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辅行诀 百度网盘,辅行诀讲除烦,除痞,除滞,除燥,除逆,是啥意思?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百度网盘。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春暖花開」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辅行诀|肝胆病篇-大泻肝汤

支满 :血瘀导致气郁。火热蔓延而趋外,胁下之痛见支䐜满闷。

恚怒 :有恨意,恨出于心而怒发于肝,病已经由肝及心。但未完全形成心火。

无奈 :烦而不燥,神情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心火受累。

两目赤痛 :中寒化为火热而炎上散漫,沿肝经上冲而两目赤痛。

泻肝为主,辅以泻心包。

黄芩 :小泻心汤中之监臣-水中木药

善清肝胆之热,为援军之主,辅助小泻肝汤中佐臣枳实泻火,属水,可涵木制火。

大黄: 小泻心汤中之监臣-火中土药

性急而善攻,可折火热之势,并可监甘草国老之缓,可治胃热上逆,食入即吐。

说 甘草之前插播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

甘味为肝之化味,土之用味,水之体味。

甘草味甘,助脾用,即防病传肝,益肾体则防火燥。

生甘草-偏泻而降火,气通于秋金之清肃

炙甘草-偏温而补中,气通于夏火。

因此 ,大泻肝汤方中,当用生者为宜。

同时,生甘草监制芍药酸收太过,共同完成除挛之功。

嗯,学习使我快乐。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传承集的目录

前言
《辅行诀》抄本说明
《辅行诀》抄本访求记
上篇 传承诸本
《辅行诀》抄录时间明确者14品
一、《辅行诀》范志良抄本(1965年)
二、《辅行诀》张大昌抄本(1974年)
三、《辅行诀》刘德兴抄本(1975年)
四、《辅行诀》中国中医研究院打印本(1975年)
五、《辅行诀》衣之镖抄本(1976年)
六、《辅行诀》孙伯果抄本(1976年)
七、《辅行诀》丁勤喜抄本(1979年)
八、《张大昌注辅行诀》衣之镖抄本(1979年)
九、《辅行诀》刘世忠抄本(1979年)
十、《辅行诀》张?南别集本(1980年)
十一、《张大昌注辅行诀》刘德兴所藏抄本(1983年)
十二、《辅行诀》赵俊欣抄本(1985年)
十三、《辅行诀》周连淼抄本(1966年内容,1989年过录)
十四、《辅行诀》刘祥之抄本(1998年)
《辅行诀》抄录时间不确定者7品
十五、《辅行诀》王子旭抄本(1964年内容,过录时间不详)
十六、《辅行诀》范志良第二次抄本(1972年前)
十七、《辅行诀》张大昌抄本残卷(1977年前)
十八、《辅行诀》王云亭抄本(1979年后)
十九、《张大昌注辅行诀》周连淼抄本(1981年后)
二十、《辅行诀》张义霄抄本(1988年前)
二十一、《辅行诀》周连淼第二次抄本(1988年后)
下篇 相关论文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之药

https://www.jianshu.com/p/98bd54878873

“山中宰相”陶弘景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二十五药精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8bd54878873

辅行诀哪个版本最靠谱

《考释》本。是最早正式公开出版的《辅行诀》版本。其特点是:资料来源较为可靠,版本校注出自专家之笔。

辅行诀讲除烦,除痞,除滞,除燥,除逆,是啥意思

烦者,心中懊恼烦闷,为有郁火在中也。予竹叶,豆豉之属;
痞者,痛满而按之软,气痞结不通也。予恬楼,半夏之属;
燥者,津液干枯,爪肤不荣也。予花粉,麦冬之属;
逆者,气反逆行,上攻冲也。予代赭石,丁香之属。
凡上四者,余皆就医理而论之,至于临症治法,需遵医师之指导,切勿妄投诸药,以使自误误人。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和〈伤寒论〉中的计量单位

一两约15克
一升是200毫升
中医药大学《伤寒杂病论》教学录像有专门这方面的介绍,你可以看看,此教程对学习中医有很大帮助,不妨看看,大要有8G大小,bt上有,自己下载下来看看

倪海厦看过辅行诀吗

看过的,辅行诀和伤寒论有一定的联系,学伤寒的名家,辅行诀是一定要参考的,倪海厦老师师从台湾伤寒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