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高个子将军,杨靖宇英雄事迹「知识普及」和姓高的将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陌路荒年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杨靖宇英雄事迹

冯玉祥身高是190还是183?

从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关于冯玉祥跟其他人在一起拍摄的照片,可以推断出他的身高是183cm左右。毕竟冯玉祥是民国时期大军阀,跟不少的达官显贵都有过合影,其中有不少是跟老蒋在一起照的。对于老蒋的身高都有相关的记载,差一点点170厘米。照片中的冯玉祥看起来也只比老蒋高十一二厘米,所以他基本就是183左右,不会是190。更何况当初有美国记者采访他时,说他是六英尺高,也就是183左右。

冯玉祥作为民国时期西北军阀首领,早年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直接参加了滦州起义,很快就脱颖而出。只有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顺利坐上陕西督军的位置。此时的他手中掌握着西北军大权,并为争夺地盘跟其他军阀打过不少的仗。后来觉得时机成熟,直接推翻了直系军阀的统治。

可惜的是,在直奉两系军阀的联合下被打得节节败退,不得不通电辞职,结束了自己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的职务。虽说此时的冯玉祥元气大伤,但是西北军依然还有非常强大的战斗力。他后来率领这些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还跟阎锡山一同组成讨蒋联军,却在中原大战的时候打了不少的败仗,最后只好选择隐居泰山。几年后之后选择去了蒙古的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并担任总司令。后来跟宋庆龄、何香凝等人采用联俄、助农工等政策主张,之后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并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等到七七事变爆发后,冯玉祥担任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之后又改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参加了不少抗日战争,可惜还是不受老将待见,最后因受排挤离职去了美国。之后乘坐“胜利”轮从美国回国途中因船上失火不幸遇难。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一百字(两个)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一)

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二)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扩展资料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靖宇



关羽身高九尺五在三国只能算中等身高,有个人叫兀突骨身高丈二,果真如此吗?

三国时期的一尺差不多就是现在20cm多点,关羽身高大约近2米,吕布一丈身高肯定2米不止了,而兀突骨这个可能是万人中的奇葩,算下来比姚明还要高,不过古代这样高的人也就这么几个,都是当武将的,大多数老百姓和小兵个子也不会太出众

看过《三国演义》这样的古典演义小说,不仅仅故事的内容耐人寻味,如果观察的仔细,会发现书中对重要的人物外貌都是会描写的,并且身高也都列了出来,像关羽身高足足九尺多,而吕布就是身高一丈,很多人觉得他们难不成个个都是巨人,因为在不少人的眼中,古人营养是不如现在好的,那时候应该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高个子。

首先,古代确实平均身高是不如现在的,但为何都描写的这么高大,因为这些武将都是小说里面的重要角色,也代表了力量和武艺的象征,并且在古代时候,一般个子高大的人就会被加强培养成将军,就如同现在培养运动员一样,所以能当上将军的,个子都不会差,当然这些只是极少数人,而绝大多数的人,像老百姓,小兵也就普通的个子。

所以说古代也并不是个个都很高大,只不过有几个高大的将军出了名,被作者写出来了而已,就像现在选拔的篮球队,也是挑那些个子高大的人进行训练,如果要说平民百姓,那时候说不定还没有现在的普通人高。

古代的将军随随便便都有一丈高,难道古代人真的比现代人高吗?

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常常会听说七尺男儿这个词,通常用这个词来形容男子高大威猛,给人一种又高又帅的安全感。可是在古代,七尺相当于现代的一米六,这说明在古代一米六的人就已经能够被称为是帅哥了,再来看现代呢,一米六的人基本上是男生中最矮的吧,现在的女生大部分身高都是一米七了,所以说古代人其实比现代人低很多的。

古代的经济不发达,吃的东西都没有营养,很多人都在吃草皮和树皮,如果一天能吃一个馒头的话,那已经是富裕人家的孩子了。要想个子长高营养是很重要的。我身边有很多人,虽然父母并不高,但是他自己却长的很高,主要还是因为吃了很多有营养的食物,促使生长激素增多,所以说古代人很少能吃到有营养的东西,又怎么会长高呢?

在初中学古文的时候,大家应该听过,邹忌高八尺有余,用这句话来形容这个人长得非常高,比其他人都高出一大截,可是当时的八尺只能等于现在的一米八多一点点,而现在你走在马路上一米八的人很常见,甚至走到学校里面基本上都是一米八的,很少能看到一米六的人,所以说现代人比古代人高很多。

当然我们在看兵马俑的时候,是不是就会想到秦汉时期的人如此高呢?他们在修建兵马俑的时候也是夸张了一点点,毕竟要给后人看的,实际上他们本人并没有那么高。

杨靖宇将军的人物概况

这是一部描写我军高级将领、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的传奇故事, 该剧以全新的视角和传记的形式全方位的展示了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战斗故事。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
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
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情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忽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负人了!”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嚷道。一个兵痞盛气凌凌地说:“怎么啦?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于是第二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道歉。兵痞不听。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是什么么?是洋火!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校长也赶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他。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一定会烧。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快走吧。”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杨靖宇的勇气。 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缔造者、指挥者之一,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八年的时间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本关东军展开殊死搏斗,在失去与党中央联系的情况下,他与全体抗联将士同生死、共患难、以百人的规模和劣势的军用装备牵制了五十万日军入关,有力的支援了关内的抗日斗争,最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在冰天雪地里,在断粮十多天的情况下,与日寇进行惨烈的搏斗,最后不幸以身殉职,年仅三十五岁,敌人将杨靖宇的胃解剖后,发现里面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日军被杨靖宇千古不朽的英雄形象所震惊,全体官兵脱帽致敬,俯首跪地表达对中国英雄的敬仰,纷飞的大雪为英灵送葬。

杨虎城外貌

杨虎城外貌帅气逼人。

杨虎城,幼名长久,被称为“久娃”,参加革命活动后,自己起名为忠祥,字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蒲城孙镇甘北村一户农民家里。

父亲杨怀福,母亲孙一莲,以农业为主,家境贫寒。他仅读过两年私塾,便为人佣工。1908年,杨父怀福被清政府绞杀于西安,使杨更加仇视清廷,他便联络贫苦农民,抗御暴政。


扩展资料:

杨虎城主政陕西时期重视发展文化教育和水利等事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的军阀混战使陕西教育濒于凋敝,教育经费几乎被挪用一空,杨虎城决定缩减军费开支,将商税、棉花捐、卷烟特税全数拨归教育厅,建立“教育基金”,并组建了一个教育基金保管委员会以监管经费使用。

杨虎城自己出钱,在家乡孙镇、蒲城县创办了很多学校,其中尧山小学、尧山中学最为驰名,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先进的学校。至今仍是陕西省重点中学。考虑到学校的经费来源,杨虎城还筹办了咸阳炼油厂补充学校的经费,另外还在蒲城的洛河边购置了三千多亩水田作为学校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