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夏特莱侯爵夫人,伏尔泰几次入巴士底狱??和夏特莱侯爵夫人贡献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蓝天白裙少女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伏尔泰简介

伏尔泰(1694—1778年),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1715年,伏尔泰因写诗讽刺当时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流放到苏里;1717年,他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在狱中,伏尔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本,关于路易十五的摄政王,菲利普二世(奥尔良公爵)的悲剧《俄狄浦斯王》(Œdipe)。在这部作品中,他首次使用了“伏尔泰”作为笔名,这名字来自他法国南部故乡一座城堡的名字。1718年秋,《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轰动,伏尔泰赢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

1726年,伏尔泰又遭贵族德·罗昂的污辱并遭诬告,又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达一年。出狱后,伏尔泰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在英国居住三年期间,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著作《哲学通信》。

1749年,夏特莱侯爵夫人因难产逝世。伏尔泰短暂地回到巴黎;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邀请到柏林,得到宫廷文学侍从的职位待遇。

1753年,伏尔泰与另一位国王赏识的科学家莫佩尔蒂发生争执,写文章讽刺莫佩尔蒂的荒谬论文。但后者得到国王的支持。这一事件导致了伏尔泰与国王关系的破裂,并促使他离开普鲁士,此后他全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中。同时,除了继续创作戏剧作品外,他还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议会史》等历史著作和《老实人》、《天真汉》等哲理小说。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凡尔纳教长”。

扩展资料:

伏尔泰思想主张:

1、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的,并且天下人都认为是公正的自然法律。

2、认为理性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即“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会。批判和否定压抑人的理性的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意史观。

3、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教士的凶残贪婪,以及信徒的宗教狂热和不宽容造成的荒诞悲剧。

4、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言论自由。

5、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6、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反对暴力革命,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伏尔泰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中,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开明君主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伏尔泰

沙特莱侯爵夫人的简介

英文名:Chatelet, Gabrielle-Emilie Le Tonnelier de Breteuil, Marchioness du
(1706.12.17,法国 巴黎∼1749.9.10,吕内维尔) 亦译夏特莱侯爵夫人。 她在数学上曾受到莫佩尔蒂(Pierre-Louis Moreau de Maupertuis)的影响。她在与伏尔泰交往的15年中,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巨大的影响。1738年她和伏尔泰各自写了应徵法国科学院题为「关於火的性质」的有奖徵文。她的论文《论火的性质和传播》(Dissertation sur la nature et la propagation du feu)由科学院出资在1744年发表。她受德国数学家柯尼希(Samuel Koenig)的影响所写的论文《物理学原理》(Institutions de physique, 1740)中,充满了莱布尼兹的观点。

沙特莱侯爵夫人的介绍

英文名:Chatelet, Gabrielle-Emilie Le Tonnelier de Breteuil, Marchioness du(1706.12.17,法国 巴黎∼1749.9.10,吕内维尔) 亦译夏特莱侯爵夫人。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以传播牛顿的数学理论和物理理论以及莱布尼兹的认识论丰富了法国的科学。她受过文学、音乐和科学教育,19岁时和沙特莱侯爵结婚,後侯爵从军,偶尔回家探望她。1730年她回到巴黎。1733年与伏尔泰恋爱,两人在学术思想上也很融洽。

伏尔泰几次入巴士底狱?

关于伏尔泰与巴士底狱的联系,其实他也和法国巴黎很著名的巴士底狱有着“不解之缘”。伏尔泰曾经两次被关在了巴士底狱。第一次是因为伏尔泰在文章中写到贵族生活的十分淫乱,因为这严重触犯到了贵族,伏尔泰便被关进了巴士底狱。伏尔泰第一次被关押了11个月,在巴士底狱,伏尔泰还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剧本。伏尔泰之所以第二次被关在巴士底狱是因为和一位贵族之间产生了一个很小的矛盾。伏尔泰和这位年轻的贵族在有了纠纷后,这位贵族为了报复,便给伏尔泰设下了一个埋伏,结果就是伏尔泰中了埋伏被狠狠地打了一顿,伏尔泰当时也是年轻气盛,他被人打了心里自然也很不痛快。在回到家中后,伏尔泰天天吵着要去找这位贵族报仇,可是因为当时伏尔泰已经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的名声了。名人惹事自然是不好的,于是皇室为了避免伏尔泰制造更多的麻烦便准备把他关起来,最后索性就关在了法国的巴士底狱。等到伏尔泰激动的情绪缓解了就从巴士底狱被放了出来。于是伏尔泰又在巴士底狱待了一年。由此可以知道,即便是伏尔泰被关进监狱,可这也并不是因为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而是因为伏尔泰遭到了那位年轻贵族的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