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开普勒452,开普勒452b介绍,开普勒452b真的适合人类居住吗??和还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歌特式转身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开普勒452b介绍,开普勒452b真的适合人类居住吗?

美国宇航员(NASA)在2015年7月24日凌晨发现开普勒452B星球,该星球被称为“最像地球的星球”。人类可以去到开普勒452B星球生活吗?跟着我一起来解密吧!

  开普勒-452b(Kepler 452b)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发现的外行星,该行星跟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1]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孪生星球”,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因此被网友称为“新地球”。

  北京时间2015年7月24日凌晨零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举办媒体电话会议宣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开普勒-452b。开普勒-452b属于天鹅座。

  开普勒-452b可居住区是指位于恒星附近的区域,在那里温度非常适合水的存在——这是生命已知的必要元素。科学家们并不知道开普勒-452b是否支持生命的存在。有关这颗行星已知的信息是它大约比地球大60%,属于名为“超级地球”的行星。虽然它的质量和组成部分尚未确定,之前的研究表明开普勒-452b更可能是岩石表面。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为385天。这颗行星的恒星位于1400光年远的天鹅座。它是类似太阳的G2类型恒星,几乎有着相同的温度和质量。这颗恒星60亿年老,比太阳还要老15亿年。随着恒星逐渐衰老,它们体积会增大,释放出更多能量,温暖它们的行星。

  人类想要宜居首先就要满足人类的生存基本条件。

  一:处于星系宜居带。

  二:一颗寿命足够且稳定的恒星。

  三:自身具备能抵御“太阳风”和宇宙辐射的磁场。

  四:有合适的大气层保护。

  五:液态水。

  六:氧气。

  七:类似木星一样可以为地球挡住外来陨石袭击的大型行星。

  科学家们目前推测,开普勒452b却是处于宜居带内,但以上其他条件尚未得出结论。只是假设如果满足以上的条件,那么这颗行星就能满足人类宜居的要求。

  可是一切的推测和猜想都只是通过“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而来的。距离我们1400光年的距离,即使满足了以上所有的条件,我们现在的 科技 水平也去不了。

  当我们有能力去的那一天,也不能排除上面是否已经有智慧生命的存在了。

开普勒452是如何发现的?为何科学家说它适合人类居住?

名称后面加上一个小写字母,代表该恒星是这颗行星的母星。

这些小写字母不用“a”,“a”是恒星专用字母,因此母恒星发现的第一颗行星一般以“b”命名。以后还发现的会以“c、d、e、f、g……”命名。

开普勒452b是母恒星开普勒452的第一颗被发现的行星,因此以“b”命名。

现在人类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4000多颗行星,每年还以20几颗的速度在增加。

以开普勒命名的行星都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美国NASA于2009-3-6发射升空的,是世界上首个专用于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器,其扫描搜寻的主要方位在天鹅座和天琴座数十万颗恒星。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上天运行近9y半,发现了太阳系外行星2700多颗。2018-10-30,NASA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耗尽燃料正式退役。

开普勒452b(Kepler 452b)是于2015-7-24发现的,这颗行星位于天鹅座,距离我们约1400光,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

NASA宣称,这颗行星围绕的轨道和地球与太阳的位置上差不多,质量约地球的1.6倍,可能处于宜居带,与地球相似指数为0.83。

仅此而已。但社会上一些好事者就开始编排起来,把这颗行星说成与地球相似度达到0.98,是“地球2.0”,地球的“大表哥”,上面有液态水,甚至可能有生命,适宜人类居住等等。

NASA为此专门做了辟谣声明,宣称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不能认为开普勒452b是“另一个地球”或者“地球2.0”,更不是地球“大表哥”,只能说是迄今为止可能比较接近地球环境的一颗类地行星。

所以,所谓开普勒452b适宜人类居住完全是子虚乌有,没有哪个科学家“判定”这个事情。

其实,已找到的几千颗太阳系外行星,基本上都是“猜”的。

当然这种“猜”,是根据科学理论观测计算出来的,并非随意猜测。

凭着人类现在的观测能力,看恒星都只能看到一个亮点,看不到圆面,更看不到细节。

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都有4.22光,行星比恒星要小数万到数十万倍,本身又不发光,且被恒星之光笼罩,因此太阳系外的行星基本都是看不到的。

现在发现的几千颗行星主要是依靠重力微透镜法、径向速度法、凌日法找到的。

所谓重力微透镜法和径向速度法,就是通过观测恒星运动变化进行计算得出的。因为恒星如果有行星相伴,相互引力影响会引起运动轨迹发生微小变化,这样就能够通过引力理论计算出这颗行星的大小和距离,以及运动状态。

凌日法又叫掩映法,是当行星运行到我们视线与恒星的中间时,遮挡了恒星部分光芒,这样恒星就会出现一个光变曲线,通过这个变化,就能够确定这颗恒星有行星相伴,并且大致测量出这颗行星的大小。

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有开普勒452B的星球。
这颗星球位于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的地方,它在一个G型恒星的宜居带上,都说它和地球有相似之处,是至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像地球的星球。
首当其冲的是两者的构造相似,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岩石行星,开普勒452B居然也是一颗岩石行星,这意味着这里拥有和地球同样丰富的地形,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以及峡谷等,构成了高高低低、绵延不绝的风景。
除此之外,开普勒452B表面的平均温度为-8℃,但它并不是一颗冰冻星球,这表明这里很有可能存在液态水。

开普勒452b真的适合人类居住吗?

NASA曾通过媒体宣布,在距离我们1400光年的的地方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非常相似的类地行星: 开普勒452b

通过观察发现这颗类地行星围绕着一颗和太阳质量相差无几的恒星运行,而开普勒452b正好也处于这颗行星的宜居带。

据资料显示这颗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1.6倍,因此被网友们称为地球的“大表哥”。

首先我们要知道开普勒452是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命名恒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根据发现的时间不同和望远镜不同,名称五花八门,但命名行星是有一定规矩的。

太阳系外行星的名字一般就是在恒星的名称后面加上一个小写字母,代表该恒星是这颗行星的母星。

这些小写字母不用“a”,“a”是恒星专用字母,因此母恒星发现的第一颗行星一般以“b”命名。以后还发现的会以“c、d、e、f、g......”命名。

开普勒452b是母恒星开普勒452的第一颗被发现的行星,因此以“b”命名。

有科学家推断该行星上有液态水和大气,水和大气对于人类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这个发现,让所有对“太空移民”保持乐观态度的人看到了希望。

但是,开普勒452B真的和地球一样孕育生命吗?适宜地球人居住吗?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一个宜居带模型,这是科学家在总结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时,对一个天体提出的最低要求。

人类想要宜居首先就要满足人类的生存基本条件。

一:处于星系宜居带。

二:一颗寿命足够且稳定的恒星。

三:自身具备能抵御“太阳风”和宇宙辐射的磁场。

四:有合适的大气层保护。

五:液态水。

六:氧气。

七:类似木星一样可以为地球挡住外来陨石袭击的大型行星。

科学家们目前推测,开普勒452b却是处于宜居带内,但以上其他条件尚未得出结论。只是假设如果满足以上的条件,那么这颗行星就能满足人类宜居的要求。

可是一切的推测和猜想都只是通过“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而来的。距离我们1400光年的距离,即使满足了以上所有的条件,我们现在的 科技 水平也去不了。

当我们有能力去的那一天,也不能排除上面是否已经有智慧生命的存在了。

所以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它。

科学家是如何判定开普勒452就适合人类移居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颗行星确实存在,而且它的诸多指标很接近地球。(欢欣鼓舞)这一切归功于开普勒天太空望远镜的功劳。

科学家把这颗行星的恒星系统叫做开普勒452系统。而且开普勒452b是该行星系统中唯一可以观测到的行星。它的体积比较大,大概是地球的4~5倍。上面的重力大概是地球的两倍。

初步断定它和地球的构造类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岩石体。而它所围绕的恒星,总体来说体量和太阳差不多,也许会比太阳大一些。亮度也会更亮一些。(大概15%~20%的样子。)看到这里我们似乎欢欣鼓舞,也许直接坐着飞船就“嗖”的飞过去了。不好意思,我要提醒一下大家的是,我们的太阳距与开普勒452系统恒星间的距离大概有1400光年。也就是说坐光速飞船也要1400年。这些时间足以让人类文明再持续进化1/3了。(所以我们看看,过过眼瘾就好了。)

像类似于开普勒452b的行星,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记得很早以前是通过哈勃望远镜,其后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迄今为止我们认为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宜居行星,筛选下来大概有不到300颗。

迄今为止我们所寻找的宜居星球的标准,几乎就是在寻找地球的孪生兄弟。首先是要有空气,大量的水和适宜的压力和引力。这样我们寻找下了一大圈筛选出来的,可能完全都是作为地球的替代品!换句话说,我们都是按照碳基生命的生存条件,在找所谓的“宜居星球”。但这也难怪,我们从来都没有踏出过太阳系,甚至在太阳系内部也没有进行彻底的勘察。

(太阳系内我们完全没有发现其他任何形式的生命)其他形式的生命体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一个未知数。我们既无法证明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体,也不能证明,碳基生命形式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生命形式。

所以现在所有的宇宙探索活动,我们都可以将其看作是拓展人类的眼界和补足知识所进行的学习……

被称为地球的兄弟,开普勒452B真的存在生命适合人类居住吗?

开普勒-452b位于距地球1400光年的天鹅座上。这是什么概念,最快的人类飞机飞到那里需要数千万年。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6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5倍。开普勒452b围绕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轨道半径为1.046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385天,这意味着这颗行星上可能有大气和液态水,温度应该与地球上的温度相似。然而,即使有这些数据,也不能证明开普勒-452b绝对适合人类居住。

要知道开普勒-452b是否适合人类居住,我们仍然需要大量数据。例如,科学家无法获得开普勒-452b的密度数据,因此他们无法推断其物质组成。他们只能粗略地推断这是一颗多岩石的行星。

事实上,适宜居住并不一定适合人类居住。太阳系中的金星和火星就是例子。金星上的大气压力是地球的98倍。由于温室效应的平均温度超过400摄氏度,这个温度在哪里适合人类居住?在火星上,虽然有大气层,但大气层的密度只有地球大气层的1%,95%是二氧化碳。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只有-55摄氏度,不适合人类居住。

然而,由于距离的限制,拉普勒452B离地球有1400光年,它的表面不能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到,也不能知道它的实际情况。科学家推测,这颗行星的大气应该比地球更稠密、更厚,但气体成分令人困惑。如果拉普勒452B充满二氧化碳,由于温室效应,它是一个巨大的炉子。如果它充满硫或硫化氢,它就是一个气室。即使它的表面温度是265度,大多数地区的温度都低于冰点。因此,拉普勒452B不是地球的兄弟,最多只能被视为地球的表亲。人们很难住在拉普勒452B。至少在获得更准确的信息之前,拉普勒452b不适合人们居住。

开普勒452适合人类居住吗?有什么科学依据?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是通过对其恒星的数据的测量大小,温度,光度还有类型与年龄,再就是对这颗行星的测量了,对他进行重量和体积的推测就可以知道它的基本成分和引力了。关于他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知道他的温度是多少。通过光普仪器可以知道他的大气的成分和厚度了。现代科技很厉害吧!

其实判断是否是宜居星球我们目前的科技是很权威的,截止到目前我们不单单发现了开普勒452适合人类移居,整个宇宙中存在大量的人类宜居天体。

第一,科学家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这颗恒星系统的行星跟地球非常相似,仅相似也不行,还要观察它的恒星系统距离,大小,是否合适,并判断它的紫外线辐射距离,过大的恒星并不适宜人类居住。

第二,行星围绕恒星的运动轨迹不能太小,这样会直接影响行星表面的温度。

第三,行星运动的轨迹要非常稳定。

第四,我们选择宜居行星一定要找单恒星系统,或者伴星的距离一定要足够远,如果没有合适的距离会干扰行星的轨道。

第五,行星的轨道上最好有几个比较大的行星给我们当保镖,就像我们太阳系的木星那样,木星强大的引力会让小行星和彗星撞向自己,让地球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第六,行星的重力要和地球相近,否则人类无法使用新行星的环境。

第七,要有足够厚的大气层,大气层说明行星有一个合适的磁场,如果没有磁场就守不住大气,守不住大气一个太阳风就会毁灭人类,当然还有很多必要的条件,所以科学家只要公开声称宜居星球就说明该星球就是宇宙中的另一个地球,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科学家是怎么判定开普勒452就适合人类移居的?

科学家发现了开普勒452b并觉得塔适合人类居住是因为它里边具有丰富的资源,也是具备水源以及围绕着开普勒452公转,而开普勒452像和太阳一样,可以提供光源,这些都是让生命生存所需要的。

人类这几千年来对地球资源不断的索取已经让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枯竭,科学家为了能够找到代替这些资源或者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一直在努力着。在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探索中,终于发现了一颗星球就像是地球的同胞兄弟一样,都是属于众多星球当中的壮年时期,而且他比地球的体积要大,年龄也要大,这可星球就是开普勒452b。

开普勒452b是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发现的,这颗星球的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而且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6倍。目前开普勒452b也是围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一样会发光发亮的开普勒452公转,它的公转周期是385天,这个工作时间跟地球的工作时间仅仅相差了20天。

而开普勒452是一个恒星,已经在外太空有了60亿年的历史,他的年长比太阳还要多15亿年,而且开普勒452b也是围绕开普勒452公转了60亿年。而且在光源方面更提供给开普勒452b比太阳提供给地球的光源还要多还要亮。目前开普勒452距离开普勒452b的长度仅仅是和太阳距离地球的长度远5%。

此外在开普勒452b上的资源跟地球一样特别的多,这些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特别是在开普勒452b水源的发现更是让科学家们兴奋。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能够提供生命生存,在开普勒452b上或许已经有了生命生存。

所以科学家们认为能够替代地球的,适合人类宜居食物不是开普勒452,而是开普勒452b,在它上面有着适合人类居住的资源,以及星球外的情况和地球外所处的条件特别的相似。

开普勒452是怎么被科学家判定适合宜居的?

人类探索宇宙的时间可以从伽利略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四五百年的时间。很多人可能说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星象师,为什么不从古代开始算起呢?那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类主要是通过肉眼来观察天体,而到了伽利略的时候,他是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天体,并且发现他们运行的规律。所以双方在本质上其实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在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时候,也被称为近代科学的开端。

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人类往往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探索宇宙,也是到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慢慢的研究宇宙飞船进行载人飞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边,人类一直没有发现生命星球。但实际上并不是一无所获,因为开普勒就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恒星系统,并且认为这里可能存在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他把他命名为开普勒452系统。

开普勒452b是系统当中唯一可以观测到的一个行星,虽然说科学家判定开普勒存在着生命迹象,但实际上开普勒跟地球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它的体积是地球的4~5倍,重力是我们的两倍。之所以判断它符合我们生命星球的标准,主要是通过望远镜对它的光谱分析之后,确定了它可能存在大气以及地表已经形成了岩石体。

所以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并没有断定开普勒上面存在的生命迹象,因为如果想要适宜人类居住,那么就必须具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液态水,但是开普勒所在恒星系统的恒星其光亮度是我们太阳的1.2倍。所以开普特如果靠近它的恒星的话,很可能早已经被高温,把它星球上的水分给蒸发。这一点就好像我们发现的金星和火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