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巴尔扎克一生经历,巴尔扎克的生平有哪些介绍??和巴尔扎克一生创作总集名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致命诱惑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巴尔扎克的一生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于图尔市。他的父亲老巴克扎克原姓巴尔沙,祖上都是农民,到了老巴尔沙这一代恰逢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也就是在巴尔扎克出生的前十年,1789年7月的革命结束了君主制政权,也让从事律师职业的老巴尔沙平步青云,从此改名为巴尔扎克。

老巴尔扎克找了个女继承人结了婚,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奥诺雷·巴尔扎克,便是日后享誉世界的小说家。与其他文豪成长经历不同的是,小巴尔扎克并没有展露出任何天赋,他在学校里的表现都称不上优秀,用毛姆的话来说:“巴尔扎克在学校调皮捣蛋了几年”。

17岁左右,巴尔扎克被送到律师学校学习,就当巴尔扎克要毕业时,他突然对家人说不想做律师,而想当个作家,这番言论让家里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的想法嗤之以鼻,特别是他的母亲,好在老巴尔扎克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独自生活并尝试创作,没想到创作之路一开始便充满了阻力和打击。

20岁时他兴冲冲的写了部悲剧《克伦威尔》,随后把剧本念给全家人听,得到的结果是家人们一致认为这个剧本一钱不值。巴尔扎克认为是自己的家人没有文学鉴赏的能力,于是就把剧本寄给某位教授。谁知教授回复的评语竟然是:“写这个剧本的人可以做其他任何事情,就是不要去搞创作”。看到这样反馈的巴尔扎克心里充满了失望和悲愤,不过天性乐观的他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想既然当不成悲剧诗人,还可以试试做小说家,于是开始写小说。现在看来,当时的给巴尔扎克回信的教授恐怕是把话写反了,应该是巴尔扎克可以搞创作,就是不要做其他任何事情。巴尔扎克开办印刷厂、铸字厂,他的投机项目统统以失败,唯独小说创作连绵不断。

从1824年起,25岁的巴尔扎克每年都在不停地写小说,不停的发表小说。直到死去,他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2472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像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伏脱冷这些人物,无一例外的成了永恒的经典。

巴尔扎克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巴尔扎克(1799~1850年)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在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出生于法国图尔市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

在与各种人物接触交往中,巴尔扎克亲身领略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万能和万恶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关系。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70多部作品,描写了封建贵族在资产阶级进攻下必然灭亡的命运、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发迹历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巴尔扎克一生坚持自己的文学选择,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位被无穷无尽的债务逼出来的大作家,在身后树立起一座文学的丰碑。

巴尔扎克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巴尔扎克于1799年5月20日出生在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在缺少家庭温暖的环境中长大。8岁时,他被送进一所教会学校,老师的责骂和鞭打,使他逐渐变得沉默寡言。虽然年纪小,巴尔扎克却兴趣广泛,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也很强,通过自学掌握了许多知识。

巴尔扎克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律学校就读,课余时间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由于巴尔扎克对文学兴趣浓厚,所以他经常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他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虽遭受许多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并且为此毅然摆脱家庭,独立生活。

1825—1828年期间他因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了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他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他阅读了大量书籍。

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农民》、《贝姨》等。

在艺术上,巴尔扎克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提出:“要描写一个时代的主要人物,以绘写出这个时代广阔的面貌,即通过塑造众多的典型反映整个社会。”正因为他对各类生活、各种人都有所了解,再加上他在书中所见的各种人各类事,所以在《人间喜剧》中出现了一系列资产者的吝啬形象,但他们的性格却各不相同。仅此一点,足以说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巴尔扎克特别重视环境的描绘,以此作为塑造人物、再现社会的重要手段。他创造了同一人物在不同小说中反复再现的手法,使《人间喜剧》形成一幅互有联系的社会画卷。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因而在跌宕起伏、长河滔滔的行文中,有时也闪现出绚丽的色彩。

1850年,巴尔扎克在巴黎逝世,成千上万的巴黎市民都赶来向这位伟大的作家致哀。巴尔扎克一生所创作的作品像一座座里程碑,让人们为之感动,为之景仰。

巴尔扎克简介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指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

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扩展资料:

巴尔扎克的作品风格:

从当代风俗史家的角度出发,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

资产阶级以捞钱为生活目标,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诈和暴力进行掠夺。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活动场所,使作品成为一个由两千多个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从中可以看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巴尔扎克是法国作家。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资产者,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寄养到附近的农村。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寄住在学校,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童年生活的这种痛苦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生活和创作。1816年,进入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作品销路不好,为了生活,他开始办实业,做过出版商,经营过印刷厂和铸字厂等,均以失败告终,并使他负债累累,但这大大丰富了他的生活经验。1828年起,他又回到文学创作上来,不久发表的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此后,他把这部作品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多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在创作中他也往往和人物融为一体。1850年,他因劳累过度而去世。

急需对巴尔扎克的人生经历的简单概括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雨果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的事迹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人们不禁要问,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这样短暂的时间来创作这么多的世界名著的呢?巴尔扎克有个创作时间表: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也就是说在椅子上坐十二个小时,专心修改稿件和写作。然后,从中午到下午四点阅读各种报刊杂志,五点用餐,五点半才上床睡觉,到半夜又起床继续工作.法国一位传记作家介绍时说:“每三天巴尔扎克的墨水瓶就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 http://baike.baidu.com/view/2837.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