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南国遐思λ`」消息,近日,英国玫瑰战争的爆发原因及影响,玫瑰战争「科普」引发热议,玫瑰战争电视剧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玫瑰战争——英国历史上的“冰与火之歌”

熟悉魔幻小说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冰与火之歌,堪称史诗级的中世纪魔幻小说,类似欧洲中世纪的世界风格,混乱的人物关系,毫无主角光环说死就死的情节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人们沉浸在乔治马丁创作的架空世界,将自己代入成冰火的角色,仿佛我们就生活在维斯特洛一样。

 其实中世纪的英国也有一段类似冰火里的混乱时期,发生于1455年—1485年,在三十年里有两大家族(兰开斯特 约克)先后创立了两个王朝,并且为了维护自身王朝不断向对方战斗,后人称之为玫瑰战争时期。(因为兰开斯特家族的家徽是红玫瑰,约克家族是白玫瑰)

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是金雀花王朝第六代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兰开斯特公爵家族与约克公爵家族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的内战。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t)的王室家族是来自法国西北部地区—安茹的贵族,安茹在中世纪是一座伯国(伯爵统治的国家,类似与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封臣们统治的国家。)

 金雀花王朝的第六代国王爱德华三世是一名英勇善战的英明君主,他曾经率军击退过入侵英格兰的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他的长子黑太子爱德华也是一名军事天才,16岁时就跟随爱德华三世出征法国,帮助爱德华三世占领了法国大量领土,黑太子在一次战斗中受到重伤,身体大不如前,他在法国的事务也由他的弟弟,兰开斯特公爵约翰来接替。后来黑太子病逝于爱德华三世去世的前一年,他的儿子波尔多继承了王位,即理查二世。

 理查二世即位时只有10岁,他的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约翰成为摄政王,理查二世既没有黑太子的军事天赋,也没有爱德华三世的执政能力,是一名不合格的君主,他在位前期由叔父约翰主持朝政,约翰功高震主,引起理查二世的忌惮,理查二世在约翰生前并没有对其下毒手,但却将约翰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堂弟亨利流放在外,并在约翰死后没收了兰开斯特公爵封地的庄园。

 理查二世本应在兰开斯特公爵约翰逝世后宽恕他的继承人亨利,但理查二世却将亨利永久流放,并剥夺了亨利兰开斯特公爵的继承权,理查二世的举动引起了全国贵族的惊恐,这一举动代表国王有权随意没收贵族土地与继承权,最终导致贵族们下定决心反抗理查二世,而他们的领袖正是被流放的亨利。亨利利用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之际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最终理查二世被幽禁,之后被杀。理查二世没有子嗣,亨利即位成为亨利四世,由于虽然亨利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但他也是兰开斯特公爵所以这个王朝也被称为兰开斯特王朝,自此兰开斯特王朝开始。

 兰开斯特王朝共有三位国王,除了开启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四世之外,还有他的儿子亨利五世,和孙子亨利六世

 亨利五世在位只有九年,但有极高的军事天赋,他在位时间不足十年却取得了中世纪英格兰大部分国王无法超越的军事辉煌。在国内外有极高声誉,是一名受人爱戴的君主。亨利五世和中国古代的周世宗柴荣比较相似。二者在军事战争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有极强的执政手腕,盛年去世,在位时间短,却给自己国家带来了无法超越的辉煌。

 亨利五世去世后他的独子亨利六世继承王位,亨利六世继位是是一名幼童,他的父亲为他选定了一名摄政大臣—他的叔父格罗斯特公爵汉弗莱。汉弗莱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没有执政经验,他执政水平不高,时常和其他贵族产生矛盾,不受贵族信任,没有给亨利六世打好榜样。

 亲政之后亨利六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赏罚不分,给不该赏赐的人赏赐,应该得到赏赐的人没有得到赏赐。他和中国古代的明英宗相似,二者在人品上没有问题,史书记载二者均是乐善好施,慷慨大方,带人真诚,信任他人的君王。明英宗废除了有明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称为德政。亨利六世给伊顿公学,剑桥学院设立基金会。他笃信基督为人正直,品性高尚。二人可以说是好人,可事实证明,好人未必能成为好国王。

 

 亨利六世手下的萨默赛特公爵博福特与约克公爵理查常年在指挥作战方面较量,俩家均是仅次于王室的大贵族,萨默赛特公爵是亨利六世的叔父,约克公爵是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的后裔。在亨利六世没有子嗣之前两人均有可能成为王位继承人。

1453年亨利六世精神病发作,无法执政,约克公爵理查成为摄政王。萨默赛特公爵被理查幽禁在伦敦塔。约克公爵理查笼络其他贵族,反对萨博赛特公爵。

 1455年亨利六世身体恢复,重新执政,约克公爵理查和他的家族被萨默赛特公爵驱逐,约克家族与萨默赛特家族的仇恨更深,于是约克家族在圣奥尔本斯挑起战事,史称“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

 约克家族在圣奥尔本斯与亨利六世对峙,要求亨利六世交出萨默赛特公爵,亨利六世拒绝,之后开战。最终兰开斯特家族战败,约克家族取得胜利,萨默赛特公爵被杀,亨利六世被俘。

 

 亨利六世被俘之后不得不要求约克公爵重新向他宣誓效忠,支持约克家族的大部分贵族反对的只是萨默赛特公爵,萨默赛特公爵已死,大部分贵族依旧支持亨利六世,愿意和解。亨利六世也希望停止内战,但是玛格丽特王后认为约克公爵会严重威胁爱德华王子继承王位,玛格丽特笼络在圣奥尔本斯战败的兰开斯特家族其他人和一小部分反对约克家族的贵族,之后他们集结军队,向约克家族驻军地勒德洛进攻,这次兰开斯特取得胜利,约克家族溃败,约克公爵逃亡爱尔兰,他的子孙们逃亡其他国家。

 约克家族在1460年卷土重来,击败王室军队,约克公爵理想要废除亨利六世,自己成为国王, 于是向议会要求继承王位。贵族们不同意理查取代亨利,他们认为亨利六世应该在有生之年继续担任国王,理查可以作为亨利六世的继承人,在亨利六世死后继承王位。理查认可了议会的决议,但是玛格丽特王后和爱德华王子反对议会的决议,他们逃亡到苏格兰,并在1460年冬发动韦克菲尔德战役,韦克菲尔德战役中约克公爵理查和其次子拉特兰伯爵埃蒙德阵亡,理查德长子爱德华继承爵位,成为约克家族新首领。

 兰开斯特军队进军伦敦,与约克军队再战于圣奥尔本斯,双方激战同时沃里克伯爵军队设法与约克公爵爱德华军队会和,爱德华进入伦敦,并在威斯敏斯特即位,即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亨利六世与玛格丽特王后逃亡约克郡,爱德华四世军队与亨利六世军队在约克郡的艾尔湖畔附近激战,史称“陶顿战役”。约克派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获得了胜利,兰开斯特派惨败,亨利六世和玛格丽塔王后逃亡苏格兰。

 

约克王朝建立之后,英格兰境内的混战并没有结束。1469年爱德华四世同部下沃里克伯爵关系恶化,沃里克伯爵是最早帮助爱德华四世及其父理查对抗兰开斯特家族的大贵族。爱德华四世能够继位也离不开沃里克伯爵的支持,爱德华四世上位之后的头几年,沃里克伯爵一直掌握实权。实际上沃里克伯爵想要一个听话的统治者,自己好做国王背后的操纵者。爱德华四世继位之后娶了来自平民阶层的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为王后,并提携了伍德维尔家族一部分人的地位,想要逐步架空沃里克伯爵手中的权力。

  爱德华四世的想法,被沃里克伯爵看出,之后沃里克伯爵连同爱德华四世的弟弟克拉伦斯公爵联合兵变,他们组建的军队击败了爱德华四世的军队,爱德华四世被囚禁。沃里克杀死了王后的父亲,但并没有废除爱德华四世,由于其他贵族支持爱德华四世,所以沃里克伯爵最终将爱德华四世释放,爱德华四世不得不与沃里克伯爵,克拉伦斯公爵和解。

 

1470年春天沃里克伯爵前往英格兰北部讨伐叛军,爱德华四世趁机召集亲信发动反攻,试图从沃里克伯爵手中夺回权力,沃里克伯爵随即逃亡法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的调节下和兰开斯特的亨利六世和解,沃里克伯爵的军队与兰开斯特军队联合,1470年秋天,沃里克伯爵和兰开斯特家族重返英格兰,他们击退了爱德华四世,爱德华四世逃离英格兰,沃里克伯爵重新拥立兰开斯特的亨利六世为英格兰国王。兰开斯特王朝有了短暂的复辟。

 好景不长,出逃的爱德华四世向勃艮第公爵查理借兵征讨亨利六世和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四世带着从勃良第公爵处借来的军队从法兰西打会英格兰,他和他的兄弟格罗斯特公爵理查与沃里克伯爵,以及兰开斯特家族的爱德华王子在伦敦北部的小镇巴内特交战,在这场战役中沃里克伯爵和兰开斯特家的爱德华王子均阵亡。史称“巴内特战役”。

巴内特战役标志着兰开斯特家族夺回王位计划的彻底失败,兰开斯特的亨利六世被爱德华四世关进伦敦塔,为了彻底防止英格兰大贵族们继续以亨利六世的名义造反,爱德华四世最终下令杀死亨利六世。

 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他的儿子爱德华五世继位,爱德华五世继位时只有12岁,爱德华四世临终前因为担心儿子年幼,其他贵族趁机发难,于是任命他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为摄政王,爱德华四世希望格罗斯特公爵能够守护他的儿子平安继位直到亲政。

 

然而这可能是他做的最错误的决定,爱德华四世去世后,儿子爱德华五世继位,爱德华五世继位不足一年便被自己叔叔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幽禁在伦敦塔里,和爱德华五世一起被幽禁的还有他的弟弟约克公爵理查,兄弟俩自进入伦敦塔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见到他们。

 在爱德华五世消失在众人视线中后,格洛斯特公爵理查成为约克王朝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执政期间流亡海外的兰开斯特家族幸存成员以亨利都铎为首和理查三世的侍从武官白金汉公爵里应外合,试图颠覆约克王朝,亨利都铎是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弟的儿子,是兰开斯特家族的旁支,亨利六世和爱德华王子殒命之后,亨利都铎成为兰开斯特的实际领导人。他联合白金汉公爵谋反,但这次政变失败了,白金汉公爵被处决,亨利都铎继续逃亡。

 

由于理查三世推出的一系列新政,损害了一部分贵族的利益,引起了英格兰贵族们的不满,转而支持亨利。亨利都铎趁机联合理查三世的政敌发动第二次政变,亨利都铎在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支持下率军进攻英格兰,双方在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斯决战,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理查三世的大将威廉斯坦利爵士率兵倒戈,最终理查三世战死。

 亨利都铎开创了都铎王朝,成为亨利七世。继位后为了稳固政权和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联姻,结合了兰开斯特与约克两大家族的势力。历经三十年的玫瑰战争终于在都铎王朝建立之后彻底结束。兰开斯特和约克握手言和,实际上这两家都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的果实被亨利七世摘到。

之所以会产生玫瑰战争其深层次原因是中世纪的欧洲国家,贵族势力较大,拥有封地的贵族们可以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虽然贵族听从国王,但国王也未能完全统治贵族,拥有军队的贵族们有造反的实力。

 而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可以说是同归于尽,大批的贵族在互相残杀中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成为都铎王朝君主专制体系的支柱。恩格斯曾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这对于英国可以说是幸事,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经济联系得到加强,原有的封建农业逐渐转向资本主义农业,大量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他们把累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投入工业生产,使英国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此后英国又专注对外发展,最终在16世纪末击败海上霸主—西班牙,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序章。

英国玫瑰战争的爆发原因及影响

英国玫瑰战争的起因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历史上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兰开斯特王族和约克王族之间的武装冲突,这场武装冲突双方各有输赢,在这场长达三十余年的战争中英国的王族成员被大量的屠杀,使得王族开始衰落。

玫瑰战争是旷日持久的一场战争,那么玫瑰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玫瑰战争的起因是王位继承权归属问题的分歧。

战争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第三子的后裔,而约克家族则是爱德华三世第四子的后裔,这两个王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的王室分支。围绕着王位继承的问题,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并且爆发过很多的武装冲突,在这些武装冲突中双方各有损失,后来王位辗转传到了兰开斯特王族的亨利六世的手中。

亨利六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还有间歇性的精神病,1453年亨利六世的精神病发病,这个时候约克家族的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成为了摄政王,掌握着亨利王朝的实权。鉴于亨利六世的情况,理查很快对王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亨利六世不适合做英国的国王,而是相信约克王族对王位拥有着更强的继承权。不断增加的群众的不满,众多的封建主的私人军队,和亨利六世王朝的腐败无能都直接的促成了英国内战的一触即发。

1455年,亨利六世从间歇性精神病中好转过来,挫败了理查的野心,约克公爵被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赶出了朝廷,实际上玛格丽特成为了实际权力的拥有者,玛格丽特与其他的贵族密谋要削弱查理的影响力,理查奋起反击,于是战争爆发了。

英国玫瑰战争的影响

英国玫瑰战争是在16世纪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演出之后才广泛出现的表达方式,在此之前人们一直是用蔷薇战争来纪念这次战争的。英国玫瑰战争中主要涉及的有两派人,一个是兰开斯特家族派,以红蔷薇为家徽;另一个是约克家族派,以白蔷薇为家徽。英国玫瑰战争的结果和及影响具体如下。

在玫瑰战争中,两个家族因为多次内战使得双方的贵族人员死伤过半和诸侯几乎全部牺牲,其中亨利·都铎因为远在法国,避免了内斗逃脱了牺牲的命运。后来理查登上了王位,同他哥哥一样推行暴政统治,使得大多数人对他不满。

因此,使得两个家族的残存势力联合起来,以亨利·都铎为领导人,推翻了查理的暴政统治,从而约克家族的统治就结束了。不久之后亨利·都铎登上了英国的皇位,结束了玫瑰战争,开启了英国历史的新片。

在这次玫瑰战争中,两个家族几乎都死伤殆尽,还有大批的封建旧贵族因为相互残杀或者卷入战争而伤亡惨重,这些就促使了更新换代的到来,即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取代旧的贵族和封建诸侯成为政治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且就英国的整个发展历史来说,玫瑰战争对英国专制政体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都铎王朝的发展下,政治得到了统一,资本主义农业和经济向更高级转变,使得英国的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玫瑰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 历史 上从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那么你知道玫瑰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玫瑰战争的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玫瑰战争的过程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历史上从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围绕着王位继承权的问题进行的,是英国两大皇族兰开斯特族和约克族之间发生的争夺统治权的战争。玫瑰战争的过程相当的漫长,持续了足足三十余年,在这三十余年中双方各有输赢,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双方两败俱伤。

  玫瑰战争的过程:1455年,兰开斯特族与约克族在圣艾班斯发生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兰开斯特族战败,于是约克族的理查再次成为了摄政王,但是玛格丽特不甘心失败,而且在关于她的儿子对王位的继承权问题上丝毫不肯让步,于是双方再次发生了战争,1459年兰开斯特家族在路孚德桥战役取胜,恢复了对朝局的控制。1460年,约克家族在北安普敦战役中获胜,抓住了国王亨利六世。之后理查对王位提出了要求,最终被确定为亨利六世的继任者,并且被任命为亨利六世的摄政王,掌握了实权。12月30日,玛格丽特率领军队反攻,在韦克菲尔德战役中约克家族惨败,理查被杀,萨尔斯堡和理查的儿子瑞伦伯爵埃德蒙被捕被杀,玛格丽特将三个人的头颅挂在了约克的城门上。

  玛格丽特前往苏格兰寻求帮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得到了帮助,在圣艾班斯第二次战役中,玛格丽特赢得了兰开斯特家族最有 决定 性的胜利,重新夺回了亨利国王。之后爱德华为首的约克族和兰开斯特族在淘顿发生激战,这是玫瑰战争中最大的战役,新国王爱德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461年,爱德华正式加冕成为了英格兰国王。1468年爱德华攻取了兰开斯特族控制的很多城市。废掉的国王亨利在1465年被捕,囚于伦敦塔。

  1464年发生了两场兰开斯特族的叛乱,但是都被平息。1469年,沃里克击败了爱德华国王,并且将其扣在约克城堡,但是不久就被拥戴国王的军队解救,沃里克逃走,但是不久,沃里克重新打回英格兰,爱德华逃走,之后沃里克被爱德华打败,这一年是1471年,之后在爱德华统治之下,英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但是1483年爱德华突然离世,英格兰重新陷入了战争,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成为了英国国王,并且娶了约克族的伊丽莎白为妻子,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联姻,最终实现了两个家族的和平。于是1485年,被看做是玫瑰战争结束的时间。
  玫瑰战争的起因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历史上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兰开斯特王族和约克王族之间的武装冲突,这场武装冲突双方各有输赢,在这场长达三十余年的战争中英国的王族成员被大量的屠杀,使得王族开始衰落。玫瑰战争是旷日持久的一场战争,那么玫瑰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玫瑰战争的起因是王位继承权归属问题的分歧。

  战争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第三子的后裔,而约克家族则是爱德华三世第四子的后裔,这两个王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的王室分支。围绕着王位继承的问题,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并且爆发过很多的武装冲突,在这些武装冲突中双方各有损失,后来王位辗转传到了兰开斯特王族的亨利六世的手中。亨利六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还有间歇性的 精神病 ,1453年亨利六世的精神病发病,这个时候约克家族的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成为了摄政王,掌握着亨利王朝的实权。鉴于亨利六世的情况,理查很快对王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亨利六世不适合做英国的国王,而是相信约克王族对王位拥有着更强的继承权。不断增加的群众的不满,众多的封建主的私人军队,和亨利六世王朝的腐败无能都直接的促成了英国内战的一触即发。

  1455年,亨利六世从间歇性精神病中好转过来,挫败了理查的野心,约克公爵被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赶出了朝廷,实际上玛格丽特成为了实际权力的拥有者,玛格丽特与其他的贵族密谋要削弱查理的影响力,理查奋起反击,于是战争爆发了。
  红白玫瑰战争的时间
  红白玫瑰战争是指的英国历史上王族之间争夺国王位置的战争,又称为蔷薇战争,因为战争的两个王族分别选择了红蔷薇和白蔷薇作为自己的家徽,在当时玫瑰战争这个词语并没有被使用,16世纪之后,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标志着战争的开始,之后被称为玫瑰战争,红白玫瑰战争时间为1455年至1485年。

  红白玫瑰战争是发生在英国的兰开斯特皇族和约克皇族之间,兰开斯特皇族和约克皇族一直以来围绕着谁更有权利继承王位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一开始的时候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博林布鲁克推翻了英王理查二世,之后王位辗转传到了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六世手中,亨利六世是一位昏庸的国王,本身又有着间歇性的精神病,所以在其统治期间由约克王族的理查·金雀花担任了摄政王,理查很快对王位有了要求,但是理查很快被痊愈的亨利六世击败,约克公爵理查被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赶出了朝廷,强劲有力的玛格丽特王后成为了兰开斯特王族的实际权力拥有者,玛格丽特联合其他王族想要对理查的影响予以削弱,遭受到太多挫折的理查于是最终对玛格丽特诉诸武力,于是就有了1455年的第一次圣阿尔班斯战役,红白玫瑰战争正式开始。

  1485年,亨利·都铎的军队击败了理查德的军队,亨利成为了国王,历史上称其为亨利七世,作为兰开斯特家族的人,亨利七世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为妻子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样就将两个王族统一起来,战争得以平息,所以历史上将这一年看做是红白玫瑰战争的结束年份。

  虽然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之间的武装冲突在1455年之前就发生过,但是一般认为主要的武装冲突是发生在1455年至1485年之间,所以红白玫瑰战争时间是1455年至1485年。

英国“玫瑰战争”代表哪两股势力?

玫瑰战争的两股势力分别是英国皇室的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而为什么叫玫瑰战争呢,因为当时双方分别以红玫瑰和白玫瑰代表自己的势力,这两股势力为了争夺王权,打的可谓是不可开交,整整打了30余年之久,最后的结局是亨利•都铎与约克家族的继承人伊丽莎白联姻一劳永逸的结束了这场争斗。

接下来再来说说这两大家族,第一大家族是兰开斯特家族,这个兰开斯特家族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的后裔,这个家族上的支持者主要在国家的北部和西部。第二大家族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第四子的后裔,他的主要支持者主要在东部和南部,双方都是王室的近支。为了王室的继承权的争夺展开了战争,这场长达30余年的战争导致许多王室成员死亡,也造成了旧贵族势力的衰弱。

在这两大家族争斗的30年间,王室政权的更替可以说是非常频繁,王权不断更替与贵族惨遭杀戮和两大家族仇视等现象之下,更本质的变化是王朝的更替。在玫瑰战争之后数十年中,暴力并没有终止,不仅是约克家族的“白玫瑰”继承人一朵朵凋零,甚至爱德华三世国王直系后裔几乎都遭灭绝,即使步入晚年的女性也难以幸免,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新的王朝的崛起,即都铎王朝。这个王朝最初由亨利七世建立,他通过与约克家族联姻结束了当时两个家族的争斗。

而这场漫长血腥战争的终结,标志着法国金雀花王朝在英格兰统治的结束,威尔士都铎王朝统治得以开始,也代表着英格兰结束黑暗的中世纪,以崭新姿态走向新的文艺复兴,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英国的“玫瑰战争”是怎么回事呢?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历史上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兰开斯特王族和约克王族之间的武装冲突,这场武装冲突双方各有输赢,在这场长达三十余年的战争中英国的王族成员被大量的屠杀,使得王族开始衰落。玫瑰战争是旷日持久的一场战争,那么玫瑰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玫瑰战争的起因是王位继承权归属问题的分歧。

英国玫瑰战争:其实是两个大家族之间的战争

玫瑰战争

战争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第三子的后裔,而约克家族则是爱德华三世第四子的后裔,这两个王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的王室分支。围绕着王位继承的问题,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并且爆发过很多的武装冲突,在这些武装冲突中双方各有损失,后来王位辗转传到了兰开斯特王族的亨利六世的手中。亨利六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还有间歇性的精神病。

1453年亨利六世的精神病发病,这个时候约克家族的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成为了摄政王,掌握着亨利王朝的实权。鉴于亨利六世的情况,理查很快对王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亨利六世不适合做英国的国王,而是相信约克王族对王位拥有着更强的继承权。不断增加的群众的不满,众多的封建主的私人军队,和亨利六世王朝的腐败无能都直接的促成了英国内战的一触即发。

1455年,亨利六世从间歇性精神病中好转过来,挫败了理查的野心,约克公爵被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赶出了朝廷,实际上玛格丽特成为了实际权力的拥有者,玛格丽特与其他的贵族密谋要削弱查理的影响力,理查奋起反击,于是战争爆发了。

英国玫瑰战争到底哪方赢了

英国玫瑰战争是一场发生在英国王室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的战争,战争进行得异常地惨烈,王室成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大批的死去,英国玫瑰战争到底是哪方赢了?其实双方两败俱伤,最终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亨利•都铎做了英国国王,使得兰开斯特与约克家族联姻,双方才罢战。

英国玫瑰战争:其实是两个大家族之间的战争

英国玫瑰战争从1455年约克家族的理查对王后玛格丽特开战开始,一直延续到了1485年才结束,双方在三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双方互有输赢,双方也曾经多次轮流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但是最终又都被自己的政敌赶下王位。

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发起战争的理查·金雀花死去了,英国国王亨利六世也在战争中被谋杀,玛格丽特王后曾经一度成为最高的权利拥有者,但是后来也被赶下了政坛,爱德华四世在位期间英国曾经恢复了短暂的和平,但是后来爱德华四世在1483年突然去世,英国的政局再次陷入了混乱。

英国玫瑰战争的故事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下面是我带来的英国玫瑰战争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国玫瑰战争是在16世纪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演出之后才广泛出现的表达方式,在此之前人们一直是用蔷薇战争来纪念这次战争的。英国玫瑰战争中主要涉及的有两派人,一个是兰开斯特家族派,以红蔷薇为家徽;另一个是约克家族派,以白蔷薇为家徽。英国玫瑰战争的结果和及影响具体如下。

在玫瑰战争中,两个家族因为多次内战使得双方的贵族人员死伤过半和诸侯几乎全部牺牲,其中亨利·都铎因为远在法国,避免了内斗逃脱了牺牲的命运。后来理查登上了王位,同他哥哥一样推行暴政统治,使得大多数人对他不满。因此,使得两个家族的残存势力联合起来,以亨利·都铎为领导人,推翻了查理的暴政统治,从而约克家族的统治就结束了。不久之后亨利·都铎登上了英国的皇位,结束了玫瑰战争,开启了英国历史的新片。

在这次玫瑰战争中,两个家族几乎都死伤殆尽,还有大批的封建旧贵族因为相互残杀或者卷入战争而伤亡惨重,这些就促使了更新换代的到来,即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取代旧的贵族和封建诸侯成为政治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就英国的整个发展历史来说,玫瑰战争对英国专制政体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都铎王朝的发展下,政治得到了统一,资本主义农业和经济向更高级转变,使得英国的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玫瑰战争的起因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历史上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兰开斯特王族和约克王族之间的武装冲突,这场武装冲突双方各有输赢,在这场长达三十余年的战争中英国的王族成员被大量的屠杀,使得王族开始衰落。玫瑰战争是旷日持久的一场战争,那么玫瑰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玫瑰战争的起因是王位继承权归属问题的分歧。

战争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第三子的后裔,而约克家族则是爱德华三世第四子的后裔,这两个王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的王室分支。围绕着王位继承的问题,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并且爆发过很多的武装冲突,在这些武装冲突中双方各有损失,后来王位辗转传到了兰开斯特王族的亨利六世的手中。亨利六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还有间歇性的精神病,1453年亨利六世的精神病发病,这个时候约克家族的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成为了摄政王,掌握着亨利王朝的实权。鉴于亨利六世的情况,理查很快对王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亨利六世不适合做英国的国王,而是相信约克王族对王位拥有着更强的继承权。不断增加的群众的不满,众多的封建主的私人军队,和亨利六世王朝的腐败无能都直接的促成了英国内战的一触即发。

1455年,亨利六世从间歇性精神病中好转过来,挫败了理查的野心,约克公爵被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赶出了朝廷,实际上玛格丽特成为了实际权力的拥有者,玛格丽特与其他的贵族密谋要削弱查理的影响力,理查奋起反击,于是战争爆发了。

玫瑰战争的过程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历史上从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围绕着王位继承权的问题进行的,是英国两大皇族兰开斯特族和约克族之间发生的争夺统治权的战争。玫瑰战争的过程相当的漫长,持续了足足三十余年,在这三十余年中双方各有输赢,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双方两败俱伤。

玫瑰战争的过程:1455年,兰开斯特族与约克族在圣艾班斯发生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兰开斯特族战败,于是约克族的理查再次成为了摄政王,但是玛格丽特不甘心失败,而且在关于她的儿子对王位的继承权问题上丝毫不肯让步,于是双方再次发生了战争,1459年兰开斯特家族在路孚德桥战役取胜,恢复了对朝局的控制。1460年,约克家族在北安普敦战役中获胜,抓住了国王亨利六世。之后理查对王位提出了要求,最终被确定为亨利六世的继任者,并且被任命为亨利六世的摄政王,掌握了实权。12月30日,玛格丽特率领军队反攻,在韦克菲尔德战役中约克家族惨败,理查被杀,萨尔斯堡和理查的儿子瑞伦伯爵埃德蒙被捕被杀,玛格丽特将三个人的头颅挂在了约克的城门上。

玛格丽特前往苏格兰寻求帮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得到了帮助,在圣艾班斯第二次战役中,玛格丽特赢得了兰开斯特家族最有决定性的胜利,重新夺回了亨利国王。之后爱德华为首的约克族和兰开斯特族在淘顿发生激战,这是玫瑰战争中最大的战役,新国王爱德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461年,爱德华正式加冕成为了英格兰国王。1468年爱德华攻取了兰开斯特族控制的很多城市。废掉的国王亨利在1465年被捕,囚于伦敦塔。

1464年发生了两场兰开斯特族的叛乱,但是都被平息。1469年,沃里克击败了爱德华国王,并且将其扣在约克城堡,但是不久就被拥戴国王的军队解救,沃里克逃走,但是不久,沃里克重新打回英格兰,爱德华逃走,之后沃里克被爱德华打败,这一年是1471年,之后在爱德华统治之下,英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但是1483年爱德华突然离世,英格兰重新陷入了战争,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成为了英国国王,并且娶了约克族的伊丽莎白为妻子,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联姻,最终实现了两个家族的和平。于是1485年,被看做是玫瑰战争结束的时间。

玫瑰战争的影响

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一场持续了三十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国的王室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之间展开了较量,在这场较量中双方各有胜负,双方两败俱伤,玫瑰战争的影响对英国来说是相当的大的,在英国的历史上玫瑰战争的影响是积极的,具体来说玫瑰战争的影响大概有三。

玫瑰战争的影响一:玫瑰战争是一场发生在英国的贵族约克王族和兰开斯特王族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战斗,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斗中,英国的王室成员大多数死于非命,这使得英国的封建贵族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起来,旧贵族势力的削弱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所以说英国的玫瑰战争是一场封建贵族势力的清除机器,使得封建贵族对经济的阻碍作用大大的降低。

玫瑰战争的影响二:玫瑰战争封建贵族势力得到削弱,新的贵族和资本主义势力得以发展,这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英国新的,更加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玫瑰战争的影响三: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的资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新兴的资产阶级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了资产阶级的生产中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兴的贵族,成为了都铎王朝的中坚力量,开始了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逐渐的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玫瑰战争解析

‘’The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 not of authority."真相是时间的女儿,而非权利的女儿。

“Wars of the Roses”是指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两只后裔:Lancaster家族的第三子后裔和York家族的第四子后裔之间为了争夺皇权而发起的一系列斗争。

1399年,爱德华三世之孙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年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被其堂弟兰卡斯特的亨利·博林布鲁克(Henry Bolingbroke ,1399年即位,即亨利四世)推翻,因此这一系列斗争又被成为“堂兄弟之争”。历史上,Lancaster家族以红玫瑰为象征,而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象征;16世纪莎翁戏剧《亨利六世》中,以伦敦坦普花园中的两朵玫瑰被拔起,预示着“玫瑰战争”的开始,“玫瑰战争”的名字才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提到“玫瑰战争”时,首先我们不得不了解一下这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我们被推翻的理查二世(Richard II)是黑太子(Edward the Black Prince .1330.6.15-1376.6.8)之子,而黑太子是爱德华三世长子,在黑太子的长子夭折后,次子理查(即理查二世),对王位有着理所应当的继承权。1377年,老迈的爱德华三世去世。尽管王位由理查二世即位,但此时理查只有10岁,朝政大权实质上掌握在其叔父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为查理三世第三子)手中。

理查二世在位期间没能处理好与议会的关系,特别是与冈特的约翰的关系。并且,他流放了冈特的约翰之子亨利波林布鲁克。而在1399年,亨利波林布鲁克迫使理查在伦敦塔退位,亨利随即即位,称亨利四世,因此创立兰卡斯特王朝。退位的理查被囚禁在兰开斯特郡,不久被亨利派人暗杀。

  到了这里,黑王子这一支就告于段落。

  在“玫瑰战争”中,不得不提到一对cp约克的爱德华和沃里克伯爵奈维尔,和两个重要的女人—— 玛格丽特·博福特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 。如果说前者是两个男人的相爱相杀,那么后者则是两个女人们为了孩子或者是仅仅活下来在绝望处境中的奋力挣扎。

沃里克伯爵Richard Neville, 16th Earl of Warwick英格兰大贵族,玫瑰战争中著名的立王者。1461年帮助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登基,后来又使被废黜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六世恢复王位。

适者生存,在错综复杂、残酷异常的权利纷争中,这些人仍能在绝望的环境中看到一丝曙光,并毫不迟疑的抓住,成功与失败后人没有资格评价。

在英格兰百年的历史中,白玫瑰浴血而生,却洁白如初;而红玫瑰璀璨,花瓣上沾染的露水依然如此。晶莹纯洁。也许,只有时间知道真相。

英国玫瑰战争是一场怎样的战争?玫瑰战争对英国有着什么影响?

说起美国战争,可能大家听到这个名字还觉得挺有意思的。这是发生在英国历史上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在兰开斯特王族与约克王族之间的武装冲突。在这场冲突当中,双方各有输赢,在这场长达三十多年的战争中,英国王族成员遭到了大量的屠杀,使得王族开始衰落。玫瑰战争是旷日持久的一场战争,那么玫瑰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玫瑰战争的起因是王位继承权归属问题的分歧。

战争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第三子的后裔,而约克家族则是爱德华三世第四子的后裔,这两个王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的王室分支。围绕着王位继承的问题,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并且爆发过很多的武装冲突,在这些武装冲突中双方各有损失,后来王位辗转传到了兰开斯特王族的亨利六世的手中。亨利六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还有间歇性的精神病,1453年亨利六世的精神病发病,这个时候约克家族的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成为了摄政王,掌握着亨利王朝的实权。鉴于亨利六世的情况,理查很快对王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亨利六世不适合做英国的国王,而是相信约克王族对王位拥有着更强的继承权。不断增加的群众的不满,众多的封建主的私人军队,和亨利六世王朝的腐败无能都直接的促成了英国内战的一触即发。

1455年,亨利六世从间歇性精神病中好转过来,挫败了理查的野心,约克公爵被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赶出了朝廷,实际上玛格丽特成为了实际权力的拥有者,玛格丽特与其他的贵族密谋要削弱查理的影响力,理查奋起反击,于是战争爆发了。
英国玫瑰战争到底哪方赢了
英国玫瑰战争是一场发生在英国王室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的战争,战争进行得异常地惨烈,王室成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大批的死去,英国玫瑰战争到底是哪方赢了?其实双方两败俱伤,最终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亨利•都铎做了英国国王,使得兰开斯特与约克家族联姻,双方才罢战。

英国玫瑰战争从1455年约克家族的理查对王后玛格丽特开战开始,一直延续到了1485年才结束,双方在三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双方互有输赢,双方也曾经多次轮流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但是最终又都被自己的政敌赶下王位,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发起战争的理查·金雀花死去了,英国国王亨利六世也在战争中被谋杀,玛格丽特王后曾经一度成为最高的权利拥有者,但是后来也被赶下了政坛,爱德华四世在位期间英国曾经恢复了短暂的和平,但是后来爱德华四世在1483年突然去世,英国的政局再次陷入了混乱。

可以说在整个英国玫瑰战争期间,英国各方的政治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更替非常的频繁,政治势力轮流上台执政,政令百出,整个英国处于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

英国玫瑰战争到底哪方赢了?如果单纯的以登上了王位算是胜利来说,应该是兰开斯特家族取得了胜利。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击败了约克家族的理查德,登上了王位,登上王位之后为了平衡各方面的政治势力,亨利·都铎作为兰开斯特家族的代表迎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为妻子,这样他重新统一了两个王族,历史上称之为亨利七世,亨利七世通过一有机会就处决其他可能的王位继承人来确保他的地位,其子亨利八世继续了这个策略,从此之后英国的玫瑰战争结束。
玫瑰战争是哪两大家族的战争
玫瑰战争是英国旧贵族之间发生的一场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战争,玫瑰战争是哪两大家族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发生在英国的王室近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两大王室贵族两败俱伤,英国的旧贵族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殆尽,也正是因此,最终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亨利•都铎统一了两个家族。

玫瑰战争是哪两大家族的战争?玫瑰战争毫无疑问是英国王室近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战争的核心问题就是王权的归属问题。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展开了多次的激战,最终导致了双方大量王族成员的战死,或者是战败被杀,双方可谓是两败俱伤,最终导致了两大王族的陨落,使得兰开斯特王族的远亲亨利•都铎趁虚而入取得了王位。作为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的亨利•都铎迎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为妻子,采用这种联姻的方式统一了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称得上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兰开斯特家族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而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第三子的后裔,双方都是王室的近支,各自拥有着自己的人支持者,兰开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国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东部。

总而言之,英国玫瑰战争是一场王族内讧,是一场利益争夺战,在这场利益争夺战中作为交战双方的兰开斯特王族和约克王族都损失惨重,正是因为双方战争旷日持久,长达三十年,最终无力再战,不得不接受了联姻的方式,重新联合起来在英国执政。
玫瑰战争的影响
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一场持续了三十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国的王室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之间展开了较量,在这场较量中双方各有胜负,双方两败俱伤,玫瑰战争的影响对英国来说是相当的大的,在英国的历史上玫瑰战争的影响是积极的,具体来说玫瑰战争的影响大概有三。

玫瑰战争的影响一:玫瑰战争是一场发生在英国的贵族约克王族和兰开斯特王族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战斗,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斗中,英国的王室成员大多数死于非命,这使得英国的封建贵族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起来,旧贵族势力的削弱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所以说英国的玫瑰战争是一场封建贵族势力的清除机器,使得封建贵族对经济的阻碍作用大大的降低。

玫瑰战争的影响二:玫瑰战争封建贵族势力得到削弱,新的贵族和资本主义势力得以发展,这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英国新的,更加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玫瑰战争的影响三: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的资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新兴的资产阶级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了资产阶级的生产中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兴的贵族,成为了都铎王朝的中坚力量,开始了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逐渐的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玫瑰战争有哪些意义?

在长达三十余年的“红白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恩格斯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

什么叫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