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们与恶的距离,我们与恶的距离「科普」,以及我们与恶的距离想表达什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我们与恶的距离》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我们与恶的距离》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WL95gLZjwlR7Lodkrf9JA

资源名称: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们与恶的距离 2019(1KB)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WL95gLZjwlR7Lodkrf9JA
提取码:fgib

?pwd=fgib 提取码: fgib
《我们与恶的距离》
导演: 林君阳
编剧: 吕莳媛
主演: 贾静雯、温升豪、吴慷仁、周采诗、陈妤、洪胜德、曾沛慈、林哲熹、施名帅、林予晞、检场、谢琼煖、刘越逖、谢丽金、巴戈、萧瑶、于卉乔、王可元、刘修甫、葛蕾、严艺文、林雨宣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9-03-24(中国台湾)
集数: 10
片长: 55分钟
又名: The World Between Us
「到底什么是好人,
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 」
这是由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延伸出的几个家庭间,不同立场、不同参与者的故事…….
? 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_受害者家庭
? 儿子杀人于是避逃人群的_加害者家庭
? 帮死刑犯辩护而受尽谴责的_法扶律师
? 弟弟患病带给姐姐人生课题的_家庭
这是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当事件发生,我们会选择如何面对?

我们与恶的距离

这是根据台湾真实的恶性社会事件改编:李晓明在戏院随意开枪射击,造成9人死亡21人受伤。

这是一起“无差别凶杀案”, “无差别”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是有预谋的,杀人的手段一般也有预谋,只是作案的对象是随机的。

这是编剧将视角聚焦于李晓明凶杀案对不同家庭造成的影响与动荡,及其引发的后续风波。

如果不是一位朋友推荐,我想我不会看这种题材的剧,我向来不愿以恶意揣测,所以当我看到这部剧的名字时自己内心是十分抵触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剧情围绕杀人犯李晓明的家属、九位受害者代表刘天彦的家属、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三方,以及“思觉失调症”患者应思聪及其家属,他们的心路历程和生活变化展开。镜头从正面的善恶审判,转向了案件背后的真相探究,其实要表达的是人性的变化,讨论人类社会的规则及解法(或无解):

社会、道德、法律,是否都有绝对的黑与白?谁代表着正义与公平?对与错谁来判定?多数是不是一定代表真理,道德与法律是不是同轨?……



剧一开始,对于媒体追热点行为的争论,就为我们还原了网络暴力背后的部分真相。

一个杀人犯死有余辜,民意汹涌时恨不得他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

如剧中杀人犯李晓明的父母。在李晓明被正式宣判死刑之后,他的父母变卖房产赔款,但社会舆论对他们的压力依然在与日俱增,不堪重负的夫妻俩只好面对媒体下跪道歉,可换来的却是媒体的追问和讨伐:

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吗?

请问下跪是有人指导你们吗?

下跪不能换回九条人命!

李晓明的母亲含着眼泪,声嘶力竭地喊出:“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呀!”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而人的天性中又有着参与欲,所以我们不甘于置身热点之外,总想对社会事件进行了解和评论。人们通常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事件进行善恶评价或者情感抒发,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抡起的是正义之棒,但是,我们的观点是真理吗?我们的“善良”是真善良吗?“流量”即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吗?大多数人又一定代表正义吗?……

我们只是路过了很多人与事,并没有走进。

李晓明的父母是杀人犯的家属,但并不是参与者,为了躲避网络暴力和社会舆论,他们卖掉了房子,关掉了手机,带上了黑色口罩,在街角海边苟延残喘,但仍不被放过。大多数人自以为站在了“恶”的对立面,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施暴者的角色。

不明真相和寻找真相永远在竞走途中。

真相往往是碎片,很难让人看到它的完整面目。有些看似完美的真相,会被另一些细微碎片击碎;我们能看见的,很难是事件的全部或本质。

比起真相,更多的时候是谎言。谎言会暂时缝合一些矛盾和裂痕,使人安心沉睡;而传达真相是既痛苦又辛苦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选择在真相面前闭上眼睛。

其实没有谁会在意真相,大多数人只会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个真相。

李晓明罪该万死,反社会人格也好,暴力恐怖倾向也好,他不会、也不应该获得任何的同情。

李晓明是罪大恶极,但众人对律师和凶犯家属泼出去的粪和砸出去的鸡蛋,也会累积出恶意的,——千万个这样的恶意堆积,也会摧毁一个人。



编导把情感往凶犯家属和精神病患者那里稍稍倾斜了一下,他们成功了,我们被带进了节奏中,开始期待公平与与正义。可是,站在受害人一面,我们发现:

一方面,应思聪到幼儿园“绑架”孩子拍片子,的确没有恶意;另一方面,他带给幼儿园的孩子以及他们父母的却是真真切切的长达数小时的恐慌。

一方面李晓明滥杀无辜,无辜家人因他几近走投无路;另一方面,九人因他再也看不到明天,那些被伤害的家庭永坠黑暗之中。

一方面,陈昌精神错乱思觉失调一心求死残忍杀害孩童最后自吞塑料而死;另一方面天真的孩子被他残忍杀害,家人之痛天地崩塌。

在极为无辜的受害者面前,去探讨施害者的根源与动因,违逆了很多人的情感。

这也是我在追剧时情感的混乱与纠结。

编剧想通过一起无差别杀人案件,探讨诸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议题。比如,被害人家属该如何熬过丧亲之痛,该如何重新建立生活的坐标?比如,杀人凶手的家属是否该接受道德和舆论上的“连坐”,他们可以撇清关系自在生活吗,他们是否还有快乐生活的权利?比如,是否要废死,赞成废死者认为死刑不能彻底根除罪恶,但这对于受害者家属是否有二次伤害?比如,我们有没有权利不宽恕、不原谅?比如,精神病患者的权利该如何被保护?……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很难讲清楚的命题,

不必急吼吼地宣布结果,

不为群体撕裂去推波助澜,

我们也一直在人性的天平上摇摆。

唯一能做的、能信的,就是做一个温暖的人。

好的制度与好的人性之间成正比,但好的制度也不能杜绝极端人格。

能输出个体的温暖,或许就能拉开一点与恶的距离。

我们与恶的距离讲述的是什么

  《我们与恶的距离》主要讲述的是,一起精神病患者随机杀人事件发生之后,受害人家属、加害人家属、律师、普通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媒体等,在杀人事件发生之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在遭受伤痛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如何面对痛苦,最终重新开始生活。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贾静雯、吴慷仁主演的电视剧,这部剧是在2019年3月24播出的,这是一部豆瓣高分电视剧,而且在2019年,这部剧拿了六个大奖,包括戏剧节目奖、导演奖、女主角奖(贾静雯)、男配角奖(温升豪)、女配角奖(曾沛慈)、编剧奖。

  剧中贾静雯饰演的是新闻台编辑主管宋乔安,她的儿子被李晓明枪杀了,因为儿子的死,宋乔安和丈夫刘昭国的关系变得疏离,想要离婚。

  可是,两个人还有一个11岁的女儿,虽然李晓明随机杀人事件已经过去两年了,但夫妻俩还是在伤痛中,不过,因为女儿的存在,他们开始正视儿子的死。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也在努力寻找他的杀人动机。

我们与恶的距离结局是什么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大结局是宋乔安和刘昭国终于坦然面对失去儿子的伤痛,美媚也决定要一直支持王赦,让王赦坚持做他想做的事情,而思悦和大芝也在相互扶持下努力的生活着。

   我们与恶的距离结局是什么

  由贾静雯、吴慷仁、温升豪、周采诗、曾沛慈、陈妤等人主演的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大结局是患有精神病的思聪来到宋乔平办公室,差点伤害了宋乔安和宋乔平。但是在宋乔平的努力下,思聪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镜片,没有伤害宋乔安姐妹二人。而差点失去宋乔平的林一骏也终于和宋乔平和解,两人重归于好。应思悦还是将思聪送进了精神病院,和李晓文两人互相安慰着生活。

  而丁美媚在看到现在这个冷漠的丈夫不禁有些失望,于是丁美媚和丈夫王赦坦白,要一直支持丈夫王赦的工作和想法。恢复了生气的王赦也带着李晓明父母一一向受害者父母道歉,在他的帮助下,李晓明父母也慢慢被众人原谅。宋乔安和刘昭国也终于坦然面对失去儿子的伤痛,带着女儿天晴一起出外旅游,女儿天晴也慢慢恢复了孩童的天真烂漫。  

我们与恶的距离结局 我们与恶的距离结局介绍

1、《我们与恶的距离》大结局是受害者宋乔安放下了怨恨,与丈夫澄清误会,女儿也开始重新接近她。李晓明被政府判处死刑后,应思聪重新找回了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画家,收获了自己的幸福。宋乔平没有选择堕胎,而是和林一骏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剩下的人在精神上得到了释放,生活慢慢走上了正轨。

2、《我们与恶的距离》不仅涵盖了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而且在中国电视剧史上也是罕见的。这部剧是一部值得媒体人欣赏的电视剧。当然文艺作品只负责提问,但要解决问题,还是需要所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勇往直前。

我们与恶的距离

      最近台湾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刷爆朋友圈,该剧由近年来在台湾地区发生的真实案件改    编而成,面对一起在戏院里发生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使得受害者家庭、犯罪嫌疑人家庭、律师家庭等多个维度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影响,引发了观众对于社会与法、新闻舆论等话题的讨论。

    品味新闻台编辑台主管宋乔安(贾静雯饰)的儿子是二年前李晓明无差别杀人事件的罹难者,先生刘昭国(温升豪饰)是网络先驱报的创办人,夫妻在儿子走后因现实磨难渐行渐远准备离婚。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吴慷仁饰),在李晓明死刑定案之后,仍想要了解其犯罪动机,锲而不舍的他,开启了众人命运的连结。因为宋乔安(贾静雯饰)是一家新闻台的内容负责人,所以电视剧在对社会话题进行讨论的同时,也不免牵涉到有关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的问题。

  说它好,是因为它勇敢,敢于直面鲜血淋漓的事实,直面死刑犯与死刑。不得不说,这种类的电视剧少之又少,又由于话题过于敏感,一旦拍不好很容易落于俗套,但《我们与恶的距离》诠释的很好。

      宋乔安作为一档新闻栏目的直接负责人,从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决定一家媒体的风格的。面对刚刚来到公司的实习生,她直接就呵斥道,她们的新闻台不是做给上流社会或是精英看,而是给一般的大众,所以她要求编辑把内容做成七岁小孩都可以看得懂。

      这样的受众画像就直接意味着经过这一家媒体加工后的新闻会流露出低龄化的特征,可是伴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媒介素养的加强,这样的媒体必然会失去竞争力。

      所以到头来,媒体人自以为是地把观众当作为“傻子”,可是最后会出现的结局是观众把媒体当成“傻子”。

      王赦(吴慷仁饰)是剧中重要的链接人,就是专门为精神病死刑犯辩护的律师,从剧中也显而易见,人们不能理解这些精神病刑犯的犯罪行为,更不能理解为什么还会有律师为这种死刑犯辩护。而王赦更是点出了这个剧最核心想要谈论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

      一位新闻从业者,也是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她的大儿子在电影院枪击案中不幸遇难,从那以后贾静雯扮演的宋乔安就染上酒瘾,工作上对同事苛刻,生活上对丈夫女儿漠视。当知道自己的下属是杀害自己儿子凶手的妹妹的时候,她也曾发飙说:李晓文死了最好,一命换一命,她也不配。

      剧中李大芝(原名李晓文)是罪犯李晓明的妹妹,而李家人也是全剧泪点之一。网上也常常有人探讨,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的至亲到底要不要连坐?我相信作为旁观者,我们都可以冷静说出“为什么要连坐,该人家家里人什么事情”,但如果你是受害者家属呢?你是不是仍旧能客观的不去打扰他们。剧中的李家人就在经历这样的事情。当李晓明的父母替儿子在公众面前磕头认错的时候,记者却只想从当事人嘴里挖到爆料。来抢头条枪收视率。但事实,父母根本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孩子会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或者他们的内心独白就像剧里说的呢样:

      没有哪个父母会花二十年的时间培养一个杀人犯。

      笔者觉得这部剧最值得的地方,是把大家很多想说又不敢说的观点,大大方方摆在众人面前,把很多矛盾冲突通过不同的视角展开来,在一次一次抛给你人性选择题的时候,又让你观看到事情的全貌,也让你理解旁观者和经历者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毕竟人都先为己再为人。

      面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社会到底应该选择,是无差别的谴责,还是给予些许理解和原谅?而判处死刑,社会就会变得更好吗?还有,既然是一个罪人,为什么还要养着他?

      网络上的暴力,或许是一把无形的到,刀刀扎心,刀刀致命!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为了收视率不播人们真正关心的新闻;为了流量和热度,还没查清真假就播假新闻。

      网络舆论带着所谓的同情心大张血口,“刻奇”的围观者,他们聚众煽情;污名化的个体,用更大的名词代替来加入讨论;

      还有,上一秒义愤滔天的群众,下一秒即将被肤浅的娱乐消息吸引注意,而那些点赞和转发的,全部都是帮凶,每个新闻报道的阅读者,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有一些,利用权力和金钱可以随意抹掉或支配媒体的声音!

      人民赋予了媒体以权力,媒体却拿这个当作为武器,口口声声地说着服务社会、造福大众,可最后却把媒体公正性抛置于脑后。

      即使在这个世界上从没有绝对公正的媒体,但是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必须要做到真实、客观、严谨。如果陷入了一己私利、滥用媒体权,最后伤到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情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情介绍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情简介:品味新闻台编辑主管宋乔安(贾静雯饰)的儿子是两年前李晓明(王可元饰)无差别杀人案件的罹难者,先生刘昭国(温升豪饰)是网络先驱报的创办人,夫妻在儿子走后因现实磨难渐行渐远准备离婚,但11岁的女儿天晴(于卉乔饰)行为却日渐失序,为了女儿终逼二人必须重新检视自己身上的伤口。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吴慷仁饰),在李晓明死刑定谳之后,仍想要了解其犯罪动机,锲而不舍的他,开启了众人命运的连结。

我们与恶的距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OSYkPghuChaovvTNZZxrA

资源名称:我们与恶的距离.H265-公(1KB)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OSYkPghuChaovvTNZZxrA
提取码:ovay

?pwd=ovay

提取码:ovay    

我们与恶的距离李大芝结局

  《我们与恶的距离》李大芝结局解开心结,重拾信心,勇敢面对以后的生活。李大芝最后跟应思聪出现了感情戏,两人坐在一起聊了很多,在应思聪的开导下,李大芝终于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李大芝是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自从李晓明无差别杀人事件发生后,李大芝一家生活的十分艰难,李大芝也因此变得胆小和敏感,她改名换姓,隐藏真实身份找工作,就是不希望别人因为哥哥的事情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她,令李大芝意想不到的是,自己上司宋乔安的儿子竟然是被哥哥李晓明杀害的。

  李大芝很担心身份曝光,招来更多的非议。于是选择了辞职,并且替李晓明向宋乔安道歉,最后宋乔安放下了仇恨,但她不可能跟李大芝做朋友,而李大芝也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我们与恶的距离

推荐一部台湾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共十集,该部电视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个无差别杀人犯在电影院随机枪杀了九个观影人员之后所发生事情。案件发生后媒体,受害人,杀人犯家属,律师等人所面临的系列问题,深挖了人性的善于恶。

整部剧里面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每个人都很艰难的活着。同时也反映了精神病人所面临的社会歧视以及生存现状。没有超级玛丽苏,也没有各种煽情,很真实的反映了人性。

每个人都是带着伤生活的,我们都是破碎的,不完整的。剧里的精分患者应思聪,童年被母亲遗弃,成年后经历了女友去世,工作受挫等一系列的伤害,最终思觉失调。即使如王律师那般正义的,充满爱与宽容的人也是,他致力于为这些死刑犯辩护,挖掘他们背后的动机,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童年的经历,也曾差一点落入深渊,差点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他也是带着自己的创伤在他的工作中。

受害人宋乔平的儿子在那起枪击案中身亡,她是一个受害人的母亲,她一直走不出这件事带来的创伤,十分自责。为了掩藏内心的创伤,变得暴躁易怒,导致和家人同事的关系都很紧张。她的暴躁易怒,让她女儿认为母亲只爱去世的哥哥,不爱自己,导致在学校早恋等一些列的问题。宋乔平是受害者,同时她也是一个加害人,她跟拍了杀人犯的家属,曝光了他们的住处,导致他们受到围攻。所以这种善与恶的转换往往就在瞬间。

杀人犯的妹妹,是个善良可爱的女孩,但很多次被媒体曝光,受到围攻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她眼里的愤怒,只需要一点点的冲动,都是极有可能发生报复社会的行为,但是她没有,善和恶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她选择了善。善于恶的能力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你必须了解自己也有可能有邪恶的能力,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往善的方向走。

剧里最终没有说明杀人犯李晓明的杀人动机,个人猜测大概他一直在生活里都是被人看不到的,父母忙于经营面馆,无暇顾及他,所以他一直希望做一件很轰动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注意到他。当然,这只是单一的片面猜测,实际上原因应该这个复杂很多很多,但是无从知晓。

这部剧并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社会大众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有色眼镜,这些人回到社会上面临的问题,比如拷问了媒体人的良知,比如法制对于死刑犯的人权保护,还有舆论导向对于法官审理案件的影响,当然这里并没有深入,只是点到即止。

重点在于人性的挖掘,光这一点上就很值得一看。我们小时候接受了很多非黑即白的价值观,长大以后才明白,生活不是想象的那样,人性也不是。我们常常只是看到了一小部分,然后就简单粗暴的贴标签,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当我们真正的了解一个人的时候,知道他所经历的一切,或许更能够同理对方的心情,并包容。

戴维·奥斯伯格说:“没有任何一个想法是没有缺点的,也没有任何一个行动是没有错误的,所有我们所做的事都是有限而可能出错的,这就是人性,我们因宽恕而得到救赎。”

剧里的每个人都在面临着人生的难题,没有谁活得轻松。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要珍惜那些在至暗时刻帮助过你,留在你身边的人。

生命中很多难题,当我们真正的鼓足勇气去面对的时候,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当李大芝和他的父母不再躲避,站出来面对受害者家属,面对媒体的时候。当宋乔平不想再沉浸在失去孩子的仇恨中,不再想一直当受害者家属的时候,一切逐渐好转了起来。逃避往往会让伤痛加剧,正面那些伤害,会更快愈合。

每一个人都有其破碎的地方:伤害、痛楚、悲痛、伤口、无法满足的渴望、痛苦的失落。我们不需要害怕或掩饰伤疤,这些仅仅只是我们充实地、主动地、敞开地生活是所留下的伤疤。最深的伤疤,常是我们最大力量的来源。问问自己,什么是我最深的伤疤?什么是我始终感到痛的地方?我们用这个痛来自我成长、改变,变得更坚强、更能接纳、更能忍耐、更能爱的人。

众生皆有病,路过人世间,一切都有期限,都会过去,都会好的。

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们与恶的距离》这部台剧讲了一个叫李晓明的杀人犯杀人后,被害人家属与李晓明家人之间的一些恩怨情仇以及辩护律师及其家属、一般的精神病患及其家属、公共媒体以及精神病院如何面对伤痕、重建生活的故事 。

电视剧通过这样几个视角来讲述这个沉重的故事:

1、被害者的母亲宋乔安

宋乔安是个脾气有些坏的新闻电视台的副总监,因为两年前的母亲节那天儿子天彦被李小明杀害,她一直没能走出失去儿子的阴影,甚至对女儿天晴也同样脾气超坏,使得本来乖巧可爱的女儿小小年纪谈起了恋爱。

因为她一直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中走不出来,导致家庭矛盾显现,女儿觉得妈妈不爱她只爱哥哥,丈夫也觉得她越来越难以接近,她的下属也是因为她的严苛预产期到了还不去医院待产。眼看着宋乔安的家庭摇摇欲坠,差点就要家庭破裂。要不是她的妹妹对她进行了心理干预,使得她可以将始终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渐渐地缩小,恢复了她爱的能力。

他们夫妻俩终于可以放下沉重的包袱,带着天晴出去游玩。他们去到了以前一家四口经常游玩的地方,乔安仿佛看到天彦跟她说,“妈咪,你看,希望就在云的背后。”宋乔安终于释然了。最终可以在乌云后面,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2、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李大芝

李晓明的妹妹叫李晓文,但是当李晓明杀人后,很多被害者家属对他们一家人进行声讨,导致他们不仅活在对被害人深深的内疚中,还活在被他人唾骂的口水中,以致他们一家再也不能正常生活下去。母亲为了让李晓文能够脱离这样的窘况,她把李晓文的名字换成李大芝,使她可以重新走上社会,开启自己的人生。

而后,她的母亲为了让女儿以后不再受到影响,手机关机,背井离乡摆摊卖粽子维持基本生活,不想再跟女儿有任何交集。

然而,李大芝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她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也做得很好,但是,当她发现她的上司原来就是被害者家属时,她不得不辞去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虽然改了名字,却没有改头换面,所以她还是被别人认出来了,媒体人和受害者家属找到她打工的地方,记者们着急采访,而受害者家属忙着泄愤。她始终面对着别人的指责,根本无法正常开启新的人生。

3、法扶律师的王赦

这个律师一上场就被泼粪,弄得一身臭气回家。而后,幼儿园的女儿被挟持,吓得他老婆不敢再送女儿上幼儿园去。

王赦这个律师穿着一身笔挺的西服,看起来是个很有成就感的人。然而,当他那唯一的一身西服被泼粪后,还是岳母在母亲节那天给她买了两套西服。可见王赦这个表面风光的律师收入甚微,平常生活就已经捉襟见肘了。

王赦是一个为死刑犯辩护的法扶律师,不仅辛苦收入低,而且还不能被他人理解。在这部剧中,王赦一直在想方设法跟死刑犯沟通,让他们敞开心扉,然后从中找到他们伤害他人的原因。

只是,李晓明还没能完全敞开心扉就被执行了死刑。

李晓明的死刑让受害者家属可以获得一点点慰藉,但是,自始至终,包括李晓明的父母和妹妹,都无法明白从小懂事聪明的李晓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是李晓明家人永远的谜团,也是王赦律师努力想要搞清楚的事情。

王赦完全可以做一些轻松而来钱快的事情,家人高兴,妻子也不用那么辛苦,可是,当他离开这个他钟爱的充满正义感的事情后,他夜不成寐,他手握着沉甸甸的收入,却没有成功感。他的妻子最终理解了他,让他回归正义的席位,做他想做的事情。

4、思觉失调症患者的姐姐应思悦

应思聪是个天才导演,然而却因为最爱的女友的患病离去而患上了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症。

这个天才导演一开始回到姐姐住处时就很不正常,应思悦不知道她精神有问题,只是一味地用姐姐的方式守护着弟弟。

李大芝刚刚出来就是应思悦的房客。应思悦作为一个房东对李大芝很关切,她们很快成为了朋友,在应思聪严重患病后,李大芝同样也为应思悦付出了很多。

应思悦不能理解天才导演弟弟怎么会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弟弟非法闯进幼儿园拍摄后,她才慢慢能够适应了她这种身份——精神病患者家属。并且常常因为弟弟突发的情绪,她要不断地向他人赔礼道歉,忍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

为了能够照顾弟弟,她把谈了多年的男朋友退婚了,为了照顾李大芝这个肝胆相照的朋友,她面临着饮料店关门的境地。但是,她还是努力大笑,让笑声驱赶不幸,让大笑带来美好的未来。

这部剧整体看来有些压抑,作品的亮点在于它不是像我们平常人的角度来单纯地去共情被害者家属——那很简单,杀人者偿命;也不是从一个善良的被害者角度去简单地原谅加害者家人。

我们所要做的更深层次的事情是,加害者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人生的深渊,我们这个社会要做什么才能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如果我们能够在执行死刑之前,了解到这些人的心路历程,或许我们可以提前做一些干预,让这些悲剧免于发生。

在看这部剧之前,我会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都是存在的,善恶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自古以来人性就有善恶之分。看完这部剧以后,我突然觉得,我以前的想法有些过于简单了,善恶并不是一半一半的,并非有一个善就一定会有一个恶与之对应。

所以,如果“恶”可以挽救,那就不要让“恶”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