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国医圣手治各种疑难杂症经方,有哪些事例能够说明华佗对各种疑难杂症很有独到的见解与治疗方法??和国医大师经方验案精选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笑傲苍穹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2-3-13脾虚便秘、酸枣仁汤治失眠多梦、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

临证中很多医生对于脾虚泄泻的治疗效果甚佳,而不知如何治疗脾虚便秘。

在跟随老师学习期间,见老师喜用枳术丸加减治疗脾虚便秘。

也曾试用六君子汤合增液汤治疗此类病人,每每短期效果尚可,而长期疗效不佳。

反思之后,对于临证治疗此类病人,常谨遵师旨,效果颇佳。

今将笔者临证医案一则整理如下。

陈某,男,4岁。2013年4月5日初诊。

平时大便干结,排便痛苦不堪,常常需用开塞露,偶尔大便后有血。

体瘦,喜肉食,小便调,喜动,余无不适。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缓。

处方:生白术9g,鸡内金9g,焦山楂6g,麻子仁6g,蝉蜕6g。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2013年4月12日二诊:服药后大便畅,饮食佳。守方14剂,药后大便正常。

案中取生白术配鸡内金健运脾胃,加焦山楂以消肉食,加麻子仁润燥通便。

小儿喜动,考虑“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之特点,故加小量蝉蜕入肝以治风。

老师对中医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治疗疑难杂症也十分擅长,善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药简而效彰。

在跟随老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价值,所开处方每剂仅仅几元钱,甚者不足1元。

药虽便宜但效果良好,自感经方治病安全、有效、廉价,突出中医简、便、廉、验特色,

今将老师一则医案整理如下。夏某,女,55岁,2009年10月18日初诊。

患者于2年前胃脘胀痛,被诊断为“胃溃疡”,曾服用西药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后又服用附子理中丸等成药和汤剂,效果不佳。

诊见:胃脘胀痛,偶有嘈杂、泛酸,饥饱皆不适,喜温,腰困,小腹胀,咽干,头昏闷,鼻干,睡眠欠佳,大便不调(不实)。舌质淡暗,舌苔白,脉细弦缓。

有高血压病史2~3年,数年前行子宫全切除术。

辨证为寒热错杂痞证,属半夏泻心汤方证。

处方:姜半夏9g,干姜6g,黄芩12g,黄连3g,党参6g,陈皮9g,乌药9g,炙甘草3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09年10月24日二诊:诸症皆大减,稍进食油腻胃脘有轻微疼痛上方继服7剂,诸症皆消。

按: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老师不单纯侧重于局部病变,而是着眼于整体病情,谨遵张仲景的“随证治之”的原则。

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各出现一次,《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的主证,一个是心下痞;

一个是呕而肠鸣,或大便不调。

究其理: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邪气阻滞,气机不利,升降失度。

上案中,黄芩、黄连降胃气上逆;干姜、半夏辛药,能够散脾气之寒;再加上甘温药党参、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

古人概括本方为“辛开苦降甘调之法”。加陈皮走脾兼顾胃,善疏理气机,调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

乌药辛温,辛行散,性温祛寒,入脾而宽中,行气散寒止痛。

有哪些事例能够说明华佗对各种疑难杂症很有独到的见解与治疗方法?

华佗对各种疑难杂症很有独到的见解与治疗方法。比如有个太守得了一种病,他一天到晚寝食不安。饭不香,睡不眠。华佗在看了他的病症之后,很快想出一套治疗的办法。他每天给太守看过病后都要要许多钱。一连好多天,都是这样。但太守的病并不见好。然后有一天,突然有人报告太守说华佗带着钱财潜逃了。太守听说之后大怒,一气之下,吐了很多的血,而那些血竟都是紫黑色的,吐过之后,太守忽然发现自己好了。原来,华佗已知道太守的病由平时淤血而引起,必须逼出这些淤血后才能好。于是想出了这个激将法,结果一试就灵。

还有个叫陈登的广陵太守,一向自诩身体好,从不生病。突然有一天得病了,浑身就像被人塞了什么似的,老不舒服。他把华佗请了来。华佗看过之后,断定他是因为吃了没煮熟的活鱼虾的缘故。给他吃了药,等到吃完第二次药便起作用了。吐出许多没有煮熟的鱼肉和虾。不过,华佗又告诉太守他的病三年后还要犯。三年后,果然又犯了,因为华佗不在,结果太守不治而亡。华佗的从医经历使他名声更大了。人们都称他为神医。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31

牡蛎 赤芍、海浮石 相伍有软坚散结,化顽痰之殊功,临证对咳喘之人痰粘难咯者可用之。

清代医家 汪文绮 说过:“治咳嗽者,外感仅得其半,孰知肺肾相关,以土生金之理?”咳嗽之治,首辨外感内伤,还要考虑肺脾肾三脏病理相互影响,通过协调脏腑关系以达治咳之目的。

青蒿、白薇 二药均有清热之功。 青蒿 长于清肝胆和血分之热,可使阴分伏热外透而出,使热邪由阴分透出阳分; 白薇 清热凉血,该药不仅能清血分之热,并兼有热邪清而阴血生之效。

乌药 辛散,其气善走窜,无处不达,凡三焦寒邪、气滞、血凝,一切邪逆之症均可应用。

葫芦巴 ,又称芦巴子,为滋养强精药,可温肾壮阳,逐寒祛湿,善治睾丸坠痛,配 小茴香 既散厥阴之寒邪,又有补命门真火之力,若再加 补骨脂 三药助命门真火之甚宏。医者不可不知。

当归六黄汤 为国医大师 裘沛然 教授擅用之方。裘老经验,临床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凡见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之证者皆可加减用之。

国医大师 裘沛然 教授临证治疗耳聋,常在应证方药中加 蝉衣、防风 二药,常收效,此为裘老长期用药之经验,录以备用。

临证习用之 补肾健脾汤 中有 补骨脂 一味,取其补肾之阳。玉楸药补 谓补骨脂“能温暖水土,消化饮食,升达脾胃。”家传秘方取其与 白蒺藜 相伍治 各种牙痛 ,常收奇效。

猫爪草 除人们熟知的滋阴作用外,还有软坚化痰之功。临证治疗颈部肿块常与 夏枯草、浙贝母、山慈菇 诸药合用。单味15-20g煎水服,可治 儿童梦中磨牙 有效。

阿胶 滋阴润燥,养血止血,有潜血归经之殊功,疗效独特,临证为治疗阴虚出血证之要药。因血证不愈常致阴液亏耗,故治慢性血证时常需注意滋阴。

重庆国医堂肝病研究院田维君教授?

田维君,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医,从小耳濡目染,幼承庭训,50余年与中医相濡以沫,中医根底深厚,熟谙歧黄之术,精于辨证论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其精髓,济世救人,是重庆知名的肝病专家。
国医圣手,专治疑难杂症
曾在市中医研究所周百川主任门下进修学习,在学习期间,田维君接触到许多中医知识。而后的几十年里,更是痴迷于中医,经常购买中医书籍,苦心钻研中医术。
在中医治疗领域,擅长多种疑难杂症:田维君教授从医50余年,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治疗肝炎、乙肝、大小三阳、疾病康复方面上,总结出了一套细致、全面、针对性强的肝病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肝病治愈率。行医数十年,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在中医界有着良好的口碑。
田维君初谈中医
从上个世纪至今,曾经出现过不少关于“中医废存”的声音,很多人以西医的思维方式看待中医。其实,西医研究的是物质的身体,它是一门技术,可以标准化。而我们的中医研究的是“形而上”的身体,“望闻问切”它是一门艺术,需要灵感和悟性,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宋俊生的介绍

宋俊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基础教学逾30年。1978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中医系。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师从于张伯礼院士。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拜于熊曼琪教授门下。曾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中医系办公室主任。2007年聘为天津中医药大学131人才工程名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担任《中西医结合学报》、《天津中医药》等多家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长期从事《伤寒论》教学及临床研究,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伤寒论》循证医学研究。2009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

蝎毒疗法疗效

蝎毒疗法就是将蝎毒制药应用于中老年保健及疑难病症的康复治疗上,临床实践表明:蝎毒制品对肿瘤,顽固性头痛、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血管栓塞、痉挛抽搐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奇特疗效!此外,为促进中医汉方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和普及推广,以及中医中药人才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应时成立,汇聚了刘冠军、陈明涛、夏洪义、李治方、唐利明、白南山、陈府、韩景耀、马银亭、李新、陈一刀、聂伯泉等200多位全国各地各科名医。其中刘冠军为委员会会长,夏洪义,杨长年为副会长。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的成立, 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改写了现代医学领域对多种疑难病、慢性病的重新认识与治疗。蝎毒疗法在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的积极推广下,也将创造出医学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国内诊疗疑难病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