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瑜伽之光全文阅读pdf,瑜伽之树和瑜伽之光哪个好?和瑜伽之光中文版pdf下载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疏狂已倦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谁有《瑜伽之光》 pdf的中文版发给我一下谢谢!不管什么版本吗都行。。。感谢感谢!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939498441&uk=1346071732

求电子书瑜伽之光

我有中文的,给我你的邮箱


补充发私信了,谢谢
补充私信里没有呀~算了,我放网盘吧
链接: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735192018&uk=3844867035 密码:ot0i
补充我看到了,但是不会下载,没办法弄到别的地方看,只能电脑在线看。。。

瑜伽之树和瑜伽之光哪个好

《瑜伽之树》和《瑜伽之光》都是现代瑜伽泰斗级大师——艾格杨的经典瑜伽著作,《瑜伽之光》全面介绍了瑜伽的练习方法,书中有500多种瑜伽体式的图片。成为瑜伽史上的经典著作。被译成19种文字在全球出版。《瑜伽之树》是他在欧洲各国的演讲结集,他从瑜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到对应身心灵的哲理思考,向世人传授这门学问的全貌及精华。书中兼论家庭、爱与性、健康与疗愈、冥想以及死亡,将瑜伽与人生,做了完整的引导与融合,更对瑜伽教学者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如果你是瑜伽的修炼者,这两本书都值得珍藏和精读。如果是刚入门,可以先看看《瑜伽之光》。书中的体式介绍,对初学者的练习很有帮助的。

艾扬格的《瑜伽之光》中文电子书,最好是pdf版,请发到julytt2010@163.com,十分感谢。。

pdf版,可以做给你,要的话,加Wo

《瑜伽之光》
作者:(印)艾扬格著 页数:420 出版日期:2011.04

简介:本书被誉为现代瑜伽圣经。作者艾扬格先生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享有国际盛誉,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排行榜。艾扬格大师在书中首次向全球全面介绍瑜伽的练习方法,细致讲解...

瑜伽教材哪个最好

瑜伽书籍推荐
-《瑜伽经》
-《瑜伽之光》
-《瑜伽解剖学》
阅读顺序
-《瑜伽经》
-《瑜伽之光》
-《瑜伽解剖学》
(如果接触过一些体式,想比较从体式出发的话可以从《瑜伽之光》开始。或者是当前学习的哪些部分,比如呼吸,就可以翻阅《瑜伽之光》和《瑜伽解剖学》相关的知识。这三本我认为是入学者非常有必要好好去读一读的瑜伽经典书籍。《瑜伽经》是瑜伽经典书籍的经典,从理论层面去讲述瑜伽瑜伽的定义、 瑜伽的内容 、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等等。

读完《哈达瑜伽之光》,你有什么想分享的吗?

初识瑜伽时,以为瑜伽就是哈达瑜伽,再后来,陆续知道了还有艾扬格瑜伽,流瑜伽,阴瑜伽,高温瑜伽,空中瑜伽,便有些疑惑,瑜伽到底有多少门派,还有多少我从未见识过的。2015年开始跟随于伽课堂,阅读瑜伽书籍,其中包括几本瑜伽经典,作为经典著作之一的《哈达瑜伽之光》,此次是首次阅读,一周的时间只能略读。对哈达瑜伽的渊源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印度,瑜伽和历史密不可分。瑜伽是印度六大哲学派系之一,与数论派堪称姊妹花。《哈达瑜伽之光》便是瑜伽的经典之一,作者斯瓦特玛拉摩,他在开篇前三节里首先向湿婆神顶礼,并阐明了练习哈达瑜伽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胜王瑜伽,也就是《瑜伽经》中所说的三摩地的状态,王是最高的灵性,在第一节中称湿婆神为阿迪纳塔即希瓦神,据说他有无数变身,其中就有一个叫做无限制,通过瑜伽练习,就可以达到一种无限制的状态,也就是让人感觉自在的状态,哈达瑜伽就是一种通往自在的途径或者手段。

哈达瑜伽重视体式,其目的也在通过体式培养瑜伽修行者的觉知,即身体的觉知,在体式中用心感受,培养观察力觉知力,而不是一味的训练高难度的体式,也不是为了让你大汗淋漓,培养灵性练习就从体式的觉知开始。

体式练习到一定程度,我们便可以开始练习调息法,这说明哈达瑜伽的练习也是一种进阶式的练习,甚至某种程度上讲,调息法是较体式更为重要的修行方法。其中有句话说:呼吸稳定,则心意稳定。我们练习瑜伽的目的不就是控制心意的稳定吗?,所以练习瑜伽是从体式到调息到身印到三摩地一步步的过程,体式稳定了,呼吸就稳定,呼吸稳定了,则心意稳定,相比于现在许多瑜伽人,在体式上,把不断挑战高难动作作为了目标,并不断演变成为一种表演,如此本末倒置,也就失去了练习瑜伽的意义。

调息法的目标是为了疏通经络,也所以哈达瑜伽也被成为能量瑜伽,这也是区别于八支瑜伽的重要方面。身印部分重在如何唤醒昆达里尼,这也是昆达里尼瑜伽的由来,本书介绍了十种身印的技巧。

无论是《瑜伽经》的瑜伽八支练习,还是哈达瑜伽的练习,都是通往瑜伽最终目标三摩地的手段或途径,他们有所区别,但本质是相同的。各个所谓流派的瑜伽,都是由八支瑜伽和哈达瑜伽衍生而来,或根据不同的练习方法得名,无论哪一种瑜伽流派,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达到三摩地的状态,达到天人合一或者梵我分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