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无理取闹。」消息,近日,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刺杀希特勒——施陶芬贝格,是“叛国人”还是“最有良知的人”??引发热议,曼施坦因刺杀希特勒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有哪些经过?

7月20日上午,施陶芬贝格按照预定计划,以德国后备军司令部参谋长的身份来到“狼穴”,等候希特勒的召见。

军事会议提前了,施陶芬贝格在去希特勒的平房作战室之前,暗中调好了炸弹的定时器,并把一个盛着液体酸的玻璃瓶打碎,让酸液开始腐蚀炸弹撞针的导线,他事先做过试验,知道这时离爆炸还剩10分钟的时间。

施陶芬贝格和几个高级将领一同走进希特勒10米长、5米宽的作战室,希特勒就站在中间那张放满军事地图的橡木长桌旁。施陶芬贝格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走近希特勒,敏捷地把装着炸弹的提包放在桌子底下,然后,他借口必须去打个电话,离开了作战室,到另一个地方去观察情况。他不停地焦急地看着表,“怎么,10分钟过去了还没有炸响,莫非……”

就在这时候,只听轰的一声,平房作战室的屋顶飞上天,又落下来,一面墙壁倒塌了,房子顿时烧起熊熊大火。

施陶芬贝格立即驾驶汽车离开了元首大本营,然后搭乘飞机飞往柏林。一下飞机,他就被焦急地等待在那里的军官们围住了。施陶芬贝格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元首已被炸死,我们可以开始第二步行动了。”

他们的第二步行动还未展开,帝国广播电台就突然中断了正常广播,传出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坏消息:“今天,有人用炸弹阴谋暗杀元首,元首除受轻度烧伤和撞伤外,安然无恙!”这条反复插播的“新闻”把军官们都惊呆了。

刺杀希特勒——施陶芬贝格,是“叛国人”还是“最有良知的人”?

1944年7月20日 ,一个人以"叛国罪"被处以枪决,他被处决的那一天,街上的人纷纷拍手叫好,就像对待那些千夫所指的恶人一般,但戏剧性的是,一甲子过后,也在同一天,他不再是"叛国人",而被评为" 20世纪最有良知的德国人 ",一下子就从臭名昭著变成人人拍手称赞,这个人就是施陶芬贝格。


名声反差如此大,施陶芬贝格究竟做了什么事呢?原因就是他干了一件可能改变世界的事情—— 刺杀希特勒

施陶芬贝格出身很优越,在一个德国传统的军事贵族家庭长大,也许是受到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他对战争的理解和家国情怀都比较深刻,他也深知,战争是残酷的,而且战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施陶芬贝格这样的觉悟,当时,德国刚刚经历一战,并且在一战中战败,面临大量的赔款等经济问题,国民生活困苦,德国的未来也堪忧,这时一位领导人横空出世,这个人便是 希特勒


希特勒上台后,大行纳粹主义,蛊惑国民只有再次发动战争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在这样的领导下,德国陷入了一阵战争狂潮,疯狂的想来一场战争改变目前的生活,对于这时发生的事情,施陶芬贝格很痛心。


施陶芬贝格所指的瘟疫便是纳粹首领希特勒,施陶芬贝格不仅是说说而已,他在背地里一直筹谋着一件惊天大事,他想要刺杀希特勒,改变德国目前的走向。


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将炸弹安放在德军东线司令部普鲁士拉斯腾堡,因为不久希特勒和24位要员要在这里开会,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炸弹爆炸后,要员中4人当场死亡,3人重伤,而本次行动的目标希特勒仅仅是轻伤,也就是说,行动失败了。


刺杀希特勒行动是一场惊天大冒险,也是一场生死博弈,刺杀成功,施陶芬贝格和其他参与者便不会有性命之忧,也能将悬崖边上的德国拉回来,一旦失败,等待着他们的便只有死亡。当天晚上,希特勒便下令清缴,与这次行动有关的人都被抓起来,其中包括施陶芬贝格的家人。

几个小时后,这次行动涉及者几乎无一幸免,一 共有7000多人被逮捕,近5000人被枪决 ,他们之中很多人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作为主要策划人施陶芬贝格,自然不会幸免。


施陶芬贝格被枪决后,关于他的审判并没有停止,对于他家人的迫害也没有停止,最后他被冠上"叛国罪",一时间,他想拯救的德国民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纷纷唾骂他,更有甚者认为,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不过是为了争权,他所做的一切,付出的牺牲都成为了徒劳。


曾有很多德国人以他为耻,认为他一心想要结束战争不是为了民众,而是因为懦弱。施陶芬贝格虽然不喜欢战争,也看不上希特勒,但是二战中,他在战场上失去了右手,失去了右眼,失去了左手的两根手指,也失去了 健康 的身体,如果他真的懦弱,就不会在战争中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他只不过是不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和他一样,为了战争失去自己宝贵的东西。


只可惜当然很多人不理解,直到60年后,一位 历史 学家分析,假如那次刺杀希特勒成功,二战可能会提前9个月结束,这9个月,会减少很多伤亡,大家突然明白,施陶芬贝格当年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唤醒陷入战争狂潮狂热的国人,想让德国摆脱战争, 一甲子后,施陶芬贝格终于得到了承认。

最后,欢迎大家评论!

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为什么没有成功?

施陶芬贝格把装着炸弹的提包放在希特勒桌子底下,然后,他借口必须去打个电话,离开了作战室,当施陶芬贝格离开平房作战室的时候,一个副官的脚碰到了那个装炸弹的皮包,他嫌碍事,就把包挪了地方,而在炸弹爆炸前的一瞬间,希特勒又碰巧为了看清地图边上的一处战况,离开了他的位置。所以爆炸只使希特勒的头发被烤焦,右腿被烫伤,耳膜被震破。

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人是谁?

1944年7月20日,风和日丽,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然而,在纳粹德国却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案件,一个年轻的反希特勒的军官集团在这一天要暗杀希特勒。

德国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贝格在希特勒东部战场的司令部——“狼穴”的会议室中,将一个装有定时炸弹的皮包放在会议桌下靠近希特勒座位的地方,由于皮包被人无意之中移动,所以当炸弹爆炸时,没有达到目的,希特勒只受了一点轻伤。

虽然暗杀计划都成为泡影,但行动却震惊了德国和世界,因为这标志着希特勒已是穷途末路,德国军队不仅在东部战场上节节败退,败局已定,而且希特勒在国内也失去了人心,以致到了被人谋杀的境地。

刺杀希特勒 历史事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7月20日,德国军方的反希特勒分子实施的一次通过爆炸装置谋杀希特勒的事件。

1943年底,德国武装部队内部以前陆军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上将、国内驻防军(补充军)参谋长克劳斯·施道芬伯格上校等人为核心的密度集团拟订出秘密计划,决定谋杀希特勒,在谋杀成功后发动政变,组成以贝克为国家元首、戈台勒为总理的新政府。

1944年7月20日中午,施道芬伯格乘参加腊斯登堡会议之机将英国制造的定时炸弹带入会议室,但因装定时炸弹的皮包被参加会议的海因茨·勃兰特无意之中挪动了位置,炸弹爆炸之后并没有炸死希特勒。

扩展资料: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布劳瑙,1914年8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并担任党主席团委员,1921年7月,成为德国工人党元首,享有指挥一切的权力。

希特勒积极宣扬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改组并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力主扩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并重新武装德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德国元首)

二战刺杀希特勒的人,施陶芬贝格那一伙人!

汤姆·克鲁斯饰演施陶芬贝格上校,本片主角:陆军上校,负责安放炸弹。
肯尼斯·布莱纳饰演亨宁·冯·特里斯科夫少将:是计划的主导;在计划成形前,由于职务调整,被调到外地。
比·乃尔饰演弗利德利希·欧布利特将军:在剧中认为应该慎重确认希特勒已死亡,才可以启动“瓦尔基里”。
Terence Stamp饰演路德维希·贝克:退役陆军上将(退役前担任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如果行动成功,将以他在军方与民间的威望,出任临时元首来稳住德国。
汤姆·温金森饰演斐德烈·佛洛姆将军:预备军司令官(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Replacement Army),事先由欧布利特将军与施陶芬贝格上校在办公室内告知有刺杀计划,但未向希特勒举发。
卡莉丝·范侯登饰演施陶芬贝格的妻子:妮娜·申克·格雷芬·冯·施陶芬贝格 ( Nina Schenk Gräfin von Stauffenberg )。
克文·麦纳利饰演卡尔·戈尔德勒:前莱比锡市长;一旦行动成功,将担任德国临时总理,并负责宣告停战且出面与同盟国协商。
大卫·施科菲尔德饰演埃尔温·冯·维茨莱本元帅:一旦希特勒死亡,他将由临时政府授命为最高将领,对各地德军发布停战命令。
克里斯顿·伯克饰演阿伯克特·默兹·凡·克恩海姆上校:在剧中要求上司-欧布利特将军必须在施陶芬贝格完成引爆后,立即启动“瓦尔基里”。
杰米·帕克饰演维纳·冯·海夫顿:史陶芬柏格的副官。
艾迪·伊萨德饰演埃里希·菲尔基伯尔:狼寨的通讯管理者,施陶芬贝格的内应,预定在爆炸后切断狼寨与外界的通讯。
大卫·巴姆巴饰演阿道夫·希特勒:事发当日与幕僚在东普鲁士开会。
托玛斯·克里什曼饰演奥托·恩斯特·雷莫:国防军少校,在逮捕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前,在电话中听出希特勒的声音,最后他依据希特勒的指示,回头率领军队生擒“瓦尔基里”参与人。
哈维·福雷德曼饰演约瑟夫·戈培尔:宣传部长,希特勒的心腹。
肯尼思·克兰姆饰演威廉·凯特尔将军:作战局长,希特勒的心腹。
马夏斯·弗莱霍夫饰演海因里希·希姆莱。
安通·艾尔格朗饰演阿尔伯特·斯佩尔:帝国军需部长,并负责使柏林成为世界首都的都市计划,希特勒的心腹。
瓦尔纳·德恩饰演厄内斯特·约翰·范·弗里延德:最后一刻好意协助施陶芬贝格上校提领皮箱进入会议室,但由于炸药爆发时,站得远而幸免。
补充左一到三应该是克恩海姆,欧布利特,施陶芬贝格,其他不清楚

历史上真有刺杀希特勒的德军爱国将领吗?

历史上刺杀希特勒时间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叶,事发当日为1944年7月20日。当时由德国军界和政界人士秘密组织。史称720事件。

政变的主谋之一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其他参与政变的人包括维茨莱本元帅、贝克上将、赫普纳上将、格德勒(莱比锡市长)、基尔海姆上校、台尔普神父等。曾经率领寡数德军连挫联军于非洲北部的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和克鲁格元帅皆事先知情未报,两人最后被迫自杀再备以国葬。

参与刺杀希特勒中的重要十五人:
施道芬贝格 1944年7月1日,施道芬贝格被任命为国内驻防军参谋长,有了接触希特勒的机会,从那时起施道芬贝格就一直把炸药放在公文包中,准备见机行事炸死希特勒。暗杀行动失败后,希特勒立即展开血腥报复。当夜凌晨施道芬贝格等四名主要参案者被枪决。
卡纳里斯 1933年,出任德国军事情报局局长。1945年4月8日晚,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卡纳里斯被处绞刑。
奥尔布里希特 德国步兵上将德国国内驻防军副司令,1944年7月20日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处决
施蒙特 德国陆军上将德国陆军人事局局长希特勒陆军副官,1944年7月20日在“7·20”事件中被炸死
奥斯特 德国陆军少将德国阿勃韦尔中央处处长,1945年4月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卡·施图尔纳格尔 德国炮兵上将驻法德军司令,1944年8月因参与“7·20”事件而被绞死
路德维西·贝克 德国炮兵上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944年7月20日在刺杀希特勒失败后自杀
施蒂夫 德国炮兵少将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组织处长,1944年因参与“7·20”事件而被绞死
特莱斯科夫 德国炮兵少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1944年因参与“7·20”事件失败而自杀
弗洛姆 德国骑兵上将德国国内驻防军司令,1945年3月因“7·20”事件而被处决
菲尔基贝尔 德国通讯兵上将德国最高统帅部通信处处长,1944年9月4日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霍普纳 德国装甲兵上将德国第四坦克集群司令,1944年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克卢格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西线总司令,1944年8月18日在法国梅斯因“7·20”事件而自杀
隆美尔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B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10月14日在德国被希特勒赐死维茨莱本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西线总司令,1944年9月8日因参与“7·20”事件而被希特勒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