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足迹追踪,动物会根据雪地上的足迹追踪猎物吗??,以及足迹追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足迹证据调查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1、足迹的特定性。足迹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形象特征还是步法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特定性。所谓形象特征就是单个足迹所反映的赤脚、鞋或袜外表结构特征;所谓足迹的步法特征就是单个或成趟足迹,它能反映人的行走习惯规律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形成并固定下来的,由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步行姿势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每个人所反映出的步伐特征也不一样。

2、足迹的相对稳定性。足、鞋、袜的结构形态以及行走运动形态并非一成不变,他们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在长期的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本身所特有的基本性质。

3、足迹的反映性。足迹不仅仅能反映赤足、鞋袜的结构形态,还能反映他们的运动形态,足迹的反映性为足迹分析和足迹鉴定提供了物质基础。

4、足迹的连续性。足迹的连续性能反映足的运动形态,可以被用于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进行犯罪活动的过程以及足迹追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如何根据犯罪分子的脚印破案

相比于指纹痕迹、枪弹痕迹、工具痕迹或DNA鉴定,足迹检验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

足迹作为现场勘查中一项重要的物证,是案件现场的重要痕迹,它在明确留痕对象时能够刻画留痕人的个人特征,初步反映作案人的人数,年龄,身高,体态,性别等等一系列特征.利用足迹追踪,通常可以掌握留痕人活动情况以及去向.常常为缩小侦查范围,进行案件线索追踪提供不可低估的作用,常常为缩小侦查范围,进行案件线索追踪提供不可低估的作用,对现场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挑战不可能女民警脚印认人真的吗

挑战不可能女民警脚印认人是真的,这是刑事侦查里面的脚印鉴定。根据脚印反映的特征,对现场和案件调査中收取的赤脚印、鞋印、袜印以及鞋、袜本身进行检验、论证,并就有关事实作出结论的活动。

通过鉴定解决的问题有:认定现场赤脚印是否某人所留;认定现场鞋印是否某只鞋所留;认定现场袜印是否某只袜所留;认定现场提取的鞋是否某人所穿用和所有;认定现场所提取的几种鞋是否同一人所穿用和所有;认定不同现场鞋印是否同一只鞋所留。

扩展资料:

通过一个人的足迹判断一个人的高矮胖瘦,对于公安机关长期从事刑事案件侦破的人员来说,并不是件难事。但要通过足迹准确判断一个人年龄,误差不超过2岁,目前在全国来说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能的,要数全国知名刑事技术痕迹检验专家、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吴洪湃。

在吴洪湃的日常工作中,他令人惊异的技艺远不止如此。足迹是在犯罪现场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三年前的7月9日,临沂市兰山区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对父子在家中被杀。警方在外围发现有一人曾进出现场,然而案发现场却有穿拖鞋、旅游鞋两种血足迹。究竟是几人作案?吴洪湃在现场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最后我确认,现场穿拖鞋的血足迹是行走人衬着一个很硬的东西,反过来说就是穿着自己的鞋又套上的拖鞋,因为这个拖鞋是死者家的拖鞋,临走他把死者家拖鞋脱掉的时候,又留下了自己旅游鞋的鞋印,这是一人所为。”根据吴洪湃的分析,警方确定侦查方向很快破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脚印鉴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警察专家凭足迹鉴定年龄 为练绝技跟女生学走路被骂流氓



动物会根据雪地上的足迹追踪猎物吗?

会的,不但可以根据足迹,很多动物还通过嗅觉分辨哪种动物留下的气味来捕猎

痕迹鉴定的足迹鉴定法

足迹是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足迹有两大类特征:一是足迹的形象特征,即单个足迹所反映的赤脚、鞋或袜外表结构特征;一是足迹的步伐特征,即单个或成趟足迹,反映人的行走习惯规律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形成并固定下来的,由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步行姿势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每个人所反映出的步伐特征也不一样。通过对足迹的分析鉴定,可以判断人的身高、年龄、体重、走路姿势等,还可以分析遗留的时间、作案人逃跑的方向等,在条件较好时,通过足迹循迹追踪,或将足迹作为警犬嗅源,直接抓获或认定犯罪嫌疑人。

董艳珍的个人经历

在吉林的长岭县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女子,只要公安机关遇到刑事案件,几乎都要请她到现场协助破案。而只要她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留在现场的脚印(足迹),就能够辨别出这个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体形以及行走时的特征。根据这些特点,警方就能够迅速的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
这名女子叫董艳珍,从小就继承了祖传的“足迹追踪学”。16岁就开始协助警察破案,许多地方的公安局聘请她任刑侦技术员,负责足迹追踪、鉴别,协助警方破案。到目前为止董艳珍依靠着她的足迹追踪术,以协警的身份在内蒙古和吉林两地破获各类大小刑事案件一千余起,被当地人誉为民间“女神探”。[CCTV新闻会客厅2006年12月相关报道] 1972年6月,董艳珍出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山嘴子乡南梁子村,董家有着家传的独门绝技———足迹追踪,爷爷董世玉更是远近闻名的“足迹神探”。按照传统,此门秘技传男不传女,爷爷不教,董艳珍就偷偷揣摩。有一次,她放学后,把毛驴赶到后山吃草。回到家里,小艳珍给爷爷讲起了骑毛驴做实验的发现:毛驴负重时踩下的蹄印左右间隙宽,前后间隔短;不负重时的蹄印左右间隙窄,前后间隔长。爷爷听后,赞许地说:“爷爷本不想让你学这些东西,不过你还真是块好料儿,我收下你这个小徒弟了!”就这样,爷爷再去犯案现场时,多了个小人儿,爷爷悉心地把经验和技术都传授给了孙女。
1988年夏天,内蒙古赤峰市广德公镇王家村发生了一起纵火案,新收的谷子被烧毁2500余公斤。当时,爷爷刚做了手术不能活动,就给来接他的刑侦人员推荐了放假在家的孙女。
16岁的董艳珍第一次单独出现场,因距案发时过去了3天,纵火现场已被破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观察,她在距火场十几米的外围发现了两枚大头鞋的足迹,认定这是犯罪嫌疑人的脚印。一番观察比对后,她推测此人身高为1.82米,男性,身体微驼,年龄在45岁左右,并且足迹是在扭动身体扔东西时留下的。她判断犯罪嫌疑人是站在此处把装有汽油的容器点燃后扔向谷垛的。民警对董艳珍的判断将信将疑,当他们在火场残余的灰烬里找到两个被大火烧焦了的酒瓶子时,对董艳珍钦佩起来。董艳珍在不远处又发现了嫌疑人逃跑时留下的足迹,顺此足迹追踪,在村外绕了四五里地追至嫌疑人李某家中,并在其家搜出一双大头鞋。警方看到李某身高1.80米左右、背微驼,一问年龄正好45岁,和董艳珍现场分析的一点不差。
1990年7月,董艳珍高考失利,报考公安院校的愿望落了空。两年后,她与梧桐花镇铅锌矿青年李金成结了婚。 婚后,丈夫在矿上上班,董艳珍就在矿区开了个小卖部。开业仅一个月,她的百货店失窃了,几百元钱和十几条烟被盗。董艳珍细心察看了现场,根据鞋印特征,追到了平安村一家农户门前,她暗暗记下了方位,就去矿区派出所报了案。“老李家媳妇会看脚印破案”的消息在矿区传开了,这以后,远近乡镇发生了案情,都来请董艳珍出现场。
1998年,董艳珍被梧桐花镇铅锌矿公安处聘为技术员。两年后,中国刑警学院足迹学专家吴旭芒在内蒙古办案期间,听说了董艳珍的事迹。就建议她去中国刑警学院学习痕迹检验,他负责促成此事。能进入刑侦界最高学府深造是董艳珍梦寐以求的机会,可她听说进修需要4000元学费时,又发了愁。一向不愿求人的董艳珍鼓足勇气向矿财务处提出了借钱求学的想法,财务人员请示了矿领导,矿领导对董艳珍的想法很支持。拿到钱的那一刻,董艳珍喜极而泣。
2002年7月,一年的课程结束了。她的功课门门都是优秀,还在《人民公安报》上发表了《步伐特征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运用步伐追踪勘察外围现场》等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论文。随后,董艳珍顺利获得中国刑警学院颁发的大专毕业文凭。 有了理论知识作基础,董艳珍如虎添翼,破起案来更加得心应手。吉林省长岭县公安局被董艳珍的传奇经历所吸引,邀请她担任刑警中队技术员。
2006年3月,长岭警方接到报案,该县网通公司设在流水镇爱莲花村一带价值3万多元的通信缆线被盗。董艳珍到达现场后,很快确定了两名嫌疑人的足迹,并推断两名犯罪嫌疑人为男性:一个32岁左右,身高1.68米,脚穿黄胶鞋,体态中等;另一个身高1.72米,体态稍胖,30岁左右,脚穿旅游鞋。根据这些线索,警方3天后抓获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外形身高与董艳珍的分析相当吻合。董艳珍的名气越来越大,外省警方有疑难案件时,也向她求助。此后,董艳珍先后受邀到陕西、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协助破案,被誉为“脚印女侠”。
由于董艳珍在足迹追踪领域的特殊才能,2009年3月,她被吉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聘为客座教授。从一个农家女子到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董艳珍用她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又一个人生传奇。(摘自《西海都市报》2010-10-1 B18版,《东方青年》杂志同有相关文章)
2003年4月,长岭县公安局聘请董艳珍为刑警中队技术员。2006年初,由于一直没解决工作编制的问题,小董离开了工作三年的长岭县公安局。 2006年12月19日,山东省淄博市村民杨洪亮被杀,经现场勘察,一人作案,现场留有一把匕首,并提取石膏足迹4枚。10天后,淄博市公安局求助吉林省,把董艳珍请到事发地帮助分析破案。
2006年12月30日,董艳珍根据现场提取的石膏足迹分析:嫌疑人身高1.73米左右,年龄28岁上下,体态微胖。此外,此人外八字搭跟直行步,左脚外落脚内起脚,右脚偏外落脚偏内起脚,行走时身体左右晃动。根据董艳珍刻画的人型和年龄范围,当地警方于12月31日将嫌疑人抓住。
2006年12月18日,山东省莱芜市一村民吕连英被杀死在家中,现场除留有3枚完整的足迹和两枚残缺的足迹外,没任何有价值线索。警方把山东省72岁的足迹专家梅老先生请来帮助侦破,但该案一直没有进展。
2006年12月23日,当地警方请求让董艳珍协助破案。董艳珍根据现场所留足迹分析:嫌疑人在25岁左右,行走时身体前探,左肩比右肩高,身体微左右晃动,据此判断嫌疑人很可能是个变态男子。当月26日11时许,嫌犯孙某被抓。根据其交代,当地警方破获杀人及强奸案2起。孙某还交代其却有变态。对董艳珍3天破获两起大案,梅老先生对她称赞不止,还风趣地说:“这回我可要拜你为师了!”
2006年12月23日开始的7天时间内,董艳珍协助山东及河南警方连破4起重大要案,扬名省外。(摘自吉林长春当地媒体《新文化报》2007年1月8日刊)
2007年开始,《中国故事:纪实版》、《妇女生活》、《新天地》和《中国妇女》等杂志分别刊载了《“脚印女侠”董艳珍》、《“脚印女侠”董艳珍:从大草原走出来的“民间神探”》、《民间女神探董艳珍案例传奇》等相关文章并被百度学术收录。 2010年,董艳珍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一起作客参加CCTV10《百科探秘-脚下玄机》节目 ,现场展示了其过人的本领。
2015年8月2日,央视综合频道《挑战不可能》第一季第一期节目中董艳珍现场从30位体貌相当的模特中准确辨认其中一位的足迹,并在舞台上完成原本需要6位专家一星期的工作量。高难度的挑战让华人神探李昌钰当场放话,称“我一生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的挑战,我一辈子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挑战”。
2015年10月25日,获得央视综合频道《挑战不可能》“2015年度挑战王”的称号,也由于董艳珍的精彩表现,美国警局也通过李昌钰向董警官发出邀请,希望她去美国协助判案。在总决赛中,董警官通过观察15个孩子的行走步态,顺利将其中来自同一家庭的四胞胎全部选出,并将四个孩子分别与其脚印一一对应。

找一部国产老电影是说跟踪足迹

电视剧<神眼>
男主角叫俞林(原型是足迹追踪专家马玉林),他有二男一女 三个徒弟,女徒弟很漂亮(扮演者叫张超,长得很象周涛).
马玉林(公元1906~1981年) 男,汉族,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生于赤峰县建昌营长胜沟村,后迁居元茂隆村。幼家贫,12岁给财主家扛小活、放羊。放羊时习练辨踪、码踪本领。他虽未念过书,但很聪明,他以羊的大小、肥瘦、毛色、特性等体征为依据,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比较、琢磨,练出一手看蹄印,就能联想出羊的体态特征的硬功夫。所以他放羊很少查数,只要跟在羊群后面看蹄印,便知是否丢失,或丢了哪只,顺蹄印追踪,不论远近,准能找回。从此,他除常常找回自家的失羊外,也常帮助乡亲们找回丢失的牲畜。
由于他对踪迹有异乎常人的敏感,渐渐地不但能追踪牛、马、羊,对人的脚印也极感兴趣,通过辩认人的足迹,就能判断出人的性别、身高、胖瘦、年龄、体态。
1959年农历腊月廿九日夜里,赤峰市公安局接到水地乡供销社分销店被盗报案,侦察人员在现场发现两种可疑足迹,追踪到门外就杂乱无序了。大家向刑警队长史海滨推荐马玉林,于是把他请到现场,他量量两个足迹,反复端详、琢磨,天刚一亮便开始追踪,一直追到另一村庄的一家门口,结果院内确有两个男人,公安人员经过交代政策,罪犯坦白了作案经过,起出了脏物。因此,50岁出头的马玉林,被吸收到市公安局刑警队当了一名刑侦队员。
长期的码踪实践,他头脑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辨踪经验,从脚印的轻重、步态、步幅、虚边、压力、带土等情况,即可分析出人的性别、职业、身材、习惯、年龄、身体特征等,而且在沙土上、硬地上、草地上、水上、砾石地上、雪地上、河水中、雨天如何辨迹追踪,都摸索出了规律,形成较完整的步法追踪技术。因此,马玉林名噪遐迩,辽宁的朝阳、锦州、内蒙的包头以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青海、广州、南京、上海、武汉都曾请他和他的助手苗春青去协助破案或送来单个足迹要他们推断罪犯特征。
1964年国家公安部把马玉林和苗春青请去北京,研究步法追踪技术教材,组织一次技术表演,受到公安部领导的赞扬。
马玉林曾多次被评为市、局的先进工作者,内蒙公安厅曾授予“追踪能手”称号。1981年1月因病去世,卒年75岁。根据他的事迹,曾有作者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神眼》、《神眼马玉林》。又以他为原型,拍制了6集电视剧《神眼》。

步法追踪的我国足迹检验技术的现状及特点

目前,我国足迹检验既有传统的方法,也有许多新的方法和手段。
所谓传统的方法,即从五十年代沿续并不断完善的形象特征检验。加根据现场遗留鞋印判断鞋子的大小、种类,然后同侦查部门提供的嫌疑鞋印比较,进行鞋子的认定或否定。再有根据现场遗留赤足印与嫌疑人赤足印样本比较,可以直接认定作案人。
足迹检验新方法的研究,主要针对犯罪人在作案后将鞋毁弃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场遗留足迹认定犯罪人。专家们努力从步法和反映用力特征的“鞋底常态磨损”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这是河北省雄县公安局在原步法检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验方法。它主要抓住行走时支撑阶段的七个支撑部位,依先后顺序为:落脚、后跟、脚弓、前掌、趾掌间、趾(主要拇趾)、起脚。先划出七个部位“动力面”(即压力重的部位)的范围。然后以足迹中心线为纵轴(Y),在纵轴前 1/3处作纵轴的垂线为横轴(X);然后按平面坐标方法比较七个区动力面的位置、形状、面积及“ 动力方向”。所谓“动力方向”,是在每个动力面上找出前后两个最凸点,连结此两点为动力方向。最后再将各动力方向依次连结成曲折的“动力轨迹线”,表示在行走阶段,脚掌力的转移特点,仍可同嫌疑人进行比较。
这种检验方法引入了动力方向和轨迹线的概念,把力的三要素做为整体进行综合分析,因此是有突破的。但动力面的精确划定必需依靠成熟的经验,定量区分的界限难以掌握,同时对送检条件要求较苛刻,因此尚待改进和完善。目前适用于立体足迹。
以上介绍的几种检验技术,都是近十几年来根据实践斗争需要摸索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各自都有自已的长处,井对原来的手段有所突破,但也都不是全能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正待进一步提高。

恐龙脚印的追踪

人们希望找到的并不是单个恐龙足迹,而是两个以上一系列的足迹。同一条恐龙留下的两个以上一系列连续的足迹,在足迹学上叫行迹。在观察恐龙足迹时,比较难的是区分这一足迹是恐龙左脚留下的还是右脚留下的。一般从四个方面来区分,即趾间距、趾长、方面和位置。在三趾的足迹中,从趾间距上看,以中间的Ⅲ为准,Ⅱ趾与Ⅲ趾间的距离最近;从趾长看,Ⅱ趾向内弯曲,Ⅳ趾居中;从方向上看,Ⅲ趾向前伸出,Ⅱ趾向内弯曲,Ⅳ趾向外弯;从位置上看,Ⅲ趾靠前,Ⅱ趾次之,Ⅳ趾靠后。要知道,在一趾的足迹中,除中间的Ⅲ趾,左右脚的Ⅱ趾和Ⅳ趾的位置恰好相反。因而,综合分析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便可判断出是左脚或右脚留下的足迹。但有时Ⅱ、Ⅳ趾等长或趾间角差别较小,不易区分Ⅱ、Ⅳ趾,这就要看一下有没有恐龙走路时留下的滑迹。恐龙直立时重心在两条脚之间,走路时间前向外伸脚,所以滑迹向Ⅳ趾。如果足迹中有拇趾的印迹,更容易判断是左脚或右脚留下的。
对于四足动物来说,有一个数据相当重要,那就是从两个相邻的后脚印的连线中点到两个相邻的前脚印连线中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实际上是动物活着对坐骨窝到肩窝的距离,也就是动物躯干的长度。 原蜥脚类恐龙前脚五指,后脚也是五趾,但后脚只有四个功能趾。前脚的足迹不如后脚那么深。就目前所知,全世界只有我国四川彭县发现了两个连续的原蜥脚类脚印,即彭县足迹。
澳大利亚的托尼?苏尔邦在研究几大类型恐龙足迹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事实表明,恐龙足迹研究已成了恐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型鸟脚类的前脚为五指,后脚也是五趾,但在足迹上只表现出四个功能趾。保存好的足迹可见到“L”型或宽阔的“V”型爪迹。这类恐龙一般两足行走,但有时了发现用四足行走的。1983年,笔者与李建军、甄百鸣研究了我国四川省岳池发现的三十八个岳池嘉陵足迹。其中,有一个是前脚的足迹,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四个指。在这批足迹中还有我国第一次发现的恐龙尾迹。禽龙属于大型鸟脚类,这类恐龙前脚为五指,后脚为四趾或三趾,Ⅰ趾变化最大。它们的足迹都较窄,足迹长度稍大于宽度,有时也相等。鸭嘴龙类的前脚为四指,没有Ⅰ指,后脚三趾。它们的足迹形态与禽龙相似。但它们生存的时代比禽龙晚,即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过去有些书中曾提出,鸭嘴龙的指间有蹼,经这些年的仔细研究,才明白实际上这是覆盖在前脚上的皮肤,好像是与指连在一起的,与现生鸭子的蹼不一样。剑龙的前脚四指,后脚三趾,用四足行走。目前尚未真正发现过剑龙的足迹。有的新闻媒体说在澳大利亚曾发现过剑龙足迹,后又被人偷走了,但这未经科学家证实。甲龙类和角龙类的前脚五指,后脚四趾,前足小于后足。目前还未发现过角龙足迹的确切材料。

男子8年拍到2000种罕见植物开花,他是如何追踪“它们”的足迹的?

之所以能够追踪到这些植物的足迹,就是跟着花历走,毕竟这名男子是住在新疆乌鲁木齐的,伴随着积雪的融化就会去北疆寻找独尾草或者野生郁金香这种短命的植物,等到时间过去之后又会转到其他的地方寻找猪牙花或者新疆芍药。可以说和这名男子自身对于植物的喜欢有着一定的关系,毕竟这名男子从小受到周围人士的影响,因此就特别感兴趣,了解到的方面也比较多。

这名男子的名字叫作杨宗宗,爷爷是党校教授,因此从小就在家属大院开辟土地栽种蔬菜水果,而且也经常跟爷爷一起去浇水,自然对这些植物非常感兴趣。另外家里面也是有很多关于之类的书籍,所以经常性的去看文献,也会了解到这些植物花朵的相关知识,自然就知道长在什么地方。按照书里记载的内容前去地方挖掘,甚至也将这些寻找的片段制成视频,供网友观看。

其实这个男子的生活也是非常多舛的,虽然从小对于植物就展开了非常大的好奇,甚至也获得了相应的奖项,但是因为理科成绩不是特别好,所以也是中途辍学,开了一家健身房。生活比较富足稳定,但是内心总处于一个缺失的状态,最终找到了自己以前的植物杂志,将健身房关掉,继续寻找自己的梦想。另外也是自学了很多的技术,自制标本。

其实这个男子的心性是非常好的,就是想要让大家了解到更多的野生植物,也可以说是一个科普吧!另外这个男子的账号也有着很多的粉丝,甚至大家也特别喜欢看杨宗宗拍摄的这些视频。小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中来给大家科普,如果因为无知吃了这些野生植物,是会有很大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