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我的1919》读后感100字 我的1919观后感800字「一定记住」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脑海有浪」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的1919》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1

  20xx年5月11日,纪念五四青年节党日活动中,我们集体观看了陈道明主演的《我的1919》。1919年,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事隔数年,重温这部电影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1919年在中国大地上燃起的那熊熊的烈火…….

  一九一九,正是我国内忧外患的灾难时期,国内军伐混战,各地拥兵自重相互争战,国外则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正在中国争夺交通权,经济财政权,近而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主权要求,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

  当我们被影片主人公顾维钧的睿智、勇敢和其卓越的外交才能所折服,被肖克俭大义凛然、为国请命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的时候,我们有的更多的是对列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视四万万中国人的利益的愤怒,是对中国软弱无能的政府丧权辱国行径的不齿,是对“弱国无外交”的沉痛反思!

  1919年的巴黎和会,名为战胜国的和平大会,却实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分脏大会。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山东的权利,反被日本帝国主义将它在山东的侵略用《凡尔赛和约》规定了下来。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战胜国。

  “如果最高会议接受日本的提案,这不能怪我们,只能怪你们的政府”,克列孟梭的话像一根根钢针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没有强大的政府,没有强大的国力,就是有再多的顾维钧,有再多的肖克俭,也逃脱不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

  中国愤怒了!中国的青年愤怒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中国的大地上终于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今日的中国再也不是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了,今日的中国人终于可以挺起胸膛走向世界了。创业难,守业更难,在一代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终于走向了繁荣富强,然而在当今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环境下,仍是摩擦不断。黄岩岛,库页岛,台湾…..“中国不能失去它们,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享受着前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倍感责任重大。“弱国无外交”,只有祖国真正强大了,才能有更多的人听见我们的声音,13亿中国人才能真正堂堂正正!

《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2

  压抑了近80年之久的耻辱与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爆发了,中国人民第一次向世界列强说“不”!

  在巴黎和会这个分赃的会议上,各国列强只为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无视中国人民的呼声,更无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仇恨,赫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是列强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轻视与侮辱。

  是的,弱国无外交,弱国谈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绝不能是弱国!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一个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的一声“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看着列强的士兵举起屠刀,看着千万中国英魂埋骨异乡,看着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与利益,看着日本的嚣张气焰,看着全国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人民的愤怒被点燃了,被引爆了!

  确实,看着国内外的人民为中国获得应有的权力而英勇牺牲,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我们的愤怒,还能压抑吗?不,我们不能了,但我们别无他法,只有努力发展自己,增强国家的实力,尽快地从一个被欺的“弱国”这顶沉重的帽子下,挣脱出来。

  历史的车轮可以验证,中国的人民可以验证,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验证,在今日,中国不是弱国!

《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3

  1919年,中国阴霾的天空突然红了半边。那是屈辱激怒了中国人民,激怒了一头东方雄狮。爱国热情以及民族的愤慨点燃了半边天空。熊熊烈火中,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先进的爱国青年肖克俭,以及千千万万个爱国学生、工人都愤怒了。

  弱国无外交。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法获得平等的待遇。顾维钧--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他站起来慷慨陈词,驳斥列强的傲慢无礼。然而时代的英雄却不能扭转时代,中国在付出几十万劳工的辛勤后,还是没能收获一点光荣,成了列强分割蛋糕的牺牲品。他们虚伪的嘴脸在和会上暴露无疑。他们企图将这已千疮百孔的东方古国再次撕得粉碎,而完全不顾那四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观看完电影《我的1919》,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是许多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这部电影加深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让我体会到那个时代带给中华民族的创伤与悲恸。

        电影讲述了巴黎和会召开之际,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代表团为捍卫中国合法权益进行外交斡旋的事件。仍记得高中历史课本上这样记录: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看完电影后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令我震惊的是在当时连“拒绝”竟也如此艰难。顾维钧的外交才能令人钦佩; 国际社会的丑恶嘴脸更是对“弱国无外交”的真实写照。影片最令我动容的是肖克俭为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人民的态度选择自焚鸣志,而在当时向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尽管史书上可能都没有他们的名字。“激进式的斗争”可能不是解决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良药”,但却是一剂“猛药”。这剂猛药让中华大地上焕发出新的“可能性”,让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饱受屈辱的中国人学会了“抗争”。而如今一心为国的人还有多少?

        想起洛夫的一句话:历史睡了,时间醒着; 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时代在发展,但历史就是历史。不是睁着眼睛就是醒了,“头脑上的清醒”加上行动是现在我们所能做的。

求《我的一九一九》的观后感。

难忘一九一九
一九一九,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一九一九,中国人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一九一九,有太多的中国人走向了绝望的边缘,也有太多的中国人走出了抗议的第一步。
《我的一九一九》,苦难的一九一九,耻辱的一九一九,振奋人心的一九一九,因为中国最广大的青年走向了抗争奋斗,不论工人学生,不论贫穷富贵,不论民族地域,于是五·四成为他们不朽的丰碑。
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将自己燃烧,那时愤怒的火焰,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在巴黎和会上划分给了日本,中国的主权变成了列强的盘中餐,成为他们相互交易的砝码、赠送的礼物,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的愤怒。这一切只源于两个字:贫弱。
一九一九,正是我国内忧外患的灾难时期,国内军伐混战,各地拥兵自重相互争战,国外则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正在中国落多交通权,经济财政权,近而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主权要求,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源源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耻辱的历史使我们悲愤,耻辱的历史更应该使我们铭记责任、吸取教训。
眼前依然难以忘怀他在烈火中的视死如归,他坚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诉世界: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终有一天回洗刷今天的耻辱,沉睡的东亚之狮一定回站起来。恍惚间,泪水已经充满了眼眶,一个人可以有太多的选择,可以富足可以安逸,可是是怎样的一股力量怎样的一份坚毅使他远离故土,使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肚外,在富足面前他选择了漂泊,在安逸面前他选择了冒险,在一己之爱面前他选择的祖国之爱,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魄,因为他心中装者祖国。
今天,世界正处于总体和平的大环境之下,但是各国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领域,展开着更为激烈的斗争,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也带给了我们心得威胁。而我们是青年的一代,先辈的努力使我们有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我们应该无愧于我们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该使我们丧失斗志和迷失起码的信仰。
画家之责在于尽显自然之美,歌者之责在于谱写生命之音,青年之责在于壮祖国之强大。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八周年,八十八年一晃而过,也许肖克俭的尸体已溶解在深厚的泥土中,也许他的尸骨正滋润着一株幼苗,也许正如这株幼苗一样

《我的1919》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之家:《我的1919》观后感800字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史直接告诉我们的道理,它告诉我们自1840年以后中国如何被迫签订一个个不和理条约。甚至在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竟然没有得到战胜国应有的待遇,没有得到在战前各盟约国给出的承诺。甚至中国的主权也遭到破坏——山东属于我国领土却被日本抢去。
    《我的1919》这部电影向我们证明,当个人很“要强”,但国家太弱,那么这个人是要吃亏。同时也展现当时帝国侵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把中国的利益出卖了,也把中国被日本侵略的事实生动的展现给观众。同时也表明了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为了自身的利益,向日本妥协把国家的主权出卖了。
    但中国也有自己的“脊梁”,也有那些为国家利益,把自己的时间自由,甚至生命献给国家的人。顾维均是巴黎和会上中国的代表之一,为了中国的利益不断的挣扎着,与外国侵略者斗智斗勇,不顾个人的安危。同时又不顾但是腐败政府的命令,以国民的利益为重,拒绝在战胜国合约上签字,生动的展现了中华民族那种为民族的利益顽强的抵抗外来的侵略,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爱好和平,希望与其他民族友好的相处,热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热血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儿女用不同的方式来保卫中国的利益,顾维均从小到大的兄弟,中国革命的一位革命者即使在国内被迫离开,但在国外仍坚持自己理想,仍在外国不断的奋斗,带领中国华人维护国家的利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不忘告诉自己的妻子国家已是一片热土,中国的觉醒必将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因为中国儿女的血是热的。他们不愿自己的同胞,国家受到侵略。同时也展现当时新的思想流入中国,中国的思想领域也开始活跃起来。由顾维均与朋友的争吵可知,思想的活跃 必将推动中国革命的进步。同时这部电影也展现了“美学与史学”的完美结合,在最后顾维均的朋友去世所展现的雄雄烈火,不仅表现了中国人的愤怒,同时也表现了中国革命烈火在雄雄燃烧,中国将在世界的丛林中站起来,中国将会结束受侵略的历史。因为有那些为了中国利益牺牲自我的中华儿女,他们不怕危险在屈辱的外交上仍用智慧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强,自尊,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