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0字(《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以及卢旺达饭店观后感600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根据朋友推荐终于看完了《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看完非常的震撼,心灵的震撼,灵魂的颤抖……

没有政治,没有煽情,没有富人对穷人居高而下的怜悯,甚至撕心裂肺的屠杀场面也几乎没有,只是一个小故事,一个原殖民者比利时人开的全国唯一一家五星级饭店的留守经理,一个受过一定西方教育的胡图族经理,为了挽救他的图西族妻子和邻居,而四处奔波,几乎丧命的故事…………

大的故事背景,我是略微知道的,比利时人走了之后,在比利时人的扶持下,图西族当政,然后人数居多的穷人胡图族造反,夺得政权,现在图西族又起来造反打内战,一个典型的后殖民主义时代的非洲国家而已。但是这件事情之所以搞得惊天动地,是因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屠杀竟然发生在这里。这是在1995年,联合国的警察已经遍布世界,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更是到处维护民主,然而,短短一个月内,在小小的卢旺达国内,有大约100万平民被对方的武装力量杀害。联合国还在激烈辩论是否出兵,克林顿政府因为刚刚在非洲遭到挫折,于是只是派航母在非洲西海岸巡游,就在他们犹豫之际,百余万生命灰飞烟灭。据说,事后法庭追究罪行时,由于罪犯太多,动用全国的监狱也不可能容纳如此多的罪犯,于是大部分凶手只要认罪便不予追究,就算如此,仍有10万人被判入狱,到如今,仍有部分人在服刑。对于这种群众性的集体屠杀,法律便没有任何威力可言了…………

于是,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混乱的景象,有点类似纳粹德国。到处是情绪失控的群众和民兵。历史上图西族是比利时人的亲信,于是这便成为罪恶的象征。图西族的民众便为这曾经的优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仔细看的话,胡图族的军队并没有参与屠杀,他们只是放任而已。持枪的基本都是民兵。过度的群众运动和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席卷了这个可怜的非洲小国…………

清晨,大雾弥漫的河边,男主角开着小卡车,拉着从一个走私商那里搞到的食品,急匆匆要赶回饭店,突然地面颠簸起来,越来越厉害,主角开始斥骂司机走错路,司机也反唇相讥,在大雾中什么也看不见,最后只好下车。前后左右却是一望无际的尸体,花花绿绿,没有生命,仿佛破败的垃圾。电影没有显示二人如何将车从河边开出,然而,即使想一想,这种情景都不免心寒…………

电影结尾到也不是悲剧,男主角最终带着他要救的人逃到了红十字会的营地,于是一切便结束了…………

死去的不能复活,活着的也必将死去。民族的衰弱总是要带来悲剧的发生。中国百年革命,伤亡何止百万,然而中国在这伤亡上有了新生,有了希望。可是,在卢旺达这个国度,我却很难看出什么希望,有的只是苟且的活着,和悲惨的死去,以及疯狂的杀戮。非洲离我们太遥远了,远到我们忘记了,那是我们祖先诞生的地方,远到生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怎么写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1、今天按好评推荐看了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看的时候非常震撼人心,这个电影让我认识到现在的世界并不和平,也许是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对外面的世界感受不是很深刻,虽然看新闻,每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发生恐x分子袭击事件,人x炸弹自杀事件,暴徒威胁劫杀事件等等,但是只是看过后心里知道,顶多对不幸的人滋生一丝丝同情心,心里没有多大的震撼,因为没有身临其境,所以没有感同身受,《卢旺达饭店》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2、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我们生在中国,虽然童年的我们也许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我们活得快乐,我们不用担心哪天会无家可归,哪天会面临生离死别,因为现世安稳,我们唯一担心的是完不成作业会被老师骂,考不好分数会被家长训斥,但这些东西都是瞬间的,再说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了,这些事情真的不算事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的吹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方式增多了,上大学也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了,我们享受着自己不知道叫幸福的幸福。
3、尸体遍布山野,血流成河,这一惨不忍睹的景象,竟使电影中的主人公保罗看到后,伤痛难耐,回家后,抱头痛哭,没有很大的能力,但是作为一个饭店经理,他又发挥了出乎常人想象的能耐,他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周旋于军阀,政治家之间,他使出浑身解数,联络各种关系,保护着米勒·科林斯饭店的顾客和难民们,使得米勒·科林斯饭店成为嗜血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4、怎么样的一个人叫善良的人呢?也许我们每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善良是看别人陷于经济困难中,我们施与援手,别人心情不好时,我们去安慰,关心她,但是这样善良的人,具有民族大义,高度人道精神主义精神,置家人,饭店顾客的生命于最高价位置的善良的人,我是第一次见,也许也是我生命中遇见的最善良的人。
5、感恩生活,感恩世界,心存善良,力所能及帮助每一个我们能帮助的人吧!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有谁知道的告诉下~先谢了

看了《卢旺达饭店》后第一感觉,这不就是《辛德勒的名单》的非洲翻版嘛!主人公Paul Rusesabagina是mill collins国际饭店的经理。他经营着当地一家云集着欧洲游客和军界政要的饭店,八面玲珑地运用着一切关系尽心地呵护着饭店的顾客们,他本人是胡图族人,但妻子确是图西族人。当1994年4月6日,一架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4月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立即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拉开了帷幕……

刚开始镜头就是模拟了电台的电波频段,听到的是被胡图族控制的舆论宣传工具不断地重复鼓动人们报仇,血腥地渲染和散播一切暴力和仇恨。而还有一个当Paul Rusesabagina的妻子和子女联通比利时联合国军一起意图突出重围时,这是电台居然充当了一个刽子手的眼睛,不断地把车队告诉民兵,以致车队被团团包围差点就全军覆没。而片中也多次出现其他非常不人道的不负责任的

求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左右的!!!!!!!!!!!!!!!!!!!!!!!!!!!!!!!!!!!

《卢旺达饭店》买了,一直都没看,不是不舍得看,而是不敢看,因为知道这是一场人间惨剧,不知道电影会怎么来表达,面对每天繁忙的工作,不敢让自己的心情过于沉重,坚持到昨天晚上,才下决心看了。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个卢旺达的高档酒店经理,保罗,胡图族人,在1994年种族冲突中救了1000多位难民的生命。当年比利时殖民者硬生生地把当地的土著人按照皮肤的深浅和鼻梁的高低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并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把政权交给了图西族,从此也就造成了两族世世代代的恩怨。终于掌握了政权的胡图族人要向图西族人报复,纵容着民兵组织的仇视情绪,终于在一个总统被刺身亡的节点爆发了,“砍倒高高的树”,“胡图力量”,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保罗所在的那家酒店是比利时老板高级休闲度假酒店,利用酒店经理的职位,他与那些军方上层人士,白人,联合国官员周旋着,啤酒,威士忌,香烟,紧张地巴结着,对于西方的强大和维护世界秩序世界和平的信念已经渗透到了他的每个血管里。他一直都相信着依靠那些以美国西欧国家为主导的联合国可以在卢旺达实现和平,至少那些白人朋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但在战争爆发后的一系列事件,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多年的经营只能换来一个生命的延续而已,最后也被迫背井离乡。这中间一系列努力在电影里看来只能是对现实的巨大嘲讽。

这部电影今年金球奖金熊奖都拿到了提名。这场人类的浩劫今天终于有部电影可以来记录了,只是不知道这些西方人看到这部电影后会怎么想?看来卢旺达人民应该好好学学中国人的近代史,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民族只有自立才能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