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阿波罗13号观后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阿波罗13号事件经过,“阿波罗13号”飞行时经历什么险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呼叫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阿波罗13号究竟发生了什么?

50年前,在飞向月球的阿波罗13号上发出紧急求救: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三位宇航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航天事故,他们命悬一线,这个惊心动魄的情况不禁让地球上的人们屏住了呼吸。

1969年,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成功在月球正面登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踏上月球的土地。同年,阿波罗12号也成功登陆月表。到了1970年,阿波罗13号载着三名宇航员离开地球,准备第三次前往38万公里外的月球。然而,这趟旅程却充满了致命的危险。

阿波罗13号在离开地球时,就出现了问题。土星5号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二级火箭的一台液氢液氧发动机提前两分钟关机,这是由纵向耦合振动引起的。

根据分析,当时火箭发动机架的长度被拉伸了超过7厘米,险些导致发动机毁掉。好在另外几台发动机能够正常工作,它们的燃烧时间被延长,从而保证火箭有足够的推力把飞船送入轨道。

经过不断变轨,阿波罗13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计划用3天的时间进入月球轨道。然而,在距离月球还有几万公里时,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飞船上的氧气罐发生了爆炸,燃料电池被炸飞。

大约30秒之后,阿波罗13号上的三名宇航员向32万公里之外的地球发出了紧急求救: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

阿波罗13号飞船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按照计划,当阿波罗13号进入月球轨道之后,指令/服务舱会环绕月球飞行,登月舱将会登陆月表。执行完月表任务之后,登月舱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指令/服务舱进行对接,然后它会被抛离。接下来,宇航员驾驶指令/服务舱返回地球。

发生爆炸的地方在服务舱,导致指令/服务舱严重缺失氧气和电力,三位宇航员只能紧急转移到登月舱中。登月已无法进行,宇航员只能寄希望于登月舱把他们带回地球。

位于地球上的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经过分析之后决定,先让阿波罗13号继续飞向月球,利用月球的引力进行转向。三位宇航员飞掠月球上空,但他们已无法登月。登月舱的火箭发动机启动,推动阿波罗13号加速奔向地球。

然而,登月舱的资源十分有限,最初设计只够两人用两天。而三位宇航员从出事地到返回地球需要四天的时间,所以宇航员只能想尽办法减少资源的使用,例如,为了节省电力,加热装置被关闭,宇航员只能在4 ℃的低温环境中苦苦挣扎。

在茫茫太空中,出了这样重大的事故,每走一步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过,无论是宇航员,还是地球上的人们,始终都没有放弃。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宇航员要回地球的决心。

最终,阿波罗13号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完成使命的登月舱被分离,宇航员进入指令舱中,然后再入地球大气层。再经历三分钟的黑障区,人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三位宇航员活着返回地球,创造了航天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阿波罗13号”载人飞船经历了哪些危险?

“阿波罗13号”是1970年4月11日启程的。它的主人是指令长詹姆斯·洛弗尔,指令舱驾驶员约翰·斯威加特,登月舱驾驶员弗莱德·海斯。预定的着陆点是直径为80千米的弗拉·摩洛环形山北侧高地。计划在那里获取山岳地带的样品。用“土星5号”火箭的第三级残骸轰击月面;从面造成比登月舱上升段轰击月面大10倍的人工月震。此外,还要用电动钻头在“月宫”挖一个3米深舶洞穴。

出乎意料的是,13日下午10时7分,飞船飞到距离地球328000千米、距离月宫印000千米的地方时,服务舱的氧气箱突然砰的一声发生了爆炸。于是,洛弗尔指令长立刻向休斯敦地面控制中心发出紧急报告:“喂,休斯敦,危险纳事态发生!”控制中心顿时陷入极度紧张之中。

飞船的三组燃料电池,其中有两组立刻报废,另一组的电压也在下降。2号氧气箱爆炸50秒后,1号氧气箱也开始逸出氧气。14日上午零时20分,飞船开始异常旋转,姿态失去控制,至此,“阿波罗”13号已经别无选择,只有变探险的飞行为死里逃生的航程了。14日上午1时13分,宇航局当机立断,决定放弃登月。

这时飞船的“病态”是:服务舱的氧气和电力供应中断了,指令舱中的电力和氧气也即将耗尽。现在只QD依靠登月舱的发动机、电源和水飞回地球孔登月舱有六个银锌氧化物蓄电池和19千克的氧气。舱内没有座位,而且只有两个人的空间,因此,洛弗尔和海斯乘坐登月舱,而斯威加特留在指令舱中,继续与地面联系。“阿波罗13号”绕到月球背面时,尽管宇航员不失时机地启动了登月舱下降用的火箭,但还是在长达四分半钟之后,飞船才逸出了混合轨道,进入自由归还轨道。

这时飞船还没有脱离危险,它还必须闯过最后弓道难关,再人地球大气层。4月17日上午零时15分,发生爆炸的服务舱与飞船分离了,这时,只有这时,宇航员才看到了服务舱损坏的悲惨景况,它的一边完全炸光。洛弗尔和海斯稍事目睹之后,就爬回指令舱,并抛弃了他们的救命“恩人”——登月舱。

17日上午1时7分,指令舱终于在克服了最后的困难之后,溅落在太平洋萨摩亚群岛东南的海平面上,洛弗尔等三名英雄宇航员总算死里逃生了。

阿波罗13号飞船出现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1970年4月11日下午2时13分,阿波罗13号飞船载三位宇航员发射升空,准备进行阿波罗计划的第三次登月飞行。参加此次飞行的指令长是洛弗尔,飞船驾驶员是斯威格特,登月舱驾驶员是海斯。

经过2天多近56小时的飞行,到13日晚9时17分,飞行离地球已达30万千米。突然,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斯威格特面前的红色警报灯可怕地闪亮起来,警铃也急促响起。经宇航员和地面指挥人员分析,所有问题都是服务舱第二号液氧箱爆炸所致。由于液氧迅速泄漏,燃料电池无法正常工作,主电源之一停止工作。第二号液氧箱爆炸又将第一号液氧箱撕开了一道口子,引起氧气泄漏,压力也在逐渐下降。不久,三个燃料电池有两个停止了工作。如果第一号箱的氧气泄光,唯一的燃料电池也将停止工作。另外,由于气体外泄,像火箭发动机一样产生了反作用力,使飞船发生旋转。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宇航员的安全。不说登月飞行无法正常进行,就是宇航员能否脱险也成问题。在紧急情况下,地面指挥人员经过周密研究,指示宇航员停止登月,最后宇航员靠登月舱的动力、水、空气及食物绕过月球返回,安全回到地球。

这次事故后,美国宇航局提交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报告。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服务舱液氧箱内的两个很小的恒温器开关未按更改要求更换。原来设计时服务舱内所有电器都采用28伏电源。1965年在更改时,将液氧箱加热系统改为采用65伏电源。加热系统更改了,但恒温开关忘记更换了,65伏的电压使之难以承受,终于在飞行途中击穿造成短路,引起液气贮箱发生爆炸。

阿波罗13号的剧情简介

1970年4月11日,“阿波罗13号”带着全球人类的祝福,顺利升空,但是56个小时之后,正当飞船指令长吉姆·洛维尔(汤姆·汉克斯饰)按照规定与地面指挥中心通话时,突然一声爆炸打断了指令长的话,舱内三名宇航员也都惊呆了。他们透过窗口看见一股股气流不断地从服务舱里冒出来。在地面指挥中心的指导下,宇航员迅速地检查了服务舱。原来服务舱里的二号氧气槽突然发生爆炸,把该舱炸破了一个大洞,由于还在不断地漏气,使飞船失去了稳定而翻滚起来。情况万分险恶,不仅登月是不可能的了,连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心情为之紧张不已。
载着3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3号”,距离地球32万公里,宇宙飞船无法继续执行登入月球的任务,这一瞬间,三位太空人吉姆·洛维尔、佛瑞·德汉斯(比尔·帕克斯顿饰)、杰克·史威吉特(凯文·贝肯饰)要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就算立刻返回地球也需要四天行程,但是登月舱的氧气、水电和食物,只够两名航天员维持两天。3名宇航员先将指挥舱里的空气清洁器连接到登月舱里的空气系统,以解决氧气不足的问题,同时尽可能关闭电源,减少进食。另外,经过地面控制中心的引导,航天员将登月舱当作救生艇,同时改变原来飞行路线,也就是先飞到月球作绕月飞行,然后再飞回地球。在绕月飞行2小时后,航天员将火箭点火5分钟,以便提高速度,让飞船提前9小时返回地球。
经过7天的折腾,1970年4月17日,“阿波罗13号”终于在全球观众的欢呼声下,降落在太平洋海平面上,虽然登月的任务失败,但是宇航员全部获救!

“阿波罗13号”飞行时经历什么险境?

1970年4月13日下午10时7分,飞船飞到距离地球328000千米、距离月宫印000千米的地方时,服务舱的氧气箱突然砰的一声发生了爆炸。飞船的三组燃料电池,其中有两组立刻报废,另一组的电压也在下降。2号氧气箱爆炸50秒后,1号氧气箱也开始逸出氧气。14日上午零时20分,飞船开始异常旋转,姿态失去控制,至此,“阿波罗”13号已经别无选择,只有变探险的飞行为死里逃生的航程了。14日上午1时13分,宇航局当机立断,决定放弃登月。这时飞船的“病态”是:服务舱的氧气和电力供应中断了,指令舱中的电力和氧气也即将耗尽。“阿波罗13号”绕到月球背面时,尽管宇航员不失时机地启动了登月舱下降用的火箭,但还是在长达四分半钟之后,飞船才逸出了混合轨道,进入自由归还轨道。17日上午1时7分,指令舱终于在克服了最后的困难之后,溅落在太平洋萨摩亚群岛东南的海平面上,洛弗尔等三名英雄宇航员总算死里逃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