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拉贝日记为什么不能成为证据,约翰·拉贝为什么拒绝在东京审判中出庭呢??,以及不能作为火灾事故证据的是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约翰·拉贝为什么拒绝在东京审判中出庭呢?

约翰·拉贝拒绝了出庭作证的请求。一些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认为,当时的拉贝没有出庭作证可能是从他当时自身的环境考虑的,由于其纳粹党员的身份,被作为战犯进行审讯,身份的转变,会让他的证词被辩方律师以他想脱罪而编造故事加以攻击。

事实也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1950年1月5日在德国因中风去世。

约翰·拉贝的贡献:

1937年日军攻入南京城的时候,他无私地挽救了25万百姓的生命。拉贝的日记便成为他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记录,这是对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控诉。1996年,《拉贝日记》在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及邵子平博士等人的寻访下得以重见天日。

2015年1月5日,杨惠群总领事出席悼念约翰·拉贝活动时评价他为“南京好人”,称“他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佩”。

刚刚看完拉贝日记 片子中提到拉贝有给希特勒发过电报 上网查了下 拉贝确实给希特勒发了很多次电报 因

谁说希特勒喜欢中国了,不要听现在网上哪些瞎话,什么证据也没有。国与国之间交往利益第一位,德日是同盟国,德国可能干涉日本在中国的行为吗?即使希特勒想干预,德国手也没这么长,自己在欧洲战场就焦头烂额了,明明知道自己说了等于白说,何必讨个没趣呢。

历史上真正的拉贝是怎样的?

一、约翰·拉贝(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的辛德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由其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二、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不顾危险、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施暴。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
拉贝与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部分成员。 约翰·拉贝所著“南京卷”《拉贝日记》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同盟国——德国的公民所做的第三方视角记述,是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拉贝日记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FN9n0J5V4KWDLx0maB3ew

资源名称:拉贝日记by约翰·拉贝.txt.txt(0.74M)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FN9n0J5V4KWDLx0maB3ew
提取码:es9e


提取码:es9e
该小说讲述了约翰·拉贝其人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国汉堡。父亲是船长。拉贝早年丧父,因此初中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他当了两年半的学徒,后来又在汉堡的一家出口商行当伙计,为时一年半。经老板的推荐,他前往非洲东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在洛伦索马贵斯(译注:即现在的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国公司工作。在那里他学会了一口纯正的英语。    

电影《拉贝日记》为何票房不高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大家共同探讨:

1,《拉贝日记》宣传不到位,《南京》一片很早以前,差不多刚拍的时候就已经有宣传了,这个很重要,而《拉贝》则要差很多。
2,如果没听说过简介(也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光看《拉贝日记》的电影名字很容易理解成文艺片或者那种小众电影,一般人看了名字就提不起兴趣,而《南京》从名字上就知道内容,如果《拉贝日记》的名字能让人看了就知道反映南京大屠杀的那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3.《南京》的导演是陆川,他的《可可西里》的成功让很多人熟悉了这样一个名字,而《拉贝》的德国导演在国内几乎没有人知道,很多人看电影都会很关注主创阵容的,导演有名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关注,陆川的名气起了很大作用。
4.《南京》的演员阵容也比较强大,刘烨是国内很受喜爱的男演员,再加上高圆圆,秦岚,范伟等,自然比《拉贝》的张静初要影响力大很多,众多的国内明星的加盟也让《南京》更受关注。
5.上映时间较晚也是票房不佳的原因,《南京》4.22日上映,而《拉贝》晚了一周,估计很多朋友在看了《南京》后对类似题材的《拉贝》恐怕就提不起兴趣了,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
6.另外《南京》先上映,口碑不错,这样会引起连锁反映,所以大家都去看《南京》了,而《拉贝》的口碑虽然不错,但毕竟上映时间晚,又是同一题材,大家都先入为主,《南京》自然占了先机。

其实两部电影都是很好的影片,从不同的视角反映的是同一段历史,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