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水调歌头》课堂实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语文水调歌头听课记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听课反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听课反思

   简、实、明、透

   -——余映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思

  东坡写词当由杭州始。

  诗 “言志”,言的是自己内心的感情和志意。文人们的某些情怀不能通过诗来传达的时候,词,便成为最佳载体。尤其是花间词派,皆以女子口吻,写爱情、相思、怀念,通过这些传达某一些隐秘的情感。东坡写词,是因为政治的原因他不便于使用诗来抒情达意,种种遭遇,使得词成为承载他主观情绪的文体,且东坡在词中抒发的是真正的性情之我,是痛彻心扉、真情流露之后的表现。所以他在词坛之贡献为大开写词新路,抛开歌舞环境,完全回到自己内心,把词作为心路历程的展现。这与以往词人的创作是大大不同的。

  有很多人以为东坡在密州写《水调歌头》的时候是被贬之作,其实不对。他去密州,是自请而去,为的是能够与彼时在齐州(今济南)的弟弟见面。在去密州之前,东坡在杭州做通判。杭州是宋代仅次于四京的大州,密州不论从哪个方面都不能与其相比。但东坡有两个创作的重要时期,除密州外就是“乌台诗案”之后的黄州了。

  我们在教学此词时必得知道这些,才能定准基调。

  古典诗词之于课堂教学,实在是难之又难的。陌生的文体,陌生的形式,陌生的作者,陌生的写作年代,最重要的是陌生的语言运用--比如用典。在距离学生如此遥远的情况之下,怎样将诗词讲得让学生学有所获,余映潮老师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语文课堂我们反对“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但是我觉得,古典诗词或许是个例外。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在老师讲解之前能够做到的,除了背诵默写之外,只是简单模糊的理解。其实若学生不知道,很简单,告诉他们,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阅历的增加会知道会理解的。我们要学生欣赏,在完全陌生的时候你要他欣赏什么呢?就算是挤出一两个词语也是架空文本的苍白表达。像如这首《水调歌头》,有很多的“点”学生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进行自我解读的。先说苏轼兄弟之间的这种情意,已不是简单的“想念”两个字就能概括;关于“离别”的概念,不只是针对学生,恐怕也离着我们也很遥远,毕竟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已经将这个概念淡化了好多好多;关于“豁达与乐观”,这是一种基于人生种种波折和遭遇之上的跳出自我的解脱,恐怕我们当老师的也很难读透彻;关于最后的两句,用“美好祝愿”来解读其实也是肤浅苍白的,因为这里面饱含着人生的种种无奈、兄长对弟弟的深深情意、杭密两地对比之后的失落……如此种种,不一一赘述。所以你怎样要学生有体验呢?在属于古人的诗词创作年代,我们除非对词人进行细致全面的解读,否则通过这某一首或是某几首,我们的认识都是肤浅表面的--老师尚且如此,你要学生去体验什么呢?尤其是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的时候,我们该给学生什么才能让他们有基本的、正确的理解呢?

  实在是难题。

  余老师讲此词干脆利落,老师该讲的直接讲,学生该记的直接告诉学生要记,没有花哨,有的是对文本的高度理解。

  极简主义的讲课风格,不废话,不虚话,不套话。有一是一,有什么讲什么。学生能接受的了什么就给他什么,学生缺什么就补什么。

  特别注意学生的课堂笔记,甚至在讲《雨说》的时候这样直白的批评学生:“我又发现习惯的弱点,手中的笔怎么那么迟缓。在课堂上,要时时灵动,时时记录。”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践行。好像在公开课的课堂上,“记下来”“写到书上”之类的话已经成为禁语,仿佛这类话违反了某些教学的'原则。其实,余老师的做法才是真的扎实。不矫揉,不造作。

  强调诗词朗读,没有要学生自己进行“感悟和体验之后来有感情朗读”,也没有先入为主地进行范读来为学生提供可模仿的语气,在一遍遍的读中教学生学会读词。

  导入简短得令一些习惯于长篇大套的人吃惊:“今天我们来学习《水调歌头》,先进入情境,朗读开始。读。”完全是单刀砍入,毫不客气。但是想想,诗词学习难道不是以读为主?如此,读,成为最紧急任务的时候,就开读吧,不必等。

  学生读了一遍,很是一般。语速均等,声音低沉,无朝气之力,似垂垂之暮年。若在我,会沉不住气,也许会亲自上阵,来番范读。但余老师只幽默一句:“我知道大家是怎样读课文的了。”没有提问,也没有要学生个别读。

  接下来阐述三个学习活动:自读自讲,朗读体味,趣味欣赏。

  开始将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直接介绍,没有提问学生对苏轼了解多少。分成三步:一为苏轼简介,强调其生平;二为此词写作背景之简说,强调“密州”;三为词牌介绍,强调“

水调歌头 苏轼 重点词解释

《水调歌头》重点词注释如下: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旧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弄:玩弄,欣赏。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