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非洲人的后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非洲城的后羿,非洲起源说大火,我们真的是非洲人后裔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专家证实:非洲确有中国后裔,但为何自称中国后裔者越来越多?

盛唐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富强的都市。那时候,万国来朝、一片泱泱大唐之盛况。时间推移到明朝,那时我国还未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首屈一指的海上航行,它宣扬了我国的威德,扩展了朝贡体系,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清末至上世纪,中国积贫积弱,受尽各方欺凌,为了中华的崛起,无数仁人志士为此抛洒热血,但也有人避之唯恐不及。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中国重新屹立于大国之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今的中国,是腾飞的中国,是负责任和和平友好的大国。中国再度成了一棵大树,人们从老远就能看到她,向往她。一些因为历史原因导致流落他乡的中国后裔,也发出了渴望落叶归根的声音来。

非洲便有一个岛上部落,当地有很多人坚称自己是中国人,希望回国,搭上中国飞速发展的列车。令人奇怪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当地自称中国后裔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商船幸存者后裔之说

这个非洲的“中国村”在肯尼亚海滨群岛上。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后,不断有人听闻此处有居民自称是中国后裔。有美国作家和记者根据一些传闻和部分事实推断,这些自称“中国后裔”的人,有可能是郑和当年下西洋时所率部下的后裔。

这个消息渐渐发酵之后,引起了中国驻肯尼亚使馆的注意,他们和一些记者为求真相,便来到了拉穆群岛实地考察,果然让他们考察了些什么出来。

据我国的一些史料所载,郑和下西洋时,曾前往东非沿岸城市。而拉穆群岛确实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当地民间传说表示,在几百年前,曾有一艘中国商船于附近触礁沉没,幸存者登陆后,与当地人通婚,一直繁衍至今。

而当地确实发现了很多那一时期的中国古瓷和陶罐,其中很多还绘有中国龙的形象。一个两个还可以说是偶然,但是如此多的中国古瓷在这个海域被打捞上来,说明这里一定有大型沉船。还有一些瓷器据说是他们的祖传之物,是父传子,子传孙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

考察当地的墓葬之时,人们发现岛上的许多坟墓都朝向中国所在的东北方。其顶部半圆,很像中国的坟墓。当地的木椅、一些建筑都有着中国古代的风格。岛民还曾经养蚕织丝……这些物证、部分习俗的相似以及贴合史料的情况都是“中国后裔”之说的一些证据。当看到那些自称中国后裔的人的面容后,专家也证实了“他们是中国人”这个推测。

非洲土生土长的“中国女孩”

根据“中国人在东非海岸”项目的研究成果,当时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上约有50名中国后裔,分为四户。尽管经历了上百年的通婚,他们的肤色依然比当地人浅,长得也依稀有亚洲人的影子。不过,他们到底经历了多年通婚,与中国人的面貌也有着不同。

在这些人中,有一对母女的面部特征最像中国人。女儿是姆瓦玛卡·夏瑞福,当时17岁,还在上中学,来自中国的考察团改变了她的命运。夏瑞福初次见到中国的外交官时,便表示想到中国求学。后来,中国教育部为她这位中国后裔特批了一个公费留学名额。夏瑞福接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此次资助,来到中国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夏瑞福堪称天选之女,这一番奇妙的境遇让她这个“中国女孩”在整个肯尼亚范围内都出了名。夏瑞福家对中国有着怀念与向往。他们家有一只祖传的古碗,已经传了数百年。一代一代先辈们向子孙后代讲述着中国沉船的故事,让他们不要忘本。

不过,这些被当地人称为“瓦上加人”的中国后裔已经完全融入当地社会了。夏瑞福虽然为身为中国后裔而感到激动和自豪,但她还是更爱祖辈们已经生存了几百年的这个地方。她在一开始表明想要来中国求学时,便已经申明了原因——她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将来在家乡救死扶伤。

真假中国后裔

此事虽然遗憾,却无可厚非,毕竟时间已经过去太久,人更倾向于自己出生的地方才是故乡。虽然夏瑞福更爱拉穆群岛,但中国依然赞赏她回报家乡的愿望,给了她留学的机会——时隔数百年,夏瑞福依然记着祖训,记着自己的来处,记着自己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已经很难得了不是吗?

这些中国后裔中,还有很多人心慕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坚称自己是中国人,渴望回国。对于这些人渴望回归故土的心理,人们其实是赞赏的。不过到底时隔多年,世事沧桑,变化无常。这些人想回到中国,并非嘴皮子一碰便能做到的事。我们姑且拭目以待吧。

此外还有一种乱象,当时据专家说,这些中国后裔在整个肯尼亚滨海地区最多也不过200人。近年来,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快速,当地自称中国后裔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由于年代久远,真正的后裔们其实也没法拿出真正的证据,人们很难否定这些人不是中国后裔。

这种现象令人十分啼笑皆非。但这种疑似攀亲戚、乱认祖宗的行为,恰恰也说明了越发强大的中国的吸引力,姑且也算一种慰藉。

总之,现在中国已经从过去积贫积弱的境地中走了出来,崛起的中国重新长成了一个能荫蔽其子民的大树。她的树冠很大,大到能为国内人民遮风挡雨,也足以庇护任何值得庇佑的中国后裔。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她,想走近她。非洲的这些人坚称自己是中国人,想要回国一事,恰恰是最好的例证。

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使中国这棵母树越发枝繁叶茂,吸引更多迷路的游子落叶归根!

非洲起源说大火,我们真的是非洲人后裔吗?

现代人的起源问题是古人类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一直存在着两个针锋相对的学派: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起源说。 非洲起源说认为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的祖先在大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在距今10万年以内离开非洲,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少数科学家则主张“多地区起源说”,即认为现代人在欧亚非各自起源。

1974年发现的“露西”化石使“非洲起源说”在争论中占据了上风,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一系列DNA研究证据为现代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更多强有力的支持,但它也有一个“命门”:缺乏10万年前至20万年前现代人化石的支持。古人类学家们很自然地想到了非洲,想到了埃塞俄比亚,希望在那里挖掘到弥补这一缺失环节的关键化石。

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阿法盆地一个名叫赫托的村子附近发现了3个人类头骨化石,氩同位素测定显示,这些头骨化石的生存年代为距今约16万年前,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化石。这一发现也为非洲起源说增加了重要砝码。

这一次,美国和埃塞俄比亚科学家发现了距今约380万前的古人类化石。这不仅比“露西”早了几十万年,而且还把了人类开始直立行走的年代往前推到了。

非洲人的先人是哪里

非洲人的祖先是非洲安哥拉人。

全球都是非洲猿人的后裔。早在1987年,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并证实,现代女性的线粒体DNA都来自一位妇女,她大约生活在15万年前的非洲。而现代男性也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他生活在大约15万年前的东部非洲。他们是真实的亚当和夏娃。

非洲人的祖先是谁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00万年-100万年前的非洲,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

如果要再往后,便是森林古猿。

在中国有没有非洲人的后裔?

我也听说过这个传说,当初留下后代,但是经过多年长时间的与中国人杂居,现在已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并且他们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也就销声灭迹了,查找到的几率紧接0,如果不是亲身下去寻探,根本找不到,再加上知道此事的人很少,更是难上加难啊!

非洲土著历史文化

非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世纪以来,考古学者在非洲陆续发现了许多上古人类化石,其中1974年在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地区发现的距今320万年前的女性猿人化石,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出热带森林、开始直立行走的女人的遗骸。一些人类学者利用遗传学技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研究,认为全世界的民族共同起源于4-20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原始部落。他们认为:400-600万年前从猿分化出来的原始人类大都没有留下后代,只有非洲的一个部落生存下来,在10万前,这个部落开始走出非洲,迁到西亚,然后从西亚迁到世界各地,6万年前进入亚洲内地,4-6万年到达大洋洲,3.5万年前到达欧洲,最后在3.5万前跨越白令海峡抵达美洲。这些迁徙到世界各地的非洲部落的后裔最终形成了现代人类。
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公元前5000年,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居民就掌握了谷物栽培、修建水利工程的技术。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出现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此后近3000年的时间里,古埃及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建筑了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许多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东征西讨,扩大古埃及的疆域,最盛时的埃及疆土,南到苏丹,西到利比亚,北至小亚细亚,东及两河上游。扩张的同时,古埃及文化也向四周传播。埃及的象形文字传入古希腊,衍变为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后来又衍变为现代西方拉丁文。强大的古埃及存在了近3000年,在此期间,埃及多次向外扩张,也受到四周强大民族的多次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从此,埃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相继被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长期统治。

位于尼罗河上游的苏丹是古埃及扩张的主要对象之一。当时,埃及人把苏丹称为努比亚。这一地区在公元前2000年就建立了国家。埃及的入侵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公元前8世纪,苏丹人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抗运动,赶跑了埃及人,建立了库斯王国。公元前751年,库斯王国征服了埃及,建立了埃及第25王朝。库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持续了88年。后来,库斯王国迁都麦罗埃,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库斯王国地处西亚、北非与非洲的交通要道,成为非洲东北部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库斯人掌握了冶铁技术,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冶铁中心。他们和埃及人一样,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公元前350年,新兴的阿克苏姆王国征服了库斯王国。

阿克苏姆王国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建国于公元前。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开始向外扩张。到公元4世纪,阿克苏姆相继征服了埃塞俄比亚南部、库斯王国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一些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国家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创造了现在仍然在使用的埃塞俄比亚文字。阿克苏姆的强盛局面持续了几个世纪。公元570年,波斯人将阿克苏姆人赶出了阿拉伯半岛,随后,阿拉伯人切断了阿克苏姆的海上贸易通道。公元7世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使阿克苏姆王国遭到了灭顶之灾。埃塞俄比亚人逐渐退居中央高原,一直保持独立的地位。

埃塞俄比亚以南为东非地区。北起索马里半岛,南至南非北部沿海的非洲东部沿海是非洲大陆和外界进行贸易交流的重要地区。从7世纪末开始,善于经商的阿拉伯人开始迁到东非沿海的各个城市居住。在长期的交往当中,阿拉伯人和当地非洲人通婚,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斯瓦希里人。斯瓦希里人吸收了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及东亚、东南亚文化,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之上,创造了具有鲜明商业城邦文明特征的斯瓦希里文化。13-15世纪,斯瓦希里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时,就曾多次到达非洲东海岸,与斯瓦希里人进行贸易。

在东非内陆地区,维多利亚湖的周围,曾经出现过强大的王国,如布尼奥罗王国、布干达王国。它们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到19世纪,随着内部矛盾的加剧和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国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部非洲的古代历史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1868年,西方人在今天津巴布韦发现的石头城遗址说明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

位于中非地区的刚果盆地曾出现过几个重要的王国。公元14世纪末,在今天刚果(金)的西南部和安哥拉北部建立了刚果王国。刚果王国具有明显的部族国家的特征。居民分属各个部落公社,土地为部落公社所有,分配给公社成员耕种,公社成员则要向头人、酋长贡献一部分收获物,头人、酋长再将其中的一部分贡献给国王。1483年,葡萄牙人开始进入了刚果王国的领地。他们用花布、丝绸、小刀、镜子、玻璃珠等廉价的工业品贿赂国王和各级官员,帮助他们从邻近的地区掠夺奴隶。刚果的官员就成了殖民者的帮凶。贩卖奴隶加剧了刚果的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王国的崩溃。1665年,刚果王国分裂为若干个小王国。

西非是非洲进入文明社会较早的地区。在几内亚以北、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王国起起伏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西非中部先后兴起的加纳、马里和桑海。加纳与如今的加纳共和国在地理位置上并无关系。古加纳王国出现在公元初期,到11世纪,加纳王国进入全盛时期。加纳的国王以黄金著称于世,连王宫的狗戴的项圈都是金或银制的。1076年,摩洛哥征服了加纳,加纳从此一蹶不振。1200年,苏苏族的国王苏曼古鲁征服了加纳的残余部分,加纳王国从此销声匿迹。1235年,已有500年历史的马里王国在松底阿特的率领下击溃了苏苏族国王苏曼古鲁的军队。马里逐渐控制了原加纳王国的土地,成为一个更强大的、更富裕的国家。14世纪初,国王曼萨·穆萨到麦加朝觐,随从达6万人,用84头骆驼驮运金砂。一时之间,马里的富庶名闻伊斯兰世界。国王还邀请了许多伊斯兰学者到马里讲学,使马里成为伊斯兰学术研究中心。1360年以后,马里王国因出现争夺王位的内战,开始衰落,国土日渐萎缩。桑海早在公元7世纪中叶就已建立,当时位于尼日尔河中游的登迪地区。公元11世纪初,迁都加奥,后改名加奥王国,是马里原属国之一。马里衰落给桑海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到15世纪下半叶,桑海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桑海帝国只维持了100多年的兴盛局面。内部的纷争使外部武力有了可乘之机。1591年,摩洛哥军队占领了桑海的都城廷巴克图。桑海帝国不复存在了。

北非和西亚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9世纪,善于经商的西亚腓尼基人来到现在的突尼斯湾沿海地区建立了商业地点,开始在北非殖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迦太基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中心。为了与当时的罗马争夺地中海的霸权,迦太基与罗马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战争。最后,迦太基战败,划入罗马的版图。公元前后,整个北非地区都划入了罗马的版图。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了北非地区,北非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此后,北非几个国家(苏丹除外)的命运就连到了一起,并与西亚有了不可分割的纽带。16世纪,这里又沦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直到西方殖民者进入北非之前,这里一直是土耳其人的势力范围。

在15世纪,刚刚摆脱了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就开始登上非洲大陆,寻求发展的新空间。他们沿着非洲西海岸一直南下,试图找到通往东方的新通道。在西班牙派人向西航行的同时,葡萄牙人也在不断地向南寻找通向东方的航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就在国王的鼓励下,组织船只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接着,葡萄牙人达·伽马组织了更大的船队,于1497年7月8日从里斯本出发,先是循着迪亚士发现的航路,于同一年的11月到达好望角,并从那里折向北航行。1498年3月,达·伽马到达了莫桑比克,并在一个阿拉伯向导的指引下,建立了据点。由于遭到当地人的抵制,他在购买了大批的香料、丝绸、宝石和其它东方特产后便匆匆返航。他这次所带回货物的纯利润是全部航行费用的60倍。在以后的航行中,葡萄牙人带来了更多的人马和大炮,打败印度洋上各地有组织的抵抗,建立了许多商业和军事据点,终于控制了这条通往东方的航路。新航线的发现给欧洲带来了财富,却给非洲带来了灾难。"新大陆"发现之后,美洲的开发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为了牟取暴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开始将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在黑奴买卖盛行的1502年至1808年期间,光是被卖往美国的黑奴就达到600万。罪恶和残酷的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生产力,阻碍了非洲的发展,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世纪中后期,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广阔市场,它们加紧了对非洲的侵略,开始从沿海向非洲内陆浸入,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为了协调各国的利益,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英、法、德、比、葡、意等15个国家在柏林召开会议,以协议形式对非洲进行了瓜分。到一战前,整个非洲大陆只有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还保持独立,其余的国家和地区全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蓬勃兴起。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陆续取得独立。1974年,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宣布独立,非洲整个殖民体系宣告解体。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宣布独立,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完全从非洲消失了。非洲独立的国家达到了50个。 刚刚获得独立地位的非洲国家认识到团结与合作的重要,1958年4月,第一次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召开,埃及、利比里亚和加纳等8个国家参加了会议。与会国家一致同意加强团结与合作。非洲统一运动开始了。1963年5月,31个独立的非洲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盛况空前的非洲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宣告非洲统一组织正式成立。

独立而团结的非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社会的支持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非洲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1990年3月,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摆脱了南非的统治宣告独立。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白人政权也逐渐放弃了种族歧视政策。1994年,南非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黑人领袖曼德拉当选为总统。4月12日,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总统,宣告新南非的诞生。

纳米比亚共和国成立和新南非的诞生,宣告了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政治解放的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古老的非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非洲居民(黑人、阿拉伯人、欧洲人后裔)的分布

7 2 3 0 0 万(1 9 9 4 年中),约占世界总人口1 2 .8 %。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2 6 %。人口分布以尼罗河中下游河谷、西北非沿海、儿内亚湾北部沿岸、东非高原和沿海、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南非的东南部比较密集,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还下到一人,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居民主要分属于黑种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根据语言近似的程度,非洲的语言属下列基本语系:苏丹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人口3 2 %,肤色黝黑,分布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埃塞俄比亚以西至大西洋沿岸的地带。班图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人口3 0 %,肤色浅黑,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区,闪米特-含来特语系,属此语系的阿拉伯人占全洲人口2 1 %,占世界阿拉伯人总数的6 6 %,主要分布在北非各国。此外还有少数黄种人,如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业语系的马达加斯加人。欧洲白种人仅占全洲人口的2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地区。非洲居民多信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少数信天主教和基督教。

法国很多球员都是非洲后裔,请告诉我他们都是哪国的后裔,谢谢!

帕特里克·维埃拉 ---塞内加尔后裔, 维尔托德、西赛有说也是塞内加尔后裔。
齐达内---阿尔及利亚后裔
马塞尔.德塞利 出生于加纳也有人说是塞内加尔后裔.
亨利是苏里南后裔,也有说来自加勒比海的一个弹丸之岛
图拉姆生于瓜德罗普岛
法国球员中的黑人球员的先辈和前辈多半都是来自法国的殖民地,他们的遭遇多半都很凄惨,所以他们的出身也多半是谜。
另外:皮雷是葡萄牙人后裔
利扎拉祖是巴斯克人。
特雷泽盖的父亲是去了阿根廷的法国人。
前法国队员德约卡夫是亚美尼亚人。

美国的黑人是非洲人的后裔吗?

大部分是。
但并不一定是最早期的黑奴的后代。他们也可能是近代(近些年)非洲移民美国的移民的后代。
也有可能,是其他国家的黑人移民美国。
但是,总体上说,所有的黑人几乎都是非洲后裔。这一点毋庸置疑。
就体质而言,黑种人比起黄种人,可能是会占一些便宜。因为肌肉结构的问题。当然,这些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但就黄种人而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