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敦刻尔克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俄军主动撤退后抓到俄方俘虏。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拔了角的鹿」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敦克尔克大撤退

有几点原因,首先,敦克尔克地区多沼泽,而德国的装甲部队是希特勒最钟爱的,他担心装甲部队陷在沼泽里会造成损失,其次,在5月20日,蒙哥马利指挥两个装甲旅给德军以重创,使希特勒高估了盟军的实力,害怕装甲部队的孤军深入会造成损失,第三,希特勒是真心喜欢英国人,他曾多次表示:“那是高贵的种族,是我要与之讲和的民族”,在他的《我的奋斗》中就指出,征服世界,德国最好的盟友是英国。把33万英军放回去,给英国人留点面子,也好使日后和英国达成谅解。第四,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是好大喜功之人,在1941年5月10日西线爆发战事以来,空军一直担任掩护工作,他眼睁睁看着陆军建立奇功,现在33万英军被包围,他立即要求使陆军休息,由空军担负消灭英军的责任,希特勒在征询了德国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司令伦德施泰特后表示赞成,这样就给自己发掘了坟墓,在敦克尔克胜利之后,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胜利不是靠撤退来获得的,但这次撤退孕育着胜利!”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是什么

二战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了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意义就在于,英国保留了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有生力量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Evacuation,法语:Bataillede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德国占领。

什么是敦刻尔克大撤退?

英国人抓住这个宝贵的喘息机会,调动和征集了各种战舰、渔船拼命抢运被困的军队。从5月26日到6月4日,这支临时拼凑的“特混舰队”以惊人的效率,共把33.8万余英、法士兵撤回到英国本土,保存了一支打击纳粹德国的有生力量。这就是被称为“战争史上一大奇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军队走了,但英国远征军10个师的武器装备及车辆全成了德军的战利品。同时,这次撤退也决定了英法军队在西欧的败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期。在希特勒闪击波兰的同时,英法对德宣战,但是当时的英法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德国闪电击败波兰,施行绥靖政策。闪击波兰的成功给了德军还有希特勒极大的自信,因此,紧接着,德军就在紧锣密鼓的制定进攻法国的计划。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全线发动进攻,德军主力则以古德里安所部3个装甲师为前锋,后面紧跟着4个装甲师,只用了两天时间便驱散法国守军,穿越阿登山区110公里长的崎岖山路,深入法国境内。5月13日,德军在近400架轰炸机猛烈轰炸的支援下,开始强渡马斯河。当天下午德军成功过河,晚上,先头装甲师已全部过河完毕,杀进法国防线背后几乎没有设防的纵深地带。整个英国远征军和法军最好的那部分部队都被德军赶到了敦刻尔克,面临着被围歼的命运。

1940年5月20日,德军先头部队抵达英吉利海峡,事实上切断了攻入比利时的英法联军70万人的退路。5月24日这一天晚些时候,希特勒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坦克部队停止追击。就这样,德国人的坦克在前线止步不前整整两天,延宕到5月26日才恢复了攻势。

法兰西战役第一阶段结束,随后,德军越过索姆河,转向巴黎进军,法军剩余部队土崩瓦解。6月22日,尽管马其诺防线40万大军仍在原地坚持战斗,但法国政府已经没有可用部队继续作战,正式签署投降协议。直到5月27日拂晓,6个精锐的德国装甲师才开始重新前进。5月26日下午6时57分,英国海军部发信号通知多佛:“发电机行动开始。”开始了大规模的营救英国远征军。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历时9天,总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

什么是“敦刻尔克大撤退”?

英军虽在此短暂的海战中小胜,但纳尔维克仍未收复,欧洲局势已经大变。

1940年5月10日,西线德军大举进攻,20天内就把英法盟军主力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并因此而成全了英法盟军闻名世界的大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盟军从敦刻尔克逃到英国,德军趁机打开了巴黎的大门。由于本土命运危在旦夕,纳尔维克的盟军只得撤退。德国自然不会放弃这有利的时机,正在挪威海执行“朱诺行动”的两舰立即向盟军舰船猛杀过来。这一次,德军可谓是战果累累。很短的时间内,德舰就击沉了一艘油船和一艘运兵船。“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主、副炮联合夹击,迅速解决了时运不佳的英国“光荣”号航空母舰。另外两艘护航驱逐舰也同遭厄运,但其中一艘在沉没之前,成功地向“沙恩霍斯特”号发射了一枚鱼雷。“沙恩霍斯特”号受到重创,只好无可奈何地返回特隆赫姆港。但是这里也并非安全之地。

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

行动背景: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进攻,二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国和法国因为利益对德国宣战。但实际上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对波兰进行有效的军事支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完全陷落。在此其间,英法两国只对德国对外交上予以谴责。这一期间被德国人称为“假战”、“静坐战”或“奇怪的战争”。

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被德军的穷追猛攻逼迫逃亡,但这个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后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或许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决定刚刚作出的时候,会有大量的军人表示不解,甚至反对。在他们眼里,战斗,乃至是死亡,才是一名优秀军人的真正归宿。

他们没有错,但有的时候,退却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为了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此外,蒙哥马利在扭转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困局中,起到了扭转形势的作用,虽然他当时只是是一名不为人知的师长,但历史给了他一个宝贵的机会,而他没有因为职位的低下而退却,相反凭借自己的才华抓住了这一机会,所以才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