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楚天风云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楚天风云(龚雪的资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楚天风云的主要演员

郑榕.... 董必武
夏汉碧.... 宋庆龄
龚雪.... 唐楚梅
冯奇.... 唐云阶
谢午元.... 郑虎
张雁.... 孔龟年
孙渝烽.... 申主编
富恒智.... 潘培新
柳杰.... 王妈
胡大刚 .... 方雷
张元.... 方大爷
李农.... 冯大律师
茂路.... 更夫
马红鹰.... 汪精卫
赵恒多.... 蒋介石
叶高.... 孔继石
何麟.... 孔少戎
严家祥 .... 胡检察官
张妙珍 .... 四姨太
徐才根 .... 王九癞子
王绍光 .... 胡庸
于明德.... 麻城地主 电影内容介绍1927年初,在欢庆北伐胜利的喜庆日子里,董必武来到汉口,寄居在好友——法院院长唐云阶家中。
面对蒋介石的反共方针,董必武邀请进步人士商讨反击日益嚣张的农村反动势力的对策,共同拟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并组织征粮队下乡,由黄安七紫乡农协主席郑虎担任队长。
唐云阶的女儿楚梅和她的中学同学们也都参加了征粮队。没过几天,郑虎突遭逮捕,报纸指控他杀人放火烧粮,并声称“幕后有人”,矛头直指董必武。
汪精卫与唐云阶的亲家——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常委孔继石狼狈为奸,胁迫唐云阶出任“郑虎案”的审判长。为了营救郑虎,冯正浩大律师受共产党委派决定出庭为郑虎辩护。
某日,已晋升为汪精卫侍卫队长的孔少戎邀未婚妻楚梅出游,以虚情假意骗得楚梅的信任。楚梅竟将她目睹孔少戎的祖父孔龟年放火烧粮仓,并杀死老更夫而嫁祸于郑虎的真情和盘托出。次日,冯大律师死于侍卫队的汽车轮下,血的事实和董必武的开导教育了楚梅。
“四一二”后,蒋介石亲自指使孔继石拿郑虎开刀。
孔继石领命后加紧活动,收买检察官,让儿子孔少戎诱使楚梅离开,命特务盯住董必武,然后逼唐云阶提前开庭,企图在被告无律师和证人的情况下,判处郑虎死刑。
经过一番复杂的斗争,董必武带着楚梅突然出现在法庭上,他们有力地辩护和作证,终使冤案真相大白。
郑虎获救了,孔龟年却罪责难逃。气急败坏的孔继石连忙授意儿子暗杀董必武。
当孔少戎将罪恶的子弹射向董必武时,楚梅用自己年轻的身体卫护了敬爱的董伯伯。
迎着楚天风云,董必武告别老友,投入了“宁汉合流”后的武装斗争。 1927年,蒋介石派遣心腹孔继石由南昌来到武汉,对付正在武汉领导革命运动的董必武。面对蒋介石反共、分共的方针,董必武邀请了汉口《国民日报》申主编、记者潘培新和黄安七紫乡农协主席郑虎,商讨对付农村反动势力的措施,拟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同时,为支援北伐战争,组织征粮队下乡。
当时董必武寄居好友、省法院院长唐云阶家里。唐的女儿唐楚梅,在董必武革命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主动报名参加了征粮队。几天以后,征粮队长郑虎被绑架。报上刊登了郑虎杀人放火,烧毁粮库的消息。
孔继石和汪精卫密谋,想利用这一案件镇压农民运动,他们要唐云阶当郑虎一案的审判长。唐云阶十分惊惧,犹豫不决,董必武劝他主持主道,伸张正义。党为营救郑虎,一面组织革命报刊进行反击,一面委托冯正浩大律师出庭为郑虎辩护。
一天,汪精卫的侍卫队长孔继石的儿子孔少戎,邀未婚妻楚梅外出划船,他虚情假意佯装要和欺压百姓的家庭决裂,楚梅信以为真,竟将粮库失火真情和盘托出。次日,冯大律师被侍卫队的汽车撞死。董必武用血的事实教育楚梅,使其幡然醒悟。
开庭前夕,董必武与宋庆龄商议斗争策略后,决定亲自出庭为郑虎辩护。孔继石在背后加紧阴谋活动,收买胡检察官,让少戎诱使楚梅离开,命特务盯住董必武,然后逼亲家唐去阶提前开庭,妄图在被告无辩护律师和证人的情况下判郑虎死刑。正当法院开庭之际,董必武和唐楚梅甩掉尾巴及时赶到法庭,经过他们有力的辩护和作证,冤案真相大白。
原来,孔继石的父亲孔龟年,与帝国主义分子签订了以粮食换取军火的合同,后因机密败露,遂杀死更夫,嫁祸陷害郑虎。孔继石的反革命阴谋未能得逞,又授命儿子暗杀董必武。当董必武和唐楚梅等人步出法庭走过一处树丛时,孔少戎在暗处射出了罪恶的子弹,楚梅发现用身体挡住子弹,用她的生命保护了董必武。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撕下伪装,与蒋介石同流合污公开反共,在血雨腥风中,董必武与老友唐去阶告别,投入了武装斗争的洪流。
戏说革命史,电影《楚天风云》明显两大失误
电影《楚天风云》出现的两大失误,流弊至今已31年。 一是对历史的真实做了歪曲的描写,二是有影射革命烈士之嫌。
其一,两条路线的斗争,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内是不存在的,硬要这样写,是对历史的歪曲。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是由董必武、陈潭秋等中共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创建和领导发展壮大的,由董必武领导统筹一切,主要领导人为中共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根本没有孔继石这样的异类,更不要说蒋介石安插的爪牙。
其二,编造的反面人物孔继石,可以按图索骥找到真实人物,伤害了革命烈士。1927年元月,国民党湖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执委会,复由执委会选举产生三名常务委员,他们是:董必武、钱亦石、何翼人。这三人中,除董必武外,何翼人即何羽道烈士。剩下一位钱亦石,他同孔继石有没有关系呢?事情的巧合和偶然性,往往出人意外,叫人目瞪口呆,稍肯动脑筋的人一看,很容易对号入座,将钱亦石和孔继石联系起来。
不直接写出真名,而采取曲折的方法,用隐藏谐音等手法打哑谜,暗含原意于其中,是中国文人常用的文字游戏。如《红楼梦》中的贾政,暗讽其假正经,贾政的清客中有一人叫詹光,是“沾光”的意思;大观园中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名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暗含“原应叹息”的意思。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推敲,中国俗话有“钱为孔方兄”之说,“孔”与“钱”就对上了,“继”“亦”是叠韵字,两人的名字里都有“石”,说孔继石就是钱亦石,应该不是随意猜测吧?如果影片编剧辩解说,这样联系是牵强附会的话,那千不该万不该,影片编剧为什么要玩弄这样的文字游戏呢?电影《楚天风云》的编剧之一署名华中思,考证的结果,“思”和“师”是谐音字,华中思就是华中师,这是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两位教师参与该影片编剧所用的笔名。影片《楚天风云》中有一位《汉口民国日报》的申主编,“申”与“沈”同音不同调,申主编即沈主编,也就是茅盾先生沈雁冰,当时他应董必武的邀请,担任《汉口民国日报》总编辑。正因为受编剧的启示,按照他们的思路去曲径通幽地索隐求证,我们很容易将孔继石和钱亦石联系到了一起。
说孔继石影射钱亦石,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历史上真有钱亦石其人,他又名钱介磐,是早期中共党的理论家,也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岳父。钱亦石因积劳成疾,于1938年病逝于抗战前线,延安举行了公祭,毛泽东和朱德给他送了“哲人其萎”的挽联。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播放“永远的丰碑”,也专门介绍了钱亦石烈士。2009年,他当选为“影响湖北50人”之一。
华中思在该片的创作上虽然跳出了僵化窠臼,却又受限于突出政治论的桎梏,不尊重历史,信马由缰不加考证地联想,硬要将两条路线斗争强加入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硬要生造出一个专门和董必武作对的反面角色孔继石,结果,弄巧成拙,造成了大的失误。其实,华中思这两位作者以后在语言文学的领域里,都是学有所成研有所为的专家学者,当时正当盛年的他们,如果克服稍安勿躁,如果党史专家们能负点责,这两大失误就可以避免了。

龚雪一共拍了那些电影和电视剧

姓名: 龚雪
职业: 演员
籍贯: 上海
代表作:
《祭红》、《好事多磨》、《七月流火》、《楚天风云》、《石榴花》、《快乐的单身汉》、《张衡》、《大桥下面》、《华佗与曹操》、《多彩的晨光》
获奖情况:
因主演《大桥下面》,获第4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7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该片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一等奖。

13. 股市婚恋 (1993)
12. 多彩的晨光 (1984)
11. 张衡 (1983)
10. 浪花细沙 (1983)
9. 快乐的单身汉 (1983)
8. 华陀与曹操 (1983)
7. 大桥下面 (1983)
6. 石榴花 (1982)
5. 子夜 (1981)
4. 七月流火 (1981)
3. 楚天风云 (1981)
2. 好事多磨 (1980)
1. 祭红 (1979)

求好心人分享楚天风云(1981)主演郑榕的免费高清的网盘资源链接地址,谢谢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YoxizllEXCZU3WGQWlg_A

资源名称:楚天风云 (1981).mp4(413.28M)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YoxizllEXCZU3WGQWlg_A
提取码:hn7m

 提取码: hn7m

导演: 吴永刚 / 李长弓

编剧: 陈秉 / 华中思

主演: 郑榕 / 冯奇 / 夏汉碧 / 龚雪 / 谢舞元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1                              

该片讲述了1927年初,在欢庆北伐胜利的喜庆日子里,董必武来到汉口,寄居在好友——法院院长唐云阶家中。面对蒋介石的反共方针,董必武邀请进步人士商讨反击日益嚣张的农村反动势力的对策,共同拟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并组织征粮队下乡,由黄安七紫乡农协主席郑虎担任队长。唐云阶的女儿楚梅和她的中学同学们也都参加了征粮队。没过几天,郑虎突遭逮捕,报纸指控他杀人放火烧粮,并声称“幕后有人”,矛头直指董必武。

《神女》是谁的代表作

是吴永刚的代表作。

吴永刚(1907年11月1日—1982年1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1928年,参演剧情电影《银枪盗》。1934年,自编自导个人首部无声电影《神女》。1936年,自编自导国防电影《壮志凌云》。1941年,执导剧情电影《战地情花》。1946年,执导剧情电影《忠义之家》。

扩展资料

1947年,自建大业电影公司,并执导了剧情电影《迎春曲》 ;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终身大事》上映。1948年,执导由裴冲、沙莉搭档主演的剧情电影《舐犊情深》。

1949年,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同年,执导由关宏达、韩兰根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饿人行》。1950年,执导了解放后第一部描写农村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

1955年,执导由阿部莱、范丽达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哈森与加米拉》 ,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故事片三等奖。1956年,自编自导奇幻电影《秋翁遇仙记》,影片根据《今古奇观》中《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故事改编而成 。

1958年,与舒适联合执导剧情电影《林冲》。1962年,执导戏曲舞台艺术片《碧玉簪》 。1963年,执导 戏曲舞台艺术片《尤三姐》 。1976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电影《让徐州》上映。1978年,执导戏曲艺术片《刘三姐》。1979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电影《茶童戏主》上映。

1980年,与吴贻弓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巴山夜雨》,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他凭借该片入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81年,执导剧情电影《楚天风云》,该片以1927年宁汉分裂到宁汉合流为历史背景。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18日,吴永刚因病逝世,享年75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吴永刚

龚雪的资料

龚雪,1953年出生于上海,著名女演员。

龚雪的家是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美术工作者,母亲是摄影师。她耳濡目染,自小就对艺术产生了兴趣,但她没有走父母的路,而是爱好表演,小学三年级就参加了少年宫的演出。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江西农村插队落户,1973年穿上军装当了一名文艺兵,1974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任演员。1979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是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

龚雪第一次“触”电是在1973年底,随部队参加《车轮滚滚》的协拍演出,当时她只是一个群众演员,三个月的拍摄,她对电影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197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祭红》,龚雪在影片中饰演程莹童母女两个角色,从此,她便开始了银幕生活。龚雪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虽说是第一次担任主角,但她还是较好地完成了表演任务。针对第一部片子存在的问题,龚雪认真总结经验,表演才华不断提高。

在第二部影片《好事多磨》中,她饰演女主角技术员刘芳,为此,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人物关系、人物性格、情绪动作等,并注意对角色内心世界的发掘,正因为有了充分准备,龚雪才能在镜头前坦然自若、表演自然、分寸恰当。

在随后的两年里,龚雪又连续在《楚天风云》、《石榴花》等多部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都获得了成功,龚雪的名字逐渐被广大观众熟悉。

不久,她在影片《快乐的单身汉》、《张衡》、《大桥下面》等中担任主角,这时,她的表演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是在《大桥下面》中的表演,深沉含蓄,显示了她对角色的驾驭能力,龚雪的成功表演,使她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七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1986年,龚雪到美国留学,她想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演技。

1993年回国参加了影片《股市婚恋》的拍摄。

获奖情况及主要作品:

《祭红》(1979) 《好事多磨》(1980)
《七月流火》(1981)《楚天风云》(1981)
《石榴花》(1982) 《子夜》(1982)
《快乐的单身汉》(1983) 《张衡》(1983)
《大桥下面》(1983)《华佗与曹操》(1983)
《多彩的晨光》(1984) 《股市婚恋》(1993)

《大桥下面》:获第4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7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前问带楚字和汉字的有那些成语

馆秦楼、楚天风云、楚楚动人、楚河汉界、楚楚可怜、四面楚歌;

汉人煮箦、汉官威仪、气冲霄汉、绿林好汉、彪形大汉、身在曹营心在汉、饱汉不知饿汉饥、好汉不提当年勇、好汉不吃眼前亏。 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请告诉我比较现实的电影,越多越好,200分!

《辛德勒名单》
《血钻》
《我们俩》
《不见不散》
《甲方乙方》
《肖申克的救赎》
《古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孔雀》
《十七岁的单车》
《活着》
《最后的皇帝》
《燕尾蝶》
《硬糖》
《追击幸福》
《霸王别姬》
《钢琴课》
《男孩不哭》
《天鹅绒金矿》
《天使艾米莉》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钢琴家》
《我自己的爱达荷》
《军官与男孩》
《放牛班的春天》
《玫瑰人生》
《雨人》
《天狗》
《盲山》
《黑皮书》
《冥王星早餐》
《心太狂》
《赛点》
《骆驼祥子》

暂时先这么多,想到了再加
加:
《大红灯笼高高挂》
《我的父亲母亲》
《一个也不能少》
《可可西里》
《茉莉花开》
《向日葵》
《看上去很美》
《红河谷》
《地道战》
《小兵张嘎》
《情不自禁》
《造访者Q》
《发条橙》
《潮涨彼岸》
《风吹麦浪》
《阿甘正传》
《无名的裘德》
《日本昆虫日记》
《玛格尔皇后》
《我这一辈子》
《雁南飞》
《征服者佩尔》
《成名在即》
《深海长眠》
《黑色大丽花》
《夹缝生存》
《西鹤一代女》
《七美人》
《父辈的旗帜》
《硫磺岛的来信》
《浪荡子》
《女王》
《回归》
《父子》
《花样年华》
《2046》
《情人》
《洛丽塔》
《萧伯特》
《莫扎特》
《罗丹的情人》
再加:
《红樱桃》
《上海舞女》

龚雪,一位被流言蜚语逼走的绝代佳人

1935年3月8日,著名女星阮玲玉吞食大量安眠药,自杀离世,年仅25岁,一代佳人香消玉殒,把逼她走入绝路的除了张达民和唐季珊,还有无数媒体群众的议论。这样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上世纪80年代大陆" 第一美人 "龚雪,就因为流言蜚语被迫远走他乡。

龚雪,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对于上一辈人而言,这是无数男人当时的梦中情人。出生在艺术家庭的龚雪,从小在艺术氛围中长大,对表演有着强烈的热爱,容貌出众表演又具有天赋的她,20岁的时候,成为部队文工团的一名文艺兵,正式踏上了艺术道路。

但演艺这条路并不好走,即使龚雪的综合条件优秀出众,也要从" 群众演员 "开始做起,虽然开始只是没有名字的龙套,但龚雪也非常认真对待,默默学习提升自己,1979年,26岁的龚雪终于当上了女主角,在电影《祭红》中一人分饰两角,出演母女二人,这部电影让她大放异彩,温婉高雅的气质,让很多观众印象难忘。

之后拍摄了《楚天风云》、《七月流火》、《石榴花》、《快乐的单身汉》等多部电影,是当时最当红的美女演员,无数男女追捧迷恋模仿的对象。

1984年,龚雪凭着在电影《大桥下面》中精彩的演技,击败了刘晓庆,同时拿下了金鸡奖和百花奖,可谓是实力和人气兼具,也让龚雪在中国影坛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龚雪也被无数媒体称为: "中国的山口百惠"!

然而,在龚雪最当红事业最高峰时,祸从天降,在流言蜚语的迫害下,一代佳人最终远走他乡。

1986年的上海,一件震惊全国的案件,成了人民群众热议的话题,多名高干子弟,借着组织 "贴面舞会" 之名,诱骗年轻漂亮的女孩参加舞会,趁机玷污了这些无辜的女孩,这群高干子弟,用身份恐吓女孩,女孩们在受到伤害后也不敢报警吱声,只能将委屈侮辱埋在心中。其中,一些女性在受到伤害后,不仅没有远离还成了这些高干子弟的帮凶,协助他们诱骗更多女性。

这样的事件自然不可能长久,一封举报信,让这群为非作歹的高干子弟彻底倒台,在警方的大力侦查下,很快掌握了确凿有力的证据,将这群人迅速抓获绳之以法,因为事件情节的恶劣,主要犯罪人被处以死刑。

这起案件原本跟龚雪毫无半点关系,却因为在主犯陈小蒙的证词中,出现了一位龚姓女演员,漂亮,有名气,还是影后。

虽然具体名字没有公布,但很多人已经联想到龚雪,甚至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已经认定了就是龚雪。即使龚雪一再澄清,这起案件与她无关,很多主流媒体也帮她申明,但都无济于事了。

名誉就像干净的白纸,一点流言蜚语就能弄脏纯白。时间不仅没有让谣言停止,反而愈演愈烈,龚雪不仅成为了案件的受害人,还成了罪犯的帮凶,帮助罪犯诱骗无辜女性,从而获取利益,谣言仿佛万箭穿心,让龚雪备受伤害痛苦。

虽然,后来事件调查清楚,确实跟龚雪无关,所谓的证词完全是无稽之谈,可是龚雪的名誉已经被毁,没有人会相信她的清白,曾经万人追捧的当红影后,已经成了群众茶余饭后的笑料,更多荒诞离奇的故事都可以编排到她身上。

龚雪虽然受到谣言的伤害,但没有被彻底打败,不过心灰意冷的她,也无心留念影坛,与丈夫张迅一切移居美国,后生育一女,成了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从此过着相夫教子的平静生活。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恶意》,让我看到了精妙诡计下恶毒的心肠,原来名誉清白跟生命一样宝贵,生命一旦终结就是死亡,名誉一旦受损就是不洁,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言论平等自由的年代,很多人可以通过断章取义或者自己的想法构思,而肆意用文字语言伤害评价他人。

有人说,这个是网络暴力的年代,确实,网络暴力无处不在,但是,不仅仅是这个年代。

当年,刘翔因为腿伤,而退出2008年和2012年的奥运会,而遭受无数人的诋毁谩骂,骂他是个懦夫,浪费了国家培养他的费用,不敢为国家上赛场,如今再看,其实只是一群幼稚无知的人,在随意叫嚣,只因为刘翔拿下过冠军,就被绑架到冠军的奖杯上,容不下他的一点失败,可是他的成功辉煌,有多少人能比肩!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如今已年近90,是很多老人颐养天年的年纪,可他,依然在稻田研究所里忙碌,忍受着夏日酷暑,蚊虫叮咬,他这样辛苦工作,只是为了我们国人都不会在饥饿。

这就是这样一位高尚无私的老人,还被无数躲在角落的人侮辱造谣,2008年的时候,袁隆平先生在车展上摸了一下奔驰车,就被媒体拍到,之后用这张照片断章取义四处造谣,一边吃着他研究出来的大米,一边辱骂攻击这位老人,这是多不要脸的行为啊!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谣言止不住智障,就连刘鑫这样的人,都能成为自媒体大V,收获五万的打赏,让我感到可怕又心寒,也确实证明了恶毒阴暗的人确实存在,他们躲在网络的面具下,肆意攻击伤害无辜的人。

" 人言可畏 "不仅仅是个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言语如利器,可以伤害毁掉一个人。在我们不了解事情经过,具体情况之下,保持中立,才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大家常说的上影厂“三冯”,究竟是哪三位明星?他们是亲兄弟吗?

在昔日上影厂,有三位男演员,因为都姓“冯”,所以一直被很多观众,误以为是三兄弟。

其实他们还真不是。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是观众依然习惯将他仨搁一块儿。无论说到他们当中的谁,都会顺带提到另外两位。

他们就是——冯喆、 冯奇 和冯笑。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影三冯”。

这三个人中,冯喆是“大哥”。也是他们当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只可惜的是,他也是三人之中最早去世的一个。那年,他刚49岁,连50岁都不到。

冯喆出生于1920年。1947年开始演电影。初上银幕,便以俊美的外形、潇洒的气质而受到观众欢迎。

在光影的世界里,相貌英俊的冯喆一直都是美男子的代名词。他无论是扮演怎样的角色,都给人一种玉树临风,而且很儒雅的感觉。

新中国成立之后,冯喆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这其中,像《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淮上人家》中的高黑子、《羊城暗哨》中的王炼、《沙漠追匪记》中的钟永胜、《金沙江畔》中的金明、《桃花扇》中的侯朝宗等,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但冯喆的婚姻生活却并不十分幸福。他的妻子是著名川剧演员张光茹,但婚后因为猜忌而导致夫妻感情变淡。这曾使冯喆非常痛苦。

1969年6月2日,冯喆去世,年仅49岁。

但是他那光彩照人的形象一直都存留在观众的心中。1995年,他被评为“中华影星”,2005年,他又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这所有的荣誉,都是对他演艺生涯的最大肯定。

说到昔日上影厂“三冯”中的小弟冯笑,也长得很清秀,是个标准的小帅哥模样。

不过跟冯喆所不同的是,冯喆在解放前就已经是熠熠闪光的电影明星了。而冯笑则是在部队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演员。

冯笑出生于1933年,很小就参了军。那时他才刚满13岁,所以说是部队锻炼了他,也培养了他。

我想也正因此,冯笑这一生,都保持着在部队养成的良好习惯,那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冯笑性格活泼开朗,从小就爱笑,这一点,从他在电影中所扮演的那些人物,就可见一斑。

他进入上影厂的时候,也很年轻,还不到20岁。而且他又长得眉清目秀,气质清新,所以,在电影中,一直以扮演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为主。

尤其是《铁道游击队》中的小坡,在微山湖边唱起《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首歌时的桥段,更是成为观众难以忘记的经典画面。

冯笑后来成为了一名导演,还执导了电视剧版的《铁道游击队》等作品。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冯笑去世也比较早。

他在晚年的时候患上了癌症,结果1998年,他年仅6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而这“三兄弟”中,二哥冯奇是最高寿的一位。他活到了91岁。

而且这三个人中,我感觉冯奇是戏路最宽的一个。

他在外形上,并不像冯笑那么帅气,气质上,也不像冯喆那么飘洒俊逸,但他却演技超棒,演啥像啥。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他没有特别突出的外形,所以少了诸多羁绊,反而使得自己的艺术创作更加天马行空、收放自如了吧?

我一直以为冯奇是上海人。却没想到他出生在北京,而且从小是听着京戏长大的。这对他日后成为演员,奠定了很深厚的基础。

冯奇比冯喆小4岁,出生于1924年。不过他和冯喆是同一年登上银幕。也是在1947年,年轻的冯奇在电影《古屋魔影》和《一帆风顺》中出演了角色,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

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上影厂演员,参演了众多角色,而且正反两派,各种类型的角色都有尝试,且都塑造的惟妙惟肖。

比如在《南岛风云》中所扮演的云大禄、在《林冲》中所扮演的陆谦、在《红色娘子军》中所扮演的南霸天家丁老四、《阿诗玛》中的海热等,都是那么生动鲜活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

而我对他在《舞台姐妹》中所扮演的邢师傅一角,一直赞叹不已。因为他不仅演出了邢师傅的形,更演出了邢师傅的魂,几乎让自己幻化成了剧中人。这对一名演员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至今都觉得他在影片中的“临终托付”这段戏,才叫真正的“教科书式的表演”。

比起冯喆和冯笑更幸运一些的是,冯奇在银幕上所塑造的角色,比他们两位要多多了。

时间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冯奇又再次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创作高峰期,陆续出演了《一副保险带》、《春苗》、《大刀记》、《李四光》、《蓝色档案》、《楚天风云》、《御马外传》、《七月流火》、《石榴花》、《飞向太平洋》、《这不是误会》、《滴水观音》、《午夜两点》等众多电影。

一直到2001年,他还在《新十字街头》中,扮演了老唐这个人物。

2005年,冯奇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授予特别荣誉奖。

2015年4月13日,冯奇因病去世,享年91岁

冯喆、冯奇、冯笑,昔日上影厂的“三冯”三兄弟,曾经在1956年拍摄完成的《铁道游击队》这部经典电影中银幕同框,冯喆扮演李正、冯奇扮演王强、冯笑扮演小坡。而且每个人的表演,都那么到位。现在回想起来,也真是难得的缘分啊。

这是谁,1984 年因主演《大桥下面》,获第四届中 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龚雪

生日:1953.3.16
上海市人。1970年初中毕业后去江西 农村插队。1974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政治部话剧团任演员。1979年起任 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是中国影协第 五届理事。1980年因在影片《好事多 磨》中饰演女主角而崭露头角。1984 年因主演《大桥下面》,获第四届中 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七届 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的影 片还有《祭红》、《快乐的单身汉》 等。1986年赴美国留学。
作品:1979:祭红 1980:好事多磨 1981:七月流火 楚天风云 1982:石榴花 子夜 1983:张衡 快乐的单身汉 大桥下面 华佗与曹操 1984:多彩的晨光 1993:股市婚恋

龚雪原来定居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丈夫张迅是杭州人,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博士,两人于1988年11月生了个女儿,相夫教女的龚雪已经完全淡出了娱乐圈,最近一次只在CCTV6的流金岁月做《大桥下面》节目中看到了她。如今先生张迅回国,担任长江实业集团和记黄埔医药副总裁,爱女张遐也考上了美国最好的艺术大学———罗德岛艺术大学。龚雪现已回国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