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2020推行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规定(推广普通话的资料)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人贱不如不见」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家推广什么普通话

国家推广普通话就是推行规范汉字。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政府正在大力推行规范汉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款规定,我国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这一条款是什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7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语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第4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4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6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幼儿园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14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6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7条:“建立和完善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依法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到2010年在全国实现文字应用基本规范化。”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什么意思?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普通话的普及率

2021年6月2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获悉,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比2000年的53.06%提高了27.66个百分点,圆满完成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此外,我国境内527.89万人次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

什么是“推普周”?

推普周一般指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

二十一世纪,不仅是岁月的更替,也是新旧观念的更新。它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国家语言文字的统一和规范。因为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飞跃发展的时代;是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是科技、人文相融合的时代。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营造改革开放环境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国家形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扩展资料: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推广普通话的资料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国家。中国政府正在大力量推广官方语言——普通话,争取在2050年之前让13亿人口都会讲普通话。

在中国,尽管书写中文是一样的,但是在讲中文时就各不相同了。 在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的不同地方,例如北京人就听不懂上海人的话,这如同拉美人在听葡萄牙语时也有困难一样。对于南方人来说,他们在发“N”和“L”的时候有困难,因为在广东话中没有这两个音。因此在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交流的时候还经常用笔写出来才能沟通。

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说,中国的城市人口中有20%的居民不会说普通话,这种比例在农村地区和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肯定会更高。为此国家专门设立了一年一度的普通话周,从1998年起每年举办一届,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会同相关部门组成推普周领导小组共同组织开展。二十多年来,推普周已经成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社会文化素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

扩展资料:

普及普通话周

每年在9月的第三个星期举行,目的是让更多的中国人讲普通话。

2019年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于9月16日至22日举行,本届推普周的主题是“普通话诵七十华诞,规范字书爱国情怀”。本届推普周于9月16日上海市开幕,9月22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闭幕。

推普周期间和前后,各地将围绕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普助力脱贫攻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开展活动,通过宣传海报、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第三批“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上线、启动首场“中国诗词大会”地方选拔活动、启动首场“名家进校园”活动等系列活动宣传推广普通话,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9月16日开幕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文字对吗?

不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是汉字,并不是文字。
汉字(拼音:hàn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