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新闻当事人历年片头,新闻联播的片头、片尾曲几十年如一日,这些背景音是怎样来的??和辽宁新闻历年片头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萌了一堆』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其中有哪些变化?

《新闻联播》节目自1978年开播至今,已经过去42个年头。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直播。节目以政治、经济、等方面新闻为主。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渠道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新闻联播》开播42年以来始终坚“稳中求进”的节目基调,节目的风格和定位始终如一,节目中任何细小的变化都会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

7月18日,有着40多年历史的《新闻联播》全新改版,更换为N01演播室,正式迈向高清化之路。这也是17年来联播改版首次更换演播室,新闻联播的背景随之更换片头也有所改动。熟悉的BGM过后,却是新的暖暖的色调……地球更立体、颜色更温暖……与央视综合频道7月17日19时播出的《新闻联播》对比,18日同时段播出的《新闻联播》片头画面宽高比已由4:3改为16:9,并且画面显示“高清”字样。自2002年4月15日起使用十八年之久的标志性片头由此全新亮相。

在开场动画和背景动态整体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对字体、图像、颜色等进行微调,主视觉保留世界地球和星空背景不变,但基本底色更接近蓝绿色。传统4:3标清构图存在一定的画框取景限制,尤其是在使用大全景等交代环境氛围时,往往会造成场景切割、镜头语言要素不全的缺憾。在启用16:9之前,也有很多观众感慨看4:3画幅的新闻,家里的电视屏幕会多出“黑边”。因此,采用16:9高清构图是目前世界主流电视媒体的大势所趋。

通过改变片头节目形态、镜面包装和视觉效果进一步提升。至此,总台央视新闻频道的所有节目均已实现全高清制播。

新闻联播的新旧背景你更喜欢哪一个?

我更喜欢的是2020年新闻联播的新背景。

历年已经有几版新闻联播了,第一版是1978年至1984年的,当时我们的图像和电视都没有那么发达。第二版是1984年至1985年,第二版用的时间是非常短的,整个图像时呈庄严的深红色,中间有一个高高耸立的信号塔。第三版是1985年至1987年,时隔也不长,两年。主要图像是高速公路,可见当时中国已经在高速的发展了。

第四版是1987年至1988年,图像开篇是一张展开的全国地图,然后一直雄鸡屹立在地图上,充分展现了我们祖国母亲雄伟的身姿。

第五版是1988年至1990年,依然是一直傲立的雄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这次的背景音乐也是我们从那时开始就一直用的,用到现在。

第六版是1990年至1995年,我们国家从这个时候开始,用地球旋转的方式,作为新闻开播之前片头展播。意味着将要播报的是全国各地的重要大事。

第七版是1995年至2002年,这期间的片头,是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又加工了一些色彩。

第八版是2002年到2020年,也是用的时间最长的一次。

最后一版就是最新的一版了,真的是特别喜欢,很震撼,不得不感叹的是,我们科技的发展真的非常迅速。这次更换的新片头采用全高清新闻直播,画面宽高比16比9,又是一次全新的升级。片头里面的地球非常逼真,非常清楚,非常漂亮,是在一个浩瀚的宇宙。但是比之前的那个地球也整整小了一圈。眼尖的我也发现新版里面的地球,绿色的植被多了,俗话不是说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早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什么时候换的?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于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9高清制播。

据报道,作为2011年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改版升级,《新闻联播》在整体节目氛围和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全流程、全要素的制播高清化。

改版后的《新闻联播》新片头,在整体开场动画和背景动态不变的基础上,对字体、图像、颜色等进行微调,主视觉保留世界地球和星空背景不变,但基本底色由蓝色为主变为蓝绿色。

扩展资料:

《新闻联播》简介: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958年9月2日19:00,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是《新闻联播》的前身。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每日19:00播出,各省级卫视频道和部分地方台进行转播,播出时长20分钟,给各个新闻影片加了配音。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换成什么样?

新闻联播的片头、片尾曲几十年如一日,这些背景音是怎样来的?

新闻联播的片头曲、片尾曲是没有名字的,因为这是专门为新闻联播而作的曲子,它的名字就是《新闻联播》。它是来源于1987年收录的香港无线新闻的新闻影片。在1988年3月由孟卫东作出的。这首歌和孟卫东的名字一直被新闻联播载入史册。

但新闻联播一直都没有换过背景音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容易让人理解。因为新闻联播是国民都在看的,是有关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是很正式的时事新闻节目,在国民心里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所以这样的节目要有什么变动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是需要高层领导慎重决定的。

新闻联播是家家户户都很尊敬的节目,一到时间点,一听到前奏,就能够赶紧坐在电视机前。所以背景音乐的改动会让人很不适应的,会影响到家家户户的生活习惯。

互联网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人们离电视的距离开始越来越远。很多电视剧、电影可能会慢慢淡出国民的眼中,但是《新闻联播》时一直存在于大家心里的。它就像是国歌一样,地位是很重要的,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在大众心里,就连新闻联播的片头曲片尾曲也成为了时间点,因为很多人都是在这个时间点赶忙着做饭吃饭然后看电视的。

这反而成为了一种警示的声音,哪天都不能缺少。在这么久的时间里,我们都是用的这个背景音乐,这也成为了生活习惯,很难改变了。我们平时改闹钟铃声都会很不适应,更何况这种国家级别的背景音乐呢?

新闻联播片头曲是什么?

新闻联播开头的音乐叫《新闻联播》。

相关背景:

1987年,《新闻联播》收录香港无线新闻的新闻影片。同年,作曲家孟卫东完成了一首19秒的乐曲,这首乐曲在1988年3月开始成为《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至今未改),同时更换片头。

同年,《新闻联播》播音员由1人改为2人播出,节目结束后打出编辑制作人员名单。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CCTV-2)开播,《新闻联播》在CCTV-2设立重播。

1988年3月15日起,央视各节新闻所有制作过程一律都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彩电中心制作(至2009年10月18日),同时《新闻联播》更换片头,片头曲改为孟卫东所作的一首19秒的乐曲。

扩展资料

1987年的一天,时任《新闻联播》音乐编辑包布和找到他,问他能不能给《新闻联播》写一个片头曲,要求就是时长必须是16秒,还要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展现大台风范。当时他们找了两个人分头创作,孟卫东交了十几段,最后央视在孟卫东写的那些段中选中了一个。

孟卫东回忆说,“别看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16秒也分ABC三段,有引子、主部,还有结尾。一间小屋、一支笔、几张谱纸、一架钢琴、一包香烟,没几天,就把这事搞定了。”但怎么都想不到,这个曲子竟然30年都没换过,而且家喻户晓。

新闻联播片头景物

泰山,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泰安,坐落于泰山脚下的魅力小城。

《新闻联播》节目自1978年开播至今,已经过去42个年头。7月18日,开播42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王牌节目《新闻联播》重磅改版,自2002年4月15日起使用18年之久的标志性片头也全新亮相。

与此同时,《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和《焦点访谈》等节目,也同步改版升级。

徕山,既有北方粗犷雄浑的壮观。

又有江南“优雅妩媚”的秀丽。

被誉为“江北小庐山”。

新闻当事人黄锐是哪一期

黄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第十九期的当事人。他在心得体会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价值观是人民所追求的真理,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信念,是我们要树立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他认为,把这四个价值观融入到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新闻联播》片头曲用了几十年,为何一直不换?

《新闻联播》于1978年1月1日正式开播 ,至今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在这四十年中《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换了很多批,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无法忘记的牌面主播。但是在这四十年的期间中《新闻联播》片头曲用了几十年,一直都没有变过。过去的时候每当千家万户吃过晚饭之后坐在电视机旁,听到了《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就会知道,又是7点了,一家人通过《新闻联播》来了解全球的事情已经成为了习惯。

如今因为新闻联播是字字千钧,对联播的播音员要求是,每个字都要力保精准,不容有闪失,所以在播音员听到新闻联播的片头曲之后是给自己的一个警示,这是每个晚上最重要的事情,不能有半点差错。这是我国的门脸节目,是最具权威的节目。是不会轻易的进行更换的。

《新闻联播》变的是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来服务于我们整个国家,不变的是新闻联播成立的最基本的基石。而播音员的形象也是不曾变过的,同样的也是一脸正气认真的态度,来完成每天的直播。《新闻联播》开始曲是在孟卫东的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诞生的,人们都说:那间堆满了钢琴、音响、录像机、纸谱和书籍的小房间俨然是一只魔盒,给了他那么多乐思灵感。 他可能当时也没有想到这首曲子会用这么多年。

《新闻联播》与它的片头曲已经与我们相处了无数的岁月,见证了太多历史性的事情。无论是嫦娥奔月,还是申奥成功,我们都是在新闻联播的片头曲下见证的历史。

时政新闻片头词

聆听国内大事,纵览天下新闻;关注政经发展,聚焦民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