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挑战你审美观的10部“社会底层”电影,楢山节考1983免费在线观看「科普」和电影楢山节考1983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蓝色流星☆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有一部电影、大概的剧情是家里的老人快要死了就把他们送到山上去、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该影片是《楢山节考》。

《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执导,绪形拳、坂本澄子、秋竹城等主演的剧情电影,于1983年4月29日在日本上映。

讲述了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由于粮食长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

扩展资料

《楢山节考》剧情介绍:日本信州深山的一个小村子里,由于贫困沿袭下来的传统是,活到70岁的老人要被长子背到楢山上丢弃(曰“参拜楢山神”)。 69岁的阿玲婆(坂本澄子 饰)离上楢山的日子已不远,她常为自己异常结实的身体而苦恼。

丈夫在前一年因害怕被丢到楢山上逃跑一事,阿玲婆并没放在心上,她所操心的是 长子辰平(绪形拳 饰)的继弦和村里人都讨厌的次子利助的性饥渴,所担心的是辰平像他父亲一样懦弱,不敢将她背上楢山惹下笑柄。

而看着辰平、长孙袈裟吉都娶到了称心如意的妻子,辰平的新妻子学会了如何捉鱼,利助也在她的努力下饱尝了性爱滋味,阿玲婆心里便只剩下了上楢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楢山节考

挑战你审美观的10部“社会底层”电影

星期五言: 人类在原始社会还是平等的,大概到了农业社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便开始有了阶层的概念……事到如今,“阶层”成了当今社会谁都不能否认的现实。自然,商业电影喜欢描写更高阶层的生活,原因很简单,阶层越往上画面越好看、色彩越饱和、构图也越完整……可偏偏有那么些导演,他们喜欢拍“社会底层”的东西,具体的说,什么丑陋他们拍什么,什么不协调他们拍什么,什么见不得人他们拍什么!而往往这种电影又是更接近现实的。

问题是,我们在现实中已经尝够了生活之苦,为什么还要在电影中遭这罪呢!难道在电影中短暂地逃避下现实不好吗!

以下10部关于“底层社会”的电影也许会帮我们找到答案。(注:这里的“底层社会”不包含“边缘社会”以及特殊工作人群,它更接近普通正常民众)

“星期五文艺”上片——

1、《偷自行车的人》(1948)

原名:Ladri di biciclette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

国家:意大利

「推荐语」 故事发生在战后意大利的一个普通底层家庭里。父亲凭一辆自行车得到了一份工作,却又因自行车被盗让全家陷入绝境。于是,他和儿子踏上了寻找自行车之路。

2、《欲望号街车》(1951)

原名: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导演:伊利亚·卡赞

国家:美国

「推荐语」 故事描绘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新奥尔良的底层人的生活——肮脏、歧视、贫穷、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充斥了整部电影。

3、《木屐树》(1978)

原名:L'albero degli zoccoli

导演:埃曼诺·奥尔米

国家:意大利

「推荐语」 故事放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意大利山村,描写了一群在地主压榨下的农民的生活。

4、《楢山节考》(1983)

原名:楢山节考

导演:今村昌平

国家:日本

「推荐语」 这部83版的《楢山节考》更加注重了社会“底层”的概念。导演甚至把那些底层人与肮脏角落里的草蛇、臭虫捆绑在了一起。

5、《恋恋风尘》(1986)

原名:恋恋风尘

导演:侯孝贤

国家:中国台湾

「推荐语」 故事讲了台湾某个山村的一对男孩儿女孩儿,他们在台北大城市里打拼生存的经历。故事朴实而感人。

6、《火柴厂女工》(1990)

原名:Tulitikkutehtaan tyttö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国家:芬兰

「推荐语」 一个其貌不扬的在火柴厂打工的女人,经受着被人冷落、欺骗与嘲笑...

7、《光棍儿》(2010)

导演:郝杰

国家:中国

「推荐语」 这部电影用喜剧、黑色幽默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中国当今社会农村的现状。

8、《一次别离》(2011)

原名:A Separation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国家:伊朗

七十岁老人丢下悬崖喂乌鸦是什么电影?

出自电影《楢山节考》。

《楢山节考》讲述了在一个小山村中,69岁的阿铃与丈夫死别后,和新丧妻的儿子辰平以及孙儿们住在一起,她一直在为儿子寻找续弦。村中有个习俗,凡是到了70岁的老人必须去参拜楢山,所谓的参拜,其实就是把老人舍弃在山里。

幕后制作

本片根据深则七郎的同名小说改编,叙述了贫困农村中舍弃老人的残酷习俗。影片并没有强烈渲染这一旧俗的非人道,而是着重展现出老人的从容和亲人们的复杂心情,令本片成为一部描绘普通农民家庭温情故事的作品。

导演在影片中融合了舞台剧的风格,采用舞台剧的手绘大背景作为布景;场面切换时采用幕布来表现,画面的构图也充满了日本传统艺能的样式美。这些都为影片带来了独特的效果。影片获得了当年度电影旬报和每日电影评选的最佳影片奖,木下惠介凭借此片赢得了最佳导演奖。

本片是融合日本净琉璃与歌舞会艺术的凄美杰作。不仅布景、运镜、灯光充满古典舞台的美感,人物的心理及感情也以日本传统的独特色彩来传达。

片中饰演阿林的田中绢代及饰演辰平的高桥贞二都演得十分生动感人。对于描述民间弃老习俗的本片,虽漂浮着残忍的异样人生观,但导演木下惠介将日本传统艺术之美结合于电影,堪称登峰造极的古典作品。

妈妈的主题电影是哪个?

1《楢山节考》(1983)
2《告白》(2010)
3《妈妈再爱我一次》(1988)
4《房间》(2015)
5《母亲》(2009)
6《三块广告牌》(2017)

楢山节考辰平为什么杀死父亲

误杀。在电影《楢山节考》中,父亲不想送自己的母亲去山上,辰平怕家人被村里人嘲笑,便和父亲争吵打了起来,情急之下发现了家里的猎枪,本想用来吓唬一下父亲。没想到竟然失手误杀了父亲。《楢山节考》是1958年6月1日上映的日本剧情电影,由木下惠介执导,高桥贞二、田中绢代等主演。

电影《春歌》正式更名《妈妈!》定档5月8日,讲述母爱的电影有哪些?

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感情就是“母爱”,关于“母爱”的电影例如《妈妈再爱我一次》、《漂亮妈妈》、《楢山节考》、《告白》都非常的经典。

一、《妈妈再爱我一次》

这部电影上映于1989年,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甚至被中小学列为必看教育影片,电影中妈妈为了儿子忍辱负重十八年,最终在儿子的声声呼唤中清醒过来,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让观众泪目,尤其是其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传唱度很高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唱,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和地位根本无法超越。

二、《漂亮妈妈》

这部电影上映于2000年由巩俐主演,电影讲述了巩俐饰演的单身妈妈凭借自己的努力独自将听力有缺陷的儿子抚养长大的故事,电影中妈妈不论面对任何困难都不愿意放弃儿子,亲自教儿子说话、写字,面对别人的嘲笑和讽刺也毫不在意,引导儿子一步步的勇敢面对自己“与人不同”的事实,这里巩俐饰演的母亲更加独立坚强。

三、《楢山节考》

这部电影于1983年在日本国内上映,根据日本一个小村庄真实的风俗习惯改编而成,播出后立即引起全球的关注,电影中母亲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避免拖累到儿子要求儿子把自己背到山中自生自灭,最后儿子不忍心还是将母亲救回的故事,电影中对于母亲独自一人在山中存活的场景刻画十分真实,让很多人感叹母爱的伟大。

四、《告白》

这部电影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于2010年在日本国内上映,这部电影的感情色彩更偏向暗黑系,讲述了一个女教师向杀害自己女儿的两名学生复仇的故事,电影中女教师的母爱让她没有直接杀死学生,而是对他们和她一样体会到失去挚爱的痛苦,可以说将母爱的深沉和仇恨还原到极致。