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东北知青生活回忆,回忆知青岁月生活的精彩短句怎么说??和东北知青生活回忆视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ゞ超酷の殺扌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灵与肉的历练 ——忆我的知青生活 (原创

三.汗滴禾土洗铅华(下)

秋收

金秋时节,金穗满园,稻谷飘香。放眼田野,泛 红的高梁宛如窈窕淑女亭亭玉立;黄澄澄的谷穗压弯了腰枝,微风吹过掀起层层谷浪;丰腴的苞米撑破了绿衣,披散着一袭粽色的秀发。大自然毫不吝啬的把累累果实赐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节气告诉人们该开镰收秋了。其实,最先开镰的当属盛夏时期割麦子。大约是下乡头一年,我们几位男知青手握镰刀干了把真正意义上的农活儿。来到麦田,极目望远,满目金黄,那丰收的图景着实招人喜欢,惹人爱。但此时它却不愿与你亲近,当你把他齐根斩断的那一刻,它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刁难你,戏弄你,以报复你的无情。不信?我后面的”悲情”故事足以印证了这一点。接下来,打头儿的一声令下,几十人的割麦大军一字排开,刷刷的割麦声格外清脆。我使出吃奶的力气与麦子拼争,不知是刀钝,还是手拙,抑或是麦子过于强悍,不大的功夫,累的我是腰酸背疼腿发软,两只手蜷伸受阻不灵活。环顾左右,我已与割麦大军渐行渐远,看来“付班长”的位置非我莫属。再往后望,人家留的麦茬又短又齐,反观鄙人的“大作”,麦茬明显高出一截且高高低低,自己见了都心烦。老打头的巡视过来直叭嗒嘴,心里话:这是咋整的,咋割成这个熊样?我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不敢直视这位老农,倒不是胆怯,而是羞愧与内疚令我无地自容。唉,不管怎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于是,我打起精神,继续往前拱。

(上为本组男知青田间照,崔孟勋提供。)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汗液从每个毛孔里涌出,滴进眼里辣辣的,流进嘴里咸咸的。裸露的胳膊和面额被锋利的麦芒扎满印痕,痛痒难挨。天气灼热,咽喉冒烟,赶紧喊来送水的社员,咕嘟咕嘟一通凉水下肚,顿觉清爽。我自小肠胃不好,以往对生冷食物从不敢造次。但眼下补水是人体第一需求,不然就有虚脱的危险。至于肠胃能否接受这“不速之客”,也无暇顾及许多了。稍加喘息,我留意了一下隐隐作痛的手,这才发现握镰的右手布满水泡,抓麦子的左手中指不知何时与镰刀亲近,划破的伤口还在流血。我连忙从兜里掏出准备擦汗用的手绢,当作纱布缠在手上。处理完毕,我俯身割麦时,看到脚下的那一幕,不禁哑然失笑。只见右脚上的农田鞋顶部划出一道嘴般大的口子,本该封闭的地界儿已门洞大开。没错,又是镰刀头子惹的祸。你别看它割麦子愚钝,可要割起人来那叫兵不血刃。幸运的是“邪(鞋)不压正”却能护主,如果刀尖再往里进一点儿,那可怜的“五兄弟”就该破相了。没曾想,初试牛刀竟如此狼狈不堪。其实,来到农村,广阔天地就是考场,每一项农活儿都是知青们无法回避的课题,需要醮满心血和汗水加以解答。唯有付出才有收获,唯有付出才会铺就成功之路,所谓自然法则中的因果关系就在于此。想到这些,我心释然,待秋季收谷子时,手中的镰刀似是轻便了不少。谷子是起垄播种,每人抱四根垄,先从中间两根割起,割一段距离往回割一侧单垄,到头再割另一侧垄,边割边打腰捆成捆。如此往复,循序渐进。长长的垄,长长的天,弯弯的镰刀,弯弯的腰。庄稼人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是希望。你看,人们手捧沉甸甸的谷穗,笑意挂上眉梢,喜悦滋润心田,丰收让我和农民兄弟们陶醉了!

(上为本组男知青田间照,崔孟勋提供。)

(上图为同班女知青田间照,李松梅提供。)

打下来的谷物等运到场院,沿周边码成 垛 ,打场时拆垛破捆平摊在场院中间,马拉着石碾子在上面转圈碾压。有意思的是,马的双眼用布蒙着,问社员此为何意?社员笑答:如果马睁着眼看到满地粮草,还不让它糟踏个够?这牲口光顾吃了还能好好干活吗?不过,你别担心它看不见道,它走的可好嘞,不信你瞧……盲马沿谷物一圈圈转着,不偏不离,马步平稳有序,看来老马识途之说果然不虚。

碾压一段时间就要翻动一次谷物,如此往复直至谷子全部脱落后拿掉谷草,将谷子传成堆,开始扬场。几个人站在上风头,用木锨铲谷子使劲抛向空中,杂物随风飘去,谷子堕落地上。看似简单的动作,我却好一阵子未参透个中门道,抛出去的谷子散落不开,其间的杂物怎么也厘不清。后经老农指点才渐渐领悟。一锨上去,该飘的尽飘,该落的完落,对我而言,飘去的是无知的烦忧,落下的是成功的欣慰。

谷子边打边装袋归仓。生产队除留够谷种外,其余的做为口粮往各家各户送。下乡数载,诸如栽秧挑水,挖菜窖、挖防空洞挑土筐,跟车拉脚当装卸工等这些苦大力的活儿,总少不了我和孟勋,赶上为社员家送粮,我俩自然是不二人选。虽说送粮少有挑水、挑土筐那么紧张,但200斤的粮袋子一旦压在肩背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屯子里多为坡道,每走一步全凭一口元气顶着,稍有松驰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幸的

回忆知青生活

没经历过
但我想谈一下我个人对那一代的感想:
那是在火一样的年代出现的火一样的男男女女,为了理想也好,迫于无奈也好,他们被下放到农村,去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之中有的在那里找到了事业,有人找到了爱情,他们之中也有的迷失了自己,使自己堕落下去。然而一切都是时代的安排,就像所谓的“命运”一样,无法抗拒。
男男女女们或是踌躇满志,或是哀叹不幸,但都随着火车的车轮,载着青春奔向了那一去不返的未知的地方。怎么说呢,想感受一次知青的生活,那是充满奋斗与理想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牺牲自己,燃烧自己,去为社会主义奉献所有是每个人的崇高理想;然而又庆幸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害怕未经世事的自己会不知不觉地迷失在那个狂热的漩涡之中。
总之,知青的生活,或酸,或甜,或苦,或咸……是最有味道的生活,是最值得回忆的与深思的。然而,知青的生活即成全了一些人,然而也毁了一些人。因此,“知青”在我们看来或志向远大,或颠狂不羁。但是中缺少一些平和与宁静,以为是那个年代使他们变得不再平和

回忆知青岁月生活的精彩短句怎么说?

和你差不多一样大的时候,我们就离开学校,告别家乡。
去农村,到兵团,垦大漠,戍边疆!“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方!”然而,一旦现实和理想砰然对撞,我们才发现脚下的路是那么的漫长。
天苍苍,野茫茫,日晒雨淋田里忙;稻田里,坡头上,汗流浃背湿衣裳;窝窝头,玉米棒,没到日落饿得慌;油灯暗,炕头凉,多少回梦里喊爹娘。
知青岁月里,有人觉醒,有人迷茫,有人失落,有人逃离,有人坚强。
更多的人在无奈中年复一年地等待,等待花开,等待希望!这就是,当年我们的青春。
嗨!姑娘,别光叫我“奶奶”,我,另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你和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们就下田插秧,种高粱,割小麦,采果子,收庄稼忙!脸,晒黑了;手,割破了;累了,饿了,太阳怎么就不下山了?小王瘦了,小李病了,小张哭了,我想妈妈了!夜,总是那么长,城里的玫瑰花,已开得怎么样?大街上,流行什么花衣裳?同桌的那个“他”,如今,又漂泊在何方?南飞的大雁啊,何时能带我回故乡!天亮了,梦醒了,脸上的泪,还在不停地淌。
那就是,我们的真实少女时代,太多的回忆,定格在当年的模样上。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经过十年的磨练,十年的渴望,我终于又重新回到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