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合肥十四五规划巢湖半岛(合肥十四五规划内容),以及巢湖市十四五规划图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合肥巢湖半岛2022年怎样规划建设

规划如下:
巢湖半岛落地的新项目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工程(花塘路、黄师路、竺城路、经七路、经八路)!5条道路总长约7公里,项目中标价1.33亿元,施工工期450天,计划竣工日期为2022年11月。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巢湖半岛路网结构,改善交通运输环境,而且还将提升环巢湖区域景观形象,改善居民出行、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强巢湖半岛投资吸引力。

巢湖半岛规划

法律分析:《巢湖综合治理三大工程实施方案》,围绕实施巢湖综合治理碧水、安澜、富民三大工程,打造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方案》提出,2021年计划完成总投资88.1亿元,实施巢湖综合治理项目136个,2022年基本完成环巢湖十大湿地修复任务,初步构建巢湖湿地生态屏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2021巢湖半岛医院建设规划

2021巢湖半岛医院建设规划是将黄麓镇作为合肥国家科教基地,城镇性质为“巢湖北岸以旅游、健康产业、高等教育功能为主的特色小镇”。
经黄麓镇核实:1、在已批准的《黄麓镇总体规划》(2017-2035)中,规划总体定位为“民国风情、书香黄麓”,发展目标之一是将黄麓镇作为合肥国家科教基地,城镇性质为“巢湖北岸以旅游、健康产业、高等教育功能为主的特色小镇”。目前巢湖半岛生态科学城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在新一轮规划中,黄麓镇将根据城镇容量科学发展优化教育事业布局,后续洽谈的高校将定位为本科以上,着力引进国内知名的高端院校,相关高校入驻工作正在商谈中。相关规划成果将按程序进行公示公告,届时请关注巢湖市人民政府及教体、规划相关网站。
2、目前黄麓核心区规划还在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中,并未通过审批,同时核心区拆迁工作虽难度较大,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当中。
3、黄麓镇的建设对整个半岛区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麓镇也把区域内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作为当前发展的重心,相关中小学、医院、安置点、道路、雨污水管网建设等内容都已提上日程,将严格按照规划目的及建设要求,打造并提高黄麓镇整体区域竞争力,关于合肥师范学院附属中小学的入驻还在商谈中。
巢湖市黄麓镇人民政府会同巢湖市土地储备中心拟启动巢湖市黄麓镇半岛医院地块土地收储工作。收储地块面积约1300亩(面积以实际勘测为准),用地范围内栽种有成片林木、景观苗木、果木树等,为了确保土地收储工作顺利进行,需要一支专业性强的评估机构做好前期收储土地范围内的苗木评估工作,现对本项目进行采购择优选择服务单位。
合同履行期限:1.采购人每次报批的土地区域,成交供应商须在30日历天内完成该报批土地区域内苗木评估工作并出具正式的评估报告;2.苗木评估总服务期限直至收储地块面积(约1300亩)被采购人报批完毕。

巢湖半岛发展规划

法律分析:巢湖半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工程设计二标段包含11条道路,分别为吴家河路、经一路、经二路、经四路、经五路、经六路、经七路、纬四路、纬二路、纬三路、纬五路,道路总长约10.593千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及给排水、管线综合、照明、交通、绿化等其它配套附属工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三条 城市和镇应当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在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法制定规划,规划区内的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指导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的乡、村庄制定和实施乡规划、村庄规划。

合肥十四五规划内容

法律分析: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第二两个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安排了12个部分,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作出工作部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烔炀镇智能家电城在哪里建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烔炀镇智能家电城在巢湖半岛核心区域烔炀工业园区内。中国合肥智能家电城初步规划选址于巢湖半岛核心区域烔炀工业园区内,原先的巢湖烔炀家电产业新城项目也会迁移到工业园内,保证产业协调分布,合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十四五规划肥西划归合肥市区有什么意义

法律分析:从合肥十四五规划字面意义看,肥东和肥西有可能整体撤县设区,长丰部分区域并入合肥市区,“按照中等城市标准,提升巢湖城区、长丰县城、庐江县城等承载能力,打造市域三大副中心。”三大副中心没有了肥东,肥西县的名字了。还有合巢、合庐两个位置也有想象空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合肥“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 计划新建商品住宅供应58万套

12月31日,安徽省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合肥市“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的通知。
根据《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合肥将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就业制度。未来5年,合肥城镇累计新增就业将达到65万人。以新就业职工为主体的新市民群体,短期内购房支付能力有限,租房居住需求将呈逐步增长趋势。
《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建商品住宅需求58万-62万套。规划期内,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58万套,其中合肥市区28万套、四县一市30万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8.28万套。规划期内,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882个,总建筑面积2674万平方米。
而在政策实施的方面,《规划》则明确提出:(一)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落户人才、重点产业人才进行住房补贴的基础上,实施技术工人租赁住房安居工程计划;
(二)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大对无房户购买首套自主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坚决遏制利用信贷杠杆投机炒房行为;
(三)防范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加强首付贷、最低首付比、偿债收入比、贷款资质的审查,严肃查处经营贷、抵押贷流入房地产市场行为。
同时,《规划》还表示将依法实施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房地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哄抬房价、加价销售、强制搭售、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合肥:“十四五”计划供应新房58万套,防止楼市大起大落

2021年12月31日,安徽省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合肥市“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建商品住宅供应58万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8.28万套。
《规划》共分8个部分,包括总则、“十三五”住房发展回顾、“十四五”住房发展环境与需求分析、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合肥商品住宅累计销售6223.2万平方米,二手住宅累计成交3587.8万平方米,呈现增量总体平稳、存量逐步活跃的局面。至“十三五”末,全市累计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2.02万套,累计发放租房补贴近1.2亿元,累计新增各类租赁住房5万余套(间),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住房租赁发展初见成效。累计投入46.7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26个,总建筑面积2055万平方米,涉及8726栋,惠及76万余人。“十三五”末,合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9平方米,住房发展逐渐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合肥房管局表示,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部分区域住房供给相对不足,市场调控压力依然存在,租赁住房供需错配矛盾比较突出等。《规划》的制定有利于明晰今后5年的总体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规划》称,“十四五”时期,合肥将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就业制度。未来5年,合肥城镇累计新增就业将达到65万人。以新就业职工为主体的新市民群体,短期内购房支付能力有限,租房居住需求将呈逐步增长趋势。
《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建商品住宅需求58万-62万套。规划期内,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58万套,其中合肥市区28万套、四县一市30万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8.28万套。规划期内,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882个,总建筑面积2674万平方米。
《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为:实现住房市场总体平稳、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支持首套自住性购房需求,合理满足改善型购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逐步租购同权,推进成套住房入学年限、热点楼盘摇号销售政策、职住平衡等调控措施,积极探索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稳步推进既有棚户区改造等8个方面。
关于政策措施方面,一是健全住宅用地供应机制,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二是实施差别化财税政策,适时加大补贴范围,在对新落户人才、重点产业人才进行租房补贴的基础上,实施技术工人租赁住房安居工程计划。落实住房租赁企业向个人出租住房减按1.5%缴纳增值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向个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出租住房,减按4%征收房产税等减税政策,大力扶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三是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加大对无房户购买首套自住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坚决遏制利用信贷杠杆投机炒房行为。加强对房地产融资情况的监测、防范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来源、最低首付比、偿债收入比、贷款资质的审查,严肃查处经营贷、抵押贷流入房地产市场行为。
同时,《规划》表示要依法实施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房地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哄抬房价、加价销售、强制搭售、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