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不能犯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如何区分不能犯和未遂犯?,以及犯罪未遂成立犯罪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区分不能犯和未遂犯

如何区分不能犯和未遂犯

张明楷刑法学100讲学习笔记3

不能犯其实就是指行为人虽有犯罪的意图,但他的行为没有实现犯罪结果的任何危险。未遂犯是行为人已经着手,但是因为他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

那么怎么区分未遂犯和不能犯呢?只有当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客观上实施的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时,才能认定为犯罪未遂;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意,客观行为没有侵害法益的任何危险时,就应该认定为不能犯,不以未遂犯论处。

那么,怎么判断客观行为是不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呢?应该以行为时存在的所有客观事实为基础,站在行为当时,根据客观的因果法则进行判断。具体判断的三个的步骤:

第一,要把行为时存在的所有客观事实作为判断资料,而不是以行为人计划的内容作为判断资料。

第二,要对客观事实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舍弃细微的、对危险判断通常不起关键作用的具体事实,并且站在行为时进行判断,而不能进行事后的判断。

第三,对没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考察具备哪种要素时会发生侵害结果,以及在行为当时具备这种要素的可能性。

上面说的就是判断行为有没有侵害法益的危险的大致步骤。当然,如果行为虽然具有发生结果的危险,但危险性极小时,也不能认定为未遂犯。

下面举例说明:如果张三以杀人目的去购买砒霜,店员因为心生怀疑而交付了白糖,张三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以为是砒霜的白糖加在水里给李四喝,这种情况是否应当构成故意杀人的不能犯未遂?另外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单纯是店员不论基于什么原因交付错了,是否都是一样的结论?

首先,购买砒霜的行为,还不是故意杀人的着手,也就是说张三还没有开始杀人,而是故意杀人的预备行为。而前面把张三购买砒霜的行为分成了两种情况,就是店员有意拿错和无意拿错。

对于第一种情况,也就是店员怀疑张三要用砒霜去做坏事,故意把白糖当作砒霜卖给了张三。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张三买到砒霜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那么,张三用砒霜杀死李四的可能性就几乎不存在,参考刚才说的第三个标准,认定张三成立不能犯。

第二种情况是,店员无意间拿错了,这种情况也是不能犯,而不成立未遂犯。因为不管店员基于什么原因拿错,张三后来的行为都不可能产生致人死亡的紧迫危险。

在上述两种情形中,张三的行为最多只能成立犯罪预备。不能犯是指不能成立犯罪未遂和既遂,而不是说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

不能犯与未遂犯的区别

法律解析:

一、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实际上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 二、不能犯,实际上也属于犯罪未遂,它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在不能犯未遂中,行为人对其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即实际上不能完成犯罪而行为人却认为可以完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就是成立犯罪未遂之“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三、一般就实际造成犯罪结果的可能性上来讲,能犯未遂的可能性要比不能犯未遂大,因而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在量刑会有所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中未遂与不能犯的区别有哪些

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区别为未遂犯是指犯罪分子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不能犯是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区别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实际上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如甲用枪向乙射击,意欲打死乙,但由于其枪法不准,未能击中乙,乙见状得以逃脱。使得甲达到犯罪未遂状态。不能犯,实际上也属于犯罪未遂,它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在不能犯未遂中,行为人对其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即实际上不能完成犯罪而行为人却认为可以完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就是成立犯罪未遂之“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比如当犯罪分子进行强奸犯罪时,发现对方是个男的,而停止。不是因主观意志而停止。是因为客观上不能,不是主观上不能,即为不能犯。一般就实际造成犯罪结果的可能性上来讲,能犯未遂的可能性要比不能犯未遂大,因而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在量刑会有所区别。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区别

法律分析:二者相似点是都有犯罪故意,都没有得逞。区别在于:法律效果不同。对不能犯是无罪处理;而未遂犯构成犯罪,只是未遂而已。

具体区分标准:行为是否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性。如果有,就是未遂犯;如果没有,就是不能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条 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的区别

法律分析:
犯罪未遂可分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不能犯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是能犯未遂的对称,简称不能犯,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事实认识错误而不可能达到犯罪既遂状态的一种犯罪未遂,包括对象不能犯和工具不能犯。以犯罪行为实际上能否构成既遂为标准所划分的犯罪未遂类型。主要特征是:(1)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行为在实际上不能达到犯罪的既遂状态。(3)犯罪行为在实际上不可能达到犯罪既遂状态的原因,在于行为人的事实认识错误。不能犯未遂可以划分为:工具不能犯与对象不能犯,绝对不能犯与相对不能犯,法律不能犯与事实不能犯等类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衍生问题:
怎样区分敲诈勒索罪的既遂与未遂?
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就构成了敲诈勒索罪的既遂。如果行为人仅仅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被害人并未产生恐惧情绪,因而没有交出财物;或者被害人产生了恐俱,但并未交出财物,均属于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的区别

法律分析:犯罪未遂可分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实际上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的区别是什么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的区别是:
1、法律效果不同:对不能犯是无罪处理;而未遂犯构成犯罪,只是未遂而已;
2、概念不同:能犯未遂,是“不能犯未遂”的对称。行为人有实际可能完成犯罪、达到既遂形态,但是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犯罪未得逞,未达到既遂的一种犯罪未遂。不能犯未遂是“能犯未遂”的对称。简称“不能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事实认识错误而不可能达到犯罪既遂状态的一种犯罪未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的区别

法律分析:未遂犯是指犯罪分子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不能犯是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既遂和未遂的区别是什么?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具体来说,两者有以下的一些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所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是否实现。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指“实施终了的犯罪行为,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