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少林大洪拳36式 少林大洪拳中丁步背手的实战意义「记得收藏」和少林大洪拳全套路教学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海是天的影子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少林大洪拳有几路

少林大洪拳是宋太祖赵匡胤习练的拳术之一,是少林武功的基础拳。它动作连贯、功架完美,体现了少林拳的主要风格。凡练少林拳术、器械、散打、技击者,都从大洪拳起手,称大洪拳为“诸艺之源”。   它的特点是以活马步为主,上承禅法、下化武艺、掌拳并用、刚柔相济、攻守自如,天下无敌。   目前流传的大洪拳大多招式残缺不全,此套路是现存动作最完美、招式最完整的套路之一。首次面市供广大武术爱好者学习、研练和收藏。   少林大洪拳是少林寺的镇寺之宝,内传之拳法,以前只有少林武僧掌握此法。因手法、步法、腿法全面综合,现在是习武健身的最佳套路。同时,也是习少林武术的必修之拳法。   大洪拳共有十二路,每路三十六式

谁给我一套少林洪拳的拳法图,急求,急求!

少林大洪拳法演示
1、预备式
双手合十行佛家礼,双手平起屈肘向上、吸气,双脚随气向上提。后翻掌下平视,
呼气向下落地,练前先把呼吸调匀,做好准备(图1)。
(图1) 2、白云盖顶
身体左转90度,两脚随身体转动变为小弓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由胸前横架
头顶,掌心向上,右拳不动,目视前方(图2)。
易犯错误:转身要快,转身架臂要同时进行。
纠正方法:加强分解练习。

(图2)

3、扑步单切
右脚上步,左脚前跟成左仆步。同时,左掌下落,变成切掌放置左脚上方。目视前方(图3)。
易犯错误:膝盖易弯曲。
纠正方法:加强练习。

(图3)

4、盘肘
左拳横击至左腿上方,起身,向左转体90度,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向
左向上划弧上架头顶,拳心向前,右拳屈置于胸前,拳心向下,目视前方(图4)。
易犯错误:右肘不能放于胸前。
纠正方法:盘肘是右肘在胸前正前方。

(图4)

5、双云顶
以双脚为轴,左脚回至半步,两拳变掌,左掌在头顶化出一圆,成缠头式,右掌在
头顶化一圆成括脑式(图5)。
易犯错误:缠头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缠头时,掌要贴紧头部。

(图5)

6、七星
右脚向右跨一步,左脚随之与右脚并靠,脚尖点地,身体下蹲成左丁步,同时,双拳内
旋,左拳面抵右手臂随跨步,向右推出,目视右侧(图6)。
易犯错误:下蹲身体前俯,跨步冲拳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加强动作组合练习。

(图6)
7

、单鞭
双手向内靠身,步成马步,两目平视,吸气。双拳用力拉开双臂平出,身向左拧变弓步。
目视前方,呼气(图7)。
易犯错误:双臂冲拳,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双拳冲出时,两臂要成一条线。

(图7)
8

怀中抱月
左拳右拳由外向内划弧合拢,左脚后拉成虚步,拳心向下,目视前方(图8)。
易犯错误:虚步太高,动作不标准。
纠正方法:加强步型练习。

(图8)
9

冲天炮
右拳向外绕一圈,右拳由下向上打出。左拳向下护肘,脚提起下震。目视前方(图9)。
易犯错误:冲拳与震脚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加强动作分解练习.

(图9)

10、倒步七星
右脚后退半步,同时,右拳收回腰间,左拳冲出。双拳合于胸前,左脚尖点地下蹲成丁步,右拳护胸,左拳护膝(图10)。
易犯错误:丁步身体前俯.
纠正方法:加强步型练习.

(图10)

11、三冲拳
起身,左拳收回腰间。同时,左脚上步,右拳冲出,成左弓步。右膝提起,左拳冲出,右拳回拉于肩平。右脚前落,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右拳冲出,左臂横于胸前(图11)。
纠正方法:冲拳与上步动作不协调.
易犯错误:加强动作组合练习.

(图11)

12、双云顶
以两脚为轴,左脚回至半步,两拳变掌。左掌在头顶划出一圈成缠头式,右掌在头顶划一圆成括脑式。(图12)。
易犯错误:缠头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缠头时,掌要贴紧头部.(图12) 13、双绝手
双脚同时下震,双掌变拳下合。
易犯错误:双掌与震脚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加强动作组合练习.
14、七星
右脚向右跨一步,双拳在胸前交叉,左脚随之与右脚并靠,脚尖点地,身体下蹲成丁步,同时,双拳内旋左拳面抵右手臂随跨步向右推出。目视右侧。(图13)。
易犯错误:丁步下蹲身体前俯,跨步冲拳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加强动作组合练习.

(图13)

15、单鞭
双手向内靠胸前,成马步,两目平视,双拳用力拉开,双臂平出。身体左拧,变左弓步,目视前方.(图14)。
易犯错误:身体左拧与冲拳动作不协调,弓步后腿弯曲.
纠正方法:加强动作分

少林大洪拳中丁步背手的实战意义

少林大洪拳是少林寺名拳之一,习练者众多。它刚健有力、攻防严密,充分体现了少林拳法的特点。现在在少林寺附近流传的少林大洪拳主要有四套,流传最广的是第一路。
一路动作名称:1、预备式 2、双抱拳3、白云盖顶 4、溅步单叉 5、盘肘 6、双云顶双恨脚 7、大七星 8、大单鞭 9、怀中抱月 10、三冲炮 11、大缩身 12、三砸捶 13、双绝手14、双云顶双恨脚15、大七星 16、大单鞭 17、怀中抱月18、上步扳手 19、三抢手 20、回头望月 21、三扒手 22、双恨脚23、小虎抱头 24、提手炮 25、溅步单叉26、盘肘 27、迎面沙 28、双绝手 29、右左盘肘 30、提手炮 31、两抢手 32、十字踩脚 33、二起踩脚34、金刚捣臼 35、提手炮36 、古树盘根 37、三摇手 38、鹞子翻身 39、夯地捶40、海底捞月 41、三抢手42、单叉 43、鹞子钻林 44、踢腿 45、摆莲 46、三绝手 47、云顶大虎抱头 48、提手炮 49、溅步单叉 50、二起踩脚 51、五花坐山 52、收势
一路大洪拳歌诀:
威振天下大洪拳,嵩山古刹少林传。
太祖仗它闯天下,平乱锄恶打江山。
起式合十静心气,白云盖顶架敌顽。
溅步单叉掌前切,起身盘肘击心间。
双脚下跺振天响,两手云顶避凶险。
丁步七星掏心势,前后开弓使单鞭。
怀中抱月双臂圈,左腿后撤三冲拳。
猿猴缩身把景观,连环三砸惊敌胆。
破招要用双绝手,云顶恨脚怒冲冠。
丁步七星掏心式,前冲后撩大单鞭。
怀中抱月臂内圈,上步扳手打人脸。
连环三抢戳喉颈,回头望月似佛仙。
三手连扒招法妙,双脚恨地响震天。
小虎抱头百兽逃,提手炮拳群魔窜。
溅步单叉扑身打,起身盘肘保平安。
迎面沙掌伤敌面,双绝手威镇边关。
左右盘肘对手完,提手炮拳敌人窜。
两抢手惊破敌胆,十字脚法力无边。
二起采脚冲天怒,金刚捣臼击地穿。
穷追再用提手炮,古树盘根紧相连。
三次摇手防带打,鹞子翻身一瞬间。
夯地一捶大地颤,海底捞月坐小船。
三抢手戳敌喉颈,一单叉扑地掌险。
鹞子钻林强攻招,罗汉踢腿笑开颜。
摆莲脚又伤敌脸,三绝手再镇边关。
云顶式大虎抱头,提手炮群魔乱窜。
溅步单叉扑身法,二起采脚伤人眼。
罗王荡寇坐山式,童子拜佛唱凯旋。

自学洪拳

我是洪拳三十一世入门弟子,我建议你拜个洪拳师傅,先学基本功,然后学套路,再学每一招的用法。再积累一些经验。你就是1/3个高手了。 大洪拳是在小洪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架势比小洪拳路大,步型有所增加,技法也较周全,故称大洪拳。

少林大洪拳是宋太祖赵匡胤习练的拳术之一,是少林武功的基础拳。它动作连贯、功架完美,体现了少林拳的主要风格。凡练少林拳术、器械、散打、技击者,都从大洪拳起手,称大洪拳为“诸艺之源”。它的特点是以活马步为主,上承禅法、下化武艺、掌拳并用、刚柔相济、攻守自如,天下无故。目前流传的大洪拳大多招式残缺不全,此套路是现存动作最完美、招式最完整的套路之一。首次面市供广大研 术爱好者学习、研练和收藏。

少林小洪拳是少林拳术的基本拳技套路,是初学少林拳术的必修套路,素有“十八拳之母”之说。小洪拳的步型有并步、弓步、马步、蹲步、虚步等,基本上安排了各家拳术的常见步型;手型有掌、拳五花抓;手法有推掌、抢手、扳手、砍手、掠手、拦手、撩手、抓苗头手;拳法有冲拳、劈拳、撩拳、砸拳、侧拳等;足法有踩脚、泼脚、勾脚;腿法有踢、弹、跳;身法有转身、缩身等;眼法有盯、迷、暴、瞪等,构成了完整的手、足、身、眼、步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法合一的攻防技术。其形姿小巧玲珑,节奏严紧,技法刚健有力,朴实无花架,招含攻防,动作实战,自始至终行在一线,突出了少林拳术的全部特点。

大洪拳和小洪拳有什么区别

一、特点不同

1、大洪拳:大洪拳的特点是以活马步桩为根基,架子大开大合,多崩打、架打、扒打、滚打,架子刚劲有力,多发身力整劲,初练刚劲、明劲,再练柔劲、暗劲,后练混元劲,刚中有柔,刚柔相济,连绵不休。

2、小洪拳:其形姿小巧玲珑,节奏严紧,技法刚健有力,朴实无花架,招含攻防,动作实战,自始至终行在一线,突出了少林拳术的全部特点。

二、地位不同

1、大洪拳:是少林武功的基础拳,凡练少林拳术、器械、短打、技击者,都从大洪拳起手,故素有“洪拳为诸艺之源”之称。

2、小洪拳:属于武术中少林拳术的基本拳技套路,是初学少林拳术的必修套路,素有“十八拳之母”之说。

三、步型不同

大洪拳是在小洪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架势比小洪拳路大,步型有所增加,技法也较周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小洪拳

百度百科-大洪拳

三晃膀大洪拳的六步架大洪拳首诀解悟:

1.通过六步架大洪拳首诀(也即总诀)前四句,可以明显看出,六步架大洪拳是道家拳,绝非佛家的少林拳分支。少林大洪拳就是在六步架大洪拳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支系。
2.顶天立地静寂然,复归无极大道显。指演练套路功架或站桩时的状态,静心调息,泰然不动,周身充盈浩然之气,天地人感而遂通,浑然一体,与道合一。在道教理论中,无极即道,为万物化生之始。
3.浑沌初开立三清,洪钧仙祖一脉传。道教正式名称为三清教。三清,即太清、玉清、上清。洪钧老祖是众仙之祖,有“先有洪钧(鸿钧)后有天”之说。洪钧老祖一道传三友,授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徒,传说此三徒从其元神真身中分别修出太玄清气、玉玄清气、上玄清气。其中,太上老君修出太清、玉清、上清三种境界的玄清气。
4.腰摇膀晃混元生。说明六步架大洪拳起势特征。六步架大洪拳起势膀晃身摇(晃膀数次),故俗称三晃膀。一晃无极静,二晃太极动,三晃混元生。何故要膀晃身摇?腰为人体中枢,也是气机之中枢,身(腰)摇故能发动全身气机。膀为发力之节点,膀动而拳臂生威。足、腿、腰、膀、臂之劲力齐整,精、气、神合一,内外混元一体。
5.飞鸿展翅定乾元。传说洪钧(鸿钧)老祖,真身乃一金翅大鹏。六步架大洪拳由老子所创,老子就是被后人神格化了的太上老君。老子创拳时为师法他的老师,把所创之拳命名为大洪拳,把大洪拳起势仿效大鹏展翅。
6.六步架大洪拳起称缘由。从老子创拳至今,大洪拳已经流传约2600年,传承近100代。山东郓城、梁山、菏泽等地及江苏丰县、沛县等地至今仍然流传着原汁原味的这一大洪拳功法套路,人们为区别于经在少林寺演化变异了的(少林)大洪拳,依据古老大洪拳的(平气架、气催力、气排丹田、混用力、闭气法、混元气练)六个练功步骤,改称六步架大洪拳。
7.俗称三晃膀大洪拳缘由。六步架大洪拳,起势的明显特征为膀晃身摇,整个功架套路也突出体现膀晃身摇。多次晃膀,为何名为三晃膀?三晃膀,即多晃膀之意。道教理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中,所有(108卦)卦象都是从三爻变化而来。汉族传统文化中,三为多为大为吉数。
8.蕴含易数哲理。三晃膀、六步架、三十六势、一百零八打....无一不合于易数。
- ---转自《六步架大洪拳的博客

六路和八手的拳种

一、六路拳

1、武当六路拳

武当拳法之一。源出武当功家南派,定型于明宣德年间。最早传授者为邓钟山先祖武当山邓氏道人。

2、六路查拳

六路查拳是查拳套路中的第六套。因腿法密集,变化莫测,处处埋伏其中而得名。各种组合腿法和配合得当的严谨的手法突出了“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的特点。

3、六路少林大洪拳

洪拳是少林武功的基础拳,被称为“诸艺之源”,凡练拳术、器械、散打、技击都是从大洪拳起手。

本套路拳法是少林寺武僧释德根大师生前独传套路,习练者甚少。其特点是以活马步为主,上承禅法,下化武艺,掌拳并用,攻守自如,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套路之一。

二、八手拳

咏春八手

咏春八手包括标指手、圈手、伏手、膀手、捆手、栏手、耕手、摊手,简称标、圈、伏、膀、捆、拦、耕、摊。除此之外,因流派不同,也有缠、撞、挂、漏、粘、摸、荡、捋等手法,但这些手法已经不单纯为单手法,而需要双手配合使用,同时还需配以身法,如耕拦手、膀摊手等。

武当六路拳是南派之精华

六路拳,乃功家南派之精华,邓家拳法第一矣”。六路拳刁钻古怪,软硬相兼,软时如绵里裹针,硬时似钢刀如刃。演练此拳分大、中、小三种架子一一大架扑敌,令其惊怯后退;中架待敌,令其捉摸不定;小架绕敌,令其昏昏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