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美食中国导演(舌尖上的中国2各期导演)和美食中国哔哩哔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脑海有浪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舌尖上的中国2》导演是谁?

《舌尖上的中国2》导演是陈晓卿。

陈晓卿,1965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中国内地导演、制作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摄影专业(硕士)。现任腾讯视频副总编辑,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

2012年,执导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2014年,执导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同年,监制美食纪录片《一城一味》。

2017年10月,从央视离职,创立北京稻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参加综艺节目《奇葩大会第二季》,6月执导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

人物评价

陈晓卿有着一张黝黑的脸,因为常年皱眉的习惯,即便是在开口大笑的时候,眉间依然留存着两道清晰的纹路。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的作品不仅具有美学探讨的价值,其市场化的开拓进取精神也是值得研究的。他对镜头的造型美学和光影的运用上十分在意。

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引人思考,他始终把关注点放在平凡人的普通生活上,直观地关注日常生活,不加修饰地记录当下。他能通过独特的屏幕造型语言直观或含蓄的表现自己的创作思想,通过自己细微的观察,用一系列表现细腻的镜头倾诉着被拍摄者的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是谁

陈晓卿,男,1965年11月生于安徽灵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摄影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
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地方台30分钟》编导,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代表作品有《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2》等

请及时采纳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总导演是谁?

央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前两季中收视和口碑火爆,被观众们赞称作“吃货圣经”。而这部纪录片总导演就是陈晓卿,现在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吃货——他拒绝说自己是美食家,更爱说自己是好吃的人!


陈晓卿1965年11月生于安徽灵璧,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摄影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他是《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的美食专栏作者,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

代表作有:代表作品有《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2》。


2017年10月23日,陈晓卿正式从央视离职。

离职后,带领《舌尖1、2》的原班人马团队组建公司,继续从事纪录片创作。

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做客天天向上 大显美食家本色

提到陈晓卿,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但是说到他执导的纪录片,相信你一定有所耳闻,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刚收官的《风味人间》。近日,陈晓卿做客《天天向上》,引发期待。那天天向上陈晓卿是哪一期?天天向上陈晓卿那期什么时候播出?下面来了解一下。

天天向上陈晓卿是哪一期 天天向上陈晓卿那期什么时候播出

据悉,《天天向上》陈晓卿那期将于12月9日播出。

注意啦!本周日(12月9日)晚《天天向上》“我们的美好时代——食”来袭,又该刺激你的味蕾啦!“天天兄弟”重返1978年“天天菜市场”,大聊美食回忆,汪涵童年记忆中的菱角、粮票,大张伟说起的“一个包子八个人吃,一个抽屉八个人睡。”,钱枫回味的葱油面,王一博上学时常吃的煎饼果子、胡辣汤,都满具岁月的韵味!

作为公认的中国最会吃的人之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也做客本期《天天向上》。这位美食家导演早就不用考虑一众吃货们的头疼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在美食上的花费,反而“吃出收入”。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风味人间》,陈晓卿导演的美食纪录片总有叫人深夜饥饿的魔力,精致的拍摄手法也让节目坐实“美食带货王”的称号。汪涵则免不了调侃一番,说《舌尖上的中国》播完后,中国的肥胖率直线上升,钱枫也是期间长胖的一人,陈晓卿却反驳看他的节目可胖不了,《天天向上》才是长胖动因,现场,陈晓卿更是直谏《天天向上》也要找一个拟音师处理食物声音,一场关于美食的较量暗波涌动。不过在“肥肠”这一点上,汪涵和陈晓卿达成了共识。说起吃来,陈晓卿更是滔滔不绝,蔡澜、沈宏非等寄来的食物全堆在办公室都吃不完,吃货导演这样的“吐槽”也是羡煞旁人。

节目现场,陈晓卿还大显美食家本色,挑剔口味教你避雷品,想知道他最想让其消失的菜是什么吗?又是哪样食物被他列入治愈失恋清单呢?本周日(12月9日)晚10点《天天向上》,一起揭晓答案!

舌尖上的中国2各期导演

总导演陈晓卿是《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的美食专栏作者。
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是纪录片《留住手艺》的执行总导演及《北京记忆》系列纪录片的主编,负责该片所有的拍摄场景和人物选择。
第一集《脚步》导演 李勇。
第二集《心传》导演 陈磊。
第三集《时节》导演 胡博。
第四集《家常》导演 邓洁。
第五集《秘境》 导演 费佑明、刘硕。
第六集《相逢》 导演 陈硕。
第七集《三餐》 导演 丁正。

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团队

《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是《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的美食专栏作者;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是纪录片《留住手艺》的执行总导演及《北京记忆》系列纪录片的主编,负责该片所有的拍摄场景和人物选择;总顾问为香港美食专栏作家蔡澜和上海美食专栏作家沈宏非。《舌尖上的中国》的配音解说人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李立宏。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这部记录片定位于“高端美食类纪录片”,第一季只有7集,却耗费了13个月制作,镜头由中国70个不同地方采集而来。而第二季所涉及的美食区域更广泛,包含中国30多个省区市,甚至还包括新加坡美食。陈晓卿受访时表示他们剧组拍摄时都没有曝光自己是舌尖上的中国剧组的身份,并表示导演都要亲自都要吃遍中每一道菜。
《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一集都是由分集导演根据确立了的分集主题再去找寻符合主题的人物故事拍摄。当每个分集主题确立后,分集导演都需要经过3个阶段才会进行拍摄:第一个阶段是“文案写作”阶段,即分集导演看大量有关该主题的书、调查、并写文案;第二个阶段是“调研”阶段确定分集要有什么的美食需要拍摄;最后是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进行拍摄,并在拍摄地区寻找适合的人物以表达该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摄。

舌尖上的中国原导演陈晓卿再度发文,字里行间透着辛酸和无奈,你怎么看?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后,引发了网络热议。尽管更换了主创团队,但大家对这个大IP还是相当期待的。

只是没想到,真的是换了人就换了思想,在《舌尖3》里,导演不再是陈晓卿,而是刘鸿彦。与此同时,整个团队都变得更年轻,但制作的节目却变得更有趣。

就像一部美食纪录片,食物介绍镜头不多。其余的时间,讲完锅讲刀具,讲完坛子讲陶器,这些倒腾出来的三无品又上了线,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这一巨大的变化,与舌尖1和2的主旨思想背道而驰,许多人认为,第三部并非美食纪录片,纯粹是为了商业宣传和宣传。

再看一下网上的评分,口碑真的会崩溃。在第一集9.3到第三季4.5之间,这种明显的下滑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更重要的是,节目换了导演,创始人陈晓卿也离开了央视。事实上大家都不知道,为了拍《舌尖上的中国》,陈晓卿等了十年,2002年,他三次申报《舌尖》项目,台上的回音题材好但没钱。截至2011年,央视九套纪录频道共获得资金450万元,陈晓卿也不负众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不过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品牌被后来人糟蹋成这样,网友们都为他着急,纷纷在网上留言,询问他的看法。

不过从这三次回应中可以看出,陈晓卿有太多的苦恼和无奈,团队的骨干都离开了,节目也与自己无关,版权也归央视所有,就像是给自己的孩子送去别人,自己只能在有空的时候,想想那段那段美好的时光。

陈晓卿曾说过一句名言:人情味比美食更可口。舌尖系列探讨的焦点和目的究竟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哪一类,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何况是各式各样的美食呢?“舌尖1”旨在展示美食,让大家看了都流口水流口水流口水流口水流口水。

“舌尖2”以味道讲述故事,以美食观察社会,以美食变迁记录当代中国的飞速发展。现在真的可以说,年岁相仿,年岁不同,人也不一样。导演陈晓卿仍在寻找美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而舌尖系列却成了烂尾楼。

这世上,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想着换我上去,我也可以上去,但当真的出来的时候,就会明白,天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

对于央视来说,一场演出搞砸了,大不了以后不做,但对于美食爱好者和观众来说,再也看不到如此用心的美食佳作。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字谁写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字谁写的
答案如下: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字梁红光写的。抱怨解决不了事情,只会产生更多的负能量,让自己远离好运。

任长箴的粉丝说的陈晓卿是《舌尖上的中国1》的挂名导演,什么都是任长箴做的传言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陈晓卿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工作中是很敬业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成功不是只靠一个人,而且靠整个团队。

任长箴是执行导演,而且是骨干,因为很多创意也是她的点子。而陈晓卿的地位是总导演,是整个纪录片总揽全局的那个人。也就是一个团队的首领。就像复仇者联萌的美国队长,虽然能力最弱鸡,但是没了他,整个团队就是一盘散沙。

一个团队首领不可能把一切具体事物都扛在身上,除了安排工作,与上级部门和金主的协调也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他的贡献体现在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而并不是有多少帧镜头是他拍或者剪辑的。

总导演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最早策划在2002年,当时他在做一个美食节目,做完之后有想法做纪录片。不过,一个创意到一个选题之间需要经过很漫长的一段道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选题2002年申报,2011年才正式通过、立项然后拿到资金,成立摄制组。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诞生,是因为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在2011年初成立,需要各种类型的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就报了这个选题。陈晓卿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了20多年,以往拍纪录片,选题更多是领导派下来的,这是他第一次自己上报选题,而且通过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共7集,第一季由陈晓卿任总导演。第一季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部。

该片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以食物为线索,以食带民,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礼仪、生活状态等一路铺开,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第一季于2012年5月14日晚21:00在CCTV1《魅力纪录》栏目首播,于2012年5月22日完结。

中国美食纪录片有哪些?

1、《舌尖上的中国》是陈晓卿导演的,一部由中演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由于当代中国人都有着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这个纪录片主要是通过串联具体的人物故事来讲述中国各地的美食。

2、《小海鲜》和《味道云南》一样也是由中央电视台CCTV-9出品的一个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不过不同的是这个纪录片主要记录的是浙江三门的美食生态和人文魅力。

3、《寻味顺德》是刘硕、费牖明两位导演执导的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它从美食出发,进而讲述顺德人的故事,展示着顺德的人文历史。节目介绍了这的人们在美食之上和美食之外的用功和细心,顺德无处不再透露着顺德人的工匠精神。通过人们对一分家常菜的期待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认真。

4、《味道云南》是由中央电视台CCTV-9台出品的一个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它主要是记录云南地界的一些美食,寻找一些美食背后的小故事。

5、《舌尖上的重庆》是一部公益的纪录片,他是第一个重庆人自己关于美食的微电影,这个纪录片是由七个爱好者自己出资金拍摄的,它全面的介绍了重庆的美食。它主要介绍了小面、火锅、家常菜、江湖菜、下饭菜和小吃着6大种类的菜式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