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爱与慈悲评价,爱与慈悲「知识普及」和爱是一种慈悲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忘了忘记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爱与慈悲

人在降临世间的那一刻起,就被爱紧紧包裹: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爱,世间万物滋养的爱……爱是一层层棉被,带来温暖,抵御严寒,带来欢乐,消除痛苦。爱使生命循环延续。 爱是生命的本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因为一个微笑、一个怀抱、一句话语,人往往心怀感恩,甚至心生情愫。

世间许多人不懂爱,被爱束缚,被爱占有,爱便如同蚕茧一层层包裹他们。他们把爱与私欲融为一体,扭曲爱,歪解爱,认为爱是一种索取,爱是一种占有,爱是一种无止私欲的追求;殊不知,爱是无私付出,爱是成全,爱是奉献。

爱,不是欺骗,不是谎言,不是谋私的工具;爱,不是巧取豪夺,不是贪恋私欲,不是美色诱惑;爱,是神圣的,纯洁的,无私的,美好的。

爱,可使人陷入迷茫,可使人跌入深渊;爱,可给人勇气,可给人光明。以“我执”对待爱,爱便是牢笼,禁锢人的思想和灵魂,用“宽容”对待爱,爱便是灵魂的依托,给人自由与幸福。

慈悲的爱,是摒弃“我执”的爱,是没有束缚的爱,是自由飞翔的灵魂,是纯净无瑕的天使。慈悲是舍弃私欲的爱,是“小爱”升华为“大爱”的途径,慈悲是爱的升华,是爱的最高境界。

佛法之中,常谈慈悲,《观经四帖疏》解说:“明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佛以众生为我,同感同受,同苦同乐,普度众生,佛本心即是慈悲,慈悲即是爱。

佛家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慈悲的最高境界,平等爱人,博爱众生。爱是慈悲,即爱的净化是慈悲;爱是智慧,即爱的升华是智慧。

爱的真谛是慈悲,对众生的慈悲就是对生命的虔诚。在追求大爱的过程中,把余生奉献给真理,奉献给众生,就是成就了生命大爱。慈悲是源,爱是流;慈悲是本质,爱是显现。爱于慈悲之中,没有计较得失,没有利益纠缠,没有束缚禁锢,唯有自在喜乐。

爱即成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虽未求,但福运双至,皆大欢喜。

爱与慈悲的区别

爱是一种占有,是一种自私欲在那里支配着,而慈悲没有自私的欲,它只是希望他人快乐、希望众生快乐,它没有占有的心。

但是如果是作为爱来说,只要你有权利占有他,一旦别人对他好,你生起的就是什么了?就是嗔恨了。慈悲是衷心地、毫无条件地祝愿一切的众生,希望众生快乐。但是爱,它付出往往要得到回报:“我爱你、你要爱我,你不爱我,我就恨你。”所以,慈悲不会变成恨,贪爱会变成恨。
参考佛教导航问答栏目

慈悲和爱(当然讲的是大爱)有何区别

爱就是喜欢,为了满足自己喜欢对方的心理需要,因此要关心所爱的人或物。慈悲是因为对方的状态很可怜,因为着了对方的可怜相而让自己伤心了,为了修复自己受伤的心,因此就要去帮助对方。
佛教不是爱的宗教,是慈悲与智慧的宗教。一些宗教被视为爱的宗教,佛教中则以“慈悲”为中心,而不直言“爱”字。佛陀曾喻示有关爱者,增支部经典即谓:“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故佛教言爱言憎,恰若手心、手背,为一体之两面。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
所以“慈悲”与“爱”的区别就在这里:“爱”是需要是占有,“慈悲”是完全地利益对方。这就不难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慈悲”。

如何理解爱就是慈悲

如何理解,爱就是慈悲这句话一个人觉得是人世间的大爱,当你了解到这个世间的因果业力你也就知道穷人和富人前世种下什么形式就会得到什么,所以秉承着一个慈悲的心一个善良的心,你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接受那些生活中的不美满,认真地度过每时每刻。到底发走今天穿什么鞋是有些人可能连觉都没有,不要和别人攀比,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好好生活,好好的爱自己去宽恕那些无语失效的伤害放下,抱怨就是放过自己。

佛家的慈悲和爱

平时我们所说的爱是人与人交往之时所互相产生的各种感情,是有因果循环在里面的,或是因为缘分而产生爱情、或是因为亲朋好友之间而产生的亲情、友情或是因同情而产生的怜悯之情等等。而佛家的慈悲,不存在在因果关系,慈悲之心包含了人类所有的情绪,不仅仅是正面的还有负面的,如果所人类的爱是因为有着种种需求而产生,而慈悲之心则是因为要去包容而产生,它不讲究原因,只求渡人。或者说爱因为自私而伟大,那么慈悲则因博爱而宏伟。

关于爱与慈悲的问答

朋友问:
“前几天我偶然看见一段话是讲爱与慈的区别,可是我没有太理解,后来也找不到那段话了,只记得它说:爱包含了分别心,嫉妒心, 所以最后可能会演变成恨。这句话让我感同身受,我发现,以前我的爱是带些偏执的, 认为只要自己的发心是好的,是纯粹的,就是没有问题的, 此生我只管尽情地去爱就可以了。可后来,我发现爱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苦, 所以我陷入了价值观颠覆,思维混沌的状态。 再后来, 我学会了保护自己,有节制地去爱,有边界地去爱。这种状态让我感觉很好。可当我最近看到爱与慈的这句话的时候,我忽然对慈这个字充满了好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如果能达到那个境界,我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爱,不再顾忌我的爱会无意伤害别人,不用担心会留下任何的后遗症? 我不知道 ,我这个方向对不对?如果是对的,我该如何修炼呢?”

答:

爱是什么?
爱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情感

爱是合一
合一是爱

爱是存在
存在是爱

爱是真实的本质
真实的本质是爱

我就是爱本身
因为我是存在

你就是爱本身
因为你是存在

在爱中
没有比较
没有分别
只有圆满合一

让你越来越难越苦的不是爱
而是比较分别产生的分离感
重新认识和发现爱吧
看清你就是爱的实相

慈和悲都是源于爱
是爱的自然流露和呈现


源于了解实相
了解万物一体
自然无缘大慈


源于了解实相
了解万物一体
自然同体大悲

慈心希望幸福快乐与人分享
悲心希望帮助他人拔苦予乐

若能了知实相本为一体
又哪有自他苦乐之区分

爱是存在本身
爱圆满无缺

真正认识爱
自然能活出爱

因为你就是爱本身

“爱”和“慈悲”有何异同?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涅盘。基督教则认为,人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摆脱自己的贪欲和罪恶,既无法消除过去的罪,也无法保证现在和将来不会犯罪。正因为如此,上帝派遣他的独生爱子降生成为人,就是耶稣。耶稣为担负和消除世人的罪被钉于十字架,受苦受难,舍身流血,死后3天复活,身体变为不朽不坏的灵性身体,显现于门徒后,升天。人信靠他,自己的罪才会被消除,才能获得拯救和永生,与神和好,修行才会功德圆满,死后灵魂升天,与主同在。末日基督再来时,要使死人身体复活,活人身体改变,成为灵性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