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疯狂思想家,尼采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为何被大家称为疯子呢??和指南针思想家版本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海在阳光下⌒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尼采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为何被大家称为疯子呢?

真正能够理解孤独的意义的人是大彻大悟,大智慧,大无畏之天才。天才与疯子的差别就在这里:天才理解孤独。疯子厌憎孤独,渴望合群。所有的疯子都是歪曲了孤独含义的天才,所有的天才都该送到火星上,让他们彻底孤独!孤独的疯子想摆脱孤独却依然孤独,而健全的凡夫俗子却连提起孤独都恐惧,他们只有群居在一起才有安全感,才觉得不空虚。天才即使身处闹市也感到孤独,与时代的喧哗格格不入。天才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错误,在世人眼里,天才往往与疯子没有什么区别。

尼采、梵高、卡夫卡、海子,他们都是人群中的的弱者,生活的低能儿。他们拥有的,是彻底的孤独。就象一个独立运转的小宇宙,宇宙够空了吧?可是有无数的星球;星球够多了吧?可是却渺小如恒河沙粒;存在的毕竟存在,虚无的总是虚无。孤独,就如同佛家所谓的“空”,什么是空?什么都是空,什么都不是空。请君仰头看吧,天,为什么叫天空?其为空,广阔无垠,神秘莫测,超越了你我之理解。因广大而能涵万物,因超越而能孕万物。

孤独是人类自省的需要,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迷惘,是对身外人事的摈弃和心中美好的静守,又是对与他人相处而生的怀疑和绝望。人在其基本生存条件得以解决后,便自然转向对心灵的关注。文明进程愈发达,人们对自身反观的力度和深度就愈加达到一个新高度,人类的普遍孤独就会愈演愈烈。物质的丰富、观念的突进、玩命的工作都难以掩饰现代人内心孤独的本质。人注定是孤独的。人越认识自身的人性,就越发现它难以辨认,每个人所生活的文化境遇都是一个巨大的茧,自我囚禁在里面。

这个茧使人不但不能顺畅地与他人交流,甚至与自我的交流都渐渐疏离,每个人的我都成了孤独的我。再从人际关系来看,没有任何两个生命的体验完全相同,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于是注定我们摆脱不了孤独。一般人的孤独恰如阴晴圆缺,谈不上深刻,写不进历史。尼采就断然斥责照料他的妹妹:“孤独?你也配?只有天才和疯子才能享有孤独,你充其量有点寂寞罢了。”可见,孤独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往身上扛的。

为什么作家都是疯子

作家的思维或许和别人不同,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是疯子( ⊙ o ⊙ )!
疯,词典上解释是:神经错乱,精神失常。在现代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应该已有一个十分明晰的医学诊断标准。疯与不疯,医生用若干仪器检查后就会作出正确的判断。二十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福柯有一本著作叫《疯癫与文明》,他就认为“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已感。”罗兰�6�1巴特认为福柯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陀斯妥耶夫斯基早就说过:“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另一位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的话更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警觉,他说:“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