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托尼奖是什么,格莱美的 提名什么 意思?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托尼奖排名。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转身い泪依然」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托尼奖的介绍

安东尼特·佩瑞奖(Antoinette Perry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heatre)简称托尼奖(Tony Awards),美国戏剧委员会(American Theatre Wing)为纪念该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安东尼特·佩瑞女士而设立该奖。托尼奖设立于1947年,被视为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常设奖项24个,每年六月举行颁奖仪式,通过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1947年4月6日,第一届“托尼奖”在纽约市著名的华尔道夫大饭店(Waldorf-Astoria Hotel)揭幕,并由佩瑞的好友兼合作伙伴、美国戏剧委员会主席布罗克·彭伯顿(Brock Pemberton)主持。此后,“托尼奖”与百老汇的艺术声望、美学地位和票房收入等一起,成为全球舞台艺术的焦点,与电影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音乐格莱美奖(Grammy Award)以及电视艾美奖(Emmy Award)并称美国艺术界四大顶级奖项;等同于劳伦斯·奥利弗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之于英国戏剧界,莫里哀奖(Les Molières)之于法国戏剧界。2015年,“托尼奖”授权北京君立兴业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城国际中心成立“托尼奖”中国代表处。这是该奖项首次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北京君立天地文化产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享有“托尼奖”在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地区的直播权、转播权等权利。

三次托尼奖获得者是什么意思

就是指获得过三次托尼奖的人。托尼奖被视为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全称安东尼特佩瑞奖,由美国戏剧协会为纪念该协会创始人之一的安东尼特·佩瑞女士而设立,设立于1947年。

全世界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共同标志是什么?

全世界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共同标志是红丝带。

红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1991年在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和摄影家艾伦为首的15名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作“视觉艾滋病”的组织,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

这些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倡导尊重艾滋病患者人权,推广预防艾滋病的社会公益活动。那时,该年度世界著名的大型戏剧和音乐剧大奖“托尼奖”颁奖仪式即将在百老汇举行。

艺术家们把红丝带散发给明星与观众,呼吁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一举动引起巨大轰动,红丝带很快在全世界流传开来。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组织、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成为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

设立背景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会导致死亡,这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

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据联合国统计,截至2018年,共有379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233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全球卫生部大臣在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提出一个设立世界艾滋病日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

格莱美的 提名什么 意思

“提名”对应英文“nomination”,中文意思是:“提名(为候选人),任命”;也就是说提名奖就是某项奖候选,使落选的人获得的额外“补偿”。

格莱美的提名就是获得格莱美这个奖的候选。

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是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在美国主办的音乐类奖项,创办于1958年。格莱美奖与电影类的奥斯卡金像奖、电视类的艾美奖、戏剧类的托尼奖共称为美国年度四大娱乐奖项。

扩展资料:

格莱美奖最初叫留声机奖,因为英文名称“Gramophone”谐音为“Grammy”,所以中文名称为格莱美奖。

格莱美奖的奖杯是一座小型的镀金留声机塑像,由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比灵斯工艺公司设计制作 。1990年,为了加固奖杯、使其不易损坏,主办方加大了奖杯的尺寸,并将奖杯的镀金材料改成了合金材料。同时,为了保证公正,主办方还规定,在公布获奖者名单后,才在奖杯上刻录获奖者的奖项和名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莱美奖

有部动画片,说的是王子被女巫下了魔咒,白天是头狮子,只有晚上的时候才能够变成王子。这部动画片是啥名

美女与野兽,迪士尼高清版,特好看

这个音乐剧的前身是由迪斯尼的极受好评的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电影里的几首歌曲是由 Alan Menken 和 Howard Ashman 写的。在坐音乐剧的时候,除了采用电影里的歌曲之外,Alan Menken 和 Time Rice 又为音乐剧添加了七首歌曲。还有一首歌“Human Again (恢复人形)”,是 Alan Menken 和 Howard Ashman 为电影而写但是没有被采用的,也出现在音乐剧里。当时,一次在纽约举行的颁奖会上,Paige O'Hara 和 Jerry Orbach 演出了从《美女与野兽》里摘取的几首歌曲,反应十分好。当时迪斯尼的总裁 Michael Eisner 也看了演出。他觉得像这样的音乐,如果能编能一部完整的音乐剧,一定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他找到了制片人 W. McTyre,导演 Robert Roth,和布景设计师 Stan Meyer。这几个人立即着手,把《美女与野兽》从电影搬到百老汇的舞台上来。而服装设计师 Ann Hould-Ward 的工作也十分优秀,她把电影里因为受了魔法而变成茶壶、座钟等等的人扮得既像他们应该变成的物品,又没有影响他们的表演和动作。舞台设计里最困难的一样,就是在结尾野兽变成王子的一幕。为了这个,他们找来了曾经给魔术幻术师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 做过幻术设计的 John Gaughan 和 Jim Steinmeyer。《美女与野兽》于1994年4月18日在百老汇的宫殿剧场(Palace Theatre)公演。服装设计师 Ann Hould-Ward 也因此获得了1994年度,“最佳服装设计”托尼奖(Tony Award)。

希望你能用到哦

韩国电影野兽与美女中的插曲叫什么?

韩国电影野兽与美女中的插曲叫什么?

《美女与野兽》于1994年4月18日在百老汇的宫殿剧场(Palace
Theatre)公演。服装设计师
Ann
Hould-Ward
也因此获得了1994年度,“最佳服装设计”托尼奖(Tony
Award)。

曲目
Act
I
Prologue

Belle
No
Matter
What

No
Matter
What
(reprise)

Me
Belle
(reprise)

Home
Home
(reprise)

Gaston
Gaston
(reprise)

How
Long
Must
This
Go
On?

Act
II
Be
Our
Guest

If
I
Can't
Love
Her

Something
There

Human
Again

Maison
Des
Lunes

Beauty
and
the
Beast

If
I
Can't
Love
Her
(reprise)

The
Mob
Song

The
Battle
/
Transformation

Beauty
and
the
Beast
(reprise)
片尾曲?

演员
音乐
Alan
Menken

歌词
Howard
Ashman

Tim
Rice

原著
Linda
Wolverton

制片
W.
McTyre

导演
Robert
Roth

布景设计
Stan
Meyer

服装设计
Ann
Houl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