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莱布尼茨奖 莱布尼茨奖!「记得收藏」和莱布尼茨奖厉害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海派女生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有几个莱布尼茨奖获得者

10名。莱布尼茨奖,来自中国的朱晓香博士等10名青年科学家获奖,莱布尼茨奖主要是资助杰出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并鼓励他们带领后起之秀参与科研,德国科研最高奖,是世界上奖金额度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每位获奖者可获得科研奖金250万欧元,奖金数额远高于诺贝尔奖。

德国莱布尼茨研究奖学金申请条件及金额

  莱布尼茨 – DAAD 研究奖学金,跟着一起来了解下吧,欢迎阅读。

  “莱布尼茨 – DAAD 研究奖学金”是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www.leibniz-association.eu)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于2011年联合推出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资助中国的优秀博士后研究生在莱布尼茨联合会的下属院所开展科研工作。

   在申请时,此奖学金项目无需提交德方出具的邀请函!但是按项目要求,需要提交的赴德科研课题及科研计划,仍须由申请人在申请前,自行同莱布尼茨研究所沟通,确认科研课题在此所的可行性。得到确认后,可提交奖学金的申请!

   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的学科院所设置如下:

  学部A:人文科学和教育研究

  学部B:经济学、社会科学、空间科学

  学部C:生命科学

  学部D:数学、自然及工程科学

  学部E:环境科学

   为博士后提供为期12个月的奖学金,包括:

  • 每月2000欧元奖学金

  • 每月的保险费用

  • 两个月的德语培训课程(如意愿参加)

  • 460欧元的一次性科研补助

  最新的项目申请截止时间为2017年03月09日,直接向DAAD德国总部递交申请,材料延迟到达或不全者不予受理。

莱布尼茨奖!

马丁斯瑞德马普研究所的生化学学者Elena Conti 德国最重要的学术研究奖项——莱布尼茨奖不仅声誉极高,而且奖金丰厚。今年赢得此项殊荣的是三位女性和八位男性科研工作者。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周一在柏林宣布共有11位科学家获奖,其中9名科研人员各自捧回250万欧元的奖金,另两名学者平分一份大奖。 联邦教育科研部长沙范(Anette Schavan)称赞获奖者以其热忱投入及杰出成就为德国科学界做出了表率。莱布尼茨奖素有德国诺贝尔之称,是全德最具权威的科学大奖。 三位女性和八位男性 弗莱堡信息学女学者Susanne Albers 今年蟾宫折桂的是三位女性和八位男性科研工作者,其中包括亚琛物理学家Martin Beneke;比勒费尔德哲学教授Martin Carrier;波恩经济法学家Holger Fleischer;以及在明斯特大学任教的数学家Wolfgang Lueck。 此外,获得表彰的还有弗莱堡信息学女学者Susanne Albers、柏林信息技术学家Holger Boche。在生物学研究领域,来自马丁斯瑞德马普研究所的生化学学者Elena Conti以及图宾根马普研究所的Elisa Izaurralde为她们的共同研究成果摘取大奖。 图宾根马普研究所的Elisa Izaurralde哥廷根生物物理学家Stefan W. Hell、 斯图加特纳米学研究专家Klaus Kern、奥斯堡物理学家Jochen Mannhart也是本届莱布尼茨奖的获奖者。联邦教育科研部长沙范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莱布尼茨奖同时也是对科研后起之秀的最好鼓励,“我们希望会有更多的青年学者迈入自然科学领域,为德国的科研工作补充新的血液。” 1985年之后的新传统 德国莱布尼茨奖成立于1985年,每年评奖一次。23年来共有282名科研工作者获奖。其中包括93位自然科学家、72位生物学家、56位人文科学家以及38位工程技术学者。

莱布尼茨研究所在德国地位

德国四大殿堂级研究机构之一。

是一家德国各专业方向研究机构的联合会,学会成员包括84家大学外的研究机构(2007年)。研究领域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和人文学科,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相结合,与高等院校、工业界及其它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紧密。莱布尼茨学会共有工作人员约13800人,经费也超数10亿欧元(2006年)。

“莱布尼茨奖”的地位

“莱布尼茨奖”以德国跨领域的通才学者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命名,由德国科学基金会在1985年设立,次年开始每年颁发给最多十位在德国从事科研的学者。该奖是目前世界上奖金额度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在德国学界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

斯特凡·W·赫尔详细资料大全

斯特凡·W·赫尔(英语/德语:Stefan W. Hell,1962年12月23日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之一。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斯特凡·W·赫尔
  • 外文名 :Stefan W. Hell
  • 国籍 :德国
  • 出生地 :罗马尼亚阿拉德
  • 出生日期 :1962年12月23日
  • 职业 :物理学家
  • 主要成就 :发明STED显微镜
人物履历,人物荣誉,

人物履历

斯特凡·W·赫尔于1981年进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并于1990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导师是固体物理学家Siegfried Hunklinger。论文题目是“透明微结构的共聚焦显微镜成像”。 1991年至1993年,赫尔在位于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6年在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物理医学系从事研究工作。在芬兰工作期间,赫尔发明了STED显微镜,是超高精度显微技术的一大突破。 1993年至1994年的六个月间,赫尔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访问科学家。1996年,赫尔被授予海德堡大学教授资格(habilitation)。1997年,赫尔迁往哥廷根,成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在哥廷根的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2003年至今,赫尔也是位于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高解析度光学显微技术部门的主任。

人物荣誉

2002年,德国雷宾赫雷射技术奖。 2008年,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德国科学技术最高奖)。 2008年,哈恩奖。 诺贝尔奖证书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