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河南坠子名家名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坠子名家第一名唱,河南坠子第一人是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河南坠子第一人是谁?

李希田,男,1963年12月生,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田氏乡南田氏村人。河南省坠子说唱团团长,河南省牡丹奖获得者,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第264期擂主,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安阳市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据悉,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性曲艺艺术专业奖项,是曲艺界的最高奖。奖项包括节目奖、表演奖、文学奖和终身成就奖等。

李喜田、王淑香夫妇主要演出剧目有《一条大鲤鱼》《小两口争灯》《小八义》、《明英烈》、《雪连帕》、《丝英计》,小段《朱元章奉功》、《拉荆扒》、《宋江杀阎》、《关公辞朝》等优秀作品。

1、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坠子中青年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班黄浦一期

2、1998年在河南省“反腐倡廉”文艺汇演中,张合保编剧,李希田、王淑香夫妇表演的《一条大鲤鱼》获二等奖;

3、2002年在河南省首届曲艺大赛中,李希田、王淑香表演的传统大书《小八义》选段获二等奖;

4、2002年参加《河南曲艺节表演》银奖获得者

5、2003年参加《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赛》荣获“鑫旺杯”表演二等奖

6、2004年参加《河南曲艺大赛》牡丹奖项获得者

7、2004年参加《梨园春》荣获河南电视台第261期擂台赛擂主

8、2014年参加《坠子明星演唱会》金奖获得者

9、2015年参加《坠子小品》荣获节目一等奖

10、2015年参加《河南坠子大会》荣获二等奖

11、2016年参加首届《通州杯》曲艺展演

12、2016年参加《中国梦,劳动美曲艺演出》评为优秀演员

13、2016年参加《坠子明星展演》荣获表演一等奖
这是他的资料,你看看能否达到你心中第一人的标准

河南坠子谁唱的最好?

乔清秀。

乔清秀的唱腔基础来自于乔利元,以梨花大鼓的腔调为骨干,吸收融会河南坠子中最具特色的乐句和音型,又对坠子中的独特腔调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运用,并大胆引进京韵、京口等音乐成分,逐渐形成了“梨花为骨,坠子为肉” ,欢快、俊俏而又圆润的乔派坠子。

乔清秀也广泛学习其他曲种的音乐,但并不是机械地照搬,她和琴师康元林商定,在对唱腔进行规整时,既要使观众听着是自己的调,又要使他们百听不厌。所以,她在学习时更注意融化,更注意化为己有,不论是学习何种音乐,都要求能为她所需,能为她所用。

每逢清秀出场,舞台上也如戏台一样,立即换上绣有乔清秀大名的华丽桌帏。乔清秀身穿白色大褂(有时穿青色或灰色大褂),上绣展翅欲飞的红凤凰,头上梳一条大辫儿,出台几步,对观众弯身一躬,辫子由身后搭至身前,然后一甩辫子一昂头,二目闪烁,气度非凡,未开唱先赢得个满堂好。

乔清秀因他大胆而又略带叛逆的改革而招致了同行的不少非议,一度被人指作“叛徒”坠子,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天津观众山呼般的赞赏与喝彩。洒脱宛润,抑扬吐吞。中州大鼓享佳名,不只神清貌亦清。

从此,乔清秀便以“坠子皇后”的美明,享誉天津卫。

河南坠子名家胡中花个人简介,主要作品

  胡中花, 河南坠子 名家,号称“坠子皇后”,是河南坠子艺术的一朵奇葩。那么,胡中花在河南坠子中有什么样的表演呢?她的代表作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看看这位“坠子皇后”的戏曲之路。

   胡中花个人简介:
  胡中花,河南开封兰考张君墓镇人,是我国近年来最出色的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是河南坠子艺术的一朵奇葩,号称“坠子皇后”,其作品多以光碟形式发行,目前在河南,安徽等十分流行。

  2011年马街书会书状元胡中花,评委被她的表演感动得落泪。

  2012年大年初一到兰考举办专场迎春书会。书会现场,胡中花姐妹分别表演了河南坠子的经典曲目《拉荆笆》和《打婆子》,表演全情投入,生动自然,情节体现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观众时而被逗得忍俊不禁,时而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胡中花主要作品:
  胡中花说唱俱佳,舞台形象清新自然,优秀作品颇丰,代表作:
  1、长篇:安景龙降香,仁宋宗私访,皇爷私访陈州城,三打雄州,马踏洛阳,西九成投亲,寇公案;

  2、中篇:打婆子,拉荆耙,三打四劝,后妈无情妹有情,借书厢,王生遇女妖,龙抓不孝子,旱蛤蟆求雨等;

  3、短篇:赵钱孙李,大姑娘方女婿,大瞎话,口媳妇变驴,蓝老抠,傻子认匾等。

王婆骂鸡原唱是谁 王婆骂鸡是谁唱的

1、河南坠子《王婆骂鸡》的演唱者是河南坠子名家戴玉环。《王婆骂鸡》是河南坠子,属戏剧类节目。

2、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

3、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

河南坠子名家都有谁?

赵铮 刘宗琴 车大麻子 乔清秀和乔利元

河坠子南五梅七枪返唐传共几部?多少集?莫红梅演唱

三部,30集。河南坠子源于河南 ,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 的曲艺道情 、莺歌柳、三弦书 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五梅七枪反唐传戏曲总共有三部30集,说唱者是莫红梅,语言是河南方言,类型是河南坠子戏曲。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有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什么?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流行的由道情、莺歌柳、三弦书三种形式结合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河南坠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俗称“河南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因使用河南坠子弦(又名坠琴)伴奏而得名。它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区和华北的部分省市。

河南坠子使用河南方音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

河南坠子的发展过程。

河南坠子在形成过程中,以新鲜活泼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使河南坠子增加了大量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促使这一新兴曲种日益成熟,并迅速流传到邻近的山东、安徽。

民国初年传入北京,20世纪20年代传入天津、上海、沈阳,30年代传入兰州、西安,40年代传入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