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百科全说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怎么分类??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离人何必挽」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特征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

2、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

3、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扩展资料:

食品添加剂的目的:

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比如高钙饼干、高铁酱油里的营养强化剂;

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比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使用的酸度调节剂碳酸钾、碳酸氢钾;

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比如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剂;

4、改进食品感官特性,比如冰激凌中的乳化剂、增稠剂;

5、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比如果肉罐头里的防腐剂和充气包装中的氮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1、防止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保持提高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方便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扩展资料: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1、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因为加热后效果保持性好,在保存食品上有效,它是2012年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之一,也是我国常用的抗氧化剂之一。和其它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并与增效剂如柠檬酸等使用,其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一般认为BHA毒性很小,较为安全。

2、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稳定性较高,耐热性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抗氧化效果也好,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与焙烤食品很有效。是2012年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在水产加工方面广泛应用的廉价抗氧化剂。一般与BHA并用,并以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为增效剂。相对BHA来说,毒性稍高一些。

3、PG:没食子酸丙酯。对热比较稳定。PG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较BHA和BHT强些,毒性较低。

4、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是较新的一类酚类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食品添加剂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所谓添加剂,是指饲料工厂用人工合成方法生产的各种饲料添加剂,如氨基酸、尿素、维生素制剂,微量元素、抗生素、生长激素、酶制剂及抗氧化剂、防霉剂、着色剂、矫味剂等。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有着色剂、酶制剂、增稠剂、膨松剂等等。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颁布了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并详细规定了使用范围、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怎么分类?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23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54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按照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扩展资料

常用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中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我国在2011年5月也禁止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我建议把食品(能吃能喝的),分为
甲类:仅对人类从大自然天然获取的(不论什么固体液体、动物植物等)进行加工,没有任何添加物的----甲类食品。注:可以晾晒、加热、去皮等等,不能加/注(水也不行)。总之不能往里边添加任何物质。比如这两天地里收获的小麦,可以晒干,磨成面粉都是甲类,但是加入水蒸成馒头就不行了,将变成乙类。
乙类:仅对食品加入人们完全认可的并且经过时间检验绝对安全的--物质。比如水、盐,以及中国人传统的调味品八角、桂皮、花椒、葱姜蒜、酵母 等等。注: 馒头属于乙类,如果加入香精、色素或者甜味剂什么的做成面包----怎变成丙类。
丙类:食品中含有合法的安全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任何的添加物,不论安全全宇宙认证--只要不是乙类的标准)。违法的非添加剂的等等不是要论述的,其余不解释。
丁类:取得合法许可的,有功能性成分或药物成分的添加物。比如有戒烟功能的食品,清咽利吼的薄荷糖以及广告很厉害的功能性饮料等等。
总之,甲类不添加、乙类添加绝对安全的、丙类添加国家\国际上说安全的、丁类添加奇怪的你认为安全能接受的。
手拙,献丑,第一次发帖。 南阳 刘1983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

1、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2、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3、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4、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5、膨松剂——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6、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7、酸味剂——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8、增白剂——中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我国在2011年5月禁止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

9、香料——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食品添加剂是什么?对身体有多大害处?

食品添加剂是国家规定的加入食品中起到一定作用的可食用成分,像起泡剂、悬浮剂等等。基本是是对身体没有危害的。但是有一些不法商贩加入的不是国家允许的视频添加剂,这样的添加成分才会对身体有害。

食品添加剂一般是指哪些东西.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