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四二八席,十二八席都有什么菜?和什么是八八席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莛寒梦阮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8方餐啥子意思

俗称二八席,二八席是由八个碗菜和八个盘菜组成,故称二八席。
二八席,八盘,四凉四热,食素搭配,以劳为主,八碗四肉,分红肉白肉两种,称做红白术梳背和红白剪子,八个碗菜具有固定的菜式,用肉均为猪五花肉,且全部用水煮后再过油炸后制作菜肴,因此肥而不腻,酥烂爽口,八个盘菜包括四盘凉菜和四盘炒菜,用菜多以时令蔬菜为主,菜式没有严格的限制,可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

十二八席都有什么菜

十二八席有这些菜:

八盘为四凉四热,凉菜以抽筋白菜、四喜丸子等为主要,热菜依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多以焖炒熘炸配齐四样。十二碗为八碗蒸肉配四碗干炸,蒸肉主要有蒸肉墩、肉片、肉丝、卤肉等,肉要肥而不腻,鲜嫩爽口。干炸是炸咯吱、拔丝红薯等难得的民俗小吃。

十二八席荤素搭配,蒸炒煎炸,样式俱全。

农村的“八八席”和“十二八席”

“八八席”的食材主要由八个盘和八个碗构成,八个盘包括凉拌绿豆芽、猪头压肉、土豆甜碟、猪肉灌粉肠、水丝肉、煮花生米、凉拌海带丝、白菜凉拌猪肝,八个碗包括两碗回锅肉片(10厘米长、1厘米厚)、一碗肉墩(肉皮为长2厘米的正方形)、三碗炖炸豆腐、一碗土豆丸子汤、一碗炖白菜。

而“十二八席”在“八八席”的基础上增加了四个盘,即土豆拔丝、肉炒蒜苔、肉炒菜花、肉炒柿椒。这八个碗的食材在“八八席”和“十二八席”上是固定不变的。

“八八席”也好、“十二八席”也罢,在以前,用的食材都是家里自己种养的,属绿色生态食品,吃起来口感非常好,特别是席面上的回锅肉百吃不厌。

长治八盘八碗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急用,,谢谢。。。

就是清代晋商自家特色的饭菜。这些饭菜平时自家也不怎么吃,主要是年终招待各地来述职的掌柜吃的,慈禧西逃也曾被招待过。

中国宴席餐桌上的座次是怎么排的?

1、圆桌的排法:一般主人通常坐在面向餐厅主门,能纵观全局的位置.第二主人与主人相对而坐。按照”右为上”的原则,主人的右侧为第一宾客。左侧为第二宾客,第二主人左右两侧亦同,分别安排第三、第四宾客。其他随员或翻译则坐于其他的席位上。

2、条形桌的排法:一般主人的右侧安排第一宾客,左侧安排第三宾客,而第二主人的右侧安排第二宾客,左侧安排第四宾客。如桌子一面是单数时,主人和第二主人可以相对而坐。双数时主人和第二主人交叉斜对而坐谈话更方便,其他则不变。条形桌的桌面比较宽时,为方便交谈,可以采取圆桌的排列形式,主人两侧分别坐第一和第二宾客,第二主人两侧分别坐第三和第四宾客,其他亦同。

位次排列原则:

宴请时,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内,通常应为双数。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区分。

宴请中座位的安排,一般是指安排主要客人的席位,其他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也可以都排座位,但要在桌上事先摆好座位卡,并在现场安排专人引导。主位面门或面南,其余座位安排与桌次安排原则相类似,按我国习惯,左高右低,也可依国际惯例,右高左低。现在国内的各种宴请活动中,更多地采用国际惯例,遵循右高左低的原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座次

一席二席三席四席怎么排

就一张餐台的具体座位来说,目前中餐通行的规范是:主人座于上方的正中,主宾在其右,副主宾居其左,其他与宴者依次按从右至左、从上向下排列,如图一示:
图一 1
2 3 1.第一主人 3.夫人或副主宾
7 8 2.主宾 4.第二主人
9 10 5、6.副主宾 7-10.陪同等
6 5
4

台湾等省区的流行模式则如图二、图三所示:
图二(单一主人
1
2 3 1.主宾
4 5 2-11.宾客依次排列
12.主人
6 7
8 9
10 11
12

图三(男女主人
1
3 2 1.主宾
5 4 2-10.宾客依次排列
7 6 11.男主人
9 8 12.女主人
11 10
12

宴席位次的设定,既属约定俗成,故其时空差异性较大,而依我国时下理念习尚,则首论职务尊卑,次叙年齿,后及性别(先女后男),以示重女观念)。当然,这都是首席座位确定之后始循行的一般模式。

关于北京传统的三八席的问题?

“三八席”——清代祖传而来,由"八凉、八热、八大碗”共二十四件组成,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三八席”有三大特点:一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二是有汤有水,适合大众口味;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三八席”在长子营地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继承人王师傅已是第四代传人,村内红白喜事、宴请宾客等活动,一直由王师傅和他父亲承办。
“三八席”菜单
八凉-----酱制猪头肉、秘制猪耳朵、拌耳丝、熏肠、双耳花生米、凉拌野菜、凉拌藕片、香椿拌豆。
八热-----芝麻丸子、炸“鹅脖”、软炸里脊、炸金果、焦熘肉片、熘咯吱、拔丝山药、滑溜鸡丝。
八大碗-----方子肉、条子肉、虎皮鸡蛋、四喜丸子、菜叶包肉、清蒸山药、金银蛋饺、清蒸豆腐夹。
“三八席”标准
300元/桌 400元/桌500元/桌由“八凉、八热、八大碗”共二十四件组成,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三八席有三大特点:一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二是有汤有水,适合大众口味;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三八席在长子营地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

酒席上座位顺序有什么讲究?

如果是一间房间的雅座,正冲着门口的座位是主陪,就是主家,也就是请客的主人。他面对着门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客人可能并不是同时来到,这样便于看到每一位客人的来临,可以及时站起来迎接客人。如果是多间的雅座,有休息室什么的,一边每间都会有个装饰的门,冲着这个装饰门的就是主陪。

再就是酒桌上的手绢也能看出来,主陪、副陪、主宾、副宾的手绢都有特殊的造型,这个可以留意一下。再就是有时候客人没来全,主要是主宾没来,大家一般都不会落座,都在休息间坐沙发上等,这个时候不要一屁股坐下。



客人全部落座,主陪的右手边是主宾,就是今晚宴请的主角,左手边是副宾。如果主人对宴请的一行人不是很熟悉,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和主陪熟悉的人,他会请这个人安排主宾、副宾的位置。一般主宾落座,会安排其他随他来的客人的位置。



主宾一般很好安排,谁的官大谁就座,倒是不分年纪大小,除非这个该坐主宾位置的人自己让给他曾经的老领导、师傅等等他比较尊敬的人,那另当别论。



副陪坐在主陪的对面,坐在“副陪”右面的叫“三宾”,左面的叫“四宾”。服务员倒酒的时候,是顺时针,从主宾开始、主陪、副宾一次到过来。上菜的时候也是放到托盘上,然后顺时针转到主宾的面前。







关于四席半

传说中的四席半

指屋内铺席,其制编稻草为台,厚可二寸许,蒙草席于上,两侧加麻布黑缘,每席长六尺宽三尺,室之大小以席计数,自两席以至百席,而最普通者则为三席,四席半,六席,八席,学生所居以四席半为多。

关于日本人的生活习性 以及对他们住宅的演变有什么影响?可以参见周作人的散文,其中有许多描写。链接如下: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z/44-zhou_zr/016.htm

平定有那几种三八席

平定“三八席”我只知道一种。
“想吃‘三八席’,就做新女婿。”你听说过只有当了新女婿才能享受到的宴席吗?在平定就有这样一道宴席,它有着“皇家宴席”的美誉。
事事如意四平八稳“三八席”因三八二十四道菜而得名,但最后席面上不仅仅是二十四个盘子。叫“三八席”却又不是二十四道菜,平定“三八席”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红开喜宴带子上朝只见桌上已摆好八碟干鲜果品。服务员介绍说,这并不算在正式的“三八席”菜品之内,是为客人未齐或刚到入座预备的。四干果:糖花生、桂圆、瓜子、葡萄干,取早生贵子、多子多孙之意。四鲜果:苹果、橙子、香蕉、哈密瓜,取平平安安、吉祥如意之意。表示岳父家对女婿的热忱和美好祝福。
第一个“八”是:四荤四素八碟压桌菜。四荤为腱子、肘花、片肉、焖子;四素是瓜干、皮蛋、桃仁、石花菜。压酒凉菜“腱子”打头,寓意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石花菜”收尾,取其长长久久,好事连连不断之意。
接着上八大碗、八小碗,主菜讲究“带”,一大碗“带”两小碗,小碗后跟一道点心,叫“带子上朝”。先上的是前四大碗带八小碗、四道点心,分别是大碗红烧海参,小碗小酥肉、小碗烧山菌,点心烧麦;大碗红烧肘子,小碗过油肉、小碗珍珠丸,点心鸡丝卷;大碗香酥鸡,小碗腰果虾仁、小碗酸辣鱼,点心爆香冰凌;大碗八宝饭,小碗松籽玉米、小碗拔丝苹果,点心雪梅酿。随之再上后四大碗——氽丸子、银耳莲子汤、虾干白菜汤、漂糕汤和两大碗米饭,再每人一小碗漂抿蛐。这两个“八”十六道菜品中,每个菜都含有美好的寓意,如:主菜“红烧海参”打头,叫“红开喜宴,满堂喜气鸿运来”,“拔丝苹果”代表幸福平安的日子长又长,“珍珠丸”寓意荣华富贵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