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一纸乱言」消息,近日,江蕙为啥不唱国语歌,江蕙为什么在大陆不红?引发热议,江蕙唱功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江蕙为什么不到大陆开演唱会

因为台湾那边的限制和一些自身原因。

江蕙本名江淑惠,在家行二,人称“二姐”。她妹妹江淑娜也是歌手,只是名气没她大。江蕙被誉为“台语天后”,有人甚至把她跟邓丽君相提并论。

伤心酒店》、《酒后的心声》、《感情放一边》、《惜别的海岸》、《落雨声》、《梦中的情话》和《红线》都是江蕙的歌。

江蕙家境贫寒,10岁她就开始唱歌赚钱,唱了十年才出了第一张专辑。早年,她跟妹妹江淑娜在饭店、酒家走唱,后来在西餐厅、夜总会驻唱,结识了同样也是驻唱歌手的洪荣宏。

扩展资料:

江蕙,本名江淑惠,1964年9月1日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中国台湾女歌手。 1981年,以本名“江淑惠”发行日文专辑《东京假期》正式出道 ;1984年,发行闽南语专辑《惜别的海岸》开始走红;1990年,获得第一届台湾金曲奖女演唱人奖 ;1992年,发行以国语唱片规格制作的闽南语专辑《酒后的心声》。

风格由悲情转为温暖明亮,专辑销量达到300万张,获得第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奖、台湾乐坛十年(1975~1993)台湾百佳专辑整体排行第28位,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凭借作品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方言女演唱人奖,宣布不再报名台湾金曲奖演唱人奖,改报“最佳台语专辑奖”。

连续两年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台语流行演唱专辑”奖  ;凭借《家后》一曲获得第20届台湾金曲奖第十届至第十九届最爱歌曲  。2010年,发行专辑《当时欲嫁》获得第22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台语流行演唱专辑奖”和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年度十大专辑  。

台语天后江蕙 谢金燕为什么不来大陆发展

台语音乐来中国难发展,而且谢金燕也因车祸影响,身体的部分关节一直无法自如活动。

江蕙少年出名,但是成名后也一直保持温柔、体谅、善良的形象,向社会传递正面的价值。

她在艺术上一直进取,没有停步,早期的作品呼应台湾当时苦情的社会气氛,多以伤心情歌为主,后来一路拓展题材,亲情、社会都入歌,牢牢抓住几代人的心弦,音乐风格也从早期的闽南语歌谣到加入R&B、探戈等元素,并且能做到每次尝试都恰到好处(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就算听不懂歌词,也能听出是在唱人们受伤的感情,唱出了“人生最浓缩的苦、最纯洁的爱”(纽西兰雕刻家费尔评) 。

江蕙在歌坛了不起的地方是能与不同的人合作,把本土歌曲带往新方向(吴念真评);最大的贡献是跟着时代走,为“台语”歌注入新元素,让“台语”歌听起来时尚清新,再难的歌都能诠释好,用很淡的语气唱“台语”歌,没有一丝江湖味,这很难得(陈子鸿评);

帮“台语”流行音乐创造了新局面,让“台语”歌曲从夜市走到国际级殿堂(陈镇川评) ;不仅是近代闽南语流行音乐的进化史,也成功塑造了台湾女性典范。


扩展资料:

台湾闽南语歌曲源在西岸,流在东岸。当然,厦台闽南语歌曲的交流是双向的。 

当厦门的歌仔册流传到台湾时,台北的光明社、周协隆书店、黄涂活版所、礼乐印刷所,新竹的竹林书局、兴新出版社,台中的文林出版社、瑞成书局、秀明堂,嘉义的捷发汉书部、玉珍书局、林子活版所,台南的云龙堂,高雄的三成堂等,均主动与厦门承接,翻印歌仔册,有的还供不应求。

1933年到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

1933年发行的《望春风》算是最早流行的闽南歌,那个时期是闽南语歌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出现了很多创作闽南歌的音乐人,多半抒发的是一种孤寂的情绪。

《望春风》灵感来自于《西厢记》,词作者李临秋勾勒了一幅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画卷,描绘的是闺中待嫁少女的复杂心情,加上采用中国传统五阶音调的作曲,一时风靡两岸。数十年来,这首歌也被很多人翻唱过,其中以邓丽君和陶喆的版本最知名。

江蕙为什么在大陆不红

江蕙在大陆不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江蕙在台湾有一些限制,这可能会影响她在大陆的人气。其次,台语音乐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可能相对困难,可能不易被广大听众接受。此外,江蕙在2015年举行了25场祝福巡回演唱会后封麦隐退,告别歌坛,这也可能影响了她在大陆的知名度。

江蕙不来大陆的原因

第一,台语歌曲没人听的懂。第二,二姐在大陆知名度基本为零。除了福建。

台语八九十年代的八大天后,邓丽君,孟庭苇,蔡琴,苏芮,高胜美,江蕙,黄莺莺,韩宝仪,请给排名……

1 邓丽君 (华语歌坛最成功的女歌手,歌坛地位和影响力无人能及,毋庸置疑)
2 苏芮(东洋音乐的开创者之一,对华语乐坛的发展就有跨时代意义)
3 黄莺莺(台湾著名歌手,拥有很高知名度)
4 蔡琴 (中低音的代表着之一)
5 江蕙 (最著名的闽南语歌手,但成就仅限于台语区,因此排名降位)
6 孟庭苇(90年代在台湾,大陆拥有一定歌迷数量的高销量歌手)
7 韩宝仪(曾经很受大陆追捧的台湾歌手,翻唱作品过多)
8 高胜美(在大陆拥有一定人气的歌手)
补充分析很透彻……

江蕙在大陆开过几次演唱会

一次。闽南语天后江蕙在2011年演唱会将首登大陆,在上海大舞台连唱2场,截止到2023年3月6日,没再有第二次在大陆开演唱会,江蕙,本名江淑惠,女,1964年9月1日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中国台湾女歌手。

江蕙2011有演唱会吗?具体详情谁能介绍一下啊?

  江蕙上海演唱会将于2011年4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大舞台举行。江蕙华语女歌手。出道20多年的台语歌后江蕙,堪称当今台湾乐坛身价最高的女歌手,从以前唱到现在,张张专辑都大卖。

  江蕙,台湾闽南语歌坛天后级歌手,拥有三张台湾本土销售超过100万的唱片,历年专辑销售总和光台湾本土就超过1000万,在国语歌手中都罕见,独霸闽南语歌坛20年,多次获得台湾金曲奖,其中在1990年首届金曲奖的最佳女演唱人,以唯一一名闽南语歌手的身份入围并击败数位国语歌手而获奖,此外1993年以同样的身份击败数张国语专辑获得第四届金曲奖最佳专辑奖(得奖作品:《酒后的心声》台湾二百万销量金碟),并在第十一届-第十四届(2000-2003)创下连续四届获得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的辉煌记录,以致于宣布不再报名此奖,在第十二届还开创了两张专辑入围同一届,1人占据2个名额的前所未有之记录。其后三届获得最佳闽南语专辑奖(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二十届),并在第二十届金曲奖获得第十届到第十九届全民票选最爱金曲(家后)第一名。在2008年宣布在台北小巨蛋举办个人首次售票演唱会,四场门票半日售完。数十首名曲被其他歌手广为翻唱。

  从1981年出版第一张专辑迄今,已录制四十多张专辑,唱红的歌曲无数,连续四届金曲奖得主,在闽南语歌坛的的地位及成就无人能及。江蕙乐善好施,向家扶中心所属的儿童福利基金会认养了二十位孩童,还默默资助一间疗养院,是台湾闽南语歌曲天后。敬请期待江蕙上海演唱会!

  因所唱歌曲大部分都是悲伤情歌,与妹妹江淑娜合称“苦情姊妹花”,近年来苦情不再,应称“幸福姊妹花”。 江蕙幼时穷苦,年仅八岁与妹妹江淑娜在北投的饭店及台北的酒家走唱,磨练出深厚的表演功力及精湛的歌唱技巧。江蕙在家里排老二,刚开始因敬重江蕙在演艺圈的地位,有些艺人跟著淑娜叫二姐,叫久了到现在几乎台湾演艺圈的人都叫江蕙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