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伊藤博文与李鸿章,为何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差距那么的大??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故事。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无聊人在刷牙」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亦敌亦友的东亚双雄(2)

  第三次见面:1898年9月,戊戌政变时,救了梁启超

  应该说,随着《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伊藤博文在战略层面也不再将大清帝国作为敌人,甚至还希望它藉此变法图强。

  因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虽积极“脱亚入欧”,但国内仍有不少“兴亚”主义者。他们认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西方列强是日本的主要敌人,所以应联合中国,才能对抗白种人的入侵。而日本有责任维护和协助中国,但清政府太腐败,必须将它打痛收服,再予以结盟。

  伊藤博文总体上持这样的姿态,他甚至说:“中国强,日本才能强。中国好,日本才能好。”事实上,甲午战争后的近10年间,清朝知识分子不仅没有形成强烈的仇日反日情绪,反而兴起了向日本学习、借鉴的浪潮,中日关系也曾比较友好。

  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曾计划聘请伊藤博文和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国策顾问。1898年9月,伊藤以私人身份访问中国,20日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

  可到了第二天,戊戌政变发生,慈禧太后再次临朝“训政”,光绪皇帝被囚。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而日本公使林权助因无东京指令,不知所措。正在现场的伊藤当即表态:“那么就救他吧!救他逃往日本,如至日本,由我来照顾他。梁这位青年,对中国来说,实在是宝贵的人物。”

  那些天,伊藤博文又与李鸿章见了面。此时的李鸿章垂垂老矣,年届75岁。而伊藤也已57岁,他特地前来为被捕的张荫桓求情。张荫桓由李鸿章一手栽培,甲午战争中曾作为清庭代表赴日谈判。但李鸿章后来一度失势,张荫桓却自觉翅膀硬了,竟对李有切割之意。戊戌变法时,他调任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属于维新人士,因此政变后遭株连。伊藤的面子,李鸿章还是要买的,于是他对张荫桓施以援手。张荫桓未被斩首,从轻处理后充军新疆。

  当然,也不知是否算好事,本来“戊戌六君子”应是“戊戌七君子”,张荫桓将更出名一些。拣了一命的张荫桓,只不过拖了几口气,1900年还是被杀了。

  对此次中国之行,伊藤曾谈了他的感想:“中国的改革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那么广大的国家里,对于数千年来继承下来的文物制度、风俗习惯进行有效的改革,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要想决议改革,我认为一定要有非常英迈的君主及辅弼人物,像革命似的去彻底改革才可。”

  1909年10月,伊藤博文死在中国

  1909年10月,伊藤博文再次来到了中国东北,此次他已不能与李鸿章会面。

  8年前即1901年9月7日,油尽灯枯的李鸿章在代表大清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后,“痰咳不支,饮食不进”,最终留下“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遗愿离世。

  但伊藤并没有忘记这位老对手兼老朋友,在10月23日与东三省总督锡良的奉天会谈中,他又提到了李鸿章:“我于贵国大计,用心筹划,不自今日始。溯自光绪十一年(1885年),即与李文忠(李鸿章)相见,切告以两国关系,贵国总须力图变法自强,方可共保东方之和平。披肝沥胆,力为陈说,文忠颇以为然。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游贵国,晤见北京亲贵大老,告以亚东之大势,两国之关系,贵国极宜变法图存,方能有济。当时诸亲贵大老咸以为然,允为变法。不意未尝实行,以至于今日,我甚惜之。现在贵国方悟非变法无以图强,近年来始行新政,我甚愿贵国事事求根基稳固,政府须担责任,行政机关务求组织完备,万勿半途中止。竭力前进,犹恐或迟。我两国利害相关,贵国如能自强,则日本之幸也。”

  当然,伊藤的话语并不一定坦露心声,毕竟那是典型的外交辞令。听其言,更需观其行,但历史也不再给他以考验的机会。仅仅过了3天,在戒备森严的哈尔滨车站,当伊藤走出专列检阅清军和俄军仪仗队时,从日本商民队伍中突然冲出一名朝鲜青年,向伊藤连开三枪。每一颗子弹都精确命中了,伊藤博文就这般气绝身亡。

为何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差距那么的大?

这事儿真的不能埋怨李鸿章。我们不能单凭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判断他们怎么样,还要结合他们所处的环境。

很多人认为伊藤博文比李鸿章强是因为伊藤博文对日本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日本近代史的改革是因为伊藤博文才得以实施并取得成功的。

因为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的经济、军事能力增强,才可以实现小岛国化身强国的逆袭。而李鸿章所在的清朝政府,被小岛国欺负的不行。

所以才有人说出李鸿章不如伊藤博文。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以日本天皇为首的势力是支持明治维新的,虽然中间也有挫折但是支持改革的势力非常强。而在中国,大权掌握在以慈禧为首的人身上,只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支持戊戌变法。

李鸿章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去反对慈禧。何况李鸿章没有条件,也不被允许去西方国家看看,接受一下新时代的思想,自然体会不到改革的好处。

在那种条件下,李鸿章依然做出了很多改革,所以结合环境和条件来说,我不觉得李鸿章差伊藤博文太多。

伊藤博文曾劝清廷开放民营经济,为何李鸿章打死都不听?

在中国近现代,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从1840年开始以后,中国被英国使用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以后,中国开始一步步从封建王朝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变成其止用了50年时间。这种变化无疑是巨大的,在这50年中,作为当时的,朝廷信任之人李鸿章他不是没做出过努力,做出努力后并没有挽救局势。在曾经的时候伊藤博文建议李鸿章放开国民经济,但是李鸿章没有听从,这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害怕清政府脱离对经济的管控。

首先在那个时候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欠下一屁股债,同时大量的国内白银流出国外导致国库,基本上浩浩荡荡。而如果这时候放开对国民经济的限制,那么势必就会造成清政府对经济管控失效,那么它的这些税收和债务无从偿还。这势必会对清政府造成一个巨大的影响,当时李鸿章也是考虑了这一点。

二、会对李鸿章的洋务运动造成影响。

在那个时期,由于李鸿章向朝廷介意推展洋务运动发展重工业商业等等一系列企业。而如果他在这个时期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那么势必会对它的一个产业生存造成影响。也正是这样,他为了保持自己的企业能够顺利经营下去,他才没有放宽民营经济。

三、他害怕民营经济资本家推翻清朝统治。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害怕如果自己开放民营经济以后,肯定会要求国家对他们放宽政策要求一系列的权利。如果清政府不愿意的话,势必会造成会像其他欧美国家发生了资本主义革命。也正是这样,他身为当时朝廷的一个大官,如果她做出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被后世辱骂,和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他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