火箭,总推力只有3930吨,但颇具讽刺意义的是,N1火箭的月球轨道运载能力只有23.5吨,而土星五号却达到了45吨。

五级的N1还比不上三级的土星五号!这背后反应出的,除了苏联在发动机技术上和美国的差距外,还有苏联在技术整合方面的技不如人。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并没有太多超前于时代的突破性技术,它的成功更多是建立在土星五号的卓越设计,和高效可靠的技术整合上的。

将当时各方面的前沿技术,做大做强后整合到同一个系统里,使它们在不发生冲突的同时,发挥最大效能,这便是阿波罗计划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苏联登月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令人唏嘘的是,美国在载人登月领域战胜苏联后,便结束了阿波罗计划,转而开始研究航天飞机,但今天的主流运载手段依然是火箭,最多就是可回收火箭。

而苏联在登月无望后,转头去研究了只能容纳几个人的空间站技术。

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它们都没有再向地球以外看过一眼。

要知道在当时人们的设想中,人类文明应该在80年代常驻月球,21世纪到来之前登陆火星才对。

但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别说火星,就连月球也再没人去过。

不过好在这一局面即将得到改变。

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对地外天体的深入了解,近未来的各国和各机构,将有能力开采月球,甚至是小行星上的资源,到时候以资源为动力,在月球扎根。

在经营月球补贴家用的同时,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很可能就是未来太空探索的基本模式。

普通人花20万美元能登月吗?

肯定是不能的,火箭的造价是及其昂贵的,现如今不是为了去科学探究根本不可能让普通人上去。时光荏苒。间隔人类初次登月现已过去了50年,我国的月球勘探方案“嫦娥工程”也现已进入第16个年初,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的使命已成功施行,嫦娥五号也行将升空,这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尽力与支付。

作为我国月球勘探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的欧阳自远,更是支付了他终身的汗水。载人登月需要太多的技术支持但凡中间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说不难,也有一定的道理,只要资金充足,人类可以在短期内将人类个体送往月球并安全返回,这几乎是必然的。

阿波罗登月飞船分为三部分,指令舱,服务舱和登陆舱,指令舱是飞船的核心,登月时在月球轨道上待命;服务舱主要是返回时的燃料;登陆舱是搭载两名宇航员降落到月面并返回,因此又分为下降模块和上升模块,返回月球轨道的只有上升模块,将宇航员带回指令舱后,上升模块也就抛弃了。然后依靠服务舱的燃料返回地球。

未来中国登月,很可能先设立环月轨道保障仓(含指挥仓,救援预备航天员),月球上建登月平面,(由先期机器人,自动设备建设),还需月球飞船保障设备等。载人登月确实比探测器复杂多了,风险也大,所以还是先别急着上去。

普通人花20万美元能登月吗?

并不可以,因为想要登月的话必须要收到专业的训练和指导才可以。而且20万美元是根本不够登上月球的。

美国、苏联当年为实现“载人登月”,究竟花了多少钱呢?

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星计划”,需要解决人类在外层太空长期停留,以及从月球返回进入地球大气层的问题,耗资约4亿美元;第二阶段是“双子座计划”,需要解决航天器对接、宇航员太空行走等问题,耗资约12.8亿美元;第三阶段“阿波罗计划”,才是研究载人登月问题,耗资约240亿美元。

1957年,在艾森豪威尔任内,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为之震动。其后美国开始加大对航天的资金投入,在1958年启动了“水星计划”。为评估登月所需预算,艾森豪威尔组建了一个名为“关于载人航天的特别委员会”的机构。委员会估计,要实现载人登月,需投入260—580亿美元。艾森豪威尔震惊之下,着手削减国家宇航局预算,取消了除“水星计划”外的所有载人航天项目。

对于宇航器硬件的研制,宇航局会先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实力,制定规范、要求,然后向科技公司招标,分别设计、制作各个硬件。由于登月计划“前无古人”,对很多硬件的研制费用,都无法准确估测,如“双子座计划”1962年估算成本为5.31亿美元,但实际花费是这个数字的近3倍。于是宇航局成立了多个委员会,负责对承包商进行评估。当承包商因技术等问题,要求增加经费时,就由委员会评估,决定是否给予更多经费。

此外,美国宇航局还采用适度冒险的办法,“大幅度压缩试验项目,采取一次试验多方收效的办法”,保证研究进度;同时,通过减少试验次数、减少硬件订货量控制成本。

即便如此地尽量节约开销,“阿波罗计划”还是因其巨额花费,引来诸多非议。有科学家认为,由载人登月学到的宇宙知识,完全可以通过付出更少代价的方式获得。⑤还有人指,美国当初热衷登月,目的并非是探索宇宙,而是击败苏联。事实确实如此,在苏联解体后,再无足够的政治动力促使美国将巨资投向宇航事业。

1961年,肯尼迪对国会演讲有关登月计划的内容

苏联的登月计划正式启动于1964年,当时苏共通过“探索月球及外层空间的工作决议”。赫鲁晓夫要求,为庆祝“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必须在1967年10月前实现绕月飞行,之后在1968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但1966年初,主持苏联航天工作的科罗廖夫意外去世,H—1运载火箭及配套的登月飞船,都因技术和资金问题,陷入困境。

请问嫦娥一号一共投入了多少钱?

 【《财经》网综合报道】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资金为14亿元人民币。12月4日9时30分,国防科工委有关人员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介绍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情况时公布了上述数字。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求发表示,中国航天事业的投入,在总规模及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均很小。“嫦娥一号”与9月发射的日本月亮女神卫星相比,不到后者资金投入的40%。

  根据中国探月计划,无人月球探测将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于2020年前完成。本次绕月探测的主要目标有绘制月球全图、月球资源调查、地月环境探测等。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还透露,“嫦娥一号”将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微波的方法探测月壤特性。

  目前,二期“落”月工程已进入立项阶段。对于网友关心的载人登月问题,陈求发表示,“目前尚无载人登月计划”。

  在此次会议上,国防科工委还对日前网上盛传的“首幅月球图像抄袭美国”的传言作了澄清。

  “这幅图确实是我们工程上拿到的第一张图。特别是这张图的右边,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头一次获得月面的第一个条带的第一轨图,我们保留在合成图的右面。”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拿到第一张图的时候,全体参研参试人员都落泪了。”

  对于网友指出的与美国月图的差异,栾恩杰表示,要对图背后的数据进行研究。

  11月26日,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公布后,有网友在对比2005年美国公布的月球图像后,认为两张图像过于相似,存在抄袭可能。而一位加拿大华侨刘君(junliu音译)在认真对比两张图像之后,就指出嫦娥一号所拍图像上某个地方有两个小坑,但是在美国所摄图像上,同样地方只有一个小坑。

  对此,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12月2日澄清:“嫦娥传回的图像确实是真实的,系经过非常复杂的拍摄、传输、接收、处理过程后所得,与美国所拍的图像有细微差别,只不过拍摄地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