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李保国太行山愚公,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是谁?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新愚公李保国事迹作文素材。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海派女生」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是谁

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是李保国。李保国生前,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他在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标准化林业实用技术,使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带动了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人物概述

30多年与农民朝夕相处,李保国与农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学会了用农民的语言和他们交谈,传播新技术。朴实的农民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感动李保国。

每逢正月到村里,农民都争相邀请李保国做客、吃饭。一次遭遇交通阻塞,李保国急着赶回去上课,村民甚至拆掉了自家院墙,为他开路。

无论何时何地,他对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对待慕名咨询的农民,他从来不慢待。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有农民咨询,他从不敷衍,真心实意地帮着解答、帮着管理。

新愚公是谁

新愚公是李保国。

李保国(1958年2月-2016年4月10日),河北省武邑县人。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30余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把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毕生追求,被亲切地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

人物评价

1、李保国在太行山30年的时间里创建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被认为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受到该地区居民的爱戴。(中共中央宣传部) 

2、李保国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人民网)

3、李保国一点架子没有,真正是咱老百姓的教授。(河北省邢台县浆水村村民

4、稀疏的头发打着卷儿,黝黑的脸盘下挂着几撮胡子,李保国站在村民中间,陌生人很难看出谁是教授。(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

为帮农民治山种树李保国把家安在太行山区,他为何被称为时代楷模?

说到李保国,有可能很多网友都并不认识这样一位英雄。毕竟李保国在平常的生活当中非常低调,只是默默的做着自己的贡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李保国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 2019年9月17日,授予李保国“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而李保国的事迹也相当的令人感动。 李保国为帮助农民智商种树,就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区。农民不接受新技术,他就自己垫钱教大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一年有两百多天,奔波在太行山里。2016年和荒山较劲了35年的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他曾经说过,让百姓富起来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而这样一位默默无名的前辈,最终获得了人民楷模这样的国家荣誉称号,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楷模。而李保国的精神也将永远的传承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当中。在李保国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坚守着,无私奉献的奉献自己的一生,只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好,变得更加富强和繁荣昌盛。

在社会当中,有许许多多如李保国这样的人,许多无名英雄默默奉献的一生,甚至还不能够被众人知道。这样的无名英雄,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敬佩和尊重。因此,之所以李保国被称为时代楷模,是由于李保国一直致力于将荒山治理成为青山,为了改变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面貌,无怨无悔的奔波在太行山之间。

他们的心中,没有世俗的纷扰,也没有世俗的利益与欲望。心中只有党和国家,只有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辛勤劳作的人们。为了使全村的百姓脱贫致富,竭尽所能的用自己的知识。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而自己却由于过于劳累伤害到了自己的身体,最终回归到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这样的精神无不让人动容,这种无私的爱感动着所有人的心。心中深爱着这个国家,才会对这个国家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李保国的精神也会发扬光大。

教授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他都用了什么样的办法?

李保国教授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他完全可以呆在大学校园里,凭借年轻时积累的功劳,过着很轻松的日子,但他却几十年扎根太行山区,结合当地情况,将自己的知识转化成创新技术,帮助当地的山区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他开创了许多农业技术上的空白,在经济林种植方面都有独特的建树。如今距离他去世已经五年了,但当地的百姓一直记得他的功劳。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知识分子的楷模-李保国教授。

一、毕业就扎根太行,苦心钻研爆破整地技术。

李保国1981年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学校开始搞产学研一体化,1983年25岁的李保国和妻子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一起踏入了太行山,他们课题组在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试点基地,进行爆破整地技术的探索。1986年李保国又到保定易县继续进行研究,一直到1990年,整套山地爆破整地技术大功告成。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当地农民脱贫奔小康。

李保国在邢台内丘县岗底村有三板斧,分别是苹果,板栗和苜蓿养殖小尾寒羊。他搞出来的“浆水”牌板栗、“富岗”牌苹果都是国内知名品牌,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在他的这三板斧下,当地10万群众走向了富裕,但这一块全年收入就增加了3万余元。

三、甘于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的新愚公。

李保国有一个称号叫“太行山下的新愚公”,他为了让当地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基层奔走,宣传和指导,自己因此也患上了多种疾病。在他去世后,当地上百万群众为他守灵,他的勇于奉献精神见证了我们国家高级知识分子的坚持和初心。

以上就是李保国教授的光辉事迹,希望他的精神永存不朽!

这位教授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李保国教授是如何做到的?

这位教授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也是让所有的网友感觉到他吃一惊的,他也是对于当地的农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手把手的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了农民,让每一个农民都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个人。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去动脑筋才行,在刚开始的时候当地的苹果根本卖不出去,它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苹果变得又红又好吃,而且销量还非常的高,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震惊的,在刚开始的时候一棵树根本卖不上50块钱,但是有了李老师这个技术之后,一棵树能获得巨大的财富,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知识就是力量,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行。

无论自己从事什么行业,只有做到干一行,精一行,爱一行,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知道这一点,同时不得不说的是对于李保国的这个行为也是非常的无私奉献了,我们也希望每一个年轻的学者们都能够加入到其中,只有让我们国家的整体水平不断上升,才可以让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来说,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要以学习为重,尽量的少去接触电子数码产品,才可以让我们的知识储备更加的丰富,在以后能够为我们的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知道这件事,同时从这件事情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改变这个地方是非常的不容易的,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乃至于生命,他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向他学习才好。

教授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他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这位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大变样,帮助太行山区百万群众脱贫致富的教授正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他扎根基层,努力钻研技术,并且无偿将技术培训给山区群众,用脚丈量了太行山每一寸土地,被人尊称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教授虽然已经去世5年时间了,但他的事迹依然在当地广为传播,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李保国教授。

一、拖家带口扎根基层,完成山地爆破整地技术。

李保国教授出生于1958年,1981年他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桑蚕专业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当时学校恰好在搞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李教授二话不说带着妻子和不满一岁的儿子一头扎进了太行山,他先后在邢台市前南峪村、保定易县望隆村,钻研重点科研项目-山地爆破整地技术,直到1990年,这套技术体系终于完成。

二、利用所学帮助山区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李保国教授作为经济林专家,他深知农民只靠种地想实现脱贫有多么困难。所以他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帮助山区群众开发了板栗、核桃和苹果等农产品的种植产业,创下了多个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受益群众数百万,仅苹果一项就让太行山区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2015年时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

三、栉风沐雨,亲力亲为。

随着李保国教授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多,按理说他完全可以在办公室里从事研究工作,享受优渥的生活工作条件。但他放心不下太行山区的群众,放心不下他创立的技术的推广,所以他一直都身处基层,一直都在一线忙碌,直到他因病去世。

李保国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依旧长存。广大网友们,让我们怀着敬意缅怀这位可敬的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