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沂蒙红嫂祖秀莲的故事(祖秀莲的介绍),以及选中了沂蒙红嫂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沂蒙红嫂的祖秀莲

(1891.81977.7)原名祖玉兰。沂蒙山区著名“红嫂”之一。山东省沂南县杏墩子村人。汉族。女。出身贫农。后与沂水县桃棵子村张志新结婚。1939年初,年近50岁的祖秀莲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她和青年妇女一起,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冬,日本侵略军调集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11月6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员郭伍士在执行侦察任务途中,突与一队日军遭遇,被敌击中数弹倒地,后日军又趋前连击两枪,并用刺刀乱刺其腹部,认定郭已死后离去。郭伍士苏醒后,被祖秀莲发现,立即扶回家中抢救。先用温水擦净郭全身血迹,又对其身上7处伤口予以清洗和包扎。为防日伪军搜捕,祖秀莲又将郭伍士转移到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每天送水送饭,为其擦洗伤口。因缺医无药,加之山洞潮湿、闷热,数天后,郭伍士伤口化脓,全身发烧,处于半昏迷状态,大小便也不能自理。祖秀莲十分焦急,到处打听药方,并采集中草药,天天为郭擦洗伤口。为了使郭早日痊愈。祖秀莲自己一家吃糠咽菜,用纺线卖的钱买回米、面做给郭吃。
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救治,郭伍士的伤口一天天好转,后转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重返前线。1942年10月,日伪军1.2万余人再次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祖秀莲不顾个人安危,帮助抗大一分校掩藏文件和物资,并同妇救会其他人员一起积极救护和疏散八路军伤员。
1947年,郭伍士复员,没回原籍山西省辉同县,而在沂蒙山区安家落户。1958年,他正式认祖透莲为母亲,并带爱人和两个孩子迁至桃棵子村,同祖秀莲住在一起,以照顾老人。1970年底,祖秀莲不顾80岁高龄,仍到南墙峪水库工地劳动。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沂蒙红色故事观后感400字

提起沂蒙山,人们自然会想到沂蒙红嫂,想起用乳汁救护八路军伤员的明德英,想起沂蒙六姐妹,想起王换于、孙玉兰、侍振玉、祖秀莲……作为老一辈沂蒙妇女群体形象的沂蒙红嫂,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究竟还有多少沂蒙红嫂,她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今天我就讲一个红嫂——祖秀莲的故事。
1941年的深秋,日本帝国主义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山东纵队司令部的一名战士在桃棵子村的挡阳柱山附近侦查时,被前来扫荡的日本鬼子发现,身中五弹、两刺刀,后来日本鬼子以为战士死去了,便离开了。战士虽受了重伤,但还没有死去。他静静的躺在地上,一阵深秋的凉风让他苏醒过来,强忍着剧痛,他慢慢的睁开眼睛。天快黑了,他用力想站起来,可是再也没有力气了。他用手摸了摸肚子,发现肠子已经淌了出来,便极力按了进去,用衣服勒紧了。他紧咬牙关,强忍剧痛,凭着坚强的意志,向着桃棵子村爬去。也不知道过来多长时间,战士终于爬到一户人家的门口,便再也没有力气,又昏死了过去。

祖秀莲在出门倒水时,发现了受伤的战士。当她看到眼前的这个“血人”时,惊得连水瓢都掉到了地上。她仔细看了一下战士,认清是一名八路军,便急忙跑进家里,唤来老伴,一同把战士架到家里。她为战士擦洗包扎了伤口,战士慢慢苏醒过来了。后来祖秀莲给他喂水喂饭,用上山采来的草药为他疗伤,她还把家中仅有的一只下蛋母鸡杀了,熬成鸡汤喂养他,战士的伤慢慢好了起来。

当时日本鬼子就驻扎在桃棵子村,他们在村部烧火做饭,还不时传来哇啦哇啦的叫骂声,整个村庄十分恐怖。村子的人们大都进山躲鬼子去了,只有祖秀莲一家因为丈夫张文新得了疟疾走不了。鬼子不时到各家各户搜查,把战士藏在家里,祖秀莲感到实在不安全,就唤了几个侄子,将战士抬到了山上大卧牛石下的一个岩洞里,并用石块和玉米秸把洞口挡上。祖秀莲和战士约好,只有听到三下敲石头的声音,他才能出来,否则一定不能自己出来。
洞里潮湿闷热,不通风,大小便的气味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祖秀莲每天都坚持来给他送水送饭,为他擦洗包扎。有一次,祖秀莲在给战士换药时,发现他腹部的伤口上爬满了蛆虫,祖秀莲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这可怎么办啊?她忽然想到,庄户人家腌咸菜时缸里生蛆了,只要放上几片芸豆叶,蛆就自己爬了出来。可当时已是深秋,要找几片芸豆叶也是不容易。她四处寻找,终于在村东的菜园地里找到了几近枯萎的芸豆叶。尽管如此,她还是如获至宝,采了一些稍嫩点的,便急匆匆的回到山洞,用力拧下水来,滴在战士的伤口上。果然那些蛆虫慢慢爬了出来,祖秀莲又艾蒿水擦洗了伤口,重新包扎起来。

这名战士在桃棵子村疗伤29天,光在山洞里就整整25天。在祖秀莲的悉心照料下,战士竟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后来祖秀莲打听到在附近的中峪村有一个八路军的医院,便和侄子们把他送了过去,继续疗伤。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名战士叫郭伍士,老家是山西省浑源县千佛岭乡小道沟村。1912年出生,1937年参军,1938年随东进部队进入沂蒙山,任山东纵队司令部侦查参谋,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受重伤,后被祖秀莲救起,伤愈后又回到了他的部队。直到1947年,复员后,郭伍士感激沂蒙山的乡亲,没回山西老家,在沂南县隋家店子落了户成了家。为了寻找祖秀莲,他就做了一副挑子,走村串巷卖烧酒。就这样挑着这副担子走了整整两年,终于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娘”。从此以后郭伍士便在桃棵子村安了家,并认祖秀莲为娘。

明德英祖秀莲为代表的沂蒙什么

您好,是以明德英、祖秀莲为代表的“沂蒙红嫂”。

明德英的红嫂事迹:

1942年底,日本侵略者对沂蒙山区进行了拉网合围大扫荡,年仅13岁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负伤后,被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的哑女明德英发现并掩藏。庄新民昏迷不醒,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挤出自己的乳汁,一勺一勺喂到他嘴里,当日军再搜村时,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拉着庄新民的手,小声告诉他:"孩子,不要怕,日军要问,就说是我的儿子。"当时瘦弱矮小的庄新民穿一件破棉袄,日军看他不大像是八路,上下打量了许久只好作罢。庄新民在明德英家看到有点好吃的都给他吃了,弟妹们只能吃糠咽菜,数次提出要去找部队,明德英夫妇给他缝补好衣服和鞋子,准备了几块熟地瓜,含着泪水依依不舍将他送到村头。

祖秀莲的红嫂事迹:

1941年农历九月,日本侵略军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一天下午,八路军郭伍士执行侦察任务时,在桃棵子村南挡阳山下被日军5颗子弹打中,倒下后又挨了几刺刀。有一颗子弹从两腮穿过,牙被打碎好几颗;肚子被刺穿,肠子露在外面。他用军上衣扎紧肚子上的伤口,朝桃棵子村爬,爬到祖秀莲家门口时晕倒了。

那时,谁掩护八路军、救护八路军伤病员,叫日军发现后都得杀头。祖秀莲不怕。她把郭伍士架进屋里,抠出他嘴里沾着的碎牙、血污,一盅一盅地喂水。

祖秀莲的微电影沂蒙红嫂《祖秀莲》公映

齐鲁网2014年6月9日讯(通讯员 李成臻)由沂水县委组织部、沂水县委党校等联合拍摄的微电影沂蒙红嫂《祖秀莲》近日公映。这对提高全县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为沂水县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年初,针对沂水县红色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沂水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决定拍摄一部弘扬沂蒙精神的电影,并将其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新颖教材。经仔细斟酌,电影最终定名为《祖秀莲》。二三月份,校领导会同组织部等部门紧锣密鼓的筹备电影的剧本、演员、装备等工作,四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开始拍摄,历时近一个月,于四月底杀青。  该片主要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祖秀莲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伤病员郭伍士,郭伍士复员后回到沂蒙山区奉养祖秀莲终老的感人故事。广大党员干部观看此片后,深受触动,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自身工作实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展现自身良好形象,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祖秀莲的介绍

祖秀莲(1891~1977),女。原名祖玉兰。沂蒙山区著名“红嫂”之一。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